疫情1月将达高峰:城里人抢布洛芬,农村人却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21日 10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71046 阅读
31 评论
正解局

祝愿农村的老人们,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这段时间,大家能感受到病毒传播的速度有多快。

不少地方预测,在明年1月,也就是一二十天后,疫情高峰将集中来临。

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还提醒,北京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周,将会迎来重症的高峰。

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的感冒药、退烧药,已经卖空。

很多人在寒风里看发热门诊,要排队三四个小时才能看上医生。

可有朋友说,老家农村人都去抢黄豆去了。

因为,那里传说,黄豆煮水能治好新冠。

这听起来有点无奈,甚至有些荒诞。

可背后,正是现在最需要关心的一群人:

1.2亿农村老年人。

在抖音上一搜,就能看到全国很多地方农村热热闹闹的场景。

在河北邢台赶大集的。

在贵州黔西南州赶大集的。

还有在集上理发、刮脸的。

一起杀年猪的。

办喜事酒席的。

在不少城市里,这几天,人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唯恐避之不及。

可在农村,依然热热闹闹。

只是,你要细看,就会发现:人挤人,很多人还没戴口罩,即便戴了口罩,也是那种最简单的医用口罩,而且不少人还戴得松松垮垮。

病毒传播风险太大了。

而且,现在临近春节。

根据人社部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超过2.9亿,哪怕有一半返乡,就有近1.5亿人从城市回到遍及各个角落的乡镇农村。

这会把病毒的传播风险再放大N多倍。

根据统计,早在2020年,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就达到了1.21亿。

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要高。

像山东、河南农村的老年人口数量都超过了1000万。

重庆、江苏、辽宁农村地区的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了30%。

而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超过70%。

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家常,是农村空巢老年人的常态

面对病毒来袭,农村老年人可能是最手足无措的一批人。

平时我们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可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2018)》,农村没有上过学的老年人占比37.6%,只上过小学的占比46.7%,上过初中的只有13.3%,高中以上更是只有2.4%。

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农村老年人很难得到防疫的科学知识。

城里人在传阅“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有何区别。

而农村老年人可能还只知道生姜+葱白熬水喝了,盖上几床被子发汗,不知道抗原、N95为何物,更不说要“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有什么不一样了。

而实际上,农村老年人获取防疫知识的渠道也很有限。

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是58.8%,比全国平均水平(74.4%)少了超过15个百分点。

有个统计数据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的上网普及率是38.6%,我想农村老年人的上网普及率肯定远远低于这个平均数。

甚至有一个说法:农村老年人是我国最大的“数字难民”群体。

所以,当我们眼睛里、耳朵里充满疫情的各种信息时,农村老年人可能知道的只是只言片语。

还有一个情况:现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还基本是几十块,或者百十块钱一个月。

他们也舍不得去买七八十来块钱一根的抗原、几块钱一个的口罩,更不要说已经炒上去的布洛芬了。

当然,抢黄豆的背后,可能也有网友分析的原因:哪怕他们知道买布洛芬,可能也无处去买,而地里长出来的黄豆,还是好找些。

同样带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话语权更小。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网络舆论改变现实的例子。

但很遗憾,农村老年人恰恰是网络舆论场的缺席者。

这个就不展开了。

现在,防疫政策已经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

从“防”到“治”,又是对乡村医疗的巨大考验。

现在有几个关键性的数据。

治病,首先靠人,靠医生。

先不讲名医专家,就是一般的医护人员,城乡也有不小的差距。

2017年,农村每千人口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4.28人、1.68人和1.62人,比城市分别少6.59人、2.29人和3.39人。

2018年,农村每千人口的医师数为1.8人,只有城市的45%。

一家乡村卫生室

治病还要靠设备。

城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比农村多出4.56个。

在知乎上,有个东北财经大学的学生团队调研了北京大兴地区的几个村卫生室。

结果发现,即便是在北京,村卫生室的设备主要还是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

实际上,离农村人最近的医院:乡镇卫生院,相当一部分也没有多少现代化的设备,一个是缺乏资金去配设备,再一个有了设备也没有人会用。

即便是在县城,一般也就一个县医院,好点的有个县中医院。

能达到三级医院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像一张配置要百万的ICU床位,在农村地区更是稀缺。

疫情初期,挖路这样简单粗暴的防控,在农村地区不少见,其实也是最可行的

病毒即将侵袭农村。

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尽微薄之力。

比如,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外出务工的人可以暂缓返乡,避免农村地区和城市疫情高峰叠加,降低对医疗体系的冲击。

还比如,如果我们有人的家人在农村,教给他们基本的防疫知识,叮嘱他们戴口罩、少串门,帮他们适当储备点口罩、应急药品。

祝愿农村的老人们,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雅痞士
1 楼
我家孩子也发阳了,我带孩子去小区的诊所,诊所里的老医生先生,给抓了两副药,就把烧给退了,这两天孩子也活蹦乱跳了,哈哈哈,根本不用担心。
s
slimane
2 楼
福建监狱的三楼原来一家子都在监狱里,狱医还不错呀 [1评]
雅痞士
3 楼
狗粮看到中国大陆死的人少,气得吐血两升,回去又把自己打的高端疫苗打了一针,哈哈哈,台籍贱奴
林师傅0705
4 楼
新闻很中肯,举白纸的知道自己不会死才去举的,代价就是这些农村老人来承担了
鱼余同
5 楼
[2评]
n
neophoenix
6 楼
农村经济包围城市
对不起我是警察
7 楼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 中国90%就这样
火柴
8 楼
: 妈的 很多人生个感冒发个烧在大哭大叫的。 全是社交媒体给大家的假象。
元非
9 楼
  昨天微信问了农村亲戚他们那里的情况──有人不出门避免传染,但是大部分照样串门、打麻将。   有一个老年人住院5天出院了,没有关于更重症状者的消息。   我中午看到附近7位中老年牌友把牌桌搬到室外空地上继续甩扑克牌,都不戴口罩。  
随遇而安8
10 楼
可能人家都不知道什么新冠,感冒发烧了,去村卫生院开点药,或者药都不吃,过两天就好了。
a
abcd12377
11 楼
良心贴。勿忘中国社会之最底层
q
qwertyuiop5656
12 楼
淘汰的是老弱病残傻。
元非
13 楼
  个人认为,中国农村在这波已经相比原始株伤害能力数量级弱化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很可能表现的比中国城市好非常多。   新冠肺炎是免疫系统疾病,而人的免疫系统抵抗此类病毒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免疫力。   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让农村人相比城市人会在日常接触更大量、更多种的病菌病毒,加上农村的医疗条件更差,现存的农村人相比城市人都是已经经历了更加严峻的自然淘汰而生存下来的,农村人群体本身具有更强的自然免疫力。   也就是说,农村的情况部分类似于国外现在已经被新冠病毒反复淘汰三年,现在已经实现了自然群体免疫的状态。   当然,有了好的总的社会人员自身免疫条件,更要关爱那些一时被病毒击倒的人。  
r
rootrootroot
14 楼
一个北京死两个,可以开始庆功了,宇宙奇迹,外星人都不一定做到这水平
r
rally
15 楼
赵匪占区兵败如山倒
英国流氓
16 楼
毛猪住监狱里还能带着孩子?真是什么都能吹
m
mmjsh
17 楼
其实还真可能有用。 这种病毒,本来就是靠免疫力自愈的。 黄豆可以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生姜水可以发汗退烧。
r
rally
18 楼
有道理,已经变种了
i
iamicee
19 楼
农村人不是没有感觉到,是不在乎,没有城里人那么娇气 [1评]
俺样
20 楼
在乎了又会怎样?在乎是靠钱来维持的。有几个人能跟雅皮士一样有9000万亲爹、过的衣食无忧?正常人家的小孩子感染了新冠、啥药不吃、顶多发烧个一两天就好了,人家雅皮士阔绰,直接中药两副肝脾肾、过些日子,再来二斤猪腰子给娃补补肾。不为别的、人家就是豪!有底气! 普通老百姓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养的、嘴上说不在乎、只不过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而连累全家人而已。
w
wind007
21 楼
开放前90%无症状,开放后90%有症状,只能说开放前大部分的所谓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核酸检测公司造假的假阳性。
t
treebear
22 楼
现在你们开始关心农村和农民了?不是举白纸准备提前给农民上坟吗?又当又立的裱纸。
知情人士
23 楼
农村老年人很难得到防疫的科学知识。。。 。 习总就是明证
知情人士
24 楼
小孩子新冠还用吃药?我怕药都没来得及吃就退烧了 [1评]
雅痞士
25 楼
: 主要是第二天发烧太高,让我担忧,要是大人,坚持一下也能过去,孩子还是担心的,所以就去抓了两副药。
知情人士
26 楼
理解,有用没用,先吃了再说
那就好好生活
27 楼
农村同步了。好在omicron 真的是比较轻微。不吃药,也就三四天就好了。老病号子,在农村也有,但也不会因为新冠疫情而增多。那些得肺癌或者别的大病的人,去世的人数,应该跟往年变化不大。所以,真不用太担心。
野渡
28 楼
哈哈哈哈,粉紅有這一天?還好啦,沒有弄死你們已經算仁慈的了
X
XXyourOO
29 楼
诚恳请教,中国农村的新冠疫苗普及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