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彤批官媒捧习文章:骂皇帝是对社会负责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9日 15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15714 阅读
20 评论
RFA

人民网有一篇佚名文章《跟主席学国学》,介绍习近平“讲给世界的十五个典故”。我读了其中第一个典故的介绍,有三点不满意。

这典故是指习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说中引用的两句成语:“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作者说,这两句话出自李世民的《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者解释道:“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子之心。”

习的原话没有问题。三个问题都出在辅导文章里:一,习那两句话的出处未必是李世民这首诗,更何况把中巴关系跟唐太宗和萧瑀之间的君臣关系相提并论太不伦不类了。二,把“板荡识诚臣”解释为“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子之心”,不准确。三,作者没有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谈不上帮助读者“学国学”。

《板》和《荡》,是《诗经*大雅》的两篇,都是几百字的长诗,都是士大夫创作出来在庙堂之上自由流传的“大雅”之作,从来没有被谁保过密。想知道它的本义,想知道李世民感慨“板荡识诚臣”的缘由,很容易,读一读这两首诗,就明白了。

《板》开门见山,说:“上帝板板,下民卒瘅。”——上面的皇帝不正常,下面的平民活遭殃。诗人历数最高领导人的过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荡》同样直率尖锐,第一节原文:“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非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意:为所欲为的皇帝在上,你是下民的君王。君王你暴虐凶强,君王你品质不良。天生我们众民,没法掌握命运。你当初净开支票,最后却打了空漂。随后七节,诗人严厉谴责皇帝失职失德,辞意激烈,全是训斥。

什么是《板》和《荡》?我想已经一清二楚了。不必拐弯抹角把板荡解释为乱世。板荡就是 “骂皇帝”,乱世可以骂,盛世也可以骂。

“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对“骂皇帝”的肯定和嘉许,也是对骂皇帝的“诚臣”的肯定和嘉许。李世民没有勃然大怒,没有下令把骂皇帝的人斩首。相反,他认为,骂皇帝是“正能量”,——姑且用今天未必准确的流行语,——是好的,不是什么坏事情。

《板》和《荡》,在诗三百中独树一帜。它不同于歌唱爱情的《关雎》,不同于细说田家苦乐的《七月》,也不同于咒骂吸血鬼的《硕鼠》……。但是,它和诗经中的其他篇章同出一源,都是正常的人性人情的发泄和发扬!无怪乎孔夫子斩钉截铁地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者,纯正也!评价人类精神生活,“思无邪”应该是一种朴实的肯定,我认为。

李世民是明白人。他登上皇位不靠幸运,不靠神话。他深知朝廷陋规和群臣百态。他才不糊涂呢!他懂: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往往是些废物!歌功颂德的作用,大不了是骗骗皇帝,使皇帝陶醉或麻醉,使皇帝稀里糊涂或者发疯发狂,使国家陷入危机,使老百姓受罪遭殃!他懂:巧言令色,成天拍马屁的,要么是想浑水摸鱼,要么干脆就是包藏祸心!他懂:做工作的,起好作用的,老百姓信任的,不是那些全心全意讨皇帝欢心的宠臣;而是实事求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必看皇帝的脸色行事,不在乎皇帝喜欢不喜欢,不怕皇帝生气,不识时务,不随风倒,不含糊,不模棱两可,不因皇帝爱马就指鹿为马,不因皇帝喜欢打胜仗就报败为胜。唐太宗知道,他不需要宠臣,他需要诚臣!是的,诚臣!哪怕他们胆敢对皇帝批评指责,哪怕他们对皇帝出言不逊甚至口诛笔伐!

李世民的这种见识非同一般。《赠萧瑀》只有寥寥四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应求義,智者必怀仁。”首句是老生常谈,三四句是孔门初阶,都不新鲜;新鲜的是“板荡识诚臣”——骂皇帝是诚臣独具的品格!这是李世民的经验之谈,是全诗命意所在。没有这一句,全诗味同嚼蜡,何必写,何必赠,何必流传出去丢人!

吟咏“烈火见真金”是因为爱真金,吟咏“板荡识诚臣”却是因为重诚臣。李世民不重真金重诚臣。他下功夫钻研如何“识诚臣”,终于得出了“板荡识诚臣”的规律。皇帝者,最高也,万万得罪不得。得罪皇帝是找死。一般官僚,对皇帝敬畏犹恐不及,谁敢骂他!没有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谁敢冒这种杀身之祸!所以敢骂皇帝敢做负责任的诚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应该说是千古所难。当然咯,一千五百年前就能总结出“板荡识诚臣”的规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为什么是“板荡识诚臣”而不是“板荡识诚人”呢?那是皇帝的眼界使然:当了皇帝,一眼望去,别“人”统统都是被他领导的“臣”,而不是和他平等的“人”。皇帝有皇帝的眼界。李世民毕竟是唐太宗。谁能要求唐太宗不是皇帝?谁能要求唐太宗越出皇帝的视野?

我这篇短文是被“学国学”引出来的,只能介绍一下《板》和《荡》,介绍一下李世民那首诗。至于对“骂皇帝”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探讨,非我学识所能及,倒是很想知道时贤的主张。

奇经八脉
1 楼
有这精力,何不去评论一下川普注射消毒水一案,呵呵
不允许的笔名
2 楼
一楼是个奸臣
w
wumiao
3 楼
习这是想把自己当成李世民一样的皇帝吗?
i
iknowwhoiam
4 楼
骂皇帝是对社会负责,说得好,奴性和见利忘义是人性的弱点。也说说你当年在大陆辅佐皇帝的时候骂过几次皇帝。
m
minglang168
5 楼
有这精力,何不去评论一下川普注射消毒水一案,呵呵 ---------------------------- 这跟川普有啥关系?莫名其妙的逻辑
锦川
6 楼
包子哪懂这些哦。
C
Cathy_Bay
7 楼
个人觉得有些“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皇帝有改进,而是为了骂而骂。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人身攻击的。皇帝更不会。
H
Huilianghu5
8 楼
捧是正能量,骂是负能量。 说实话也可能是负能量,像方方。 老百姓知道拍马屁是负能量。胡锡进的捧应该算是正能量,但有拍马屁的成分。于是他就来一篇支持翻墙的文章。 翻墙是很危险的。老百姓对墙外的东西知道太多就有颜色革命的可能。所以不仅要禁止翻墙,而且还要禁止出国旅游留学。
s
scbean
9 楼
奇经八脉 发表评论于 2020-05-19 07:45:00 有这精力,何不去评论一下川普注射消毒水一案,呵呵 ============ 呵呵,奇谈怪论!
d
dumbttt
10 楼
Cathy_Bay 发表评论于 2020-05-19 08:45:22个人觉得有些“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皇帝有改进,而是为了骂而骂。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人身攻击的。皇帝更不会。 ==================================== 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无知的历史盲。中国历史上对皇帝人身攻击的多了去了。比如最黑暗的明朝就有很多官员骂皇帝,绝大部分人没受任何惩罚。 比如破口大骂万历帝有“酒色财气”四病的雒于仁,没受任何惩罚,皇帝仅将奏折留中。 你们党国骂包子“酒色财气”看看是啥下场。
十里桃花在水一方
11 楼
报童欺负今上没文化,其心可诛。 小学生博士哪懂这些板啊荡的,就知道撸起袖子加油干!
T
ThePacific
12 楼
翻墙过来文学城的朋友,你们在国内天天受皇帝及政府官员打压连声都不敢坑,倒是对离你们十万八千里的川普却咆哮如雷,如果你们或者你们的孩子哪天向李文亮那样被惨死的话,你们不是活该么?
C
Cathy_Bay
13 楼
dumbttt ------------------- 您在故纸堆里摸爬滚打,对历史的熟悉让人汗颜啊。 我只会Google,看看此君下场吧 “由于雒于仁此折颇多臆测,以致神宗觉得过于无视尊卑信口开河,原本将予以重处。但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3],最终采用留中不发,。。。等待数日,雒于仁引疾,于是罢斥为民。”这人从此没有再被启用。
j
johniewalker
14 楼
"至于对“骂皇帝”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探讨,非我学识所能及,倒是很想知道时贤的主张"。 哈哈!问得好! 当下还有时“贤”吗?还是多“时献(媚)”?
自干五第二万名
15 楼
你讲得对。 在中国传统历史上,人分九流。 读书人以死谏为荣。 中国人的宗教是青史留名。 缺少了实际和理性。 Cathy_Bay 发表评论于 2020-05-19 08:45:22 个人觉得有些“骂”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皇帝有改进,而是为了骂而骂。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人身攻击的。皇帝更不会。
自干五第二万名
16 楼
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有一些人,还是如此。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市场。 西方文化有很多个非常重要的根本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有罪。 这个让人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凡事自吹自擂的,都是被人鄙视的。 中国也会很快走到这一步的。这个是有统计数字作为根据的。
自干五第二万名
17 楼
像鲍彤这种老古董,早就该丢掉了。 不仅是鲍彤,年轻一点的那几个,也是属于该抛弃的。 历史的进程中,基本都是逆势而动。连螳螂挡车都算不上。 如果和这些人谈哲学,历史,文化,最新科技,更是一窍不通了。
J
Jane49Jane
18 楼
估计习博士根本不知这两句的出处和原意,只是曾经看到那个文革文章应用过,于是铭记在心,现在用上了。
一条小路
19 楼
習近平還不能說是皇帝,最多也就是像魏忠賢之内的大太監而已。
l
lao-fei
20 楼
这个老家伙和王丹五儿开戏都是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