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愿花钱吗?疫后中国消费倾向弱于海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9日 12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85645 阅读
23 评论
经济观察报

核心观点:

1.温故,而后知新。消费曾被寄予厚望。还记得年初,有关老百姓“超额储蓄”疫后释放,并实现报复性消费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最终被事实证伪。消费确有修复,但无论是日常耐用品还是假期服务消费,似都明显低于预期。为何有如此预期差,未来会如何?

2.与周边经济体不同,疫后我国消费倾向的修复程度偏弱。历史上,当整体价格低迷甚至是负增长的时期,老百姓往往会选择延迟或减少消费。唯有打破价格的负向循环才能激活消费。此外,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存量受损程度,也是与海外的显著差别所在。

3.政策的抓手是关键。近年来基建发力,无疑是稳经济的主力,但对消费拉动有限。一方面,基建对总需求尤其对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作用递减;另一方面,基建持续高企对消费相关的财政支出形成“挤出”。而对消费更有带动,而非挤压效应的地产却依然低迷。

4.展望未来,总需求政策发力或仍将审慎,整体价格略有抬升但还将低位徘徊,居民消费意愿向历史趋势的回归预计较为缓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消费信心与经济基本面指标之间“脱钩”,或也表明除逆周期政策之外,通过市场化改革提振预期的迫切性。

正文:

消费曾被寄予厚望。还记得年初,有关老百姓“超额储蓄”疫后释放,并实现报复性消费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最终被事实证伪。无论是日常耐用品还是假期服务消费,似都明显低于预期。为何有如此预期差,未来会如何?

一、老百姓愿花钱吗?

疫后我国消费确有修复。但与周边经济体不同,我国消费倾向的恢复程度偏弱,三季度修复速率甚至有趋缓迹象。

图1. 疫后我国消费倾向弱于海外

来源:WIND,CEIC,笔者测算

注:消费倾向剔除历史趋势和季节性;经济体含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二、老百姓为何不愿花钱?

参考我国过往及日本上世纪90年代等经验,当一国价格处于低迷甚至负增长时,老百姓会选择延迟或减少消费,尤其是耐用品等可选消费。唯有打破价格负向循环才能激发消费活力。诸多亚洲经济体的价格已超出疫前,而我国仍在零附近徘徊。

图2. 价格低迷时,居民延迟消费

来源:WIND,笔者测算

近来基建持续发力,无疑是稳经济的主力,但对消费拉动有限。一方面,基建对总需求尤其对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作用递减;另一方面,基建持续高企对消费相关财政支出形成“挤出”。而对消费更有带动,而非挤压效应的地产却低迷。

此外,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存量受损程度,也与海外差别显著。历史可见,当居民资产负债率高于历史趋势时,其消费倾向往往较弱。国际对比也显示,疫情期间资产负债表受损更重的经济体,其疫后消费倾向的修复也更弱。

图3. 资产负债表受损越重,消费倾向修复也越弱

来源:WIND,CEIC,笔者测算

注:资产负债率为较疫前变动,消费倾向为较防疫优化前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海疫情以来,消费意愿指数出现非线性下降且持续居于谷底,与GDP之间的缺口至今仍未收敛。或也表明除逆周期政策之外,通过市场化改革提振信心的迫切性。

图4. 消费信心与经济基本面“脱钩”?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消费意愿来自国家统计局调查。

三、基本结论

一是与周边经济体不同,疫后我国消费倾向的修复程度偏弱。历史上,当整体价格低迷甚至是负增长时期,老百姓往往会选择延迟或减少消费。唯有打破价格的负向循环才能激活消费。此外,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存量受损程度,也是与海外的显著差别所在。

二是政策的抓手是关键。近年来基建发力,无疑是稳经济的主力,但对消费拉动有限。一方面,基建对总需求尤其对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作用递减;另一方面,基建持续高企对消费相关的财政支出形成“挤出”。而对消费更有带动,而非挤压效应的地产却依然低迷。

三是展望未来,总需求政策发力或仍将审慎,整体价格略有抬升但还将低位徘徊,居民消费意愿向历史趋势的回归预计较为缓慢。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消费信心与经济基本面指标之间“脱钩”,或也表明除逆周期政策之外,通过市场化改革提振预期的迫切性。

烟花三月xyz
1 楼
放你妈的屁!
m
molen1
2 楼
作者的意思是通货膨胀促进消费,消费多经济就好?可我总感觉这经济学有什么不对劲 [2评]
吃斋念佛大灰狼
3 楼
疫情确实改变了一些人的消费习惯。
一分为二好
4 楼
"当一国价格处于低迷甚至负增长时,老百姓会选择延迟或减少消费" - 但是更有可能是反过来,消费不振导致价格低迷。 - 另外,文中图表已经表明,中国居民的负债率情况比其它国家严重;同时中国居民消费出现大滑坡,是在上海封控之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低于其它国家。 - 所以,封控和经济的平衡关系没有把握好,是中国目前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两百斤担子十里不换肩的劲头用错了地方。
s
slimane
5 楼
國運已經沒有了,就坐等ccp還要多久打破元朝記錄。 斷背圖裡強國也垮了
瞄人露小缝
6 楼
“价格负向循环”,“资产负债表存量受损程度”,这文章是写给谁看的?确定大部分人看得懂这种表达方式?
文强
7 楼
怕你家习近平再玩一个花样不存点钱怎么行 习不死灾难不断
a
anobym
8 楼
各项主要经济数据都下降也挡不住统计局GDP的增长
j
jeffinvade
9 楼
供不应求才会通货膨胀 中国老百姓没钱消费 内需低靡 才会CPI停滞或者下降
s
ssaawwee
10 楼
扩大内需的三个要素:有钱花,敢花钱,在哪花
j
jeffinvade
11 楼
比如买车,特斯拉一直在降价,市场也预期今后还会降价,那老百姓肯定是能拖则拖,以后再买 所以价格下降会造成需求疲弱,
X
XXyourOO
12 楼
无道昏君,人人得而诛之!击毙习近平,是历史赋予优秀中华儿女的使命!
b
bc007
13 楼
特斯拉已经降价到本季度盈利减半。 基本上是难以为继了。 [1评]
j
jeffinvade
14 楼
马斯克说就算利润为零也没关系 当然华尔街不这么觉得 [1评]
b
bc007
15 楼
顺序颠倒了。 应该是 国外需求下降 - 救济停发+消费转向旅游和酒吧服务业。 中国出口下降 加重国内产能过剩 国内供过于求 人民延迟消费 - 因为预期价格继续下降 导致CIP下降 [1评]
j
jeffinvade
16 楼
中国一直是供过于求的,无论国外如何 而且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和针对国内市场的企业,根本不是同一类 [1评]
那就好好生活
17 楼
根据国内亲友反馈,并不弱。经济还好,部分不强劲,主要是受出口下降影响。中国以外的世界太萧条,物价太高,通货膨胀太厉害。中国其实是比较好。
b
bc007
18 楼
上市公司不可能吧? 马斯克会被罢免的。 华为还差不多。 它花掉所有利润搞研发,不分红。
d
diefool
19 楼
sb
b
bc007
20 楼
这就是瞎掰了。 看看上海特斯拉的销售和出口数字。 出口增加, 内销下降, 出口减少, 内销上升。 几年一年产能一直是8万左右。
m
molen1
21 楼
物价平中有降,才是美好社会吧
m
molen1
22 楼
这也说明这车不是一定要买的,不买不是更好?车多了破坏环境,降低生活质量
y
yuba
23 楼
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