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自选隔离 三亚这份善意不该被回怼媒体辜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8月9日 11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68652 阅读
18 评论
冰川思想库

三亚疫情后,引发了一些舆论上的争论。

最初一波舆论有点急,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今年6月22日,三亚市旅游推广局官方宣传,直接点名欢迎上海游客,打出感情牌:上海-三亚,“阳光重启,大海想你”。既然上海游客去的多,上海本地的媒体更关注三亚动态,实属正常。

记者不能去三亚,通过游客采集信源也是一般性的操作,这个过程难免出现一些信息失真。这种失真马上就会自我调整,澎湃新闻的“成都一家13口滞留三亚酒店7天将花费18万”的报道引发全网广泛关注,“18万”舆论中提及到的700元一位的用餐费用,第二天当事人就出来补充说明了:700元自助餐只吃了一顿。

图/视频截图

另一方面,很多话题中,三亚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是背了锅的。比如,封控、静默已经形成惯例,这不是三亚能改变的。即便三亚放这些游客回来,恐怕还是要隔离,那还不如在海边继续隔离。至于飞机票贵,是航空公司定的,航空公司也不想定这么高,但航班受限,也没办法。

虽然纯粹基于游客权利的追问不能忘记,不然就成了“你看他们那么辛苦,你们怎么不配合”,这种是毫无法治精神的和稀泥。评价一个地方在疫情中的表现,要与地方的决策权限、层次、范围相对应,不能超过这个地方的层次去评价。

01

实际上,在三亚的层面,可以说,很罕见的没有层层加码,反而有一些放松,而正是这一放松,反而搞出了不满意。

假设两个选择。一个是集中隔离,快捷酒店,不能出门,一日三餐,免费隔离。另一个是可以自己选酒店,酒店设施大多数开放,可以去海边,去酒店餐厅吃饭,但要按预定价格的半价出钱。可能很多人会选后者。前者对政府决策来说,是没有风险的,层层加码嘛,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很多人在中国其他景区,恐怕也感受过了。

三亚此次疫情的政策,除了全市为黄码人员指定了三家之外,其他可以在区域内自选。你本来住在海棠湾或者三亚湾,现在要继续住七天,不能离开这个区域,但酒店你可以自己选择,丰俭由人。

▲三亚景区内的低价酒店,依旧可以预订(图/网络)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三亚酒店的服务基本正常。这个决策,肯定也是三亚层面做出来的。比如,记者从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了解到,目前酒店内水族馆等室内设施暂时关闭,但水世界仍正常开放。

三亚艾迪逊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酒店内酒吧、SPA、儿童乐园暂停营业,尽量减少人员的聚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酒店一些室内场所关闭了,但还能正常的去水世界,去海滩,总体上酒店很多服务仍然是持续的。

目前,三亚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一般市民肯定去不了海滩了。但这些相对远离市区的豪华酒店,都是修在海边的,游客还是可以去的。从酒店的自助餐都能维持,可见大多数服务都还是开放的,基本仍然能维持一个度假状态。

图/视频截图

这种对比,就能看出,三亚对游客大体上是善待的。让游客能继续保持些度假的感觉,有风险,这需要担当。担当完了,还有成本。

维持游客度假的感觉,酒店的成本是什么?一些是固定成本。不管业务多少,都要投入的成本。对酒店来说,就是房租,各种设备保养费。还有变动成本,指业务量增多,成本也随之增多的成本。比如供应海边的毛巾、每天换床单、做清洁、餐厅的食材、按天计算的工资等等。

但与此同时,酒店也不能完全适用市场定价原则,因为游客毕竟不是自愿留下来的。所以,按照预订价半价,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当然,三亚似乎一开始公布的是“模糊”的半价,并没有指明是预定价还是门市价,而门市价的半价有可能比预定价还要贵,这在起初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反弹,甚至引发了趁火打劫的争议。但之后,三亚正式明确了“预订价半价”的表述,这或许也可以视作舆论互动的正向效果。

图/视频截图

不过,三亚应该提供一个基本的免费隔离条件,或者政府给一定的补助,作为限制游客的补偿。

02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公布政策的时候,如果三亚相关部门不光是说半价,也强调"酒店区域内自选",舆情就会好一些。因为强调了“自由与选择”,就避免了产生被强迫进行高额的意味。当舆论明白,是游客自己选择了高档的酒店,又反过来要求更低的价格,舆情就会小很多。

可以自选酒店与“要付半价”在逻辑上是对应的,因为可以选酒店,酒店能维持度假的感觉,那么一定需要价格机制。不然人人都选亚特兰蒂斯,没住进去也会有抱怨。

层层加码容易被人感知,但采取更宽松,更人性的办法,却不易被感知。从情绪上,游客无法反对滞留,又看到去了机场的游客可以完全免费,就会把怨气集中在价格上。但他们没想过,自己出钱,服务就会更好,自由也会更多。想要全免费,必然就是200一天的比较差的,而且不能出门。

图/视频截图

旅客没感知到,媒体也没有关注到“三亚没有层层加码”这个关键。不管是从游客权利还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疫情与经济的关系来说,这都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是一个最新的尝试,值得去讨论,去关注。

但媒体迎合了游客的情绪,选了最夸张,甚至游客无理取闹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说是媒体传播的规律,必然是这一部分传播最广。

那一家人是回到酒店重新办理续住手续的。他们有更便宜的选择,但继续选择了之前入住的东方文华,那么就不应该抱怨价格。而且,酒店并非只有自助餐,也有送餐上门的简餐,几十块也能吃一顿。所以,7天13人要花十几万的算法,并不十分靠谱。

更遗憾的是,外地媒体没注意到,海南本地的媒体注意到了吗?也没有。他们不是积极的说出更深层次的事实,而是转发了一篇怒气冲冲,用语不当,不懂媒体,不知轻重,不懂中国社会的自媒体号的文章。

舆论又一次失去与好做法的互动,变得怒气冲冲。很遗憾的是,三亚采取的“景区内可以选酒店,预订价对折”的政策被骂了。那么,下一次其他景区城市会怎么操作?恐怕就是免费的200元一天,不准出门了。这是中国社会的损失。

▲滞留三亚景区的游客正在接受核酸检测(图/视频截图)

这是中国舆论自媒体化的最新的一个案例。13人花10几万,这是个自媒体式的表述;另一边,海南本地媒体也用自媒体的方式回怼。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中国舆论已经缺乏与好的现象互动的能力了,因为戾气、愤怒才是流量的来源。如果说得我这么完完整整,流量就从10万加变为了1万了。

怒气才能吸引互动。现在小红书和抖音上,有很多游客在晒自己在三亚五星酒店免费食宿,又被骂了。

03

引发怒气的往往是集体身份。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这本书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人是切分为多种身份的,职业,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性别,国籍,喜好等等。

森认为,亨廷顿的错误在于,粗暴的预设了单一的身份观,仅把人置于所谓的文明圈、宗教的划分之下,将人类都归为“伊斯兰”、“佛教”、“东方”、“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伊朗人”。那么,在“将人们强塞进一组坚固的小盒子里”后,多元、丰富的个人缩减到某个单一的维度,人和人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与活动被彻底抹杀,分裂作用就会被夸大到一个极端的程度。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会去寻求归属。某个城市的市民、某个学校的学生,这些想象共同体是必要的,身份能提供归属感。身份代入,是一切公共议题的开始,然而,这也往往是误会、偏见、戾气的开始。

中国人讨论公共问题,不喜欢从个体出发,而往往从我是亚洲人、我是女人,我是中国人,我是某某省人,某市,某校出发。没有必要做“护校宝”、“护城宝”。很多时候,更小一些的身份更有意义。一个市民要过得更好,并不是因为这个城市受到赞扬,反而是因为这个城市被批评。

图/网络

当然,每个地方的媒体总有难言之处,这正是其他媒体可以作为的地方。一个地方的媒体,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眼中就应该是只有人,没有城。城市由人构成,为人说话,自然也是为城说话。

上海在疫情之中,上海市民是批评得最多的,他们没有维护居委会的形象,也没有维护自己小区的形象,因为个人权利永远比城市形象重要。只有个人权利的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才会提高,城市才会有更好的形象。不然就像一些地方的农村,修一堵墙起来把公路两边的破烂民房挡住。

实际上,一个越能忍受被别人骂,被自己人骂的地方、人、企业、组织、公司、家庭、学校,等等等等,往往更强大、更文明、更自信,而且,也会愈发的强大、文明、自信。放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它,规律而已。

英国流氓
1 楼
饮鸩止渴
雅痞士
2 楼
澎湃新闻,也没调查清楚,就在那里瞎报道! 那个“成都一家13口滞留三亚酒店7天将花费18万”的新闻所在的酒店,是三亚文华东方酒店,这家酒店本来就是三亚知名的豪华度假酒店,平时的住宿价格都是四五千元一晚,旁边的水榭海边自助餐厅,人均消费600左右,本来就是高消费的地方,说句不好听的,住这个酒店的,吃这个自助餐的,还在乎18万吗?用这个极端的案例去抹黑人家三亚,过分了!
遛狗专家
3 楼
以前隔离是医保拨款,现在隔离医保不包了,当地政府当然就管杀不管埋了,至于什么半价酒店,呵呵,去过大陆的谁不知道,里面的弯弯道道,真半价也能给你搞全价出来。
真话难听
4 楼
三亚宰客蛮出名的
O
OZJOE
5 楼
把宿主折腾死,病毒就不存在了。
p
playatom
6 楼
到airbnb看看就知道,单身的旅游地旅馆便宜到爆,30欧40欧一天多了去了,你试试4个人一晚上的?百分之九十旅馆都被过滤掉了,价格翻三四倍的能找到就不错了,拿出最便宜的单人旅馆来,骗傻逼呢
金拱门汉堡包
7 楼
qj你,但姿势你可以自己选哦,戴不戴套也是给你选择的权利,很不错吧
三介中
8 楼
传闻江青是戴笠派来的特务,现在看来习总可能在美国时受过培训,回来上岗,祸害祖国。 [1评]
d
dodododo2046
9 楼
在疫情期间去著名宰客地旅游的人不是不差钱就是智商堪忧。
知情人士
10 楼
毛泽东,江泽民,习泽明
地上鸡毛
11 楼
逼我花钱住店
吃斋念佛大灰狼
12 楼
自己去海边搭帐篷不行吗。
d
dorger
13 楼
傻逼自媒体写的傻逼文章,媒体报道可以随便收集信息不假考证就发布?回头来一句搞错了就OK?散布出去的虚假信息谁负责辟谣清理?
t
tosefun
14 楼
我一直有这个怀疑,所以他故意选些无能的智囊、高级官员,怎么能对经济造成打击他就怎么搞
嘿呀嘿呀啊哟哟
15 楼
大陆绝大多数地区的隔离,都是自选模式,住豪华酒店还是青年旅社都自选,自己选了几千一天的,又骂政府的防疫政策,真是巨婴,笑死人了。
专业逗狗
16 楼
这算什么,加拿大酒店隔离3天$4000+,住的和猪圈似的,吃的还是猪食
小凡人
17 楼
问题是,这些防疫家庭是自愿留下来的吗?
b
bluej
18 楼
三亚宰客是惯犯吧。现在是宰客你还得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