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交往史“忽冷忽热”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28日 10点7分 PT
  返回列表
67576 阅读
11 评论
BBC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9月29日,中国和日本迎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同为亚洲重要经济体,也是有着悠久交往历史的邻邦,但两国关系相当复杂曲折。

日本在二战期间入侵中国,战败后,日本选择支持台北的蒋介石政府。 1972年,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正式建交,这在中国被称为“邦交正常化”。

此后,日本援助和投资大量涌入中国,日本制作的动漫、电影和电视剧也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然而,领土争端和二战的历史纠葛让两国关系不时陷入动荡。

2012年“钓鱼岛事件”爆发后,中国爆发了大规模反日示威活动,反日情绪达到高潮。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崛起令日本感到不安,两国关系在近年持续冷淡。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BBC中文通过时间轴,带你回顾两国关系在过去半世纪的跌宕起伏。

中日关系

邦交正常化1972年

图片版权由AFP VIA GETTY IMAGES

1972年9月25日,一架载有庞大访问团的日本专机在北京降落。这是二战后首次有日本飞机进入北京。机上人员包括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芳等人。

田中角荣随后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并于9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国从此正式建交。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邓小平访日1978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1978年8月,中日进一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个月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二战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日。

邓小平称,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要不断地发展」,并表示「两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昭和天皇也表示:「两国的历史长河里虽有一时不幸,但今后期待推进两国亲善」。

访问期间,邓小平乘坐了新干线列车。他对记者形容道:「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在访问松下电器工厂时,他对松下创始人坦言,正在现代化的中国需要外国投资和技术,希望松下能「帮点忙」。

频繁互动1991-1992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在「六四」镇压之后,中国遭到多国制裁,约一年后,日本宣布将恢复对华政府贷款。 1991年,时任首相海部俊树在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中率先访问北京。

1992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日。同年10月,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访问中国,这是历史上日本天皇首次访华。

村山谈话1995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1995年5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访华,历史性地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

当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投降50周年纪念日。村山富市发表声明,承认日本进行了殖民和侵略,给亚洲多国人民带来损失和痛苦,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村山富市的声明受到北京的肯定,这段发言后来被称为「村山谈话」。

「保钓运动」1996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1996年,中日之间就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主权争议升温。中国不满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划入「专属经济区」,以及日本右翼组织在钓鱼岛新建灯塔。有近万人在香港举行反日游行。中国多所院校也出现了反日集会。

9月22日,「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召集人陈毓祥和多人租用货轮「保钓号」从香港出发,计划登陆钓鱼岛宣誓主权并拆除岛上日本灯塔。然而,当天因风浪过大,并受日本军舰拦截,陈毓祥下水,在准备游泳上岛中溺水身亡。

10月7日,台湾和香港的保钓人士再次组织「保钓」行动,登上钓鱼岛。

日本旅游团珠海买春事件2003年

2003年9月,日本一家建筑公司的旅游团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雇用大批妓女嫖娼三日。据报道,该旅行团有近三百人,而雇用的「三陪小姐」有三百多人。

由于该事件发生在「9·18」事变纪念日附近,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甚至被一些人描述为「另一次国耻」。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

后来,中国法院对14名中国人追究刑责,其中两人被判无期徒刑,另对三名日本人发出通缉令。

中国大规模反日示威2005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上任日本首相后,因参拜靖国神社令中日关系恶化。 2005年3月至4月,中国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等多地都出现大规模游行和抗议。

一些地方发起抵制日货的活动,还有一些地方的抗议演变成骚乱,日本餐馆和日本汽车遭到破坏。北京的日本大使馆也遭到游行人群用石块袭击。

此次抗议有多个导火索引发,包括日本政府批准了被指为掩盖战争罪行对历史教科书的修订、日本谋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

中日关系回暖2006年-2011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执政的自民党总裁,成为二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他首次外访选在中国,希望修补因小泉政府参拜靖国神社而恶化的中日关系。

2008年中国四川发生特大地震,中国向日本寻求帮助,在三天后,日本救援队成为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日本42年来首次失去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

钓鱼岛国有化再引发反日游行2012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2012年,随着时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以实现钓鱼岛国有化的活动,中日关系再次迅速紧张。

当年8月,有香港保钓运动人士驾驶渔船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遭到日本冲绳警方拘留,随后有日本右翼人士也登陆钓鱼岛。

8月下旬至9月,中国多座城市都爆发了反日示威,许多地方抗议演变为暴力打砸活动。

安倍执政下的中日冷淡期

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任日相。八年执政期间,安倍政府在国防和对华关系上变得强硬,并参拜了靖国神社。安倍晋三积极谋求修改和平宪法,加强日本军事能力,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强化日美同盟。 2014年,安倍晋三访问中国时,遭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冷漠接待。

在中国国内,官方开始批评一些人是「精日分子」(精神日本人)。多名身穿日本二战军服拍照的中国人遭到批判或拘留。 2018年,中国外长王毅在记者会上公开痛批「精日」分子是「中国人的败类」。

民间反日再升温2020-2022年

图片版权由GETTY IMAGES

在后安倍晋三时代,中日关系再度出现紧张迹象。主要原因包括日本在香港和新疆维吾尔人人权问题上批评中国等。两国间已有三年没有高层互访。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几天前,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对中国「严重人权状况」表达关注的决议,呼吁岸田文雄政府采取措施。

在安倍晋三于2022年7月遭刺杀后,中国互联网欢天喜地的反应凸显了反日情绪高涨这一点。这一年,多个与日本相关的社会事件也不断引发激烈争议,包括中国多地取消日本「夏日祭」文化活动、南京寺院被指「供奉」日本二战战犯牌位、身穿和服的中国女子在苏州被警察带走讯问等。

灯塔路
1 楼
外交 只有“平衡” 没有“平等” 平衡是一种实力加权平等 平等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望和平
2 楼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軍國主義戰敗倭納還在咆嘯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德國敢這樣對猶太人說嗎? 核平日本好、否則就像古人所言的人面獸心的日本人才是中國乃至世界和平的心腹大患。 李鴻章曾經說:日本、此國不除、日後必有大患。 康熙說:倭子國反復無常、其人非常卑賤、恩將仇報、不能對其太好。 羅斯福曾說過:日本人是有史以來最卑鄙無耻的國家。 戴高樂說過:日本人是世上最狡詐凶險的吸血民族。 希特勒說過:與日本這個國家結盟簡直就是耻辱、非到萬不得已不可與其結盟、他們只會在海邊打漁、 丘吉爾說:日本人背信棄儀、極度變態就像黃屍讓人噁心。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說:日本人是一群討厭的黃色蠻猴。 基辛格說過:沒人能夠看懂日本人的野心、一個邪惡的民族。 麥克阿瑟說:對於日本這個民族、你越是打敗他、他越是為你奉獻一切。 普京說過:鏡子不擦不明、日本人不打不行!
白山黑水1
3 楼
其实不只是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也是忽冷忽热。
m
monkeymagic
4 楼
中日关系其实就是中美关系的延续,日本是美国殖民地来的,有个屁独立外交,就是骗中国蒙在鼓里的傻逼屌丝的
真话难听
5 楼
中日有过结,面和心不和
文强
6 楼
意识形态不同 各走各的路
i
iphonel3
7 楼
/ / 中共不抗日,毛最感谢日本侵华,让国民党打生打死,自己得以在敌后坐大。中共最反日,宣传仇日最得力。 / / =========== / / 《大西洋 The Atlantic》網站 :習執政越久 越難和美國競爭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即將召開的二十大上將打破先例,獲得第三個任期。專家說,儘管這不是華盛頓一些人所希望看到的,但實際上各種跡象表明,習近平執政越長,中國的競爭力會越弱,越難和美國競爭。 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超級大國的中斷:世界的中國歷史》(Superpower Interrupted: The Chinese History of the World )一書作者邁克爾·舒曼(Michael Schuman)9月26日在《大西洋》(The Atlantic)網站上發表文章。他從習近平的外交政策一直到經濟政策,詳細解釋了為何美國根本就不用擔心習近平連任。 舒曼:中國作為美國競爭對手的地位會被削弱 舒曼在文章中說,習近平已將中國從美國的潛在夥伴轉變為其主要戰略對手。他似乎決心利用中國最近獲得的財富來挑戰美國的經濟優勢、技術優勢和軍事主導地位,甚至挑戰構成美國權力基礎的全球秩序。習近平再連任五年的話,幾乎肯定意味著再來五年的大國競爭甚至是對抗。 他說,這就是普遍看法。任何中共領導人都會打算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但習並未做好工作使自己的國家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他的政策所帶來的實際結果表明,他正在削弱而不是加強中國作為美國競爭對手的地位。「習近平掌舵中國的時間越長,中國的競爭力可能就越弱。」 舒曼認為,人們迷失在對中國崛起的炒作中,忽視了這樣的事實,那就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在幾乎所有政策方面的表現有多糟糕。經濟已經急劇放緩。領導層已經放棄了實現其曾經不容置疑的增長目標。習近平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疏遠了全球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並使中國的亞洲鄰國感到恐懼。習近平的許多高調的政府舉措都被浪費和管理不善所破壞。「習近平稱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於他的統治,中國的崛起變得越來越不確定。」舒曼說。 舒曼從以下兩大方面說明,習近平的連任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壞事。 一、北京在外交上四面樹敵 反倒使美國與盟友更緊密聯繫在一起 舒曼說,為了應對習近平的好戰,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感到不得不在每一個方面與北京較量:外交、經濟、技術、軍事和意識形態。這就是拜登最近簽署的《晶片法案》背後的考慮。該法案旨在確保美國繼續主導半導體行業,對抗中共的高科技野心。此外,拜登總統的2021年建設更美好世界倡議也是出於同樣考慮。這是一項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旨在抗衡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共爭奪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 舒曼認為,習近平過去幾年在全球的行動反而讓美國有機會提高其全球影響力。全球範圍內的美國聯盟網絡,現在可以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部份是由於習近平的政策促成。 舒曼說,習近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推翻「美國式和平」(Pax Americana)的人,並因此被載入史冊。習近平沒有將華盛頓視為合作夥伴,而是認為美國是最危險的對手;習近平沒有讓中國沉浸在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中,而是在宣傳他自己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替代方案,一種對威權政權更友好的替代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拉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係,似乎相信普京可以成為他尋求削弱美國力量的盟友。 然而,中共對當前國際體系越公開敵視,美國的聯盟就越強大。習近平的議程已說服世界民主國家加強與美國和彼此之間的聯繫,以應對中共的威脅。 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對19個國家(多為主要民主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中共在國際上的戰狼式外交,中國(中共)在全球的形象急劇惡化。 今年6月,美國在太平洋的四個主要夥伴——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的領導人首次參加了北約峰會,討論了中共的威脅。此外,印度——通常對捲入超級大國競爭持謹慎態度——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中變得更加活躍。Quad成員國為澳洲、日本、美國和印度。舒曼說,這表明印度將該組織視為對抗北京的潛在堡壘。北京在中印兩國有爭議的邊界沿線提出領土主張,令印度領導人感到震驚。 2020年6月,中、印軍人在交界地帶拉達克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流血衝突,雙方均有死傷。這場衝突導致印度國內掀起一場抵制中國產品的浪潮,也使印度在外交方面更加靠近美國。 二、國家主導政策遏制企業發展 舒曼認為,習近平在國內實施的政策實際上遏制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從而更難以和美國競爭。 舒曼說,中國數十年來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撤出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並向海外貿易和投資開放,這使得私營企業得以發展。但在某種程度上,習近平已經扭轉了這種做法,最明顯的標誌是強加給私營公司新的監管負擔。政府干預經濟足以削弱
s
szacy
8 楼
中國不復仇日本在二戰的戰爭罪行,就是歷史罪人。
l
littlejeff22
9 楼
这种情况就是中共内政的需要,因为共党的初心就是要统治中国,所以一切都是为了当政的手段
F
FromDowntown
10 楼
其实没有底线光讲实用也不是坏事,至少对本国人不是坏事。 就是明明没底线还要把自己说成光伟正热心人就不对了
l
lyg1029
11 楼
领导人想热就 一衣带水 想冷就 精日分子 看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