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就业率实为20%,大学今年还敢造假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18日 9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183606 阅读
41 评论
乌鸦校尉

大家好,我是乌鸦。

举国关注的高考刚刚过去,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放飞自我,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超长假期,也有的同学未雨绸缪,估分之后就开始了漫长复杂的选学校选专业。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五分考,五分报,选对了学校、选对了专业,四年之后找工作可能比高考比自己高几十分的同学还要轻松,因此填志愿又被人们称为是第二次高考。

在填志愿的过程中,除了兴趣爱好、学校排名、专业强弱,就业率也是大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毕竟谁也不想四年之后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

但是,当同学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各高校就业率排行榜时,懵了:

无论是双一流、双非还是民办大学,平均就业率都超过 90%,甚至清华在就业率排行榜上都只能勉强挤进前一百,和排行第一的民办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足足有 89 名的距离

这是什么水平?

这是拳打常春藤,脚踏牛津剑桥的水平,要知道,美国就业率最高的纽约大学去年的就业率也仅仅只有 95.14%,能不能进中国前 200 强都很难说。

可是,与如此之高的就业率不匹配的是,每年的六七月份都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而且年年刷新,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疫情以来,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 2020 届毕业生至今还在待业状态。

对此,很多准备填志愿的小同学们都一脸懵逼:这是进入平行世界了吧???同一个中国的就业率,差距咋那么大捏?

一个说就业率高,一个说难就业,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按照常理揣测,作风严谨的高校肯定不会在数据上注水,即使注水了也不能注那么多,而且还是全国高校集体注水,想必又是无良媒体博眼球,耸人听闻夸大找工作难度。

但这次,媒体还真没说假话,高校在就业率上确实造假了,而且,这种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数据造假已经成为一个持续 20 年的 " 传统 "

早在 2006 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曝光了西安欧亚学院就业率严重造假的丑闻。

当时的欧亚学院是陕西西安一家仅有 10 年历史的民办学院,它公布的 " 就业率 ",一直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水平。

为此,它拥有" 全国学生就业实力十强民办高校 "、" 全国民办高校就业率最高院校 "等殊荣,而所有这些都是在陕西省教育厅严格审查后推荐获得的。它的招生也被列入国家统招计划,可以发放正式文凭。很多学生就是冲着它的这个高就业率才来报考的。

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不断有毕业生反映该院 " 就业率 " 是假造出来的,自己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同学们也大多都找不到工作,学校也不闻不问。

对此,欧亚学院给予坚决否认,有记者采访到欧亚学院的院长胡建波,他说:这几年基本上毕业生就业率都维持在百分之九十几

记者又专门走访了省教育厅,想了解经权威部门审核的数字。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张长保处长说:欧亚学院整体来说这几年他们没有发现什么虚假的情况,欧亚学院的就业率他们是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学校目前学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是 96.26%,具体的学生名单他们也有掌握

正愁不知从何查起呢,你说有名单,那就好办了,那咱就照着名单一个个调查走访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记者根据这份就业名单进行随机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就业,就业协议完全是编造出来的。而且提供这些虚假就业协议的单位大多和欧亚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在欧亚学院提供的就业单位名单中,有家叫 " 嘟嘟王子影视设计工作室 " 的公司,一下子就招了 16 个欧亚学院的学生。可调查发现,这其实是一家只由两人经营的夫妻店。而那 16 名学生只是来盖个章,并没有上班。

在这个虚假的协议中,学校提高了就业率;企业无所谓,没什么损失,说不定还会拿学校的好处;只有这些可怜的学生,签了三方协议,一分钱工资也没赚到,还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两年内无法以应届生身份参与考公等。

同年,《中国青年报》曝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要求学生用就业证明换取毕业证,如不交就业证明,就不给办毕业离校手续。

于是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为了交就业证明,盖了一家幼儿园的章交上去,一个男生拿着一摞盖好章的就业证明,一一发给还没有盖到章的同学。

以上这些都是 2006 年的 " 新闻 "

可怕的是,从那之后,媒体每年都会曝光一批造假高校,可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年年曝光年年有,这都 2022 年了,各大高校的就业率依然焊死在 95% 以上不动摇。

有人说是政府不作为,主管部门不负责,那您可冤枉政府了,几乎每年,一到了毕业季,教育部就准时开会发文件,要求高校不许在就业率上搞猫腻。

(2011 年,教育部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到 " 四不准 ")

就在前几天,教育部又准时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就业工作压力越大,越要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会议再次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 四不准 "纪律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12 年过去了,教育部开会还是 " 四不准 ",这说明啥?这说明不准的四件事在这 12 年里没有断绝过!

教育部明令禁止的 " 四不准 ",正是高校就业率数据注水的主要手段。

华北某高校艺术学院毕业生张萌介绍,由于自己所学专业就业门路窄,很多同学离校前工作都还没着落。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尽早 " 就业 ",辅导员将张萌他们拉进一个微信群,与群里的几家校外艺术工作室对接,尽早签订三方协议或灵活就业表。

"学校规定,每个工作室每个班最多只能签 3 人,辅导员叮嘱我们不能在一个工作室扎堆。" 张萌透露道。

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辅导员甚至校方解围的做法并不鲜见。" 实在找不到工作,学校会帮我们签订三方协议。" 江苏一家高校应届毕业生李锐说,自己投了多份简历,但还没找到适合的工作。

学校要求参评优秀毕业生的需先签订三方协议。为了不影响参评,他把三方协议发给校方代为签订。

更难以理解的是,有的学校还将签订三方协议作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门槛,要求学生拿三方协议去换毕业证,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

"辅导员将三方协议寄给我们,让大家自己找单位盖章签字,否则不给毕业。" 安徽新华学院毕业生郑伟明说,虽然近期准备专升本考试,没时间去找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但实在经不住辅导员三番五次催促,不得不托熟人找关系,辗转多方才找到一家企业签字盖章。

为了防止学校后期回访 " 露馅 ",郑伟明还请人帮忙转告企业,拜托对方接到回访电话时,千万别说漏了嘴。

有的高校则以户籍、档案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唐山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王倩说,班级老师通知,如果没有签三方协议,个人档案等材料发回原籍后有可能会丢失。

全班一共 30 多人,签好三方协议的不到 10 人。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王倩打算参加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因此只能和户籍地人才市场签三方协议,最后依靠她父亲的私人关系搞定了盖章签字。

"班里有不少同学找了一些企业‘假就业’,每年还要向企业缴纳 400 多元费用。" 王倩说。

眼看大学生就业造假成本这么低,而且高校似乎公然支持学生造假,一些学校周边打印店和淘宝卖家,也公然做起签字盖章生意。

为让学生尽快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登记、更新就业信息,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某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可代签三方协议的联系人方式:"实在找不到工作单位的,我给你们支个招,去打印店搞一下,十几元就能搞定。"

某宝上也有多家能代签三方协议的商家。只要向商家提供相关信息,不到一分钟,商家就能发来相匹配的公司名称和岗位,绝对专业对口,"只要 99 元,协议书真实有效,包回访。"

职业学校作为重灾区,造起假来更是肆无忌惮,一批批的学生被成建制地拉去工厂打螺丝做苦力,美其名曰 " 实习 ",学校轻轻松松地完成 100% 的就业率,甚至还能小赚一笔。

当然,除了这传统的老四样,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的 " 威逼利诱 " 手段也随之升级,注水手段也与时俱进。

2020 年 8 月,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指出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属于自由职业,应纳入就业统计。教育部这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做出的对应调整,前提是实事求是。

可一些高校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马上掏出一份灵活就业协议,逼着没工作的毕业生签字画押,从此,自媒体成为应届生第一大就业职业(得亏不是真的,否则这行就太卷了)。

(抛开学校强制签协议不谈,现在的年轻人确实热衷当网红)

那么问题来了,学校为什么这么拼?就业率对学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事儿得从 23 年前的高校扩招谈起了,教育部公布就业率是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教育部资料显示,正是从公布就业率的 1999 年起,高校扩招正式启动,其 2003 年的首批毕业生高达 212 万人,比 2002 年毕业生增加约 1/3,随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以二至三成的幅度 " 跳跃性增长 ",远高于扩招以前每年新增毕业生数不过 10% 的幅度。

2003 年 4 月,全国 74 所高校 2002 年毕业生就业率首次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我国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北京大学等 24 所首都高校本专科就业率位列第一梯队,就业率达到 95% 到 100%;全国绝大多数部属高校就业率在 70% 至 100% 之间。

高校就业率排名由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总的来说,第一次公布的就业率还是真实可信、实事求是的,很有参考意义。

但是,在公布就业率的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 "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

2004 年 12 月 10 日,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 3 年不足 30% 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随后,各地方层层加码,有的地方甚至规定连续两年不足 60% 就要停止招生,把资源向优势高校和优势专业倾斜。

这下,高校慌了,谁也不想拖后腿,哪个专业都不想被砍掉,于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数据造假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2004 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 60 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开展统计方法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新的 " 就业 " 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第一种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盖章后算作签约率;第二种是签订劳动合同,算合同就业;第三种被称作灵活就业,包括了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等形式;第四种是读研;第五种则是出国留学;第六种则是定向委培生返回原单位就业。

名为就业率,实为毕业去向落实率

在这种很让人费解的统计方法下,各大高校的就业率大幅升高,平均都达到了 95% 左右,但仅仅两年后,西安欧亚学院造假事件轰动全国,就业率造假正式浮出水面,并且延续至今。

乌鸦说这些,并不是说教育部造成了如今高校就业率造假内卷的局面,相反,教育部公布就业率绝对是实用主义的正向导向,虽然就业率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也不是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但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率仍将作为一个重要参数。

如果没有就业率做参考,一些华而不实,学了四年却找不到工作的专业会大行其道,浪费国家资源不说,还毁了学生的前程

但高校们的关注点显然跑偏了,个个都争先恐后搞就业率,生怕自己被末位淘汰了。

(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

对民办高校来说,学术水平拼不过公立大学,就业率就是招生的金字招牌;对公立大学来说,民办高校就业率那么高,自己占了那么多资源说得过去吗?就业率比不过民办大学怎么找国家要财政扶持、科研经费?

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也是铆足了劲拼就业率,谁都不想成为被淘汰的那个专业。

同理,区域内部,各高校的比拼也是直接而惨烈的,甚至,我注水到 96%,都要担心兄弟院校会不会直接干到 99%?

多么复杂的囚徒困境啊!

情况很复杂,但曙光依然有。

教育部查处就业率造假的决心很大,除了 " 四不准 ",还打出了 " 组合拳 "。比如,教育部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第三方平台等权威渠道,对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数据进行核查比对。

再比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就业数据调查核查。从 2020 年起,教育部便开始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抽样调查。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召开专项会议指出,要真刀真枪与统计造假作假行为作斗争。近日,三省四地区统计违法被通报,有关部门表示,以 " 零容忍 " 态度严厉打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

更重要的是,教育部今年的强硬表态,也得到了众多高校的支持,毕竟,年年造假也让高校苦不堪言,高校苦就业率久矣。

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通知称,各学院要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证明材料的规范性、真实性及有效性,重点核查毕业生灵活就业数据,是否有更换工作或者辞职等毕业去向变更情况,发现错误数据请及时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进行更新纠正。

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通知称,各学院要规范收集整理毕业生就业材料,认真审核毕业生提交的就业材料及就业管理系统中的就业信息。学校严格落实就业 " 四不准 " 要求,绝不允许出现 " 被就业 "" 签订虚假就业协议 "" 就业率掺水造假 " 等现象。

石河子大学就业办公室也在公告中指出,毕业去向统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数据保真是毕业去向统计工作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 " 高压线 "。

希望教育部这次真是动真格的,也希望高校们这次真的能做到实事求是,如果在大数据面前这个就业率还是居高不下,老子就真信了平行世界了。

(一所 " 双一流 " 高校的真实就业率)

另外,这个不合理的 " 就业率 " 概念是不是也该改改了?就业就是就业,考研就是考研,考公就是考公,不要混为一谈。把这几个指标拆开,高校还怎么造假,此高彼低,此低彼高,总不能加起来出来个 120% 的就业率吧?

最后,就业率统计能不能采用第三方评价?像现在这样,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数据当然可以随便报。

就业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靠高校自己就能解决的,个人、高校、企业、社会都是参与者,就业率也不能让高校自己说了算。

与其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提高就业率,不如宽进严出,更高标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学生素质提高了,专业水平上去了,就业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最最最后,乌鸦还是要提醒一下刚刚高考完的小伙伴们,请一定要擦亮双眼,别被网上各种就业率排行骗了,水分太大,要多方搜集信息,在各平台的高校版块上多逛逛,最好能找到拟填报学校的学长学姐们现身说法。

祝你们成功,愿每一分都不会浪费。

泰傻
1 楼
庆丰时报快讯,刚刚,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尽速武统台湾,可以尽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武统后需要在炸的外焦里嫩的废墟上进行重建,也可以帮助地产商寻找出路以及解决农民工的灵活再就业问题。
小矛
2 楼
985大学的就业率高一点很正常呀,其它的学校的确很难说了。
l
liu12345
3 楼
厉害国还有沙不造假?
鲜橙
4 楼
上山下乡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偶偶地来一发
5 楼
为了就业你去读技校不行吗?大学某些专业就是不好找工作的。
T
Tan7th
6 楼
天朝的统计数据造假普遍现象。当官的高兴就可以乱造数据
E
Earth_Rover
7 楼
中共国的统计数据是为维稳服务的,是姓‘党’的。谁信谁傻!
g
googlywug
8 楼
中共自己骗,还不让别人骗吗?!
t
tudoutudou99
9 楼
造假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还有能力造真的病毒
t
tina0
10 楼
中国哪个数据不造假?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就业数据做调查调查分析,也够搞笑。谁不知道统计局自己就是数据造假第一大户
小毛er
11 楼
我也是中国出来的。在中国学校大规模造假是家常便饭。而且老师都说别人都那么做(造假),我们不做就吃亏了。因为学生都是造假收益者,所以没有人会说出去。我连父母都没告诉。因为觉得会丢脸。亲身经历。
北京老马
12 楼
大学毕业率造假是公开的秘密。
相信事实
13 楼
其实,这是玩文字游戏而已,把意向就业当作就业率的统计数据。一般来说,毕业后总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否则一年毕业的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在夏天完成就业?暑假期间各大公司会专门招聘应届生,但也不会都扎堆啊,所以,就业率应该是过一年后再统计,也就是到明年毕业开始前,看看去年一年里去年的毕业生有多少就业人数。 这种数字游戏不仅高校会玩,美国政府同样玩啊。告诉你现在的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几,扯吧。美国现在就业人口现在只有1.58亿人,不到总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实际就业率远低于吹牛的数字,为什么?因为政府数字只统计领失业保险救济的人数,那些不领的人就不算失业,因为他算放弃就业。
B
BananaeEggs
14 楼
大學畢業生最好的就業工作,是做黨的爪牙走狗,任職於網監部門,工作輕鬆,待遇優渥。
z
zhongguoren8
15 楼
人得有多幼稚,多不长记性,才能相信某国的数据?
z
zhongguoren8
16 楼
人得有多幼稚,多不长记性,才能相信某国的数据?
L
Louis_NY9898
17 楼
美国大选都能造假,这世界有什么是真的才奇怪
指鹿为马
18 楼
中国数据不造假那才是新闻,就像领导干部不贪污那才是新闻。
甘泥尼昂
19 楼
希望中国房价跌2000年水平
读者用户1
20 楼
更可悲的是,学生们还没出来社会就已经默认了骗这个做法是公平公正的。
老歌好听
21 楼
这个国家的制度使然。越来越僵化了。清零也好,毕业率造假也好,再再都说明它没有纠错的机制
读者A
22 楼
天朝人还好意思说阿三是骗子,反对阿三移民。
I
InNorthTexas
23 楼
小学生偷着乐。
总是我
24 楼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2-06-17 05:13:09 这种数字游戏不仅高校会玩,美国政府同样玩啊。告诉你现在的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几,扯吧。美国现在就业人口现在只有1.58亿人,不到总人口的一半! -------------- 所以美国失业率超过50%?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奇葩脑袋。
总是我
25 楼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2-06-17 05:13:09 这种数字游戏不仅高校会玩,美国政府同样玩啊。 -------------- 翻译成大家能听懂的话就是:“不仅我相信事实吃屎,我们邻居还喝尿呢。” 掷地有声!
g
gamlastan
26 楼
CCP就是靠造假活着,哪天不造假了,他们也就完蛋了。
g
gamlastan
27 楼
李克强从上任的那天就说过,他不信数字,他是靠其他信息判断数字的真假。
r
rain77
28 楼
所以中国有句名言: 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是真的。
林外芭蕉
29 楼
天朝人还好意思说阿三是骗子,反对阿三移民。 ———————— 真的,论骗术,天朝人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而且骗的手段还很低级。
r
rain77
30 楼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2-06-17 05:13:09 ——————- 不好意思,只有你相信食屎,你相信食屎对你健康有益,我们都是正常人都不食屎,你慢慢食你的屎,别噎着。
j
johnifanx98
31 楼
印度的软工大量的两年毕业文凭。有点近似新东方的培训模式。挺好。
嘉人2020
32 楼
教育部管理全靠嘴,每年拿出去年的稿子开大会念一遍就完了。
T
Timberwolf
33 楼
再重温一遍索尔仁尼琴的名言: 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撒谎。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 但他们依然在撒谎。
走遍北美的小猫
34 楼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这就是现在支持中共撒谎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选择相信还是选择不信,先取决于这说话的人,不取决于他说的事儿。狼来了的孩子,没人信,无论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就是中共现在自己造就的世界形象和信用等级。
注册很麻烦
35 楼
官员长的样子就知道为什么造假,相从心生
忍不住要评论
36 楼
连中共总书记的博士学位都是假,还有什么不可以假。
加拿大小毛驴
37 楼
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公安.....,哪个是人民的?真相是:人民日报日人民,国家干部干国家。
i
iask
38 楼
赵婷说: 那是一个遍地谎言的国家。。。
晓楠22
39 楼
好像搞反了,有就业证才发毕业证?用人单位要看你的毕业证,证明你毕业了才有可能考虑你。真是本末倒置
w
wx3000
40 楼
撒谎成性。
洛磯
41 楼
这就是为什麽中国制度优於西方,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