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官方刚刚承认:故意让数千万人感染,获得群体免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3日 16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93123 阅读
158 评论
凤凰欧洲

刚,英国官方承认有意让大多数英国人感染新冠肺炎,以此获得群体免疫。

过去24小时,英国疫情形势急转直下:

1、首先先是创下首次单日确诊破百纪录,134例比3月5日前英国确诊综合还多;

2、英国大学再次爆出多例,牛津大学成为重灾区:再确诊3例,累计5例;布里斯托大学确诊1例;

3、英国最著名体育赛事英超连续爆出多例:阿森纳主教练阿尔特塔;切尔西前锋奥多伊,英超两支传统强队面临全队隔离。

英国前卫生大臣亨特称,“这是英国紧急状态,但我很吃惊,政府明明知道,我们距离意大利仅相差4周,却依旧没有任何作为,动作过于缓慢。”

这是今天对于英国政府广泛抨击中的最具分量的一个,对政府的不信任也表现在:甚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选择“反叛”违背鲍里斯“不管学校的意愿”:决定关闭学校,改为线上教学,这些大学包括帝国理工大学、曼城都市大学、拉夫堡大学、杜伦大学……

今天英国报纸头版也几乎用同样的头条:引用鲍里斯昨晚的那句“许多家庭将失去爱人”,以伤感而讽刺的方式问责政府:

而这一切,都源于昨晚英国政府的的抗疫新招。

英媒对新招给出这样的解读:英国政府有意想让所有人感染新冠肺炎……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英国首相在召集重臣举行了一场长时间的疫情分析“眼镜蛇”会议后,带着首席医疗官和首席科学官亮相。

面对一周确诊连番数倍,连续多天出现死亡病例的情况,英国首相鲍里斯终于承认:英国疫情第一阶段“遏制阶段”,已经失败,进而直接转入第二阶段“拖延”,换句话说:按照常理,遏制属于主动防疫,拖延则属于被动,那么此时宣布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意味着:

英国疫情从今天起,正式从主动转入被动。

一向以主动出击示人的鲍里斯,这回能服吗?

事实证明,鲍里斯虽然宣布了拖延阶段,却不甘心被动……

先看看今天鲍里斯说的几句实话:

1、这是这一代人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2、这比流感更严重,我们中将有更多人失去他们所爱之人;

3、未来几个月新冠肺炎将会在英国整个国家传播(请先记住这句话)

4、我们已经无法有效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只能尽可能减缓传播过程,减缓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民众由于加速传播后带来的痛苦,疫情最危险的时刻将在几周后。

这四句话,事后证明,没有一句是客套话,句句都有含义。

今天出场的还有英国首席科学官,他的话总结下来为如下几点:

1、我们现在与意大利现状相距4周(意大利死亡人数已破千,确诊人数超15000);

2、目前我们有590例确诊,重症患者20多例,估计全国已感染的人数在5000-10000之间;

3、政府预测最差的情况是“将会有80%英国人被感染”(请记住这个数据)

4、英国疫情爆发高峰期可能会在10到14周左右,甚至更长一些。95%的人在高峰期的9到10周左右感染,50%的人在高峰期的3或4周期间感染。(同样记住这些数据)

除了以上两位今天,当然还有这些天被大家称为“英国终南山”的英格兰首席医疗惠帝,他讲了这些实话:

1、症状轻微的人要在家待上七天,将不会对他们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未来检测将优先有严重症状的患者,但将不再考虑地理位置和旅行历史。

2、那些症状较轻的人,除非症状恶化,否则不应拨打111。

3、 彻底洗手

此外,英国关于拖延阶段的具体措施,今天也公布如下:

1、所有有症状的人:发烧37.8以上,或持续性咳嗽,无论症状多微弱,都必须在家自我隔离7天。

2、从明天开始,所有学校的取消全部海外旅行。

3、任何有健康状况的人,不要上游轮旅行。 

关闭学校被否:英国官方称根据科学家建议的“关学校只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以及“小孩感染的几率较低”,因此综合考虑,决定保持学校继续开放。

全面叫停体育比赛也同样被否。

对于以上计划,有不少人直呼看不懂,既然明明自己知道英国只落后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四周;也知道目前还不是最凶险的时刻、未来几周将更严重;甚至当着全国电视直播的面告诉所有人“英国目前预计已有5000-10000人被感染”……

听到这里,经过过去几个月的煎熬,想必大家想到的唯一一个词就是:戴口罩!

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封城,也不为过。

但没想到的是,今天直播不仅全程未提一句口罩、封城,而且甚至连大型活动仍将照常进行。

总之,还是叫大家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那么,堂堂英国政府,就真的已经准备好让80%的人被感染?

答案是:80%?最好100%!

对英国政府第二阶段“推迟疫情”的做法,最早作出如此解读的是每日邮报,它在报道中提到“群体免疫”这个词。

群体免疫:即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种病毒的抗体后,就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注意,形成群体免疫的关键是,人群中要有足够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

同时众所周知,截至目前,新冠疫苗离我们还很远,因此获得抗体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接触该病毒后痊愈,自我形成抗体。

因此当下,英国政府很可能就打算在这个方向上做文章。

据目前统计来看,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会传染2-3人,那么如果一个群体中有3个人,必须有两个人要有抗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

由此推断,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率是50%-66%,如果我们将英国总人口作为一个群体,那也就意味着将有3300万-4400万人需要产生抗体,才能实现全英国的群体免疫。

再来看上面这张图,蓝色代表未被感染的健康人,红色为感染者,黄色为被感染后的健康人(有抗体)。

第一张图:没人获得抗体,所以群体基本“沦陷”。

第二张图:极少数人获得抗体,仍导致群体中绝大数人被感染。

第三张图:绝大多数人形成抗体,群体免疫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右侧出现占绝大多数的黄色小人,这样就实现群体免疫的效果(极少部分未获抗体者不会对群体造成大的影响)。

所以可以看出,这种群体免疫的关键点,就在于群体中大量的人,能够获得抗体才行。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英国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前提下,此时却敢于突然宣布不再对疑似轻症患者做新冠肺炎检测(测出来有啥用,本来就想让你们先得上)。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结果,尤其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在第三张成功群体免疫的图片中,最后仍然会有几个红色小人,那就是说,他们将是被“自然选择(免疫力弱)”后被淘汰死亡的人?

当然,鲍里斯也考虑了这部分人的安危:现阶段医院将只专注于危重病例。

而完成这样的构想,英国接下来需要做这些:

1、老年人将被要求多在家呆着,因为高龄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他们会导致死亡增多(但如果老年感染者急剧增加后,也不排除英国也将学习意大利的做法:更优先抢救寿命更长的较年轻者);

2、较年轻者,在英国专家看来,就是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于这些有可能成为危重病例的人群,将可能是英国医疗这阶段救治的重点。

按照英媒的解读:英国政府这样做的策略是使病毒充分传播到整个人群,以便英国人获得群体免疫,但为了让那些有严重症状的患者得到足够的医疗救治,这就要求英国政府需要让传播速度减慢,这样医疗服务就不会因为病例突然激增而不知所措,造成悲剧。

英国专家认为,目前病毒已经传到了非洲,因此,对于英国来说,这个病毒随时都将会对英国造成多波威胁。而封城,在他们看来,只能暂时阻止疫情,一旦封城结束,疫情将可能再度蔓延。

言下之意,他们认为,只有彻底让所有人有了群体免疫或特效药之后,才能彻底摆脱新冠病毒(也有专家建议鲍里斯:通过让这个病毒在健康人中间传播后杀死它,而不是封城)。

所以,目前没疫苗没特效药,才让他们采用了这么一招…

那么看到这里,再回头看前文总结出的首相、首席科学官和医疗官的言论,就能明白他们所说每一句话背后的意义和目的了。

总之,从目前对新冠肺炎所采取的“积极迎上”的措施来看,起码现阶段,英国在鲍里斯的带领下,的确对新冠疫情采取了不同于各国措施的主动态度……

但这样的“主动”,已经被泼了冷水,目前包括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在内的多位专家,已将鲍里斯的抗疫做法形容为“真在拿大家的生命做轮盘赌注。”

之前也曾有中国专家,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做过一个论断:

“群体免疫随时间延长,会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有的是依靠人为影响形成,比如免疫接种,建立人群免疫来阻止疾病的传播。目前看,疫苗短期内,甚至数年内都不可能投入应用。形成自然状态下的群体免疫,病毒对人产生不致病的感染时,人逐步获得免疫力。”

“但是,两个情况不大可能形成自然的群体免疫,首先,目前还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节点,大多数人还在隔离中,不太可能通过接触病毒来判断多低的病毒剂量才能使人获得自然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冒险接触,有些人可能不是获得免疫力,而是直接感染后致病。”

注意,该段言论发出于疫情爆发后封城阶段,与英国现在所处情状并不相同。

但依然可以分析出,这种群体免疫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对病毒的认知已经足够充分,这样才能保证致病性和致死率足够低。

如果没有把握,那么,对生活在英国的6600万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就在刚刚,英国官方通过首席科学官再次证实了群体免疫这一点,首席科学官承认,将会有60%的人口需要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此获得“群体免疫”:

“我们需要这些人充分接触感染它,最后获得群体免疫,以便彻底阻止该病毒未来更长时间的传播。”

“我们认为这个病毒,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每年都有可能爆发,社区将通过免疫,成为最重要的控制它的办法,我们将在高峰期保护老人和弱势群体。”

“我知道大家对这种方法有诸多看法,我们的做法也不可能得到每一个人的满意,但我的职责就是说出科学真理,这就是我的工作。”

总结来说,这相当于英国政府承认他们有意让所有人感染病毒,并尽可能多的获得抗体,按照英国官方60%的说法,结合他们希望老人和弱势群体避开这一病毒的想法,英国将有几千万健康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并在60%的健康人中形成抗体,那时,才是英国抗疫最终胜利的那一天。

但无论如何,这种方法都听上去真的很危险。

b
bruceleejkd81
1 楼
: 真的没想过你所说的,但真的有这可能性,欧美社会老年化严重,医疗技术和营养也有保障,这些老弱病残的确是现在赤字严重的欧美福利系统的一个巨大花销,暂时看来这新冠就是“老人杀手”。。。
m
mwf536
2 楼
年轻人,准备迎战病毒吧
g
glszz
3 楼
我操!我只能说这特么是英国政府自己造谣了啊。。。民主就是好
刁民的...
4 楼
2019年12月30日,艾医生曾拿到过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检测报告,她用红色圈出「SARS冠状病毒」字样,当大学同学问起时,她将这份报告拍下来传给了这位同是医生的同学。当晚,这份报告传遍了武汉的医生圈,转发这份报告的人就包括那8位被警方训诫的医生。 这给艾医生带来了麻烦,作为传播的源头,她被医院纪委约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厉的斥责」,称她是作为专业人士在造谣。 此前的一些报道,艾医生被称为「又一个被训诫的女医生浮出水面」,也有人将她称为「吹哨人」,艾医生纠正了这个说法,她说自己不是吹哨人,是那个「发哨子的人」。 这是《人物》3月刊封面《武汉医生》的第二篇报道。 文|龚菁琦 编辑|金石 摄影|尹夕远 / 艾医生 / 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医生同意采访的短信是3月1日凌晨5点,大约半小时后,3月1日凌晨5点32分,她的同事、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学庆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两天后,该院眼科副主任梅仲明过世,他和李文亮是同一科室。 截止2020年3月9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已有4位医护人员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疫情发生以来,这家离华南海鲜市场只几公里的医院成为了武汉市职工感染人数最多的医院之一,据媒体报道医院超过200人被感染,其中包括三个副院长和多名职能部门主任,多个科室主任目前正在用ECMO维持。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家武汉市最大的三甲医院,有医生告诉《人物》,在医院的大群里,几乎没有人说话,只在私下默默悼念、讨论。 悲剧原本有机会避免。2019年12月30日,艾医生曾拿到过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检测报告,她用红色圈出「SARS冠状病毒」字样,当大学同学问起时,她将这份报告拍下来传给了这位同是医生的同学。当晚,这份报告传遍了武汉的医生圈,转发这份报告的人就包括那8位被警方训诫的医生。 这给艾医生带来了麻烦,作为传播的源头,她被医院纪委约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厉的斥责」,称她是作为专业人士在造谣。 3月2日下午,艾医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接受了《人物》的专访。她一个人坐在急诊室办公室中,曾经一天接诊超过1500位患者的急诊科此时已恢复了安静,急诊大厅里只躺着一名流浪汉。 此前的一些报道,艾医生被称为「又一个被训诫的女医生浮出水面」,也有人将她称为「吹哨人」,艾医生纠正了这个说法,她说自己不是吹哨人,是那个「发哨子的人」。采访中,艾医生数次提起「后悔」这个词,她后悔当初被约谈后没有继续吹响哨声,特别是对于过世的同事,「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评不批评,『老子』到处说,是不是?」 关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和艾医生本人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以下,是艾医生的讲述—— 前所未有的训斥 去年12月16日,我们南京路院区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病人。莫名其妙高烧,一直用药都不好,体温动都不动一下。22号就转到了呼吸科,做了纤维支气管镜取了肺泡灌洗液,送去外面做高通量测序,后来口头报出来是冠状病毒。当时,具体管床的同事在我耳边嚼了几遍:艾主任,那个人报的是冠状病毒。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个病人是在华南海鲜做事的。 紧接着12月27日,南京路院区又来了一个病人,是我们科一位医生的侄儿,40多岁,没有任何基础疾病,肺部一塌糊涂,血氧饱和只有90%,在下面其他医院已经治疗了将近10天左右都没有任何好转,病人收到了呼吸科监护室住院。同样做了纤维支气管镜取了肺泡灌洗液送去检测。 12月30日那天中午,我在同济医院工作的同学发了一张微信对话截图给我,截图上写着:「最近不要去华南啊,那里蛮多人高烧……」他问我是不是真的,当时,我正在电脑上看一个很典型的肺部感染患者的CT,我就把CT录了一段11秒钟的视频传给他,告诉他这是上午来我们急诊的一个病人,也是华南海鲜市场的。 当天下午4点刚过,同事给我看了一份报告,上面写的是:SARS冠状病毒、绿脓假单胞菌、46种口腔/呼吸道定植菌。我仔细看了很多遍报告,下面的注释写着: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也称非典型肺炎。 当时,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病人收在呼吸科,按道理应该呼吸科上报这个情况,但是为了保险和重视起见,我还是立刻打电话上报给了医院公共卫生科和院感科。当时我们医院呼吸科主任正好从我门口过,他是参加过非典的人
g
glszz
5 楼
你个狗操的玩意果然思路奇特啊
刁民的...
6 楼
我把他抓住,说,我们有个病人收到你们科室,发现了这个东西。他当时一看就说,那就麻烦了。我就知道这个事情麻烦了。 给医院打完电话,我也给我同学传了这份报告,特意在「SARS冠状病毒、绿脓假单胞菌、46种口腔/呼吸道定植菌」这一排字上画了个红圈,目的是提醒他注意、重视。我也把报告发在了科室医生群里面,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当天晚上,这个东西就传遍了,各处传的截屏都是我画红圈的那个照片,包括后来知道李文亮传在群里的也是那份。我心里当时就想可能坏事儿了。10点20,医院发来了信息,是转市卫健委的通知,大意就是关于不明原因肺炎,不要随意对外发布,避免引起群众恐慌,如果因为信息泄露引发恐慌,要追责。 我当时心里就很害怕,立刻把这条信息转给了我同学。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医院又来了一份通知,再次强调群内的相关消息不能外传。一天后,1月1日晚上11点46分,医院监察科科长给我发了条消息,让我第二天早上过去一下。 那一晚上我都没有睡着,很担忧,翻来覆去地想,但又觉得凡事总有两面性,即便造成不良影响,但提醒武汉的医务人员注意防范也不一定是个坏事。第二天早上8点多一点,还没有等我交完班,催我过去的电话就打来了。 之后的约谈,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严厉的斥责。 当时,谈话的领导说,「我们出去开会都抬不起头,某某某主任批评我们医院那个艾医生,作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你是专业人士,怎么能够没有原则没有组织纪律造谣生事?」这是原话。让我回去跟科室的200多号人一个个地口头传达到位,不能发微信、短信传达,只能当面聊或者打电话,不许说关于这个肺炎的任何事情,「连自己的老公都不能说」…… 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懵了,他不是批评你这个人工作不努力,而是好像整个武汉市发展的大好局面被我一个人破坏了。我当时有一种很绝望的感觉,我是一个平时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按规矩来的,都是有道理的,我犯了什么错?我看到了这个报告,我也上报医院了,我和我的同学,同行之间对于某一个病人的情况进行交流,没有透露病人的任何私人信息,就相当于是医学生之间讨论一个病案,当你作为一个临床的医生,已经知道在病人身上发现了一种很重要的病毒,别的医生问起,你怎么可能不说呢?这是你当医生的本能,对不对?我做错什么了?我做了一个医生、一个人正常应该做的事情,换作是任何人我觉得都会这么做。 我当时的情绪也很激动,说,这个事是我做的,跟其余人都没有关系,你们干脆把我抓去坐牢吧。我说我现在这个状态不适合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了,想要休息一段时间。领导没有同意,说这个时候正是考验我的时候。 当天晚上回家,我记得蛮清楚,进门后就跟我老公讲,我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就好好地把孩子带大。因为我的二宝还很小,才1岁多。他当时觉得莫名其妙,我没有跟他说自己被训话的事,1月20号,钟南山说了人传人之后,我才跟他说那天发生了什么。那期间,我只是提醒家人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门要戴口罩。 外围科室 很多人担心我也是那8个人之一被叫去训诫。实际上我没有被公安局训诫,后来有好朋友问我,你是不是吹哨人?我说我不是吹哨人,我是那个发哨子的人。 但那次约谈对我的打击很大,非常大。回来后我感觉整个人心都垮了,真的是强打着精神,认真做事,后来所有的人再来问我,我就不能回答了。 我能做的就是先让急诊科重视防护。我们急诊科200多人,从1月1号开始,我就叫大家加强防护,所有的人必须戴口罩、戴帽子、用手快消。记得有一天交班有个男护士没戴口罩,我马上就当场骂他「以后不戴口罩就不要来上班了」。 1月9号,我下班时看见预检台一个病人对着大家咳,从那天后,我就要求他们必须给来看病的病人发口罩,一人发一个,这个时候不要节约钱,当时外面在说没有人传人,我又要在这里强调戴口罩加强防护,都是很矛盾的。 那段时间确实很压抑,非常痛苦。有医生提出来要把隔离衣穿外头,医院里开会说不让,说隔离衣穿外头会造成恐慌。我就让科室的人把隔离服穿白大褂里面,这是不符合规范的,很荒谬的。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越来越多,传播区域的半径越来越大,先是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可能跟它有关系,然后就传传传,半径越来越大。很多是家庭传染的,最先的7个人当中就有妈妈给儿子送饭得的病。有诊所的老板得病,也是来打针的病人传给他的,都是重得不得了。我就知道肯定有人传人。如果没有人传人,华南海鲜市场1月1日就关闭了,怎么病人会越来越多呢?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
刁民的...
7 楼
如果是1月1号大家都这样引起警惕,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了。 1月3号下午,在南京路院区,泌尿外科的医生们聚集在一起回顾老主任的工作历程,参会的胡卫峰医生今年43岁,现在正在抢救;1月8号下午,南京路院区22楼,江学庆主任还组织了武汉市甲乳患者康复联欢会;1月11号早上,科室跟我汇报急诊科抢救室护士胡紫薇感染,她应该是中心医院第一个被感染的护士,我第一时间给医务科科长打电话汇报,然后医院紧急开了会,会上指示把「两下肺感染,病毒性肺炎?」的报告改成「两肺散在感染」;1月16号最后一次周会上,一位副院长还在说:「大家都要有一点医学常识,某些高年资的医生不要自己把自己搞得吓死人的。」另一位领导上台继续说:「没有人传人,可防可治可控。」一天后,1月17号,江学庆住院,10天后插管、上ECMO。 中心医院的代价这么大,就是跟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有信息透明化有关。你看倒下的人,急诊科和呼吸科的倒是没有那么重的,因为我们有防护意识,并且一生病就赶紧休息治疗。重的都是外围科室,李文亮是眼科的,江学庆是甲乳科的。 江学庆真的非常好的一个人,医术很高,全院的两个中国医师奖之一。而且我们还是邻居,我们一个单元,我住四十几楼,他住三十几楼,关系都很好,但是平时因为工作太忙,就只能开会、搞医院活动时候见见面。他是个工作狂,要么就在手术室,要么就在看门诊。谁也不会特意跑去跟他说,江主任,你要注意,戴口罩。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打听这些事,他肯定就大意了:「有什么关系?就是个肺炎。」这个是他们科室的人告诉我的。 如果这些医生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提醒,或许就不会有这一天。所以,作为当事人的我非常后悔,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评不批评我,「老子」到处说,是不是? 虽然和李文亮同在一个医院,一直到去世之前我都不认得他,因为医院4000多号人太多了,平时也忙。他去世前的那天晚上,ICU的主任跟我打电话借急诊科的心脏按压器,说李文亮要抢救,我一听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李文亮这个事整个过程我不了解,但是他的病情跟他受训斥之后心情不好有没有关系?这我要打个问号,因为受训的感觉我感同身受。 后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证明李文亮是对的时候,他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可能跟我的心情一样,不是激动、高兴,而是后悔,后悔当初就应该继续大声疾呼,应该在所有的人问我们的时候,继续说。很多很多次我都在想,如果时间能够倒回来该多好。 活着就是好的 在1月23日封城前一天的晚上,有相关部门的朋友打电话问我武汉市急诊病人的真实情况。我说你代表私人,还是代表公家。他说我代表私人。我说代表个人就告诉你真话,1月21号,我们急诊科接诊1523个病人,是往常最多时的3倍,其中发烧的有655个人。 那段时间急诊科的状况,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甚至会颠覆你的所有人生观。 如果说这是打仗,急诊科就在最前线。但当时的情况是,后面的病区已经饱和了,基本上一个病人都不收,ICU也坚决不收,说里面有干净的病人,一进去就污染了。病人不断地往急诊科涌,后面的路又不通,就全部堆在急诊科。病人来看病,一排队随便就是几个小时,我们也完全没法下班,发热门诊和急诊也都不分了,大厅里堆满了病人,抢救室输液室里到处都是病人。 还有的病人家属来了,说要一张床,我的爸爸在汽车里面不行了,因为那时候地下车库已封,他车子也堵着开不进来。我没办法,带着人和设备跑去汽车里去,一看,人已经死了,你说是什么感受,很难受很难受。这个人就死在汽车里,连下车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位老人,老伴刚在金银潭医院去世了,她的儿子、女儿都被感染了,在打针,照顾她的是女婿,一来我看她病得非常重,联系呼吸科给收进去住院,她女婿一看就是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过来跟我说谢谢医生等等的,我心里一紧,说快去,根本耽误不了了。结果送去就去世了。一句谢谢虽然几秒钟,但也耽误了几秒。这句谢谢压得我很沉重。 还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家人送到监护室的时候,就是他们见的最后一面,你永远见不着了。 我记得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来交班,我说我们来照个相,纪念一下这个大年三十,还发了个朋友圈。那天,大家都没有说什么祝福,这种时候,活着就是好的。 以前,你如果有一点失误,比如没有及时打针,病人都可能还去闹,现在没人了,没有人跟你吵,没有人跟你闹了,所有人都被这种突然来的打击击垮了,搞蒙了。 病人死了,很少看到家属有很伤心地哭的,因为太多了,太多了。有些家属也不会说医生求求你救救我的家人,而是跟医生说,
g
glszz
8 楼
你逼逼个什么?武汉卫健委12月29号就内部通报发现肺炎了,12月30号网上就公开报道了,都查的到。
刁民的...
9 楼
一天发热门诊门口的排队,要排5个小时。正排着一个女的倒下了,看她穿着皮衣,背着包包,穿着高跟鞋,应该是很讲究的一个中年女性,可是没有人敢上前去扶她,就在地上躺了很久。只得我去喊护士、医生来去扶她。 1月30号我早上来上班,一个白发老人的儿子32岁死了,他就盯着看医生给他开死亡证明。根本没有眼泪,怎么哭?没办法哭。看他的打扮,可能就是一个外来的打工的,没有任何渠道去反映。没有确诊,他的儿子,就变成了一张死亡证明。 这也是我想要去呼吁一下的。在急诊科死亡的病人都是没有诊断、没办法确诊的病例,等这个疫情过去之后,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个交代,给他们的家庭一些安抚,我们的病人很可怜的,很可怜。 「幸运」 做了这么多年医生,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这也和我的经历、个性有关。 9岁那年我爸爸就胃癌去世了,那个时候我就想着长大了当个医生去救别人的命。后来高考的时候,我的志愿填的全部都是医学专业,最后考取了同济医学院。1997年我大学毕业,就到了中心医院,之前在心血管内科工作,2010年到急诊科当主任的。 我觉得急诊科就像我的一个孩子一样,我把它搞成这么大,搞得大家团结起来,做成这个局面不容易,所以很珍惜,非常珍惜这个集体。 前几天,我的一个护士发朋友圈说,好怀念以前忙碌的大急诊,那种忙跟这种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这次疫情之前,心梗、脑梗、消化道出血、外伤等等这些才是我们急诊的范畴。那种忙是有成就感的忙,目的明确,针对各种类型的病人都有很通畅的流程,很成熟,下一步干什么,怎么做,出了问题找哪一个。而这一次是这么多危重病人没办法去处理,没办法收住院,而且我们医务人员还在这种风险之中,这种忙真的很无奈,很痛心。 有一天早上8点,我们科一个年轻医生跟我发微信,也是蛮有性格的,说我今天不来上班了,不舒服。因为我们这里都有规矩的,你不舒服要提前跟我说好安排,你到8点钟跟我说,我到哪里去找人。他在微信中对我发脾气,说大量的高度疑似病例被你领导的急诊科放回社会,我们这是作孽!我理解他是因为作为医生的良知,但我也急了,我说你可以去告我,如果你是急诊科主任,你该怎么办? 后来,这个医生休息了几天后,还是照样来工作。他不是说怕死怕累,而是遇到这种情况,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病人感到很崩溃。 作为医生来说,特别是后面很多来支援的医生,根本心理上受不了,碰到这种情况懵了,有的医生、护士就哭。一个是哭别人,再一个也是哭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感染。 大概在1月中下旬,医院的领导也陆陆续续地都病倒了,包括我们的门办主任,三位副院长。医务科科长的女儿也病了,他也在家里休息。所以基本上那一段时间是没有人管你,你就在那儿战斗吧,就是那种感觉。 我身边的人也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倒掉。1月18日,早上8点半,我们倒的第一个医生,他说主任我中招了,不烧,只做了CT,肺部一大坨磨玻璃。不一会儿,隔离病房负责的一个责任护士,告诉我说他也倒了。晚上,我们的护士长也倒了。我当时非常真实的第一感觉是——幸运,因为倒得早,可以早点下战场。 这三个人我都密切接触过,我就是抱着必倒的信念每天在工作,结果一直没倒。全院的人都觉得我是个奇迹。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我本身有哮喘,在用一些吸入性的激素,可能会抑制这些病毒在肺内沉积。 我总觉得我们做急诊的人都算是有情怀的人——在中国的医院,急诊科的地位在所有科室当中应该是比较低的,因为大家觉得急诊,无非就是个通道,把病人收进去就行了。这次抗疫中,这种忽视也一直都存在。 早期的时候,物资不够,有时候分给急诊科的防护服质量非常差,看到我们的护士竟然穿着这种衣服上班,我很生气,在周会群里面发脾气。后来还是好多主任把他们自己科室藏的衣服都给我了。 还有吃饭问题。病人多的时候管理混乱,他们根本想不到急诊科还差东西吃,很多科室下班了都有吃的喝的,摆一大排,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热门诊的微信群里,有医生抱怨,「我们急诊科只有纸尿裤……」我们在最前线战斗,结果是这样,有时候心里真的很气。 我们这个集体真的是很好,大家都是只有生病了才下火线。这次,我们急诊科有40多个人感染了。我把所有生病的人建了一个群,本来叫「急诊生病群」,护士长说不吉利,改成「急诊加油群」。就是生病的人也没有很悲伤、很绝望、很抱怨的心态,都是蛮积极的,就是大家互相帮助,共度难关那种心态。 这些孩子们、年轻人都非常好,就是跟着我受委屈了。我也希
刁民的...
10 楼
我也希望这次疫情过后,国家能加大对急诊科的投入,在很多国家的医疗体系中,急诊专业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不能达到的幸福 2月17号,我收到了一条微信,是那个同济医院的同学发给我的,他跟我说「对不起」,我说:幸好你传出去了,及时提醒了一部分人。他如果不传出去的话,可能就没有李文亮他们这8个人,知道的人可能就会更少。 这次,我们有三个女医生全家感染。两个女医生的公公、婆婆加老公感染,一个女医生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公,加她自己5个人感染。大家都觉得这么早就发现这个病毒,结果却是这样,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代价太惨重了。 这种代价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去世的人,患病的人也在承受。 我们「急诊加油群」里,大家经常会交流身体状况,有人问心率总在120次/分,要不要紧?那肯定要紧,一动就心慌,这对他们终身都会有影响的,以后年纪大了会不会心衰?这都不好说。以后别人可以去爬山,出去旅游,他们可能就不行,那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武汉。你说我们武汉是个多热闹的地方,现在一路上都是安安静静的,很多东西买不到,还搞得全国都来支援。前几天广西的一个医疗队的护士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昏迷了,抢救,后来人心跳有了,但还是在昏迷。她如果不来的话,在家里可以过得好好的,也不会出这种意外。所以,我觉得我们欠大家的人情,真的是。 经历过这次的疫情,对医院里很多人的打击都非常大。我下面好几个医务人员都有了辞职的想法,包括一些骨干。大家之前对于这个职业的那些观念、常识都难免有点动摇——就是你这么努力工作到底对不对?就像江学庆一样,他工作太认真,太对病人好,每一年的过年过节都在做手术。今天有人发一个江学庆女儿写的微信,说她爸爸的时间全部给了病人。 我自己也有过无数次的念头,是不是也回到家做个家庭主妇?疫情之后,我基本上没回家,和我老公住在外面,我妹妹在家帮我照顾孩子。我的二宝都不认得我了,他看视频对我没感觉,我很失落,我生这个二胎不容易,出生的时候他有10斤,妊娠糖尿病我也得了,原本我还一直喂奶的,这一次也断了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有点难过,我老公就跟我说,他说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情,并且你不光是参与者,你还要带一个团队去打这场仗,那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等将来一切都恢复正常以后大家再去回忆,也是一个很宝贵的经历。 2月21号早上领导和我谈话,其实我想问几个问题,比如有没有觉得那天批评我批评错了?我希望能够给我一个道歉。但是我不敢问。没有人在任何场合跟我说表示抱歉这句话。但我依然觉得,这次的事情更加说明了每个人还是要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要有人站出来说真话,必须要有人,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不同的声音,是吧? 作为武汉人,我们哪一个不热爱自己的城市?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以前过得那种最普通的生活,是多么奢侈的幸福。我现在觉得把宝宝抱着,陪他出去玩一下滑梯或者跟老公出去看个电影,在以前再平常都不过,到现在来说都是一种幸福,都是不能达到的幸福。
英国流氓
11 楼
编继续编
中隐
12 楼
英国健康人体试验
一个网友
13 楼
老百姓揭竿而起吧,这个政府要杀人了。比中国当年64狠多了
巴黎朋克
14 楼
这就是常说的 ”不要乱用抗生素,自然优胜劣汰,提高人类免疫力“ 的道理吧?😄
打狗砖家
15 楼
大金毛说:“我就喜欢和小金毛抱一起💋嘴儿,我断航其他欧洲国家就要和英国滚床单”
s
soleil2002
16 楼
情愿这是谣言贴。 太可怕了。
打狗砖家
17 楼
这里有条叫“英国流氓”的狗要吓死了
打狗砖家
18 楼
这里有条叫“英国流氓”的狗要吓死了
打狗砖家
19 楼
这里有条叫“英国流氓”的狗要吓死了
打狗砖家
20 楼
这里有条叫“英国流氓”的狗要吓死了
懒熊
21 楼
挺好呀 和菜菜子的生命总会找到出路一样 很民主
e
edwardgat
22 楼
英国人养老金压力那么大啊
P
P51
23 楼
这他妈的都反人类了
l
luting
24 楼
如果那算重灾区,武汉就是地狱,十八层地狱
千年之前
25 楼
病毒是中美机密合作产物 所以都闭口不说因为是机密 现在外国都有抵抗力,那中国就危险了
s
sanshiqy
26 楼
放飞自由,先让天堂和地狱选择你们,然后上不了天堂,又下不了地狱的,继续留在人间效忠政府和皇室吧!
G
Gerrard1982
27 楼
牛逼。英国真要发生人道主义灾难 你四面环海,全世界很容易完全隔离你。 就作死吧!
g
glszz
28 楼
你个狗操的逼玩意看不见里面那个sky news的截图吗? 来,让你洋爹编个你妈逼 https://news.sky.com/story/coronavirus-millions-of-britons-will-need-to-contract-covid-19-for-herd-immunity-11956793
G
Gerrard1982
29 楼
病毒会不停的变异。现在死亡率基本出来了,4%左右。 每年死4%的人口,英国好样的
亲爱的BM
30 楼
这种话拿去忽悠英文不好的国内人吧,在留园谁不看外媒的新闻。你以为都跟你一样 只懂看中文
漂泊1981
31 楼
: 这么好的方法用来治疗下艾滋吧。。。。傻逼
隔壁老王叔
32 楼
如果扛不住屎了那就怪自己好了。哈哈。
漂泊1981
33 楼
谁他妈告诉你的。不在加拿大就不要胡说
天桥板爷
34 楼
别他妈废这话,大家一起裸奔不就得了。
m
mobilityarts
35 楼
这么整,别的国家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或者全世界都不和英国来往。
天桥板爷
36 楼
这个英国首相是猛人,连他的同居女友怀孕了都不放在心上。
l
laolilili
37 楼
全宇宙只有一个墙国
走马读人
38 楼
接触 vs. 传染性, word secret revealed 1st in history It will conquer the Britain.
傻阿甘
39 楼
好啊,既然这样就让鲍里斯先来好了?
C
CBBU
40 楼
鲍里斯政府是TM有多恨政党内外的这群老鬼,这是要同归于尽的节奏。
k
karmaboy
41 楼
狗粮:汪汪汪,汪汪?55555
k
karmaboy
42 楼
112楼的努力可嘉,奖一块屎吃
g
glszz
43 楼
玩你妈逼,呵呵,你看的懂你洋爹的原文吗
H
HUNJIMC
44 楼
人类提前进入基因优胜劣汰模式
w
w16982001
45 楼
We will ask Sir Patrick to try the COVID-19 first, maybe he can use the GSK scandal medicine to cure his infection?! We are doomed by such a reckless and gambling government. Outrageous!
h
hello789
46 楼
很明显 这就是病床医生不够用啊
c
congconggk
47 楼
疫苗需要至少几个月,也可能研制不出疫苗; 病毒已经全球扩散,已经不可能把人类和病毒完全隔离了; 对于爆发特别猛烈的地区,封城是迫不得已; 没有任何国家的医疗能承受超常几倍的病人; 如果能把心冠控制在一般流感的蔓延水准,大部分轻症,也许可以过关。
s
sunnysky1
48 楼
不是说最正确的做法时,第一阶段失败后,第二阶段尽力拖延,一直到疫苗出来后达到群体免疫吗?如果不去拖延,那就意味着英国想要剔除老龄化人口,那么这个病毒,可能真的时西方国家发明的来改变人口结构的病毒。
l
lucky武
49 楼
👍
移动硬盘
50 楼
的确是赌,而且赌得很大。关键在时间,如果极短的时间之内80%的人得病且康复,就能为20%的提供血清,死的估计不到5%。这是最理想的。最糟的是康复者里面有24%是假阴性复阳。治愈病程很长,轻症的拖成重症,那可能就灾难了。
江左盟主
51 楼
你支持,你先来
P
Policeman2015
52 楼
没有疫苗的话明年怎么办?自身免疫力强才是关键
t
tintin9999
53 楼
世界卫生组织应当介入此事!各国都这样做是要出大事的。
X
X00X
54 楼
海外华人赶快买机票回中国 赶紧的,不然机票没了 我今天看了好几家网站,机票超贵,但至少现在还有 最好飞到北京,听说那边医院资源还有
a
anubisv
55 楼
就问,听到这个,在英国的华人慌不慌? 莫急,在澳洲的华人更慌。莫里森这废物,很可能抄英国这份作业,而且是肯定抄不对那种。。。出这么个废物总理,真的,日了狗了!
@
@又是我@
56 楼
尼玛,单凭估计就拿几千人的性命来冒险赌博,宁愿这样也不愿意冒所谓的政治风险做点实事,真你妈操蛋,这就是民主政府???!
刘霍珲
57 楼
: 那么,如何限制重型,让轻型快速流行呢?如果轻型发生变异,又该如何甄别控制呢?
a
angelkilier
58 楼
其实所有的国家预计都是感染60%-70%人口。不是说希望达到这个感染程度,而是只有达到这个感染程度,病毒才可能因为herd immunity自然停止传播。西方社会很难像中国那样通过封城封社区强行掐断病毒传播链,所以只能延缓传染速度降低死亡率直到感染大约70%人口为止。
a
asdfzxc
59 楼
西方保守右派当政的,价值观是不怕死人怕丢钱。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多死些拿福利的老人低端累赘人口,就像美国流感死的几万人。没有任何动静。反正这些人是不投票给右派的。 现在这类政府表现的特征是限制检测,不确诊,控制恐慌,保经济(富人的钱),尽量保证医疗系统不崩溃(富人得到医疗).他们不怕死一些低端人口和其他阶层百分之几的倒霉蛋,因为这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郑长仁
60 楼
funny。。。。。。。。。。。。
我可以吃玻璃而不伤身体
61 楼
中国纳税人的钱凭什么给你一条狗治疗呢?
我可以吃玻璃而不伤身体
62 楼
做了你白爹的狗就别想好处两头站,畜生。
j
jim666
63 楼
这招太TM省钱了。我操。这和纳粹的毒气集中营有毛区别?呵呵。妈逼的白皮民主自由。
大意
64 楼
从西方政府的言论中,不难发现这是另类的清洗人口活动,很难不怀疑这是西方国家的阴谋
我可以吃玻璃而不伤身体
65 楼
狗粮快出来给主子洗地,不然没屎吃了
中国海军
66 楼
这场瘟疫揭下西方政府画皮,一群说客,狗骗子,大傻逼,说的多做的少,只会说,狗鸡巴不是!
j
jc1234
67 楼
”三十六计“里的“骨肉计”在美国上演。。。另外,想想犯罪心理吧:犯罪分子作案后第一个事情是干什么?你肯定会说 - 销毁罪证!看看老美是不是很像在销毁罪证?关掉了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陆军病毒研究中心P4实验室。。。。。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关掉?销灭证据吗。想想杀害章莹莹的美国人,他碎尸了章莹莹后第一时间做了什么?销灭证据清理犯罪现场。。。。多么像啊!
路人庚
68 楼
重型病毒是指病毒毒力大,迅速引起病人重症症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病毒感染早期自我隔离,一旦症状加重,并表现出重症表现立即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日本,欧洲大体采取此中方法。其实对于非致命流感病毒大体采取这种方法。轻型变异确实会出现,可能变得更弱,不必理会,对于变强的按重病毒处理就可以了。
路人庚
69 楼
SB,会不会好好说话,你懂个屁呀。没人教你艾滋病毒直接破坏免疫系统,如何产生免疫保护。被动防疫只适用于非致命流感病毒。现在看新型冠状病毒适用于此项措施。你当欧美防疫专家都像你一样SB吗。什么都不知道就会喷。每种病毒都需要根据其特点及当地人们的状况制定适合的防疫措施。
l
lds
70 楼
2019年 1. 七月 美国军方生化武器基地发生泄露,紧急关闭。在军人内部传播. 八月媒体报导。 2. 九月,中国得知消息,感觉即将举行的军运会有风险,于是举行冠状病毒演习。假设从外国飞机上来的人有冠状病毒。 3. 十月,美帝小规模爆发,201演习针对冠状病毒。CDC准备检测试剂。 4. 十月有军人携带者参加了军运会。传到武汉,在海鲜市场变异出强大的版本,开始大规模爆发。 5. 十月美国和德国意大利联合军事演习,带到德国意大利,变异出另一版本。 6. 一月初 苏莱曼尼被刺杀,尸体曾在库姆停放供教徒悼念。美国士兵携带者混进教徒确认尸体,检查刺杀效果,库姆爆发。 7. 印度学者发论文声称病毒是人造的,被逼撤稿。军版有人声称作者已死。 8. 二月,加拿大病毒专家发现病毒来自美帝。准备演讲时揭露,结果在走向讲台时,倒地身亡。 9. CDC的试剂对变异出的新版病毒效果不好,于是声称发错,重新研发,导致延误数周。 2020年 10. 三月美国 CDC 主任承认流感病人里面混有新冠。
a
ainanjue
71 楼
打疫苗也是让你轻微染病,然后激发自身免疫力
节水型
72 楼
残忍但务实
w
wunai28
73 楼
祝你全家都得这病 看看能不能自愈
w
wunai28
74 楼
祝你全家得病
胡不语
75 楼
西方国家将COVID-19看成是消除老龄化为国家减负的最佳机遇,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紫衣无痕
76 楼
这是媒体的解读,没有一个官方敢于官宣放任大家感染!
L
LightY
77 楼
我觉得英国似乎真的什么都没做
巴黎朋客
78 楼
胡说八道!也没死几个啊?用不着这么大动静,看看股票跌的!😄
我可以吃玻璃而不伤身体
79 楼
平时:人/权大过天! 有事:活下来看运气,反正太平间我已经准备好了。 操你妈的狗粮快出来给你白爹洗地了。
绵羊云
80 楼
因为不想集中爆发。
英国流氓
81 楼
: 哦 这里只有 太监贱狗
胡不语
82 楼
: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S
Sinoroc
83 楼
这条我想赞十次! 留园赶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