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5日 10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36271 阅读
13 评论
棱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越南的中国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

4月2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刘西权觉得自己的生意要完蛋了,他利用抖音号“刘老师越南咨询”吸引客流,帮中国企业在越南注册公司、处理签证护照、租厂房、招聘工人,而当天美国宣布对越南征收46%关税。

据刘西权说,某些原定要到越南的考察团,紧急取消了行程;有些要来注册公司的,定金都交了,紧急说暂停;平阳新城某些中国工厂,订单被取消,只好组织工人开大会,劝工人先回家。

平阳新城的某家制衣工厂,则选择紧急开足马力生产,赶在9号关税生效前把货赶出来、发过去。此工厂2006年因人力成本上涨,从中国搬迁到越南,因与美国客户合作时间长,因此双方没有取消订单。

4月9日,事情发生戏剧性转变,美国宣布,将暂缓对包括越南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也意味着越南在未来90天内不会面临46%的关税税率,其输美商品关税将为10%。

刘西权的手机又忙碌起来,当地工厂找他帮忙招聘工人,停工的中国工厂需要重新开工,并且要加倍的人工,力图在90天内完成更多订单;来越南考察的人又多起来了,找他咨询生意机会、租厂房、注册公司的人,络绎不绝。

中国生意人涌入,没有停

“即便关税46%,我们也会进驻越南。”中国伙伴产业服务集团越南公司总经理李军娥说,在关税政策反复剧变的一周里,她刚好在越南出差,顶着烈日,在平阳新城的工业园区里奔波,寻找厂房。

她们公司2024年底决定出海越南,那时起,她每个月都会到一次越南,每次都带着30多名团队成员,四处考察,仅考察费用就已经投入几百万。

据李军娥说,她们公司在广东地区从事工业厂房开发改造、招商、销售、管理运营的业务,客户大部分是广东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她们之所以出海,就是为了响应客户的需求。

根据她们2024年做的客户调研,有1万多个客户有明确的出海需求,其中40%的客户希望到越南落地。因为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的供应链更成熟、更完善,到越南的客户不用担心找不到供应商、原材料。

她的不少客户,部分订单在中国,部分订单在海外,但国内订单的利润率较低,他们主要靠欧美订单赚钱,所以这些客户出海的决心很大,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1,国内海外双线布局。

“这几天还是有中国客户来签约购买厂房”,越南A到Z咨询服务股份公司总经理武娜娜表示,虽然上周关税政策波动,有小部分中国客户产生了观望情绪,但大部分中国客户还是坚持原计划。

凭借在广西民族大学2年的中文课程,武娜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乎无法分辨她是中国人还是越南人,她也因此做了20年的中越企业服务。

据她回忆,2016年前后,曾有一波中国企业涌入越南的高潮,当时越南对中国签证政策宽松,商务签证有效期可达一年,她每天能接受3-5波客户咨询。

2018年之后,出现了另一波高潮,催化因素是当时的中美贸易战,不少中国企业搬迁到越南。

近3年来,中国企业到越南的步伐没有停歇,产业也越来越高端。

2025年,中国汽车企业也集体进军越南。奇瑞宣布将在越南建设工厂;比亚迪3月份在越南开设了首批4S店,但所有车辆从中国进口;吉利也在越南开设了4S店,并且宣布与越南企业Tasco合作,在越南建设汽车装配工厂。

据吉利汽车越南胡志明市4S店的越南经理介绍,2025年,吉利在越南4S店的总数,将从目前的22家增加到52家,目前在售车辆是马来西亚生产的,未来越南工厂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本地化。

(越南胡志明市吉利汽车4S店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10日)

越南生意人,融入中国产业链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稳定发展,自2004年起,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商务部信息显示,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越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超过25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

梁静婷(化名)在胡志明市教中文,每周上三次课,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1万元。她的爷爷是广东佛山人,1938年日军进攻广东,她爷爷从佛山乘船逃难,没想到上错船流落到越南,就此扎根在越南。

梁静婷的工资是普通越南人的三倍,因为中文在越南非常热门,超过英语。大批中国工厂、中国公司、中国老板涌入越南,为越南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实际上,不少越南生意人,也已经从欧美的产业分工,转入到中国的生态链上。

在胡志明市市郊居民区的小巷子里,Dieu Linh大姐站在她的杂货铺门口,指着货架上的商品说:“以前越南人觉得中国货质量差,喜欢日本货,但现在觉得中国货又耐用又实惠。”

她此前在附近的美国工厂里打工,做了6年产线工人,又做了7年管理岗位,2020年的时候,工厂受疫情冲击,工资下降,她利用业余时间卖杂货,靠销售一款中国浙江产的扫把,获得了小小的成功,有了信心,2022年干脆辞职开启了杂货铺,还在网上开设了账号,做电商,目前已经拥有2万多粉丝。

现在,Dieu Linh大姐杂货铺里的商品85%是从中国采购,她在家旁边租了两个房子,用来囤货、发快递,总共雇佣了17个人。

她很庆幸自己的转变,她之前打工的美资工厂,班组里10个人,现在只剩下1个人,其他岗位全部被裁掉了。

她认为,关税的变化,肯定会让越南消费力减弱,她计划减少线下投入,增加线上,打造自己的网站,摆脱对电商平台的依赖。

为了带娃,Chi Van女士3年前辞去了在外资企业的会计工作,开始做电商。她在1688平台上寻找中国源头工厂,采购假发,另一边在越南的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直播,自己出镜佩戴假发,讲解不同材质产品的特点,收获了大量粉丝。

据她说,假发这类产品,只能从中国购买,越南此类生产商数量少、质量一般,全球其他地方也没有这种产业带。所以,虽然她语言不通,但还是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从中国采购。

谈起关税和贸易战,Chi Van女士说,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关税的影响。下一步要自己设计产品,向中国的工厂下单。

(Chi Van女士在自己家中,背后是库存的产品和包装,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9日)

如果说美国主导的产业分工,是让越南人做低端劳动,那么,中国的生态链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越南人自己创业、打造品牌,提升产业地位。

一通电话后他就跑到了越南

相比于聚集在泰国的中国汽车企业,或者聚集在印尼的矿业和锂电巨头,聚集在越南的中国企业,更多是中小型企业,不少是从广东来的纺织企业、家具企业,具有浓浓的市井气息。

刘西权此前在杭州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打工,竞争激烈,公司业务下滑,2023年的一天,他看到一个老朋友发朋友圈说到越南发展了,他拨通电话跟老朋友沟通之后,很快就飞到了越南。

走出胡志明市机场,迎着炽热潮湿的空气,钻进破旧的日本车,在狭窄的道路上看着摩托车大军在身边穿梭,在坑坑洼洼的越南国道上,以不到60迈的速度,摇晃2个小时,就能抵达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这里有约3000家中国人投资的家居企业,是中国之外最大的家居产业带,也是越南南部的中国人聚集区。

(越南胡志明市街景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8日)

有的成功的中国老板,已经来了近20年,从工业园建设、运营起家,业务发展到整个东南亚,还拥有卫星发射公司、电影公司。

有的人到了这里,刚开始卖机器设备,后来转型做直播,现在又转型在越南拍短剧。

也有很多个体户,自己一个人搞生产,例如自己调配化工原料,自己分装,自己跑客户销售,自己做贸易公司。

一些中国企业到越南来发展,在越南开公司、建厂,将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

越南的生产成本其实比中国要高,厂房的月租金每平方米约5美元,比东莞贵三分之一,越南人工工资每月约3000元,但当地工人熟练程度差,通常2个越南工人才能抵得上1个中国工人,因此算下来人工也比中国贵。

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来越南发展是为了追求越南本地市场“树上低垂的果实”,他们认为越南发展滞后中国,细分市场竞争不充分,凭借经验和资本能够赚到先发优势的钱。

王强(化名)此前在深圳做私募基金,3年前决定转行,到越南发展。他与朋友在越南创办了一家MCN机构,招聘当地年轻女孩,组建娱乐团,直播跳舞,赚取打赏钱。

但是,据他所说,越南市场低垂的果实,已经几乎没有了。近些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公司年轻女孩的工资从此前的2000元左右上涨到5000元左右,网络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高。

全球贸易的大浪潮将剧烈波动,越南的未来,走向哪里?生意人们的命运,又将怎样被改变?

k
kl3527
1 楼
习总再和美帝斗争狠一些,就可以给更多的越南人提供工作和致富的机会,而厉害国就可以有更多的工人转行去欢呼胜利了。
西
西楼月如钩
2 楼
川普妇人之仁。 习近平访问哪里就应该恢复哪里征税。
西
西楼月如钩
3 楼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他们搞完厂房就开始猛搞。折腾出屎来。 哼
西
西楼月如钩
4 楼
东大哪里洗产地,哪里杀无赦!
摘星001
5 楼
中国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跟有没有贸易战无关,也许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催化。越南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经济大幅度发展,但是越南研发能力弱,没有像样的高科技产业,后面可能会成为马来西亚,泰国之类的国家,到一定程度就不怎么发展了。 也许再过10年,产业链又会从越南转移到柬埔寨,老挝,菲律宾。 中国没有必要留恋这些产业,积极研发往高端发展就行了。当然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样工业转移空出来的劳动力才有新的就业机会。
摘星001
6 楼
纺织业是最早转移出去的产业了吧,外贸企业转移出去了,但是内销为主的企业当然还留在国内,留在国内的企业也在飞速的发展,中国品牌市占率超过了国外品牌,产值也在提升。 出去的纺织企业原料都是从国内进口,面料,染料,甚至纽扣都是国内进口的,国外就是组装而已。有些东西,比如染料,面料,后面的支撑是化工业,化工业属于重工业,目前除了中国,没有别的国家还有这么大规模的重工业了。需要几十年大规模的投资,重工业才能发展起来,
北美小镇
7 楼
以后想从越南洗产地也别做梦了。越南如果不对中国产品高关税,他们自己就要被收高关税,当然知道怎么选。
g
groogle
8 楼
越南既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 对美国这个大客户指指点点 不相干就滚蛋
G
GP2X
9 楼
这种不算洗产地,不是打击目标,虽然老板是国人,甚至员工都是劳务输出,慢慢就变“越南企业”或者“跨国企业”了。以东大刁民的脾性,别说企业税,连个税tg都收不到,外汇截留那更加是想都别想。
H
HALS
10 楼
美国就是要堵这个转口贸易。
一点小看法
11 楼
越南受牵连了。不过越南夹在缝里,也很难受啊。
湾区范儿
12 楼
中国生意没有停,越南生产的产品卖回中国。中国又赢了。
长剑倚天
13 楼
应该提供具体的数据来分析,才有意义。 但作为刚刚发展的越南,这方面数据极少。 我大略估算了一下,中国本土企业投资的并不多,目前还是第四大投资国。 按照官方投资额排序,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中国内地。中国大陆还仅仅是第五位。 成为第四投资国,应该是加上香港之后,才到第四的位置的。 另外,按照2019年统计,中国对越出口8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自越进口575.4亿美元,同比下降2.4%。 这组数据反映的是,韩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家坡等虽然都在越南投资,但他们属于两头在外,从中国进口,越南组装,出口美国。 美国现在打越南,打得最狠的其实是自己的盟国,而不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