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刚刚掐了央视1300万人的直播…谁这么大胆?
刚刚,红十字会的保安,打断了央视一场1300万人正在观看的直播。每天起床,都希望只是做了一场梦
梦醒了,那些逝去的259位公民能够醒来
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还有背后支离破碎的家庭
今天看到新闻,因家人被隔离,黄冈17岁脑瘫儿独自在家6天后死亡
生命之脆弱,执行之冰凉
公众号上锤爆红会的文章都被删了,微博成了所有人扒皮报料的出口
微信上一片安定祥和,微博上一个出离愤怒
宛如平行宇宙般的存在
刚才,央视记者试图探访红会仓库物资分发处时,受到保安阻拦
不让拍照,不让录像
生生把1300万人在线收看的央视直播给切断了
到底有什么不能看的?
我们不是面对同一个敌人吗?
战疫情,战的是病毒,还是心毒?
央视每天在这痛心疾呼,主持人苦口婆心
那边记者进了武汉处处受阻
翻看中国历史,每逢灾祸,中央好意,都会被地方执行偏差,后派钦差彻查,几人脑袋搬家,也弥补不了万人流离失所之殇痛
很多时候,风口浪尖的各方都觉得自己尽职尽责,那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在疫情发生之前,我也不相信在十八大以后,还有人敢玩忽职守渎职失责
可疫情真是照妖镜啊,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
疾控部门提前拿到分析报告,却一拖再拖犹豫到大爆发
可一对比,中国香港因为经历了SARS的恐惧,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提升高等级防范,至今只有13例确诊无人死亡
究竟谁对民众负责?
武汉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封城公告半夜两点发布,白天十点执行,预留了8个小时跑路...
可一对比,美国发布禁令即刻生效,三大航空暂停航线前使馆早就已经停办签证
究竟谁在努力保护自己人?
武汉市长说愿革职谢罪,大家都知道是在演戏
可一对比,日本人已经在为此次事件自杀了
究竟谁的脸皮厚?
全国人民支援武汉,海关也接受了5600万进口口罩
可武汉一面接受山东免费蔬菜,一面拉到市场上卖钱给红会
究竟是谁在发国难财?
武汉红会说自己几十年没打过仗了
可一对比,杭州红会却能每日公告笔笔透明
究竟是不会抄正确答案,还是故意做错?
民意沸腾,封城八天,第一优先级的协和医院依旧没从红会接收到哪怕一支口罩
最后靠菜鸟和几大快递公司,绕开红会,在一天之内,从全国9省40个单位直接运了30万件救援物资到医院
究竟是谁在阻挠救援?
央视这一次,真实的直播了强龙压不多地头蛇
OK,我们可以认为是个别老鼠屎坏了锅粥
可武汉方面几乎一手好牌全打烂了
连最后挽尊的机会都甩手不要,破罐破摔了
中国人心善,不记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无知无畏的那伙人几乎完美避开正确选项,一次次的试探社会的底线
中国人又好事儿,打破砂锅问到底
平时打了多少大老虎,普通人不是很care
战时依旧放纵无能和滥权,每一个公民的切身体会就会成倍放大,驱使他们刨根问底
政府和人民,应该是一起努力构建理想的社会形态
权利在手,更要如履薄冰
决策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千万老百姓的安危利益
疫情面前,当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动起来,我们都可以做其中小小的原子
但请不要让我们一次次地质疑,又一次次地绝望
相关报道:只管收不管发?央广探访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几十年没打大仗,一打仗就有点乱”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医疗物资紧缺成了一个焦点、难点和痛点。主要承担捐赠物资接收、发放的红十字会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没权力发”
据南方周末,在先后联系协和医院、武汉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和湖北省红十字会未果后,1月31日,终于成功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官方电话。
对于武汉市红十字会官方微博首次公布的接受社会捐赠物资拨付情况中,没有协和医院一事,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称:“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职能是接受社会的捐赠,但是它没有权力去决定物资的发放和分配。在物资发放这块,不会说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所有的分配由卫健委和防控指挥部来决定。”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很混乱。武汉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捐赠物资都堆积在汉阳国际博览中心,至于为什么只是放着没人拿,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捐款方面也是同理。工作人员回应武汉市红十字会拨款慢的质疑时表示:“我们只能管收款,不能管发钱,发多发少往往不是红十字会能够决定的,我们只是中间部门,是执行部门。”
工作人员以个人观点指出,以前医院可以自行购买物资,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救灾物资被政府管控,只能以捐赠的形式到达武汉;如果是救灾物资、捐赠物资,是可以走绿色通道,但医院无法私下采购,因为运不过来。
该工作人员表示:“物资捐到你那里去了,你怎么不管?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确实我们和卫健委、疾控中心、医院之间存在协调的问题,这个衔接协调不通畅,每到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关卡,在灾情发生面前,这是不正常的。我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把这个事情尽快达到效率最大化。”
是否会公开款项使用明细?工作人员予以肯定答复:“任何一个单位不可能不透明不公开,我相信红十字会这次一定会公开透明处理,但是目前有难度,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处理。还有人质疑红十字会的公告日期写错了。我们承认工作的疏忽,越忙越容易疏忽,我们确实太忙了。”至于公布日期,或许是在疫情结束或者得到控制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1月31日,杭州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魏丹英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1月31日中午12点,杭州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捐赠款127796910.46元,累计接收物资56.4774万元。每天的捐赠款物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杭州日报》第四版公示,同步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央广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
总台央广记者31日来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胜利街162号的武汉市红十字会。一辆卡车停在门口,志愿者正在往车上装运医疗物资。
志愿者介绍,这里是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一楼有一个很小的仓库,只能暂时存放少量货物,大量捐赠物资必须集中转运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的仓库。
在红十字会的墙上,贴着一张《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工作指南》,指南上有这样的文字:直接到仓库捐赠,可办理一切手续。
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
记者随后来到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在这里,记者看到,原来的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堆放着一些货物。
中国之声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仓库视频: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释疑:爱心捐赠总量大可为何总是不够用?
在仓库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在现场指挥调度货物紧急派送工作的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郭静、肖源的采访
胡亚波:“现在问题的核心是要想办法精准配送,提高效率。我们其实在飞机上就把很多单子精准分到各个医院,但是现场一看发现有些货物不是我们要的,有些货装得不规范。我们建这个仓库就是希望能够有计划,不能老是等米下锅。”
记者:“医院要把自己的需求报上来吗?”
胡亚波:“不仅它报,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工作队伍,在每个医院具体精准地核查。保证的是这样几个渠道:
首先定点的12家医院是重点,金银潭、汉口医院这些定点医院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它的运转;
第二,保4家直属医院,同济、协和、人民、中南,定点捐助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得记账,不能重复配送;
第三,还有61家发热门诊;
第四,现在大量立足于社区卫生院接诊;如果还有余地,我们就要考虑接送病人的司机、处理医用垃圾的工人,甚至包括处理遗体的人等,所有的环节现在需要的量还是非常大。
虽然我们已经反复向社会发布各种公告,我们需要什么、是什么型号,都很具体。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所以大量捐赠物资都是民用的。民用的也可以,我们现在要物尽其用。
关键现在医院里面也有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的东西进不来,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不需要的东西堆积如山。所以我刚才又跟各位书记区长讲,医护人员不能用的口罩社会民众可以戴。这场战役来得太急了,保证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供菜等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也需要适当的防护,所以现在需要的量还是比较大。
记者:“要达到科学调配,其实还是很需要一点时间?”
胡亚波:“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记者:“有些爱心捐赠,接收又没法用,不接收又不行。”
胡亚波:“对。现在老百姓也质疑,‘我们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你们还缺?’ 很多有用的东西,是现在特别紧缺的。”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回应物资紧缺问题:
现场工作人员、记者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对话过程中,胡亚波副市长现场对大家的口罩进行了分辨:
胡亚波:“比如像你戴的这个口罩,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医院可以用的,属于工业防尘的,防雾霾的;你这个才是医院用的,但是不是N95的,属于外科口罩;我这是民用的,我戴着已经很奢侈了我都觉得,我现在都快成专家了。”
在现场,记者见到几位前来领取物资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一位自称是武汉市第六医院的男士直接向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医院负责人:“我是六医院的,六院在市级医院里面不是很出名,但还是要考虑到我们的分配。”
胡亚波:“我们第一按接的病人数,第二按病重和危重人员。一个医生要照顾20个还是30个病人,然后一个医生要配几个护士,这是一班,一天至少三班倒,每一班至少需要一套服装,我们是按最紧缺的情况在配。”
工作人员回应:
仓库中为何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
据介绍,这个展馆是1月24日下午定为武汉市捐赠物资临时仓库的,当天晚上就已腾空备用。 现场有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在疫情防治一线医疗物资如此紧缺的情况下,此地依然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是因为这里的一部分物资是定点捐赠,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医用标准。
在仓库的一侧,堆放着一箱箱洗衣液、消毒水。在一堆明显是海外捐赠的物资前,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纸箱里都是潜水镜,因为有孔洞,不能替代护目镜使用。
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先后有身穿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工作服的人员在现场领取物资。一位身穿协和医院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被请去开箱检查一些物资是否符合医用标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都是此次临时被抽调到仓库来工作的,不具备鉴别哪些物资能够医用的专业知识。
医院领取物资展馆的一个角落现在被改造为办公室,有工作人员在登记造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笔物资入库、出库都有详细登记,他们根据市卫健委提供的计划发放这些物资。
因红十字会已成为舆论焦点,采访时记者明显感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对媒体的防备。记者始终没有在现场见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位从其他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私下说,“红十字会几十年没打大仗了,一打仗就有点乱。”
记者31日多次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屡次被拒绝接听。
13点45分,常务副会长陈耘的电话终于打通。 电话中他表示,红十字会工作只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红十字会要说的话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网上说过了。 当记者表示,此前的官方发布公众仍有诸多疑问时,这位负责人说,马上要接待省里的调查组,实在没有时间。
此前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办公地点,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发生后,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他们被分成若干组,例如记者见到的物资搬运组,就有60余人。面对网上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志愿者感到委屈,但他们仍在不舍昼夜地忙碌着。
仁爱医院、湖北红十字员工表态
武汉仁爱医院:不要被带节奏,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
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公布了防控新冠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说明,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为什么主力定点收治机构协和医院只收到3000个口罩,而非定点医院的武汉仁爱医院和天佑医院收到了共计3.2万只口罩?
1月31日武汉仁爱医院方回应称,医院也开通了发热门诊,但考虑疫情严重,处理不了这个病情,目前暂未接受发热病人。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是否接受发热病人还在等通知。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官网1月30日信息,武汉市拟征用25家民营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而武汉仁爱医院名列其中。此外,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网也发文提到了此事,该文件落款时间为1月26日。
图片来源: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网
在仁爱医院被划到第四批名单的当天,湖北省红十字会决定将口罩划拨给仁爱医院。
据湖北省红十字会1月31日下午就此回应称:“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该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针对网上的质疑,1月31日,武汉仁爱医院官方微博发文“喊冤”: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除了妇产科全部科室暂停,“全天24小时接送孕产妇”。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微博截图的说法,此次1.6万个N95口罩(目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更正为1.8万个KN95口罩),是“协和嫌不达标不要的口罩”。
湖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凭什么医院要分三六等级?
1月31日上午,经济观察报联系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捐赠物资是宏观调控,是一个从前到后的整体规划,有时候这个人多,有时候那个人多,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他们(武汉仁爱医院和天佑医院)也是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群众看病、救命的医院,凭什么医院要分三六等级?凭什么不能给这些医院发口罩?都是医生都是人命,都在接受肺炎的病人,凭什么不能捐?
武汉仁爱医院与湖北红会有交集法定代表人被限制消费
武汉仁爱医院官网介绍,该院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一所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基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
启信宝显示,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大股东为陈丽香,出资比例为50%,另外两名股东分别为自然人陈志松和林志虎,持股比例分别为30%和20%。
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在描述自身发展历程时,首先就提到了武汉仁爱医院。而湖北日报报道,武汉诚嘉集团董事长陈志松是莆田人。
2019年7月8日,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大股东陈丽香被北京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成为被执行人,申请人正是影视演员林心如。
图片来源:执行信息公开网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与林心如肖像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仁爱医院在其主办的涉案公众号中使用了林心如的肖像,且该公众号内有营销和推广内容,无证据证明上述行为未获得林心如授权,一、二审法院认定仁爱医院构成侵权并承担侵权责任。
事实上,这家民营医院颇爱借公众人物“蹭流量”,除了林心如以外,伊能静、贾乃亮、李小璐、苗圃等明星,都跟武汉仁爱医院打过官司。
不仅如此,2016年起,武汉仁爱医院先后因未及时报送传染病疫情、发布违法广告等原因多次遭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仁爱医院与湖北省红十字会也有交集。在仁爱医院的官网上,还表示自身为湖北省红十字会仁爱基金长期技术协作单位。
图片来源:武汉仁爱医院官网截图
仁爱医院与捐赠方关系扑朔迷离
左手倒右手,为了避税?
围绕1.8万个KN95口罩流向武汉仁爱医院,质疑还不仅于此。
1月31日,按照红星新闻报道,此次捐赠方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存在一定交集,有网友称此次捐赠是“左手倒右手,只是为了避税”。
此外,网络上流传了一张武汉仁爱医院与森根比亚的关系图。那么,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有没有关系?
就启信宝的资料来看,两家公司可以在两个层面产生一定交集。
数据来源:启信宝
第一层,是湖北九州通高投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作)同时参股了未名企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企鹅)与武汉真爱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真爱)两家公司,它们背后的股权关系分别连接着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
第二层,是自然人殷涛在未名企鹅、武汉真爱担任董监高,同时他也在九州通集团多个子公司担任要职。
如果我们把九州通高投比做支点,一端的森根比亚与未名企鹅之间建立联系需要经历五层关系,另一端的武汉仁爱医院与武汉真爱建立联系之间有三层关系。换句话说,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的交集需要经历八层关系。那么,上述关系图谱是否证明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中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夏孙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公司法,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判断,武汉仁爱医院和森根比亚的关联关系无法确认”。
至于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捐赠通来产生税务优惠,夏孙明表示,这确实是很多企业或者基金组织的常用手段。
仁爱医院称捐赠方另有其人
更加蹊跷的是,根据梨视频资料显示,武汉仁爱医院此次接受捐赠的1.8万个口罩,包装上有写有“致盛集团捐赠物资”以及“武汉加油”的字样。
致盛集团有何来历?在启信宝搜索“致盛集团”,前三位搜索结果是“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致盛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致盛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能查到的情况是:
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均为张润斌。而官网资料显示,上海致盛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是一家以产业园管理、文创领域、产业投资和物业服务四大板块为核心的大型专业化产业园运营管理综合服务商。
武汉致盛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均为林彬煌。启信宝显示,其同时也是厦门禹洲鸿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位于第三个搜索结果的“致盛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地址在香港的企业。
据新京报报道,武汉仁爱医院院长办公室一位李先生表示,该医院获赠口罩并非来自森根比亚,而是致盛集团。那么,北京森根比亚、致盛集团和武汉仁爱医院究竟有何关系?上述李先生则向新京报表示,“跟领导核实过了,和它们没有任何关系,网上消息纯属无中生有。”
延伸阅读: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工作组赴湖北武汉
2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率领总会工作组赶赴湖北武汉,指导、督促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出席行前动员会并讲话。
陈竺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总会工作组赶赴疫情防控第一线,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靠前指挥,指导、协调湖北省、武汉市各级红十字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组将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依靠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强沟通联系,指导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确保捐赠款物使用规范高效、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有力支援,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红十字会刚刚掐了央视1300万人的直播…谁这么大胆?
刚刚,红十字会的保安,打断了央视一场1300万人正在观看的直播。每天起床,都希望只是做了一场梦
梦醒了,那些逝去的259位公民能够醒来
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还有背后支离破碎的家庭
今天看到新闻,因家人被隔离,黄冈17岁脑瘫儿独自在家6天后死亡
生命之脆弱,执行之冰凉
公众号上锤爆红会的文章都被删了,微博成了所有人扒皮报料的出口
微信上一片安定祥和,微博上一个出离愤怒
宛如平行宇宙般的存在
刚才,央视记者试图探访红会仓库物资分发处时,受到保安阻拦
不让拍照,不让录像
生生把1300万人在线收看的央视直播给切断了
到底有什么不能看的?
我们不是面对同一个敌人吗?
战疫情,战的是病毒,还是心毒?
央视每天在这痛心疾呼,主持人苦口婆心
那边记者进了武汉处处受阻
翻看中国历史,每逢灾祸,中央好意,都会被地方执行偏差,后派钦差彻查,几人脑袋搬家,也弥补不了万人流离失所之殇痛
很多时候,风口浪尖的各方都觉得自己尽职尽责,那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在疫情发生之前,我也不相信在十八大以后,还有人敢玩忽职守渎职失责
可疫情真是照妖镜啊,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
疾控部门提前拿到分析报告,却一拖再拖犹豫到大爆发
可一对比,中国香港因为经历了SARS的恐惧,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提升高等级防范,至今只有13例确诊无人死亡
究竟谁对民众负责?
武汉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封城公告半夜两点发布,白天十点执行,预留了8个小时跑路...
可一对比,美国发布禁令即刻生效,三大航空暂停航线前使馆早就已经停办签证
究竟谁在努力保护自己人?
武汉市长说愿革职谢罪,大家都知道是在演戏
可一对比,日本人已经在为此次事件自杀了
究竟谁的脸皮厚?
全国人民支援武汉,海关也接受了5600万进口口罩
可武汉一面接受山东免费蔬菜,一面拉到市场上卖钱给红会
究竟是谁在发国难财?
武汉红会说自己几十年没打过仗了
可一对比,杭州红会却能每日公告笔笔透明
究竟是不会抄正确答案,还是故意做错?
民意沸腾,封城八天,第一优先级的协和医院依旧没从红会接收到哪怕一支口罩
最后靠菜鸟和几大快递公司,绕开红会,在一天之内,从全国9省40个单位直接运了30万件救援物资到医院
究竟是谁在阻挠救援?
央视这一次,真实的直播了强龙压不多地头蛇
OK,我们可以认为是个别老鼠屎坏了锅粥
可武汉方面几乎一手好牌全打烂了
连最后挽尊的机会都甩手不要,破罐破摔了
中国人心善,不记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无知无畏的那伙人几乎完美避开正确选项,一次次的试探社会的底线
中国人又好事儿,打破砂锅问到底
平时打了多少大老虎,普通人不是很care
战时依旧放纵无能和滥权,每一个公民的切身体会就会成倍放大,驱使他们刨根问底
政府和人民,应该是一起努力构建理想的社会形态
权利在手,更要如履薄冰
决策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千万老百姓的安危利益
疫情面前,当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动起来,我们都可以做其中小小的原子
但请不要让我们一次次地质疑,又一次次地绝望
相关报道:只管收不管发?央广探访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几十年没打大仗,一打仗就有点乱”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医疗物资紧缺成了一个焦点、难点和痛点。主要承担捐赠物资接收、发放的红十字会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没权力发”
据南方周末,在先后联系协和医院、武汉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和湖北省红十字会未果后,1月31日,终于成功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官方电话。
对于武汉市红十字会官方微博首次公布的接受社会捐赠物资拨付情况中,没有协和医院一事,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称:“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职能是接受社会的捐赠,但是它没有权力去决定物资的发放和分配。在物资发放这块,不会说我们想给谁就给谁,所有的分配由卫健委和防控指挥部来决定。”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很多信息不对称,很混乱。武汉市红十字会收到的捐赠物资都堆积在汉阳国际博览中心,至于为什么只是放着没人拿,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职能就是收,我们没有权力去决定发。”
捐款方面也是同理。工作人员回应武汉市红十字会拨款慢的质疑时表示:“我们只能管收款,不能管发钱,发多发少往往不是红十字会能够决定的,我们只是中间部门,是执行部门。”
工作人员以个人观点指出,以前医院可以自行购买物资,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救灾物资被政府管控,只能以捐赠的形式到达武汉;如果是救灾物资、捐赠物资,是可以走绿色通道,但医院无法私下采购,因为运不过来。
该工作人员表示:“物资捐到你那里去了,你怎么不管?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确实我们和卫健委、疾控中心、医院之间存在协调的问题,这个衔接协调不通畅,每到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关卡,在灾情发生面前,这是不正常的。我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把这个事情尽快达到效率最大化。”
是否会公开款项使用明细?工作人员予以肯定答复:“任何一个单位不可能不透明不公开,我相信红十字会这次一定会公开透明处理,但是目前有难度,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处理。还有人质疑红十字会的公告日期写错了。我们承认工作的疏忽,越忙越容易疏忽,我们确实太忙了。”至于公布日期,或许是在疫情结束或者得到控制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1月31日,杭州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魏丹英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1月31日中午12点,杭州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捐赠款127796910.46元,累计接收物资56.4774万元。每天的捐赠款物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杭州日报》第四版公示,同步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央广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
总台央广记者31日来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胜利街162号的武汉市红十字会。一辆卡车停在门口,志愿者正在往车上装运医疗物资。
志愿者介绍,这里是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一楼有一个很小的仓库,只能暂时存放少量货物,大量捐赠物资必须集中转运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的仓库。
在红十字会的墙上,贴着一张《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工作指南》,指南上有这样的文字:直接到仓库捐赠,可办理一切手续。
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
记者随后来到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南路的国际博览中心A馆。在这里,记者看到,原来的展馆被临时征用为仓库,堆放着一些货物。
中国之声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仓库视频: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释疑:爱心捐赠总量大可为何总是不够用?
在仓库门口,记者遇到了正在现场指挥调度货物紧急派送工作的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郭静、肖源的采访
胡亚波:“现在问题的核心是要想办法精准配送,提高效率。我们其实在飞机上就把很多单子精准分到各个医院,但是现场一看发现有些货物不是我们要的,有些货装得不规范。我们建这个仓库就是希望能够有计划,不能老是等米下锅。”
记者:“医院要把自己的需求报上来吗?”
胡亚波:“不仅它报,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工作队伍,在每个医院具体精准地核查。保证的是这样几个渠道:
首先定点的12家医院是重点,金银潭、汉口医院这些定点医院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保它的运转;
第二,保4家直属医院,同济、协和、人民、中南,定点捐助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得记账,不能重复配送;
第三,还有61家发热门诊;
第四,现在大量立足于社区卫生院接诊;如果还有余地,我们就要考虑接送病人的司机、处理医用垃圾的工人,甚至包括处理遗体的人等,所有的环节现在需要的量还是非常大。
虽然我们已经反复向社会发布各种公告,我们需要什么、是什么型号,都很具体。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所以大量捐赠物资都是民用的。民用的也可以,我们现在要物尽其用。
关键现在医院里面也有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的东西进不来,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不需要的东西堆积如山。所以我刚才又跟各位书记区长讲,医护人员不能用的口罩社会民众可以戴。这场战役来得太急了,保证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供菜等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也需要适当的防护,所以现在需要的量还是比较大。
记者:“要达到科学调配,其实还是很需要一点时间?”
胡亚波:“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记者:“有些爱心捐赠,接收又没法用,不接收又不行。”
胡亚波:“对。现在老百姓也质疑,‘我们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你们还缺?’ 很多有用的东西,是现在特别紧缺的。”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回应物资紧缺问题:
现场工作人员、记者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对话过程中,胡亚波副市长现场对大家的口罩进行了分辨:
胡亚波:“比如像你戴的这个口罩,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医院可以用的,属于工业防尘的,防雾霾的;你这个才是医院用的,但是不是N95的,属于外科口罩;我这是民用的,我戴着已经很奢侈了我都觉得,我现在都快成专家了。”
在现场,记者见到几位前来领取物资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一位自称是武汉市第六医院的男士直接向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医院负责人:“我是六医院的,六院在市级医院里面不是很出名,但还是要考虑到我们的分配。”
胡亚波:“我们第一按接的病人数,第二按病重和危重人员。一个医生要照顾20个还是30个病人,然后一个医生要配几个护士,这是一班,一天至少三班倒,每一班至少需要一套服装,我们是按最紧缺的情况在配。”
工作人员回应:
仓库中为何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
据介绍,这个展馆是1月24日下午定为武汉市捐赠物资临时仓库的,当天晚上就已腾空备用。 现场有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在疫情防治一线医疗物资如此紧缺的情况下,此地依然堆放了如此多的物资,是因为这里的一部分物资是定点捐赠,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医用标准。
在仓库的一侧,堆放着一箱箱洗衣液、消毒水。在一堆明显是海外捐赠的物资前,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纸箱里都是潜水镜,因为有孔洞,不能替代护目镜使用。
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先后有身穿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工作服的人员在现场领取物资。一位身穿协和医院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被请去开箱检查一些物资是否符合医用标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都是此次临时被抽调到仓库来工作的,不具备鉴别哪些物资能够医用的专业知识。
医院领取物资展馆的一个角落现在被改造为办公室,有工作人员在登记造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笔物资入库、出库都有详细登记,他们根据市卫健委提供的计划发放这些物资。
因红十字会已成为舆论焦点,采访时记者明显感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对媒体的防备。记者始终没有在现场见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位从其他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私下说,“红十字会几十年没打大仗了,一打仗就有点乱。”
记者31日多次拨打武汉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屡次被拒绝接听。
13点45分,常务副会长陈耘的电话终于打通。 电话中他表示,红十字会工作只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红十字会要说的话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网上说过了。 当记者表示,此前的官方发布公众仍有诸多疑问时,这位负责人说,马上要接待省里的调查组,实在没有时间。
此前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办公地点,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发生后,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他们被分成若干组,例如记者见到的物资搬运组,就有60余人。面对网上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志愿者感到委屈,但他们仍在不舍昼夜地忙碌着。
仁爱医院、湖北红十字员工表态
武汉仁爱医院:不要被带节奏,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
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公布了防控新冠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说明,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为什么主力定点收治机构协和医院只收到3000个口罩,而非定点医院的武汉仁爱医院和天佑医院收到了共计3.2万只口罩?
1月31日武汉仁爱医院方回应称,医院也开通了发热门诊,但考虑疫情严重,处理不了这个病情,目前暂未接受发热病人。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是否接受发热病人还在等通知。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官网1月30日信息,武汉市拟征用25家民营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而武汉仁爱医院名列其中。此外,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网也发文提到了此事,该文件落款时间为1月26日。
图片来源: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官网
在仁爱医院被划到第四批名单的当天,湖北省红十字会决定将口罩划拨给仁爱医院。
据湖北省红十字会1月31日下午就此回应称:“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该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针对网上的质疑,1月31日,武汉仁爱医院官方微博发文“喊冤”:疫情当前,无关乎公立、私立,除了妇产科全部科室暂停,“全天24小时接送孕产妇”。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微博截图的说法,此次1.6万个N95口罩(目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更正为1.8万个KN95口罩),是“协和嫌不达标不要的口罩”。
湖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凭什么医院要分三六等级?
1月31日上午,经济观察报联系到了湖北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捐赠物资是宏观调控,是一个从前到后的整体规划,有时候这个人多,有时候那个人多,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他们(武汉仁爱医院和天佑医院)也是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群众看病、救命的医院,凭什么医院要分三六等级?凭什么不能给这些医院发口罩?都是医生都是人命,都在接受肺炎的病人,凭什么不能捐?
武汉仁爱医院与湖北红会有交集法定代表人被限制消费
武汉仁爱医院官网介绍,该院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一所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基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
启信宝显示,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大股东为陈丽香,出资比例为50%,另外两名股东分别为自然人陈志松和林志虎,持股比例分别为30%和20%。
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在描述自身发展历程时,首先就提到了武汉仁爱医院。而湖北日报报道,武汉诚嘉集团董事长陈志松是莆田人。
2019年7月8日,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大股东陈丽香被北京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成为被执行人,申请人正是影视演员林心如。
图片来源:执行信息公开网
根据武汉仁爱医院与林心如肖像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仁爱医院在其主办的涉案公众号中使用了林心如的肖像,且该公众号内有营销和推广内容,无证据证明上述行为未获得林心如授权,一、二审法院认定仁爱医院构成侵权并承担侵权责任。
事实上,这家民营医院颇爱借公众人物“蹭流量”,除了林心如以外,伊能静、贾乃亮、李小璐、苗圃等明星,都跟武汉仁爱医院打过官司。
不仅如此,2016年起,武汉仁爱医院先后因未及时报送传染病疫情、发布违法广告等原因多次遭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仁爱医院与湖北省红十字会也有交集。在仁爱医院的官网上,还表示自身为湖北省红十字会仁爱基金长期技术协作单位。
图片来源:武汉仁爱医院官网截图
仁爱医院与捐赠方关系扑朔迷离
左手倒右手,为了避税?
围绕1.8万个KN95口罩流向武汉仁爱医院,质疑还不仅于此。
1月31日,按照红星新闻报道,此次捐赠方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存在一定交集,有网友称此次捐赠是“左手倒右手,只是为了避税”。
此外,网络上流传了一张武汉仁爱医院与森根比亚的关系图。那么,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有没有关系?
就启信宝的资料来看,两家公司可以在两个层面产生一定交集。
数据来源:启信宝
第一层,是湖北九州通高投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作)同时参股了未名企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企鹅)与武汉真爱妇产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真爱)两家公司,它们背后的股权关系分别连接着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
第二层,是自然人殷涛在未名企鹅、武汉真爱担任董监高,同时他也在九州通集团多个子公司担任要职。
如果我们把九州通高投比做支点,一端的森根比亚与未名企鹅之间建立联系需要经历五层关系,另一端的武汉仁爱医院与武汉真爱建立联系之间有三层关系。换句话说,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的交集需要经历八层关系。那么,上述关系图谱是否证明森根比亚与武汉仁爱医院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中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夏孙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公司法,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判断,武汉仁爱医院和森根比亚的关联关系无法确认”。
至于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捐赠通来产生税务优惠,夏孙明表示,这确实是很多企业或者基金组织的常用手段。
仁爱医院称捐赠方另有其人
更加蹊跷的是,根据梨视频资料显示,武汉仁爱医院此次接受捐赠的1.8万个口罩,包装上有写有“致盛集团捐赠物资”以及“武汉加油”的字样。
致盛集团有何来历?在启信宝搜索“致盛集团”,前三位搜索结果是“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致盛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致盛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能查到的情况是:
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均为张润斌。而官网资料显示,上海致盛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是一家以产业园管理、文创领域、产业投资和物业服务四大板块为核心的大型专业化产业园运营管理综合服务商。
武汉致盛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均为林彬煌。启信宝显示,其同时也是厦门禹洲鸿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位于第三个搜索结果的“致盛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地址在香港的企业。
据新京报报道,武汉仁爱医院院长办公室一位李先生表示,该医院获赠口罩并非来自森根比亚,而是致盛集团。那么,北京森根比亚、致盛集团和武汉仁爱医院究竟有何关系?上述李先生则向新京报表示,“跟领导核实过了,和它们没有任何关系,网上消息纯属无中生有。”
延伸阅读: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工作组赴湖北武汉
2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率领总会工作组赶赴湖北武汉,指导、督促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出席行前动员会并讲话。
陈竺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总会工作组赶赴疫情防控第一线,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靠前指挥,指导、协调湖北省、武汉市各级红十字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组将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依靠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强沟通联系,指导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确保捐赠款物使用规范高效、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有力支援,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