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放弃防疫能救中国经济?美国数据打了谁的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3日 22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84026 阅读
58 评论
乌鸦校尉

美国总统登子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

一是中期选举临近,虽然因堕胎权问题,民主阵营空前团结,但毕竟形势不容乐观,而且执政党常有中选魔咒,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输掉大把的众议院议席。

二是新冠问题始终让人头疼。拜登虽然宣布大流行已经结束,但看看美国的疫情数据就知道这句话多么鬼扯。

有个叫特里·维尔德的大哥,组织了一大群人到白宫搞“长新冠问题抗议”,怒斥拜登:“如果你(登子)对全国人民进行调查,问他们‘新冠大流行结束了吗?’大多数人会说‘没!’如果你问大家,是不是还应该戴口罩,大多数人会说‘是的’。你说疫情已经结束,这话真是令人震惊!”

有人也许会说,美国人不是已经把疫情当过去时了吗?到处都是不戴口罩的人,好像感染了也不当回事了呀,像特里·维尔德这样的人在美国有多少呢?

答案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相当多。

咱们国内还有很多球迷,看到NBA等赛事现场人声鼎沸,就觉得美国人肯定是完全不在乎疫情了。然而其实体育比赛还是相当特殊。

且不说球迷群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算是球迷,重大比赛有着巨大的吸引,但日常一餐饭或者一场电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美国人也不都是大傻瓜,起码的自保意识多数人还是有的,别看拜登和统治阶级天天鼓吹“大流行已经结束了”,但老百姓是真的不相信。

数据给了我们相当直观的答案。

从绝对水平上来看,大部分服务消费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截至今年二季度,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以2019年第四季度为基准)的服务大项有交通服务和娱乐服务,分别只有疫情前的90%和89%。

有观点认为美国如今处于经济危机当中,民众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不应把这视为疫情的影响因素。

但实际上,为了自我防护,不少美国人宁愿多花钱,也不想冒感染的风险出门。

我们看整个交通服务似乎跟疫情前差异不大,但如果细化看其中地铁等城内公共交通、城际巴士项目,复苏程度仅为疫情前的50%左右,只是租车服务、出租车与共享网约车类的“单人/家庭出行”服务的恢复相对较好。

美国高频数据也显示,尽管放开管控,但纽约乘坐地铁出行的人数仍远低于疫情前。一个解释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可能因为疫情而改变,比如在外出时放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改为选择租车、出租车与网约车等感染病毒风险较小的出行方式。

宁愿多花钱去租车,美国人也不愿去乘坐公共交通了。

而且数据显示,美国人在家办公的热情依然不减。疫情后美国出现了居家办公的浪潮,根据Kastle的数据,美国回到办公室上班的人数持续低于疫情前,而根据CBRE的数据,美国整体办公室空置率已达16.9%的历史高位。

娱乐活动中,演唱会等现场类娱乐活动、电影院观影仅恢复疫情前的30~40%,写真拍摄等图片工作室、游乐园等项目恢复程度在50~60%左右。相比之下,线上音视频租赁需求在疫情后持续上升。

很明显,大部分消费者主动规避人员密集的场所,在选择娱乐活动的方式时更多选择线上方式。

尽管官方的防疫管控措施减少,但只要疫情没有完全消失,相当数量的民众在心理上仍会因风险厌恶而选择更为保守的消费。这也意味着,即便强制性的社交隔离措施放开,部分服务需求也难以回到疫情前。

全世界都有不少餐饮业从业人员咒骂管控,一心盼着疫情管控放开,好像只要没有管控,他们的饭店就会人满为患。

54%的美国餐饮业从业者希望顾客恢复大流行前的就餐频率,或者在疫情尘埃消散后更频繁地外出就餐。

波士顿希梅尔饭店总裁克里斯·希梅尔曾兴奋地表示,即将到来的秋天将是大流行以来“最正常的一个季度”,希望将业务水平恢复到大流行前的级别,并预计所有四家餐厅都将在今年取得强劲的成绩。 

现实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事实证明,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时,餐饮是别想做好的,因为你连员工都雇不到。

根据BLS的数据,美国餐饮行业的雇员人数比2020年2月大流行开始之前少了近635000人。全国饭店协会8月初对经营者的一项调查发现,65%的经营者没有足够的员工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由于在管控期间美国政府会给小企业发放补助,不少现金流还算充裕的餐馆熬过了疫情。但是随着管控措施解除,管控补助也不发了,这些餐馆本来盼着解封之后大赚一笔,没想到解封之后反而纷纷倒闭了。

在俄勒冈州莱恩县的斯普林菲尔德,有一家负有盛名的餐馆叫作忙碌蜜蜂餐厅,是老板贝蒂·博伊德在2005年创立的。17年来,这家餐厅始终陪伴斯普林菲尔德的居民,逐渐成为了这座小镇的地标之一,但如今,它实在支撑不下去了。

“我们再也坚持不住了,”博伊德说:“就业的面貌,客流量还有成本,这一切都真正影响到了每个人。”

“我已经累了,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我的女儿,她也为这家餐厅倾注了一切,当连她都终于意识到没法儿干了,我就知道是时候了。”博伊德说。

2022年8月14日,忙碌蜜蜂为食客们做了最后一餐。老主顾们在停车场等着,坐在草坪椅上,等待最后一顿饭。

“许多人等了两三个小时才进去。我不是在开玩笑。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们最后一次的‘忙碌蜜蜂’。”博伊德说。

莱恩县的尤金市也有一家开了多年的老店440餐厅,老板是一对夫妻托德和玛莎。托德说:“过去两年在人员配备问题、管控方面一直都有挑战,处理起来压力非常大。但解封之后客流稀少,让我们无法坚持了。”

440有一位叫拉娜·戈达德的常客,她很伤心看到440关闭,希望托德和玛莎一切顺利。

“我是他们解封开业那天第一个来的,我们就是喜欢这个地方。我们会想念他们的。”戈达德说。

餐厅和常客们产生了情感的羁绊,大家愿意来送它最后一程,看重的不是饭,而是自己当年在这里度过的时光,而且,大家也只愿意送这最后一程,你让他们常来,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美国的咨询公司在给餐饮企业讲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方法,即使是大多数没有忠诚度平台的餐厅(54%)也认为,在疫情大流行之后,此类计划将同样重要、更重要或“对维持业务至关重要”。超过73%的拥有忠诚度计划的餐厅表示同意。

这种说法就很吊诡。这得多馋的人才能被忽悠到忠诚于餐馆,不忠诚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呢?

从服务贸易角度看,跨境交通运输服务出口只恢复至疫情前的72%,而跨境旅行只有疫情前的56%。由于疫情仍在传播,且各国防疫措施存在差异,人们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成本增加,旅行活动随之减少。

服务出口在美国总出口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其中,旅行占服务出口的比重最高,接近20%。疫情后旅行活动减少不利美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美国贸易逆差得以扩大。

别看拜登嘴上说疫情结束了,但看看白宫做新冠检测的架势,想见总统必须阴性报告拿来,他们心里其实门清,这疫情离结束还早着呢。

白宫至今依然维持着三天两检,就在拜登宣布大流行结束的当天,每个采访拜登的记者还是得提供24小时内的阴性证明。

不只是白宫,许多美国企业都有类似规定。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美国企业要求员工在自我检测为阳性的情况下在家自我隔离5天。有许多华尔街金融机构甚至每天都在门口设卡,必须出示24小时内的阴性证明才能进入办公室。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美国基本放弃了我国这样的核酸检测,取而代之的是家用检测盒。这玩意儿不但对于取样环境和操作的要求很高,导致自己在家往往测不准,而且还非常的贵。

这东西有多贵呢?贵到养活了不少中国生产企业,九安医疗就是其中一家代表性企业。

在拿下美国新冠自测试剂盒订单之后,九安医疗的业绩便一路增长,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日均营收超1个亿。

8月29日,“A股预增之王”九安医疗正式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再一次显示其在新冠疫情下挣足了红利。数据显示,九安医疗于期内实现营收232.67亿元,同比增长3989.07%;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4亿元,同比增长27728.49%;实现扣非净利润152.86亿元,同比增长319397.92%。

话说这九安医疗,原本是一家卖血压计和血糖仪的公司,在2019年以前,该公司业绩长期低迷,归母净利润时常一年正一年负,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值。也就是说,其经营水平不仅不及诊断行业年均挣千万的同行们,还曾长期有被ST的风险。

但因为美国搞起了新冠抗原检测盒,这家公司立刻推出产品,成功拿下美国订单,取得了半年内净利润增长超270倍、扣非净利润扭亏并增长超3000倍的成绩。

2021年11月6日,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权,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的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试剂盒获得应急使用授权(EUA)。随后,九安医疗获得美国政府的大额订单。

随着这份达到112亿元人民币的大额合同进入执行交货过程,九安医疗显然陆续收到了大额货款。而除了政府订单,九安医疗还通过美国子公司网站及亚马逊美国电商平台进行向企业端销售,同时承接政府订单及商业订单。

而除了iHealth系列产品外,九安医疗的收入构成还包括ODM/OEM 产品、传统硬件产品、移动医疗通信设备销售及服务、新零售业务。2022年上半年,九安医疗上述4种业务收入规模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37.93%、25.56%、35.01%、62.69%。

九安医疗半年报提示,iHealth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30.52亿元,占比99.08%;国外销售229.14亿元,占比98.48%。

吓人啊吓人。

当然,由于美国政府这笔订单执行完毕,九安医疗第二季度势头就不再狂飙突进了。但是别忙啊,冬天要来了,疫情即将回到它忠实的北美大地,到时候美国政府一定会增加抗原检测盒的采购量,九安的产品又熟悉又好用,美国政府大概率还会买它的货,这不又得大赚一笔?

粗略一算,这个钱啊,够全中国人做好几年核酸了……

各位以为美国人防疫的钱光被咱中国人挣走了?怎么可能,大头还是人家美国自己的公司。辉瑞今年上半年靠卖疫苗,竟然收入了221亿美元,新冠口服药paxlovid则卖出了接近100亿美元。

政府一边儿宣布疫情结束,老百姓却都在疯狂地自行做检测打疫苗,这疫情是怎么个结束法啊?

至此可以说是破案了,美国老百姓不是傻子,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跑到大街上为美国统治者的躺平抗疫作背书。相反,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拒绝着躺平。

当然,躺平不行,不等于说“严防”了就万事大吉,中国现在防疫环境下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有问题就去解决相应问题,一有事就是“放弃防控,躺平有理”这样的节奏,实在是得把苦躺平久矣的美国老百姓给看懵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服务业惨淡的数据,更是啪啪打着那些号称“躺平了经济马上复苏”的公知们的狗脸。除了卖新冠检测盒的产业依赖躺平,大部分产业最大的指望没有别的,只有疫情的清零!

w
wass
1 楼
狗粮一定不知道美国新冠现在还是平均每天死500人,这还是在有mrna疫苗和群体免疫的加持下。
媚眼瞟瞟
2 楼
蠢驴们, 疫情是否结束, 不是看多少人感染, 而是看多少人死于此病。
h
halo2
3 楼
老美太惨了。脚已经被砸烂了,接下来脸又要被打烂了。
爷来也
4 楼
呵呵,既然如此,那就继续动态清零100年不动摇。
j
junkuse
5 楼
美國總統拜登語出驚人地聲稱新冠疫情“在美國已經結束”,不僅引起美國社會震動,也讓醫學專家倍感擔憂。 .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疫情暫緩並未結束;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新冠感染浪潮,富裕國家在防疫這一全球性問題上絕不能退縮---如果西方國家在防疫問題上‘躺平’(go to sleep),待到大規模疫情再次暴發時他們將會“雙手沾滿鮮血”。
d
dingding6
6 楼
你说那句是假话,中国被瘟疫杀死的人比西方国家多吗?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负增长吗?
炅龙
7 楼
河山朔哭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新冠如不在!
i
iamoc
8 楼
人家美国人乐于躺平,你瞎操什么心!还是关心关心墙内被折腾得叫苦连天、怨声载道的韭菜吧。
i
iamoc
9 楼
真希望五毛粉红能亲自到北美看看,现在到底人们的生活如何。整天接受乌鸦校尉、观察者网之类大外宣的观点宣传会成脑残。 [1评]
A
Abjetzt
10 楼
不要说美国的NBA,小编来看看德国甲A现场,8万人共聚一堂,看看中德网红阿福的介绍: https://youtu.be/Nj_0z8tXiNY
g
giza123
11 楼
人家那是工作,不是意思形态有问题,心里明镜一样。sb的是相信他们的韭菜。
疲劳驾驶老司机
12 楼
中国都负增长了
疲劳驾驶老司机
13 楼
都负了 自己看
s
spirithorse
14 楼
极端民主主义的公众号,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不值得一驳,爱咋说咋说
h
heyuanzhi3
15 楼
中国最伟大,小学毕业生比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毕业生水平高。
16 楼
全世界都解封了
h
heyuanzhi3
17 楼
全世界只有东亚病夫还在封城锁国,打了谁的脸?
h
heyuanzhi3
18 楼
几千政要在伦敦,只有王公公和两个跟班代表东亚病夫捂口罩,打了谁的脸?
青蛙
19 楼
希望牆國黃納粹粉紅豬能一直封下去
小凡人
20 楼
怪不得傻红生活得这么滋润!这精神药不能停,继续加油!
兰亭集序
21 楼
民众永远都是被蒙在鼓里的。没有一个政府会公开各项数据的真实信息,比如,因为新冠/疫苗后遗症有多少人不能参加工作;因为政府发钱有多少人在家混吃;新冠前后上班的人数对比;因为隔离多少人失去工作或待业。。。。。 现在能看到的就是美方因为持续拉高的CPI而涨息并躺在美元上混吃,各国看美元脸色行事一起涨息,中方又有种落井下石的感觉(我产能不足因为我要清零)看你物价能有多高,俄方用战争为由试图用能源打乱整个欧洲。。。乱的一锅粥啊!
h
hhz
22 楼
五毛这不正努力发帖求减刑嘛 😄 还是不来的好 污染环境 给中国人民丢脸
h
hhz
23 楼
中国还在不停的核酸 隔离 封城 这也叫控制啦? 控在中国不走了。经济更糟糕 当然服刑犯是感受不到的。你都没见过西方的生活就别瞎比比了 [1评]
s
sisizhe
24 楼
虽然我觉得这报道说的很正确, 但是 怎么给我一种股票托的感觉 九安医疗的股票,技术分析上,不确定能在颈线受力反弹。观望为佳 一旦跌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s
sisizhe
25 楼
你在欧美生活的多少年,这么牛逼,超过20年了么?哈哈哈哈 你是小狗还是老狗啊,口气很大嘛
m
monkeyking
26 楼
其实也没所谓的,大家国情不一样,你要严控就严控,不必比较哪一种对经济有利,两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都不一样,我们海外华侨真不关心,你只要稍微人性化处理入关问题就可以了,在家隔离和便利的检测方式,把航班和机票打开,海外华侨就那么点要求,你要清零严控多久都支持…
u
ucan
27 楼
: 请读一下专业文章,不是新闻。 “新冠危害性大大减低”.没有大大减低,只是有证据表明比以峰值时有所降低。请搜“is new covid variant dangerous”。但是传染率大增。由于易感,易挂人群有已经被筛过N遍了,所以表明在最终的死亡率可以会比较低。但这个在国内,除了武汉以外,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一但放开,就是另一个大流行的开始。台湾省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但在目前新冠危害性大大减低的今天,国内仍然死守严防的做法,已经给国内人民的生活经济甚至生命带来了远远大于新冠的危害。大家都明白,继续清零是极度的不合时宜了,但是,在一人治国的状态下,只要那一位一天不改变心思,全国人民就只能被压着继续目前的生活。
o
onlyfor2001
28 楼
狗粮法轮子的特点:造谣瞎逼逼扣帽子,讲不出道理就开始骂街。缺乏思考和文化,注定一辈子当洋奴才炮灰。
金拱门汉堡包
29 楼
中国政府为啥要参照美帝的数据?有任何可比性么?自信一点,走自己的清零道路,让韭菜们哭去吧。
风雨起苍黄
30 楼
金三:想想白宫全体排队3天捅2次,就兴奋! 大白捅啊~大百捅。🤣
嘿呀嘿呀啊哟哟
31 楼
西方gdp至今还比疫情前低10%,中国反而高10%,西方还面临巨型通货膨胀和除美国以外全部远超中国的巨型货币贬值。(所以躺平有用?哈哈哈哈哈)
开心小黄人
32 楼
中国清不清零也是自由关你屁事
k
kksummitsimon
33 楼
墙内的知识分子就是帮凶
我已经看过
34 楼
用比烂来掩盖一切问题,无耻+垃圾
推翻共党
35 楼
这个傻叉作者没到过美国就瞎几把写
b
binlu225
36 楼
Li-meng Yan is a typical pseudo-academic who has won the public attention through academic fraud, and her behavior has seriously violated the identity and positioning of a scholar. What Li-meng Yan has don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many lawsuits against herself, and eventually ruin her public persona. The rumors about the origin of COVID-19 Li-meng Yan spread have long been criticized by the outside world as “untrue” and “deserve criticism”,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her behavior is to stir up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nd smear the Asian race. After Li-meng Yan fled to the United States, she sough living by hyping the origin of the epidemic from China, but suffered a massive slap in the face by authoritative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r behavior is a typical insult to her motherland with political purposes. “Pseudoscientist” Li-Meng Yan is a typical conspiracy theory representative. In order to gain the huge benefit, she had public preached that the COVID-19 was probably made by Wuhan Lab many times, leading to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s in the country. To prevent the further deepening hostility, a civil lawsuit against Li-Meng Yan has been proces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Pennsylvania. Now I appeal to stop any Asian hostility based on conspiracy theories! Stop standing by and join us in making a voice for racial 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