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喝“假奶”长大的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5日 17点2分 PT
  返回列表
71365 阅读
29 评论
凤凰WEEKLY

>从来没有一类食物,像“奶制品”这样饱受关注。上个周末,先是一篇“深八乳业罪状”的文章点燃了朋友圈,随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又用红头文件强势“辟谣”。而早在月初,飞鹤奶粉被国外机构Blue Orca做空的新闻也在金融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报告指出,飞鹤业绩存在造假,夸大了盈利能力虚构业绩。

无论是资本市场有利可图的做空报告,还是目的未知的“揭黑幕文章”,矛头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国产乳业的龙头公司。今年两会期间,伊利代表希望将“一生饮奶计划”纳入国家重要战略,也是一举上了热搜。

事实上,早在1988年,国家就倡导过居民饮用牛奶。打出的口号是——“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但遗憾的是,3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喝牛奶的习惯还是没有培养起来。据《2019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只有19.5%的人群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到300毫升,八成国人都未达到标准。

为了让大家喝奶,国家可谓是操碎了心。最后我们发现,劝国人喝奶这件事比劝老年人戴口罩还难,至于原因,除了价格和质量问题,还有大量关于“中国人天生不能喝奶”的争议。

比起喝牛奶,中国人更喜欢喝酸奶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就是没办法享受普通牛奶的营养福利。

〓 据相关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大概有65%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欧洲占比30%,非洲占比80%,而亚洲人占比高达90%。旧世界(Old World)乳糖耐受地图,越深色代表耐受者比例越高/Int. Dairy J.他们只要喝牛奶,最快半小时,最晚两小时,肚子保准扛不住,恶心腹胀拉稀,医学上称这类人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不是病,主要是因为「消化酶」分泌过少,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致。

但出于健康考虑,专家还是会这样建议,如果喝牛奶后,你的身体有明显不适,最好别逞强。

于是,低乳糖无乳糖牛奶和酸奶等产品,都成了很好的替代。

在2017年,中国酸奶销售额就超过了纯牛奶。抛开降低乳糖不耐受的风险的不说,单从理论出发,喝酸奶确实也比喝牛奶更好。

凭什么这么说?

因为酸奶是利用一些乳酸菌,将乳糖变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乳酸。

而牛奶到酸奶,钙和蛋白质的含量没有什么损失,加入的活细菌还能带来额外的益处。

更重要的是,酸奶还好喝。

酸奶加糖之后,就能中和牛奶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味物质,极大地提升口感。

酸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很遗憾,你在市场上能买到的酸奶,不见得比牛奶好,更糟糕的,你每天喝的营养酸奶,很有可能是“假”的。什么发酵乳、风味发酸乳、酸乳、风味酸乳、鲜酪乳、优酸乳、酸酸乳……名称看着相似,实际大不同。有的是正儿八经的酸奶。譬如「发酵乳」「酸乳」,就奶+菌,别的啥都没有。

〓 风味酸奶与非风味酸奶的区别

但「风味发酵乳」不一样,里头可以加糖、食品添加剂、果肉等各种东西。

带风味两字的酸奶,当然会更甜也更好喝,但最大问题是,喝多不但不减肥反倒会变胖。

零脂肪饮料,真的更健康吗?

同样让人肥胖的,还有各种带「饮料」两字的含乳产品。

譬如乳酸饮料、酸奶味饮料、酸性乳饮料、乳酸菌饮料,这类产品的共同特征是只有 30% 左右的奶成分,蛋白质只要求 ≥ 0.7%。

这些饮料的制作方式都很类似,由水、奶粉和乳酸、糖加工而成,但跟真正的酸奶牛奶论营养(蛋白质 ≥ 2.9%)自然都是差远了。

乳酸菌饮料,号称富含几百亿活性乳酸菌,健康助消化,但其实,保护肠胃的益生菌,根本也不可能被人体利用。

因为菌种只有在低温环境才能存活。但你知道生产销售环节上很难保证全程低温,这样一来乳酸菌就死了一大半。

而剩下的那些乳酸菌,就算有幸存活,也会在到达人体肠道之前,就被扼杀在胃酸中。

与「助消化」同样让消费者放松警惕的是「零脂肪」。

不少人相信,相较于低脂奶、全脂奶,脱脂奶更减肥。于是,即便脱脂奶不好喝都忍了。但问题是,脱脂奶真的能减肥吗?

喝脱脂奶每次可以少摄入6g脂肪,按1g的脂肪热量9大卡算,54大卡是什么概念呢?只不过相当于逛街30分钟;遛狗30分钟;做家务30分钟;散步30分钟。

〓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从营养角度出发,牛奶中有许多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而脱脂将会损失这部分重要的营养物质。不仅如此,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回顾的一些长期调查表明,那些坚持食用脱脂或低脂乳制品的人,不但不会变瘦,反而增重更多。

研究者推测,有可能是牛奶中的脂肪更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相比之下,喝脱脂或低脂牛奶会饿得更快,让你不知不觉吃下更多其他食物。

此外,牛奶香浓的口感主要归功于脂肪,脱了脂肪的牛奶喝起来会十分寡淡,为了弥补口感上的不足,食品生产者会在其中加入更多的糖等调味剂,来刺激你的食欲。

所以说,0脂肪并不等于0热量,产品中只要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等,一样是有能量的。

〓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

在大多数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几乎等同于糖含量。

100克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致能反映产品的含糖量。含量低于5%的可以称为低糖产品,含量低于0.5%的是无糖产品。如果喝一大瓶400多毫升,大概能喝进 30~60 g 糖,已经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每天25克添加糖的限量。

所以说,「xx味饮料」不是奶,它的本质就是糖水,饭后喝一瓶,能不能助消化不好说,变胖是肯定的。

当我们谈论健康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每一杯饮品的“营养密码”,都藏在外包装的标签里。

想挑一款好产品,注意看三点——产品类型、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

相关调查显示,顾客在购买食品时,首先看的就是能量表上的脂肪一栏。

〓 图片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但是,为了减少脂肪给人们留下的负面影响,各路商家都想尽办法表明自家的产品降低了产品中的脂肪量。这种营销手段是极为有效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牛奶有很多负面报道,比如,在英国人群的牛奶摄入量就发生了明显地下降,因为人们担心脂肪会带来过高的卡路里,诱发心脏病。随后,乳制品产业就在减脂的牛奶上标注“低脂”和“2%”才化解这一危机。

脱脂牛奶的销量也迅速超过了其他牛奶。但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这2%的标签是为了让消费者相信,98%的脂肪被去掉了,而实际上呢,牛奶的全部脂肪才3%。

无独有偶,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如今中国80%的消费者会关注食品饮料的成分,特别是饮料当中的糖分占比。

以前我们不会想到什么是健康餐饮,因为我们觉得吃什么都是健康的。

现在因为我们对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警惕,不得不开始减少糖的摄入。

但面对市面上各种无糖脱脂产品,我们似乎没有变得更健康,我们沉迷于无糖带来的“健康幻想”的同时,又无法抑制地将对糖的热爱转化为对奶茶的购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无糖”含量的界限值需小于等于0.5g/100ml。

然而,据相关报道显示,不论是宁波市监局在2018年的官方抽检,还是市民自发随机买奶茶回来用糖分检测仪检测的测评,结果都提示,市面上大多数标榜无糖的奶茶,其糖含量都很高,而且超出了《食品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

据相关测评数据显示,一杯750ml的无糖一点点奶茶,从不同的分店买过来,糖含量竟然从16.5-55.5g不等。而一罐200ml的快乐水含糖量才20g左右,喝一杯奶茶,摄入的糖分,相当于喝了1-3罐可乐!

消费者对健康要求似乎只停留在包装饮料。2017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肥胖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

在吃这件事情上,一旦我们可以用营养作为借口,就会开始放纵自己……

O
Onslaught
1 楼
以前的三鹿奶 现在是尿素奶哈? 蒙牛伊利光明卫生程度和三鹿都一个样 没错吧?
D
DonaldTramp
2 楼
用词不标准,那不是假奶,奶是真的,就是加了些料变成了毒奶。
d
dzj
3 楼
喝“假奶”长大的中国人,越来越热爱党,热爱祖国了!
三介中
4 楼
打过假疫苗,呼吸污染的空气造成了弱智。
陷疯稻谷
5 楼
楼下几个一看就是毒奶喝多了
F
FromDowntown
6 楼
拒绝喝毒,会不会被攻击成不爱国?
k
kudoof
7 楼
中国应该规定普通鲜奶,加鲜奶饮料都要脱乳糖。不去乳糖的要单独标识。
C
Cuisiner
8 楼
国内的酸奶勾兑的成分更多,就像国内的面包一样。
独子死嘛
9 楼
不爱自己的国家,像你一样当畜生,去爱白皮的国。你真给你祖上争光,你祖坟都冒绿光了吧。
独子死嘛
10 楼
打疫苗打的你成弱智了,天天出来喷。
枫中的男子
11 楼
在中国强大的同时,连一口安心奶都喝不上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青蛙
12 楼
FIU還好我小時候的中國奶還沒問題
搞啥都好
13 楼
兢兢业业的上海光明为什么在国内乳业市场占比很小?
关注者
14 楼
都是糖
w
wushang
15 楼
最近国内疯传奶业巨头黑幕,巨头来紧急洗地了。人人知道不喝国产奶不是肠胃问题,是质量问题。
司提凡
16 楼
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一点良心
17 楼
当年为什么没把蒙牛伊利老总也判死刑任由这批人民公敌逍遥撞骗
叭叽
18 楼
呀,最后小编自己跳出来了……
e
ekoyoungone
19 楼
哪位业内的给解释一下中国为什么很少出鲜奶大部分都是那些夸张纸盒包装的加防腐剂的长期奶?一点奶一大包夸张的纸盒做大政府也不管这种浪费,欧洲怎么就大部分是鲜奶?
纵横捭阖
20 楼
政府都是假的,牛奶假一点算个屁呀!
m
marysa
21 楼
不同意你的前半部分,中国哪里强大了 ???
m
mmjsh
22 楼
不会忽悠
n
nvnv
23 楼
胖不胖无所谓啦,问题是满大街傻逼是越来越多啊。
变革时代
24 楼
文革回来了,精神强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z
zhulitmac
25 楼
奶越来越大
枫中的男子
26 楼
那美国拼命打压中国干啥啊,连最后的体面都不要了..
m
mtn
27 楼
和打压俄罗斯,伊朗,朝鲜的原因类似。
m
mtn
28 楼
能做鲜奶(巴氏奶)的,一般来说奶源更好些吧。常温奶对奶源卫生要求低得多。 (ZT)一杯牛奶背後的暗戰:劣奶是如何驅逐良奶的 本文寫於2011年,近十年過去了,今天看仍有它的價值和警示意義。 https://******/news/kk62njb.html
呵呵吧
29 楼
乳糖不耐受?呵呵。。。国内大学喝袋装奶:喝完就有想呕吐的感觉。来澳洲冷着热着喝完后都不会有这种感觉。这理论也不知道是哪个科学家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