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 还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何时合适?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26日 17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6766 阅读
12 评论
小花生网

最近,新东方发布了2022年留学白皮书(每年一期,这是第八期)。看了一堆新数据,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要不要送娃出国留学?什么时候送比较合适?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局势,尤其是疫情形式的变化,大家关于“留学”的心态也是跟着起伏不定~

去年下半年,除了疫情这只看得见的大怪兽之外,它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更是令人担忧。比如,“出国”和“回国”手续繁琐,费时、费钱...

当时浦东机场的赴美留学生们就排起了千米长队,不少学生上午9点左右开始排队等待值机, 直到下午1点左右才拿到登机牌……而且,疫情的爆发还让亚裔的安全问题,变得尖锐了起来。

11月份就发生过一件令人揪心的事:芝加哥大学年仅24岁的中国留学生郑少雄,遭歹徒当街抢劫枪杀,不幸身亡...

郑同学的脸书账号上,最后一条更新停留在9月20日,是一张他在海边拍摄的照片。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发起过一轮投票,当时表示维持原计划送娃出国留学的只占2成左右,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要静待局势发展...

今年,近两个月以来,留学圈的好消息却是一波接一波... 

先是英国宣布开放一个新的签证类型——“高潜力人才签证”(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要在全球范围内不限国籍抢人才;

紧接着,美国官宣“走出了爆发大流行的全面阶段”,取消入境核酸证明要求,进一步打开国门;

与此同时,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正在逐步放宽入境隔离期;

至于留学必备的国际语言考试方面,之前咱们“辟谣”过AP考试要全部取消的消息。

前脚才有取消,紧接着又有重启的。

6月中旬,雅思主办方宣布在中国大陆重启 IELTS Indicator,也就是在家线上考。那些受疫情影响没法参加线下考试的同学,也可以直接报名线上考试了!

上周,新东方连续第八年发布了《中国留学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拆分为中学版和大学版,前者的调查对象是考虑送娃去留学的中小学家庭,和咱们花友家孩子的年龄段更为接近,更值得我们参考。

所以今天,我们特别结合白皮书中学版的部分内容,看看留学新形势。

01疫情进入第三年,留学行情反而变得越来越热 ...

近十年,中国留学生的规模逐年增大,虽然增速在波动。但到了2019年已经突破了70万人,留学市场依然红火。

我们以为留学生还困在国内上网课。其实,很多已经可以出国上课了 ...

《白皮书》显示,随着各国入境政策的放宽,超过4成的留学生已返回留学回家,正常继续学业,其中美国的返校率最高,超过了60%。

其他国家应该也会逐步放宽入境政策,到时候返校率势必会飞速地上涨。

很多国家的高校已逐步恢复至正常的线下面授,或“线上线下并行”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正在回到实体课堂。

有留学想法的人,初衷不改 ...

根据调研,仅有14%的人群因为疫情原因暂时不考虑留学,也就是说,超过8成的人,不会改变留学计划。

另外,超过7成有过留学经验的人表示,依旧会推荐身边的人去留学。

什么样的家庭在早早考虑送娃留学 ...

数据显示,本科及以上仍是主要留学阶段,不过中小学阶段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近3成。

而今年四月份,我们也问过花友是否考虑送娃去留学,那时候,近一半人在考虑决心、或者正在考虑送娃留学,整体来说,比去年下半年的意愿要强了:

另外,白皮书调查的中小学家庭里,国际学校的学生连续8年占比上升,说明家长对国际教育的需求和认可度在不断上涨。

同时,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回升,这可能是受到国内升学压力的影响,一方面,更广泛的人群开始提早规划出国留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着手高考、留学两手准备,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

关于国内的国际学校,我们科普过两类:纯外籍国际学校和民办双语学校

包玉刚实验学校

那么,考虑留学是因为担心孩子无法在国内高考胜出吗?答案是未必如此...

从成绩来看,有超过半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前30%,也就是说,成绩好的学生出国深造的想法更加强烈。

这些考虑留学的学生,除了抓紧学业成绩以外,更是会提前通过海外学习项目来丰富个人背景,提升自身实力,占比高达48%,并且是连续8年攀升!

他们参加的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夏/冬令营、培训机构的国际游学营、短期交换以及海外高校的暑期课程,等等...  想来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不断“加码”的留学竞赛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家长。在考虑送娃去留学的家长里,本科学历的占比40%,而硕士学历的家长占比更是在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10%升到了15%。

加起来,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比超过了半数。

拥有海归学历背景的家长更是一路从5.3%升到了13.4%,几乎增长了2倍!

看来,接受过海外教育的家长更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国际教育带来的优势,也更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走出国门。

02大家规划的留学路线长啥样?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疫情大背景下,各种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这时候,反而需要更加提前做周密的规划。

那么,这些中小学生的家长,是什么时候萌生的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又为孩子规划了怎样的一条路线呢?咱们来一起看看...

什么时候送出去?

首先,76%的家长在孩子还没上大学,就早早考虑送娃出去留学了,甚至49%的初中生家长已经有这想法;相比之下,48%的学生上了大学后才有留学想法。也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留学的意愿父母比娃强;孩子上大学后,会趋向于自主决定是否去留学。

和往年一样,对于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更倾向本科之后再出国,低龄留学依然只是少数人的选择;

同时,在家长看来,高中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留学阶段,学生在此阶段留学可以体验更完整的海外高中生活,从而为申请优质本科做准备。

较早出去留学,小孩子要应对住宿生活的种种挑战。

“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等依旧是大家考虑留学的主要目的。

与此同时,大家对“就读国外名校”的热情只增不减,可见其留学目的也更加明确。这也的确会有现实的好处。

说个最近的:本月初,上海就出台了“堪称史上最宽松”留学生落户政策:

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  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取消社保缴费基数要求。

上海人社局认定的世界前50院校名单,共有73所院校,果然都是耳熟能详的国际名校:

送到哪儿去?

那么,大家更倾向于去哪个国家留学,选择哪些专业呢?

调查显示,2022年,英国和美国仍然是最热门的两大留学目的地。

受到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影响,选择赴美留学的人数逐渐下滑;而英国因利好的签证及就业政策,在疫情的近3年都超越美国成为最热门留学国家。

读什么专业?

最近不少人在聊高考报专业,毕竟虽然不至于一举定终身,但专业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影响还是很大的。

那么,出国留学的学生,更青睐哪些专业呢?

《白皮书》显示,今年最热门的留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工科和管理学,占比近半数;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数量多,就业需求和潜力也较大。大家的选择果然还是以务实为主。

03留学红利,到底还在不在?

2016年有部讲小留学生的电视剧很火,叫《小别离》,黄磊、海清演的,还记得么?

当时,我们帮大家算过一笔账,出国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

结论是这样的:

高中出国,读到本科毕业,300万左右出国读本科,200万左右高中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400万左右

这下过了好几年了,考虑到通货膨胀,成本肯定是有所上涨吧。我们看了《白皮书》的调查数据,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今年考虑送娃去留学的家长,预计孩子出去后每年要花53.5万元左右。这几年下来,大家的心理预期总体上是在慢慢增加的...

那么,孩子们实际花了多少呢?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实际花费和预期差不多,从这点也看得出来,留学生对花钱也很理性,并没有随意花父母的钱。

但就算精打细算,留学的费用还是要几百万来计。这些投入,如果孩子毕业就回国,能尽数“回收”吗?

下面就来看看孩子们“回来”的状况。

大部分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竞争依旧激烈…

根据教育部2020年的最新统计数据,留学回国发展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多。

从1978年到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超650万人,回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20余万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留学生都选择了回国发展。

到了2019年,超过70万人出国深造,超过58万人学成回国。今年的数字还没出来,不过去年的海归人数首次超过了100万!(这是科技部部长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透露的信息。)

《白皮书》调研数据也和这个趋势一致,选择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比例,在2015年只有13%,今年则达到了38%之多!还有39%的人选择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和资本后再回国就业。

加起来,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比例达到了近8成!

疫情导致整体求职大环境内卷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难怪“竞争激烈”会成为留学生求职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2021年“相关实习/工作经验不足”这一问题也同样存在,说明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定位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不过在获得就业机会上,留学生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8.3%招聘职位为“海归优先”,其中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文体教育、IT互联网、商业服务:

而薪酬方面,“海归优先”职位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三年有小幅的增长,2021年达到了13719元每月,比全平台的职位平均月薪(9364元)高出46.5%。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海归优先”的行业第一名是文体教育,前几年教培行业的火热的确抬升了留学生的薪资,不过受“双减”影响,这块儿的岗位需求肯定是有大幅下滑。

更何况,今年的总体就业预期不好,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但同时就业岗位却在减少,所以,今年回国的留学生就业情况和薪金待遇就不好说了...

上海某高校直播推介促就业

然而,留学这件事,当然不能只算经济账。

事实上,这段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曾在国外四处访学的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宁向东认为,我们这一代,注定是学外语的一代,而未来的中国人,则一定是有“世界”观的人。他认为孩子出国,最主要的是形成“世界观”。

她们都说:国外生活,从自我到育儿,改变我太多!

比如@大小爱玩在斯图,她是武汉人,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赴德国学医,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走出国门二十年了。

她从开始的大课一句都听不懂,到后来知道教授上课说什么,到最后可以和病人/同学/医生/老师交流,再到最后通过德国医学国家考试,只能用寒窗苦读来形容了。她说:异国他乡这段留学生活,弥足珍贵,让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年人。从最开始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也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大餐;从一句德语不会到现在用德语工作;从家里的娇小姐到流水线工人,从一个没主见的人到凡事都要自己拿主意。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还是挺艰苦的,这其中的各种辛苦,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能深切体会。

又比如@coco妈妈,在日本学习工作前后8年,从本科交换,到读研究生,再到工作。感觉除了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朋友了。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韩国的,东南亚各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美国的等等。通过和世界各地不同留学生的接触,知道了其他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还有针对同一件事情,大家的看法真的不一样,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慢慢地也学会理解和宽容了。

而在日本工作生活的经历,也影响着她现在的生活与育儿方式,尤其在 “美育”和“运动教育”上,受影响很深 ...

回国后,从食物到家居,一家人生活里的每一处都渗透着美的气息,孩子的成长浸润于其中;

Coco妈做的下午茶

因为注重运动,养出了一个精神奕奕的健美girl~

Coco妈的女儿,是攀岩健将

看来,留学,对人的最大影响是“见识”,这一点,真的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啊!

r
rootrootroot
1 楼
又开始装傻想润了,只要不是黑中介的,都希望该留在国内的就留国内,配合党的意志,党菲菜也不多了
v
vicnn
2 楼
只要能送出去,赶紧离开中国,未来五年,包子必将让华夏大地血雨腥风,他不是毛僵尸,但是他是刽子手,他会在巩固权力之后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大清洗,这也是共产党的一贯对内政策,不能让老百姓有钱,因为有钱就会造反,不能让老百姓有枪,有枪就会反抗极权统治。只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再多老百姓也值得,所以中共统治下的中国是没有人权,没有生存资源,没有未来的末日帝国,但是中共国的灭亡必将使华夏大地生灵涂炭。
N
NBC111
3 楼
还能出来吗????????? 别忽悠啦
j
jeffinvade
4 楼
生灵涂炭不至于,除非他为了自己权力铤而走险收回台湾 今后几年在中国赚大钱,那就别想了.即使赚到怎么跑路把钱拿出来也别想了
纵横捭阖
5 楼
润吧!二傻子治国清零天下,更要出国了
e
evision
6 楼
去俄罗斯朝鲜留学,回来就能做宣传部长
s
slimane
7 楼
谁去英国或者欧洲啊?收入低的吓死人,连丑国一半都没有,也只有加澳的三分之二
f
frank1818
8 楼
出来干啥,是打游戏,还是吸笑气抽大麻,回国还找不到好工作。
金三
9 楼
出不去了,屎色护照太难办了。
N
NBC111
10 楼
五毛韭菜现在那个国家躺平 别忽悠说在墙内
直江山城守
11 楼
能润尽润,五毛粉蛆留在墙内 ===================== 大家来玩弄五毛Dimmy他妈的阴道 大家来玩弄五毛红旗生产队他妈的肛门 大家来玩弄五毛谁主沉浮他妈的阴蒂 大家来玩弄五毛狗狗的主人他妈的大奶子 大家在五毛brucesui他妈阴道里射精 大家来让五毛福港他妈舔屌 老子一龙六凤,大屌一次操死这六个臭婊子
c
charlie19eyes
12 楼
护照能不发就不发,韭菜不够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