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靠进口: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何时不被卡脖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日 11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84042 阅读
58 评论
正解局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仪器,越是高端科技,越离不开与之匹配的高端仪器作为科研的支撑。

一说起卡脖子,很多人想到芯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仍然摆脱不了对少数品类产品进口的高度依赖,排名前三的是芯片、石油——以及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科学仪器。

我国90%的高端科学仪器要进口,被国外公司垄断。

如何才能破解“卡脖子”?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窥视世界原始信息数据源头的眼睛”。

据统计,到2017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获奖项目中,因发明科学仪器而直接获奖的项目占11%。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尖端科学仪器来完成的。

想做出点别人做不出来的研究,手里也得有别人没有的家伙式儿。

以现代物理研究为例,约有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工作与仪器研制有关。

在当代科学研究中,谁拥有先进的仪器,谁就掌握了探索和发展的主动权。

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在科学仪器领域所掌握的主动权实在太少了。

据统计,去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79万亿元。其中四分之一的投入是仪器设备采购费用,占科研固定资产投资的近6成。

然而,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国产科学仪器能抢到市场份额的却屈指可数。

科学仪器采购数据

目前,中国约73%的分析测试仪器需要进口,某些高档精密仪器的进口比例更高,个别特种专用仪器则完全依赖进口。例如国内的电子显微镜市场,就有99%的份额被全球五家公司瓜分。

类似核磁共振波谱仪、液质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的“国货”占比率,则更是只有可怜的0.99%、1.19%、1.32%。

毫不夸张地说,在高端科研仪器上,卡脖子的情况更加严峻!

2018年,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台布鲁克核磁共振仪出了故障。

校方向仪器生产方的国外厂商发出售后要求,得到的回复却是,先付23万元人工费,然后才去做修理准备。

换句话说,即使没能修好,这笔钱也不会退还。

北大核磁中心一台950兆赫的核磁共振仪正在工作

听到这种无理要求,北大核磁共振中心愤而终止合作。

北大核磁共振中心的声明

可强硬的态度解决不了实际的无奈,以至于集齐了国内该领域多名工程师之合力,却依然无法修好这台仪器。

现实很骨感,国内几乎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叫核磁共振仪的东西,连关键零部件也不行。

由于我国的高端科学仪器过于依赖进口,在关键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的研发中,很容易在关键设备和部件上被“卡脖子”,类似北大这样被“勒索”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大众心目中属于“高精尖”的科研领域里,恐怕每个人都得承认,国产仪器确实跟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

首先是技术鸿沟。

国产品牌在技术上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仍然很大,并且短时期内难以赶超。

发达国家在高端仪器领域有几百年的技术积淀,社会对创新的激励机制也更加合理,这方面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

同其他技术领域一样,高端科研仪器不仅受制于制造这个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制于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生产、市场流通、应用、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用于分析物质结构和材料微结构的X射线衍射仪,应用广泛,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供应商主要有日本的Rigaku Corporation、荷兰的PANalytical B.V.和德国的Bruker等公司,仪器本身和附件的精密度和多功能性很高,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也不错。

相对来说,国产产品不仅在仪器本身的技术方面稍有落后,在软件和附件方面的差异尤其巨大。

某网友对国产X射线衍射仪的评论

其次,国产仪器的零部件不过关。

很多仪器在关键部件上采用进口零件,一些无关紧要的部件则用国产替代,但这两者的落差有点大。

曾经有网友就调侃过,他们单位买过的一台国产的凯氏定氮仪,一个按钮开关,一按下去就按不上来了,感觉开关配件就像是地摊市场上买的,质量非常不好,经常是用不了多久,隔三差五就出问题。

而国外进口的仪器,品牌声誉更好。

配件用的都是知名厂商的产品,虽然价格贵了不少,但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最主要是省去很多麻烦。

第三,国产仪器的配套和周边建设很不到位。

买科学仪器跟买手机一样,也需要重视产品的生态圈,这有点像是iPhone和Apple Store的关系。

国外的知名仪器厂家的产品,并非单一的存在,而是与有很多子公司生产配套的配件和耗材有关联。

这些都能保证科研工作能在一个标准框架下更加简便地进行。

经过很长时间的共生,国外品牌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很高,此时突然插进一个国产仪器,自然匹配度不高。

科学仪器设备

第四,科学研究的用户圈在国外,限制了国产仪器的普及。

不可否认,科学研究的重心仍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外的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是国外的仪器。

当实验有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上网发布问题,寻求解答。

用国外仪器的话,大概率会有前人碰见过一样的问题,有些甚至能直接找到相关的期刊论文,直接提供解决方案。

如果用国产仪器,同样的状况恐怕就只能去问厂家的技术支持了。

国外一篇关于核磁检测的论文,实验使用瓦里安和布鲁克品牌的仪器

第五,科学研究本身具有试错成本超高的特性。

有很多实验室,在做关键研究时,会要求使用进口仪器和进口试剂。

理由很简单,如果最好的仪器和试剂,实验都做不出来,说明是想法不对,那就直接不用继续尝试了。

反之,如果不用最好的仪器和试剂,那么当实验做不出来的时候,到底原因是什么呢?真的是想法不对吗?

恐怕就没人能说准了。

所以,与其花时间纠结后果,还不如一开始就从根本上用大家都认可的仪器设备来得省心。

有鉴于此,国内的科学家只要钱足够,大都更愿意掏钱买进口设备,留给国产科研仪器的预算很低,进一步减少了国产科研仪器的“出场”机会。

恶性循环由此产生。

历史地看,国产科学仪器的落后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科学仪器被简单地视作科技发展的配角,很长时间内不被重视,以至于国家仪器仪表局都被撤销。

这是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一个低潮期,科学仪器相关的技术发展也随之停滞下来。

国内的科学仪器发展失去了宝贵的10年,出现断代,落后于国外产品。

而此时又恰逢中国科技发展的繁荣期,学者们目力所及的都是国外仪器,严重影响到国人对国产科学仪器的认知,国外品牌在品牌认知方面对于国产品牌具有降维打击的优势。

这种固有的偏见,需要国产仪器品牌在技术追赶的同时慢慢改变。

国产仪器品牌想要扭转劣势,必须认清事实,知耻而后勇。

第一,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有突围的可能。

全面地看,产品想被市场接受,被客户信任,光靠技术可不行,得实实在在做到“用户至上”,做到为用户提供比国际大牌更诚挚的服务才行。

2019年11月,清华大学某实验室在使用进口仪器时出现故障。若返回原厂维修,耗时长,花费大,于是实验室尝试联系了一家生产同类型仪器的企业。

这家企业早在此一年前,就发布了中国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且具有自主研发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支持体系。

在得知清华大学的情况后,这家企业马上安排工程师前往,仅用了4个工作日,就彻底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比返回原厂维修,节约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发布

反观国外仪器品牌,凭借垄断地位,常常店大欺客。

以前文中跟北大闹掰的布鲁克为例,2018年底的一份实名的满意度调查显示,188名国内用户,对售后服务满意的不到5%,过半不满意;对售后部门负责人的满意度仅有1%,超过七成不满意。

在售后服务的具体问题中,最不满意的前三项分别是:零部件价格昂贵,售后涨幅大涨速快,售后维修响应慢。

对手的短板,就是国产突围的方向!

第二,扎稳中端市场,蚕食高端市场。

国内企业在科研仪器技术上的差距诚然存在,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沉淀和积累。

在中高端市场内,国内外科学仪器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部分国产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扭转劣势。

双光子成像技术是研究活体特别是脑神经运动最合适的成像技术之一,对应的显微镜在国内一度空白。

2017年,北大程和平院士和陈良怡教授牵头研发出微型化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可佩戴的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重量仅有2.2g。

使用这部重量最轻的双光子显微镜,他们首次获得小鼠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相关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

程和平院士和陈良怡教授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的论文

研究团队成立了超维景公司,产品成型并已小批量出货,国内产品销售额过亿,国际产品销售额也超千万,已达成国际合作的有德国马普神经所、德国波恩大学、德国马普鸟类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美国马普神经所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以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来说,低端的0.5T以下的市场,因为市场很小,进口品牌在2015年前后就已经完全退出国内市场;中端的1.5T市场占国内市场占比的六成,国产品牌已经占有半壁江山,年发货量超百台的国产品牌有上海联影和苏州朗润;3.0T的高端和7.0T的超高端产品市场中,联影也已分得一杯羹。

去年,联影医疗的高场核磁共振研发项目还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不过,还是应该意识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虽然能做很多临床医学研究,但终归还是偏应用的仪器,并不代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前沿。

在科研领域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国产仪器占比仅为0.99%。

第三,把握科学仪器发展的未来与趋势。

历史地看,科学仪器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和潮流,产品智能化、专业化、便携化是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科学仪器已进入“智能仪器”的阶段。

仪器已经不仅是简单的硬件实体,而是仪器和处理器的结合。

现在的很多高端仪器上已经搭载了功能强大的工作站,将数据实时输出,还可用多种方式处理,大大提高了科研的效率。

智能化的仪器可以进一步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可靠,科学研究也更专业。

功能强大的便携化科学仪器让科学实验的开展不再囿于实验室内,而是到现场观察、试验、记录,以及处理数据。

便携式检测是案件办理中急需的仪器分析技术,聚光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十多年前就打开了国内市场,还中标了公安部的采购。

在长期的使用中,国产仪器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为打破进口仪器垄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仪器,越是高端科技,越离不开与之匹配的高端仪器作为科研的支撑。

发展国产高端科研仪器,不仅是在撬开卡我们脖子的那只手,更是给我国高科技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国产科研仪器早日成长,成为国内科研的基石。

诚聘板主
1 楼
>>> 90%靠进口: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何时不被卡脖子?(图) 五毛看了真相心急如焚,赶快把福建贱航母拉出载他们去台湾转换心情 。 ---------------------------------------------------- 我们一起 #坐着航母去台湾!兄弟姐妹们,准备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HLOFsPgp8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2 楼
别指望私企,如马云会投资搞这些硬件科技,国家不投资高企搞这些,这辈子都只能买西方的,私企老板看的是短期利益。
W
Wuyueshanren
3 楼
厉害👍墙国
s
sws6park
4 楼
高端复杂技术赶超还需时日。国家科技基金要向高端倾斜。不上层次的完全交给市场解决。理论研究亦然。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当明确:支持至少属于第几层面的项目。不但要有前沿性,还要有引领性,高层次性。
c
cccxxx
5 楼
资本支持下科技以及产业分工本来具有国际化属性,包子非要玩政治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所以必定所谓的卡脖子!
B
BBC12
6 楼
《一党独裁,遍地是灾》 -- 1946 年3月30日《新华日报》社论
B
BBC12
7 楼
沈阳机床厂破产, 清华紫光清盘。。。 晋华已经白骨一堆, 华为今天去养猪挖煤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1楼]评论人:kennyhannz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7月01日 0:57:29 【回复】 曾经连一盒火柴都能称之为洋火,现在除了及个别的高端芯片还在攻克中,其他以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没有之一。 所以不要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B
BBC12
8 楼
回家数一下有多少存款, 够你全家老少住几天ICU费用? ======================================= [4楼]评论人:魔王 [★语妙天下★]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2年07月01日 1:04:58 【回复】 中国的产业链完整度已经远超美国的了,连圆珠笔尖都抢了日本人的饭碗
闲人老修
9 楼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是产业垄断的前提,不到被卡脖子,用户就不会光顾国产技术
元非
10 楼
科技上的突破需要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奖励制度体系提供激励提供制度支撑,“共同富裕”只会让中国的科技领域被“卡脖子”越来越严重。
沙拉维
11 楼
中国脖子真长,无数双手卡着
k
kennyhannz
12 楼
所以说别急啊,你的饭碗早晚是我的
正气哥
13 楼
对于这种通过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的外国企业,中国《反垄断法》和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该罚的罚,让它把超额利润吐出来!
f
fickfuckdick
14 楼
: 你想的有点多了
怪叔叔的大发现
15 楼
正解局,牛弹琴俩二逼自媒体经常一本正经说瞎话,无视就好
炅龙
16 楼
先吃中低端,量大活易总利大客多,把竞争者隔绝在高端那总利小的一小段,他们的利润额肯定高但总量不可能是大头。那他们的后续研发投入由于利润只有高端那块就有限,自己用中低端那段的得利猛投入研发高端,把高端追上,完事。需要一二个研发周期但基本肯定能行。
纵横捭阖
17 楼
领导我们中国事业的核心二傻子,在什么科技都没有的情况下,靠嘴吹出了弯道超车的河南人特有的造假神话!尼玛
媚眼瞟瞟
18 楼
就这样吧。 那些技术人员, 翅膀硬了以后, 要么讹诈提工资, 要么移民美国。
樱桃儿熟了
19 楼
这是一片典型的公知带路党的文章。表面上是对的,但是经不起分析。首先,它说的是现状(假定他没有说谎),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进步过程”,也就是说很多东西可能很快(几个月,几年?)就能追上,因此不是问题。关键是中国有很好的人才储备,而且工程类的东西很多是 “TINKERING”,也就是丁丁哒哒的经验积累,没有什么窍门,假以时日,只要不放弃,不成功还难呢。第二,就那我知道的 “核磁共振仪” 来说。 它的线圈设计最难,关系到空间磁场的形状分布,就像相控阵雷达的原理,关键是数学好,有工程设计积累的经验。世界上顶尖的磁场线圈设计是在美华人。 掌握很多其他技术的尖端的,也有不少是华人。这说明中国人的智力是可以和盎撒竞争并击败之的,有这个潜力,发挥出来就是了。
b
bignoseyan
20 楼
哈哈哈,慢慢来,中国要不断超越自己!学习美国!
雪中奔牛
21 楼
辱华辱华,这种文章太辱华了。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些仪器,用伟大的习近平思想,把屁股坐在一个樽上,习大大亲自指挥大家研发科技,亲自部署超越美国,10个月,只要10个月,超越英美不是梦
江南游侠
22 楼
西方可以不卖给中国呀,不就可以遏制中国的发展了吗,为什么不卡呢?西方国家全是傻逼吗,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国没有西方的高端仪器怎么搞出空间站,北斗导航,航母,火星探月等等太多了,难到欧美都在通共?😄
g
greentee
23 楼
说穿了就是基础学科太差。
罪恶的小白兔
24 楼
所以只能卖给你、但是技术不能告诉你。一旦不卖你,那些卫星不都得掉下来来?有钱为啥不赚。
x
xiangtianxiao
25 楼
问题不是出在技术和仪器方面,而是由于霸权造成,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制造一切,美国也不行,但现在中国的发展被西方打压,由于他们还在主导这世界,所以随时可以中断供应,甚至强迫其他国家中断对中国的供应。商业这叫垄断,国家间就叫霸权。现在的多及世界也只是形式上的,其实还是西方主导,反倒是有苏联的时候,那时的霸权控制不是这么强,因为你要是卡的太厉害,我可以换阵营。现在就一家或说一级独大,只有受着。
水中忘月
26 楼
特别支持你成为习主席的高参,一定可以加速再加速,瞬时实现弯道超车
L
Laoseguiman
27 楼
90%靠进口?如果是真的那就纳闷平时的底气从何而来。
w
wilburwang
28 楼
什么时候买不到进口的,自然就有国产的。再难难不过天宫。说到底还是个性价比的问题,买不到自然就不计较成本。
f
football0105
29 楼
那些爱国小粉红们,少在这唧唧歪歪,赶紧投身这些研究中的任何一项,研究出来,俺给你点赞去!
f
football0105
30 楼
来自伟大的习包子思想!
f
football0105
31 楼
那为什么大多国家都不愿意跟老毛子混,甚至包括那些所谓社会主义国家?老毛子不是很强大么,为什么自己分家了?
f
football0105
32 楼
科研慢慢来没用,被封闭,只会差距越来越大
f
football0105
33 楼
你把基础研究想的太简单了!
g
gcai
34 楼
中国的朋友:北朝鲜+等穷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知道要亲美的。习近平智商太低。
o
oopp
35 楼
老是想卡别人脖子的人才担心被别人卡脖子
l
luckjim
36 楼
要等习和他代表的那个阶级下了台以后,中国社会才会恢复正常次序。
t
tinyL
37 楼
多是专利卡路……
a
abc868
38 楼
只有发幸福中国梦不被卡脖子
纵横捭阖
39 楼
畜生啊啊!
大师兄的金箍棒
40 楼
一天到晚被卡脖子,都快被掐死了😄
大师兄的金箍棒
41 楼
美国的华人和中国的中国人有个毛关系啊,台湾的华人搞出了台积电,中国的华人除吹牛逼拍马屁舔党,科技发展基本都是靠抄
要简单易猜
42 楼
: 那不够,得给两千年时间,睡在腊肉上铺
床鸣鸡靓
43 楼
几百年?欧洲科技太强了?,难道中世纪就开始了?
t
targer
44 楼
连上互联网的自由都没有,哪里来的创造力。
v
visible
45 楼
只要有中国企业愿意入行,很快就会有巨大的改变。关键是利润小,所以没有人愿意入行。
郑长仁
46 楼
买进口的,一是急用,二是省时,不一定样样都要自己研发的。在使用中可以发现人家产品的优劣之处,加以改良,等到掌握其中的奥妙,再根据市场的大小,再搞自己的攻关研发,是可以少走些弯路的。
文强
47 楼
独裁国家天天想一个人自己玩 却又天天被别人卡脖子
文强
48 楼
加油啊 毒牛奶先喝起来
彪呼呼的B格
49 楼
天天GDP,土地,房地产..... 有个🐔儿的心情做高精尖仪器
t
tosefun
50 楼
你见过哪个不让人说话的年代会是经济、技术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