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60多篇SCI论文 华中科大90后女博导惹争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2月14日 8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71508 阅读
29 评论
多维新闻

日前,中国湖北华中科技大学90后女博导胡玥5年来发表60多篇论文登上微博热搜,引起舆论关注。

北京时间12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号发表的文章《90后!是博导!》被网友以“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90后博导胡玥,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为题推上热搜。

该文章透露,今年31岁的胡玥,从小成绩优秀,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成绩,选择了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二时,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2年后,项目获中国国家级优秀项目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

据上游新闻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导师在读完这篇公号文章后表示:“胡玥在大二就能跟院士一起做课题,这点就不普通。”

对此,有网友直接指出,在本科生阶段有教授带着做课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别说院士,很可能胡玥背后有强大的背景支持。

报道称,胡玥不凡之处还有很多,大四期间,胡玥当交换生、拿到公派奖学金直博爱丁堡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拿到首次授予亚洲人的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胡玥在2016年通过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计划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韩宏伟教授团队。5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21篇。2018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值得注意的是,以“Yue Hu”为关键词在谷歌学术中检索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胡玥的论文19篇,其中2016年发表的论文有4篇,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

对此,网友对胡玥在2016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后的论文数量突然井喷也充满了疑惑。

就此疑问,上述博士生导师指出:“论文第一作者代表这名作者的研究成果,有些很好的学校,他们就看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以一般来说,合作的话,都是学生当第一作者,导师当通讯作者,但是有些导师也当第一作者,与其合作的那个人当通讯作者,还有共同通讯作者的情况,如果论文涉及到的人比较多的话,作者名单就很长。”

此外,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官网,在胡玥论文成果栏目,罗列了“Yue Hu”从2017年到2020年这4年发表的9篇英文论文,2020年2篇,通讯作者1篇,共同通讯作者1篇;2019年3篇,一作1篇,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各1篇;2018年3篇,共同通讯作者1篇、一作1篇、第二作者1篇;2017年,只展示了1篇署名通讯作者的论文。

除了高产论文,另一个让网友关注的亮点是胡玥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进入华科。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前900名考生最低分为636,华东理工在湖北最高录取分数线理科为626分。也就是说,胡玥以超过分数线较多优势的分数进入华东理工,有网友质疑,以胡玥的分数,本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她选择华东理工,可能是因为在那里有资源可以支持,这也说明了她为什么大二就可以加入院士的团队。

对于网友的质疑,胡玥本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目前都没有进行回应。

媚眼瞟瞟
1 楼
院士女博各得所需
f
figaro0610
2 楼
能在国际顶级科技论文期刊上5年发表60篇 真是得膜拜了
G
GP03D
3 楼
SCI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多挂几个呗 我原来写文章 发表的时候发现好几个不认识的名字 后来问了都是合作者的系主任 还有x院士 也不就这样么
s
slimane
4 楼
省800名也叫优异,呵呵呵,湖北省前十名的同学都好几个,也没觉得多优异
陷疯稻谷
5 楼
人脉广论文就多,又不是假论文,有什么好眼红的
德国丹
6 楼
牛人啊,科研效率和论文撰写水平的确是很厉害
纵横五千年
7 楼
在中国,除了一作,其他人都是重在参与,贡献基本为零。这个女的的一作文章基本代表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正常研究速度。 中国那种大环境,成了教授博导,基本已经不用自己亲自干活了。国内的导师手底下大把的研究生,随便说几句,一年都有好多署名文章。哪里像国外,学生都是打下手的,导师才是科研主力军。 中国基础科研上不去是有深层原因的。但是这个触碰了科研当权者的利益。所以基本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科研界还停留在封建社会佃户制度。极少数的教授博导掌握资源,但是不用亲自下场干活。那些亲自做研究的都是拿着极低收入的研究生,或者一些临时工,比如博士后,并不掌握资源,类似于过去的佃农,种地而无地,干完就滚蛋。这种制度之所以能够活下去,是因为中国人多,社会吹捧高学位。
陆仁嘉
8 楼
胡玥2008年以湖北省理科前800名的好成绩进入华科。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全国的录取分数线,前900名考生最低分为636,华东理工在湖北最高录取分数线理科为626分。也就是说,胡玥以超过分数线较多优势的分数进入华东理工,有网友质疑,以胡玥的分数,本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她选择华东理工,可能是因为在那里有资源可以支持,这也说明了她为什么大二就可以加入院士的团队。 早就知道自己路该怎么走,头脑那么清醒肯定有高人背后指导!
刁太大
9 楼
五年发六十篇,一年十二篇,一个月一篇。实验都做不过来吧?相关论文看得及吗?
J
Julianyfdr123
10 楼
你蠢你笨你懶不等於別人一樣
欲海奇葩
11 楼
唯发论文论英雄也不是什么好事,当年石正丽文章估计也发了不少。新冠刚爆发的时候激动得眼睛都绿了,想方设法把那玩意往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面靠。赶紧抢发了篇文章。好嘛,唉
q
qnzyz03575
12 楼
有啥争议?牛逼就完了
w
wilburwang
13 楼
学化学的发journal多很正常,不能跨专业比较。同一届学材料或者电子的,基本都是2-3篇博士毕业,学化学的基本都是15+。主要是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简单,一个实验2周就搞完了,电子或者材料的基本准备就是3个月。当然应聘科研岗位的时候竞争也是一样的,学化学的就是和学化学的比,不会和其他专业比文献数量。
刁太大
14 楼
墙内的人喜欢造神,喜欢自嗨也是没有办法。好吧,你牛逼。
铗归来
15 楼
不要质疑了,就算砍去七成,还是非常优秀。这个还说啥啊,说她水平不行?也要有人信啊。
a
attila
16 楼
能发表,说明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有什么可怀疑的
b
bestnearby1
17 楼
这个量,没有几个特别好的课题,和大量学生,是做不到的
f
fckss
18 楼
《我的院士外公》--胡月
w
wjhdon
19 楼
谷歌学术?大陆不是被封了啊吗?
楼主名副其实啊
20 楼
院士是她的外公。
楼主名副其实啊
21 楼
院士是她的外公
天天看报
22 楼
真正有用的论文很少见,烂文章一堆
d
doublekill
23 楼
理科前800。。。
d
dhy1998
24 楼
厉害国
b
bayer1234
25 楼
五年一作或通信作者60篇不太容易,要是挂名文章都算的话,那太没难度了
山边那朵云
26 楼
一定不是基础科研论文,而是一堆杂乱论文。
山边那朵云
27 楼
说的对,中国现在之所以强,是因为人口红利,中国现在基本不接受移民,生育率全靠有钱有势的人顶,一旦人口下降到3亿以下,什么都凉了。其他不说,连真人秀都没这么火了。
樱桃儿熟了
28 楼
我16年发了48篇,怎么样?
叭叽
29 楼
9楼,知道月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