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连清川
31岁的诺兰·阿博格2016年在一次潜水事故中瘫痪,肩膀以下失去了活动能力。他再也无法学习,工作。而从此之后,他曾经废寝忘食热爱的电子游戏也从此告别了。
本来,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从此之后就已经结束了。
6月27日,他出现在马斯克的公司Neuralink的发布会中,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24年1月,他成为了全球第一位Neuralink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interface)的植入者。
在马斯克的视频中,他熟练地用脑电波控制电子游戏,把他的朋友和玩伴虐得体无完肤。
他已经新生。
在发布会上亮相的,一共有七位志愿者,基本上都是大面积瘫痪患者,或者是渐冻症(ALS)患者,他们都植入了Neuralink名为N1的脑机接口植入体。
图/AI配图
艾利克斯原本是一名机械零件制造工,工伤发生了脊椎损伤,他失去了全部的手部功能。利用N1,他现在能够用意识(脑电波)操作CAD画图软件,亲自设计3D零件,甚至可以控制机械臂,直接用意念进行实体操作。
布莱德是第一个植入N1的渐冻症患者,在六年的患病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行动能力,无法说话,也无法行动,而只能依靠眼动追踪技术和人交流。而在N1的协助下,他重新获得了与三个孩子的亲子时间。这也是他的再生。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如同重生一般的感受。
01
他们所有人平均每周使用BCI设备的时间为50个小时,峰值使用时间超过100小时,也就是所有的清醒时间。
脑机接口对他们而言不是试验,而是他们的所有生活。
这才是马斯克和Neuralink此次发布会的真正意图,告知全世界和市场:他们不是来告诉大家试验的成果,而是准备来改变人类生活的。
在发布会上的公布了三个产品:
Telepathy,或心灵感应,针对脊椎损伤,中风等运动障碍患者,让患者用脑电波控制电脑,机械臂,用意在改变患者的外在身体机能;
Blindsight则是针对视障患者,通过产品向视觉品层传输信息,恢复视觉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盲人重现光明;
Deep则是全面深入人脑,通过电极深入大脑各区域调解神经元,从而治疗包括神经疾病或神经痛患者。
现在,全球有着30亿神经系统疾病。你能想象这是多大的市场,和多大的功德吗?
但这还不是这场发布会的炸裂之处,而是马斯克的三年计划:
2025年第四季度,语言皮层植入。直接把脑电波的语言,翻译成语音。
2026年,植入到脑中的电极数量将达到3000个,首位盲视的志愿者将加入测试,配合特制摄像头,电极将刺激视觉皮层,失明者将重见光明。
2027年,电极数达到1万个,实现多设备植入,包括运动、语言、视觉皮层同时植入。这就等于再造了瘫痪病人。
2028年,电极数达到2.5万个,触及更深脑区,可以全面治疗神经系统患者。如果得以实现,人类可以和AI互联,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完全对话,并且驱动相关的机械身体。
Neuralink的终极目标是“全脑接口”,就是能向人脑的任何地方的神纪元写入信息,实现生物大脑(也就是人脑)与机器的高带宽连接。
什么意思?马斯克举了个例子,就是实现全脑链接之后,人脑可以直接用意念指挥他旗下的另外一个机器人公司擎天柱。到时候,你不知道擎天柱是人在指挥,还是擎天柱本身就是一个人。
人与机器人合二为一了。
图/微信公共图库
看到这些,我突然如同看见了《圣经》中的耶稣,他念动咒语,盲者复明,瘫者站立……
这确定不是科幻小说吗?
可是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公开了他的第二代手术机器人,1.5秒就可以植入一根电极。而去年的第一代,需要17秒。
马斯克认为,当前人类的大脑运行,实际上仅仅开发了极小的一个部分,关键的问题是人脑在输出时经常会“堵车”,因为带宽不够。而通过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带宽的飞跃。
脑机接口的野心不仅仅是医疗作用,而是实现人脑功能的巨大飞升,人工智能是在人脑之外,再造智能;而脑机接口,是重新在对人类进行改造。
02
脑机接口并不是只有马斯克在做。他只不过是一个更爱出风头,和更能出风头的人而已。
脑机接口目前的技术路线其实有三条: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就是马斯克路线。直接开脑,接入电极。
半侵入式,目前主要是一家名为Synchron的公司在做,通过血管把设备搬运到大脑,从而实现对脑电波的控制。
非侵入式,通过超声波或者核磁共振等外部设备,实现对大脑信息的读取甚至写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所提出的方案,而他目前也正在研究之中。
Synchron成立于2012年,比Neuralink还早了四年。它背后的大佬是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也就是说,脑机接口,也是头部资本大佬的竞争。
汤姆·奥克斯利,Synchron的创始人说,自己和马斯克聊过,他认为侵入式的路线是无法实现大规模运行的,因为全球能够开颅的医疗机构,实在寥寥无几。单台手术成本高居不下,根本不可能惠及大众。“我们的观点是,为了脑机接口的规模化发展,不需要开颅手术。”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奥克斯利,他们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已经取得了真正的资质认可。Synchron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经FDA批准的首个永久植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于2024年10月公布了核心数据,研究队列中的6名患者,在植入设备12个月后,均未发生由设备直接导致的死亡或导致永久性残疾等严重不良事件。
而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设备link在今年已经获得了FDA的“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意味着它很快可能投入商业化医疗设备的研发、评估和审查流程。
03
就像在技术路线上更加保守一点一样,奥克斯利对于产业化的预估,也比马斯克保守得多。他说,脑机接口的医疗应用需3-5年获批,消费级设备则需15-20年。郑海荣则更加保守,他说他的非侵入式,要实现应用化,需要20-30年时间。
但市场似乎有点急不可耐了。摩根·斯坦利的预计是,脑机接口在医疗市场规模2030年能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会到达1450亿美元。而中国的预测是,2040年,中国的市场达到千亿元级别。
Neuralink当然是领军者,事实上,6月2日它已经又获得了一轮融资6.5亿美元。上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9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百亿。至于6月27日的发布会之后,水涨船高到如何地步,尚且不得而知。
Synchron融资额度尚且不到1亿美元,至于估值也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说法。但是从技术路线上而言,奥克斯利的判断显然准确,只要通过FDA的批准,它在医疗市场上的进展,要远远快于Neuralink的开颅手术。
还有一个竞争者,是位于纽约的Precision Neuroscience,已经融资1.02亿美元,估值超过5亿美元,创始人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也曾经是Neuralink的联合创始人。他的技术路线也是半侵入式,通过脑骨裂缝插入芯片,从而控制脑电波。
04
中国的脚步一点也不慢。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明确要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
2025年1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加速产品研发和临床实验。
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及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案》,为商业化奠定标准。
而在技术发展领域,没有马斯克的炸裂发布会,但是消息却不断传来。
6月19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和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北脑一号”完成半侵入式的人体植入,完成5例手术,主要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和渐冻症患者修复运动和语言功能;6月24日,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手术,帮助一名偏瘫患者实现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中国脑机接口公司的融资,已经到了许多投资人惊呼投资不起的地步。2025年2月,阶梯医疗完成3.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是中国最大估值的脑机接口公司。创始人赵拓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0年回国,加入中科院并且创办了阶梯医疗。
而根据一家名为智药局的医疗智库统计,中国已经有了34家脑机接口赛道的公司。
图/网络
在这个名单中,三种技术路线的运行者都相应存在。
05
退出DOGE之后,马斯克又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但是他永远是最有争议的那一个,但似乎也永远是最被期待的那一个。他的脑机接口方案,科幻,极端然而的确让人遐想无限。
中国科学院的郑海荣对马斯克很不屑,他说:
马斯克搞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太落后了,非得把人的大脑打开放一些芯片。其实“道法自然”是最高智慧。
但是他的方案可能耗时太长。他需要三十年,而马斯克只需要三年。三年之后,人类指挥的擎天柱,就可能行走在大街之上了。这是一个令人想象一下就头皮发麻的情境。
在互联网、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之后已经经过多重的技术训练之后,人类已经对于是否保存“自我肉身”的敏感度并不强烈了。只需要想想人与机器之间的无缝结合,就令人浑身战栗,然而欲罢不能。
这会不会也是一场人类危机?
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超越,以及人工智能是否会进入自我意识觉醒,已经让人不寒而栗,人与机器之间的界线突破,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当人的意识与机器进行无缝对接的时候,到底是人成为机器,还是机器成为人?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这不是一个无稽的疑问:既然人工智能的智能已经能够超越人类,那么脑机接口之后,难道不应该听从更加聪明的那一个的指挥吗?
已经出现的一个伦理问题是:脑权。人机接口之后,人的脑子属于谁?是属于那个接入了机器之后的人,还是属于拥有机器的公司?如果这个公司要控制这些接入者,是不是轻而易举?即便公司不介入,那么亲人、政府或者某一个心怀叵测的组织,会不会有权读取数据?靠什么来防止别人盗用我的数据?
有钱人当然能够拥有更加高级的脑机接口设备。那么,人类的思维能力,是不是从此之后,就按照钱财的多少来划分等级。这就愈发科幻然而也愈发现实了:未来人类的阶级等级,是用脑机接口的机器价值来划分了?
在过去的岁月中,马斯克从来不曾看重人类现有的伦理体系,他自然更加不会看重脑机接口所带来的伦理挑战。
在任何一场技术突破中,问题永远一样:它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产业黎明,还是人类危机?
撰文|连清川
31岁的诺兰·阿博格2016年在一次潜水事故中瘫痪,肩膀以下失去了活动能力。他再也无法学习,工作。而从此之后,他曾经废寝忘食热爱的电子游戏也从此告别了。
本来,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从此之后就已经结束了。
6月27日,他出现在马斯克的公司Neuralink的发布会中,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24年1月,他成为了全球第一位Neuralink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interface)的植入者。
在马斯克的视频中,他熟练地用脑电波控制电子游戏,把他的朋友和玩伴虐得体无完肤。
他已经新生。
在发布会上亮相的,一共有七位志愿者,基本上都是大面积瘫痪患者,或者是渐冻症(ALS)患者,他们都植入了Neuralink名为N1的脑机接口植入体。
图/AI配图
艾利克斯原本是一名机械零件制造工,工伤发生了脊椎损伤,他失去了全部的手部功能。利用N1,他现在能够用意识(脑电波)操作CAD画图软件,亲自设计3D零件,甚至可以控制机械臂,直接用意念进行实体操作。
布莱德是第一个植入N1的渐冻症患者,在六年的患病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行动能力,无法说话,也无法行动,而只能依靠眼动追踪技术和人交流。而在N1的协助下,他重新获得了与三个孩子的亲子时间。这也是他的再生。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如同重生一般的感受。
01
他们所有人平均每周使用BCI设备的时间为50个小时,峰值使用时间超过100小时,也就是所有的清醒时间。
脑机接口对他们而言不是试验,而是他们的所有生活。
这才是马斯克和Neuralink此次发布会的真正意图,告知全世界和市场:他们不是来告诉大家试验的成果,而是准备来改变人类生活的。
在发布会上的公布了三个产品:
Telepathy,或心灵感应,针对脊椎损伤,中风等运动障碍患者,让患者用脑电波控制电脑,机械臂,用意在改变患者的外在身体机能;
Blindsight则是针对视障患者,通过产品向视觉品层传输信息,恢复视觉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盲人重现光明;
Deep则是全面深入人脑,通过电极深入大脑各区域调解神经元,从而治疗包括神经疾病或神经痛患者。
现在,全球有着30亿神经系统疾病。你能想象这是多大的市场,和多大的功德吗?
但这还不是这场发布会的炸裂之处,而是马斯克的三年计划:
2025年第四季度,语言皮层植入。直接把脑电波的语言,翻译成语音。
2026年,植入到脑中的电极数量将达到3000个,首位盲视的志愿者将加入测试,配合特制摄像头,电极将刺激视觉皮层,失明者将重见光明。
2027年,电极数达到1万个,实现多设备植入,包括运动、语言、视觉皮层同时植入。这就等于再造了瘫痪病人。
2028年,电极数达到2.5万个,触及更深脑区,可以全面治疗神经系统患者。如果得以实现,人类可以和AI互联,实现人脑与机器之间的完全对话,并且驱动相关的机械身体。
Neuralink的终极目标是“全脑接口”,就是能向人脑的任何地方的神纪元写入信息,实现生物大脑(也就是人脑)与机器的高带宽连接。
什么意思?马斯克举了个例子,就是实现全脑链接之后,人脑可以直接用意念指挥他旗下的另外一个机器人公司擎天柱。到时候,你不知道擎天柱是人在指挥,还是擎天柱本身就是一个人。
人与机器人合二为一了。
图/微信公共图库
看到这些,我突然如同看见了《圣经》中的耶稣,他念动咒语,盲者复明,瘫者站立……
这确定不是科幻小说吗?
可是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公开了他的第二代手术机器人,1.5秒就可以植入一根电极。而去年的第一代,需要17秒。
马斯克认为,当前人类的大脑运行,实际上仅仅开发了极小的一个部分,关键的问题是人脑在输出时经常会“堵车”,因为带宽不够。而通过脑机接口,可以实现带宽的飞跃。
脑机接口的野心不仅仅是医疗作用,而是实现人脑功能的巨大飞升,人工智能是在人脑之外,再造智能;而脑机接口,是重新在对人类进行改造。
02
脑机接口并不是只有马斯克在做。他只不过是一个更爱出风头,和更能出风头的人而已。
脑机接口目前的技术路线其实有三条: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就是马斯克路线。直接开脑,接入电极。
半侵入式,目前主要是一家名为Synchron的公司在做,通过血管把设备搬运到大脑,从而实现对脑电波的控制。
非侵入式,通过超声波或者核磁共振等外部设备,实现对大脑信息的读取甚至写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所提出的方案,而他目前也正在研究之中。
Synchron成立于2012年,比Neuralink还早了四年。它背后的大佬是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也就是说,脑机接口,也是头部资本大佬的竞争。
汤姆·奥克斯利,Synchron的创始人说,自己和马斯克聊过,他认为侵入式的路线是无法实现大规模运行的,因为全球能够开颅的医疗机构,实在寥寥无几。单台手术成本高居不下,根本不可能惠及大众。“我们的观点是,为了脑机接口的规模化发展,不需要开颅手术。”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奥克斯利,他们都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已经取得了真正的资质认可。Synchron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经FDA批准的首个永久植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于2024年10月公布了核心数据,研究队列中的6名患者,在植入设备12个月后,均未发生由设备直接导致的死亡或导致永久性残疾等严重不良事件。
而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设备link在今年已经获得了FDA的“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意味着它很快可能投入商业化医疗设备的研发、评估和审查流程。
03
就像在技术路线上更加保守一点一样,奥克斯利对于产业化的预估,也比马斯克保守得多。他说,脑机接口的医疗应用需3-5年获批,消费级设备则需15-20年。郑海荣则更加保守,他说他的非侵入式,要实现应用化,需要20-30年时间。
但市场似乎有点急不可耐了。摩根·斯坦利的预计是,脑机接口在医疗市场规模2030年能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会到达1450亿美元。而中国的预测是,2040年,中国的市场达到千亿元级别。
Neuralink当然是领军者,事实上,6月2日它已经又获得了一轮融资6.5亿美元。上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9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百亿。至于6月27日的发布会之后,水涨船高到如何地步,尚且不得而知。
Synchron融资额度尚且不到1亿美元,至于估值也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说法。但是从技术路线上而言,奥克斯利的判断显然准确,只要通过FDA的批准,它在医疗市场上的进展,要远远快于Neuralink的开颅手术。
还有一个竞争者,是位于纽约的Precision Neuroscience,已经融资1.02亿美元,估值超过5亿美元,创始人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也曾经是Neuralink的联合创始人。他的技术路线也是半侵入式,通过脑骨裂缝插入芯片,从而控制脑电波。
04
中国的脚步一点也不慢。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明确要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
2025年1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加速产品研发和临床实验。
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及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案》,为商业化奠定标准。
而在技术发展领域,没有马斯克的炸裂发布会,但是消息却不断传来。
6月19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和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北脑一号”完成半侵入式的人体植入,完成5例手术,主要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和渐冻症患者修复运动和语言功能;6月24日,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手术,帮助一名偏瘫患者实现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中国脑机接口公司的融资,已经到了许多投资人惊呼投资不起的地步。2025年2月,阶梯医疗完成3.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是中国最大估值的脑机接口公司。创始人赵拓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0年回国,加入中科院并且创办了阶梯医疗。
而根据一家名为智药局的医疗智库统计,中国已经有了34家脑机接口赛道的公司。
图/网络
在这个名单中,三种技术路线的运行者都相应存在。
05
退出DOGE之后,马斯克又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但是他永远是最有争议的那一个,但似乎也永远是最被期待的那一个。他的脑机接口方案,科幻,极端然而的确让人遐想无限。
中国科学院的郑海荣对马斯克很不屑,他说:
马斯克搞的那个东西我觉得太落后了,非得把人的大脑打开放一些芯片。其实“道法自然”是最高智慧。
但是他的方案可能耗时太长。他需要三十年,而马斯克只需要三年。三年之后,人类指挥的擎天柱,就可能行走在大街之上了。这是一个令人想象一下就头皮发麻的情境。
在互联网、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之后已经经过多重的技术训练之后,人类已经对于是否保存“自我肉身”的敏感度并不强烈了。只需要想想人与机器之间的无缝结合,就令人浑身战栗,然而欲罢不能。
这会不会也是一场人类危机?
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超越,以及人工智能是否会进入自我意识觉醒,已经让人不寒而栗,人与机器之间的界线突破,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当人的意识与机器进行无缝对接的时候,到底是人成为机器,还是机器成为人?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这不是一个无稽的疑问:既然人工智能的智能已经能够超越人类,那么脑机接口之后,难道不应该听从更加聪明的那一个的指挥吗?
已经出现的一个伦理问题是:脑权。人机接口之后,人的脑子属于谁?是属于那个接入了机器之后的人,还是属于拥有机器的公司?如果这个公司要控制这些接入者,是不是轻而易举?即便公司不介入,那么亲人、政府或者某一个心怀叵测的组织,会不会有权读取数据?靠什么来防止别人盗用我的数据?
有钱人当然能够拥有更加高级的脑机接口设备。那么,人类的思维能力,是不是从此之后,就按照钱财的多少来划分等级。这就愈发科幻然而也愈发现实了:未来人类的阶级等级,是用脑机接口的机器价值来划分了?
在过去的岁月中,马斯克从来不曾看重人类现有的伦理体系,他自然更加不会看重脑机接口所带来的伦理挑战。
在任何一场技术突破中,问题永远一样:它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产业黎明,还是人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