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皇后被汉奸垂涎三尺 终被日本人折磨而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17日 19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68833 阅读
11 评论
新探知

1907年她出生在河北滦县,父亲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她自幼便跟着父亲唱戏走江湖,本来学的是京韵大鼓,14岁拜入孙凤鸣门下学习评剧。担任孙家班的主角,但起初她由于唱腔并不受欢迎,还差点因此被送入妓院。后来她根据自己的嗓音特色大胆的改编创新,摸索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唱法。她的唱法婉转低吟,韵味浓厚,自成一派。形成了评剧的“白派”。她就是与刘翠霞、爱莲君、喜采莲并称为“评剧四大花旦”的白玉霜。是中国民间名副其实的评剧皇后。

右 白玉霜

白玉霜走红后她的母亲便成立了玉顺评剧团,让白玉霜挑大梁。渐渐的白玉霜的戏就在京津一带红了起来,名气也就上来了。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弱女子如此出名也不能算是一件好事。1934年普通的一天,白玉霜如往常一样在台上表演,当时表演的是《贫女泪》唱腔委婉哀怨好不动人。这时几个背着枪的警察闯了进来,竟是不让白玉霜演出了,说她的戏曲有伤风化,要将她驱逐出京。原来是因为当时的北平市长袁良请白玉霜吃饭,白玉霜却婉言谢绝了。拂了市长的面子。这市长便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来将她驱逐出京了。白玉霜没有丝毫的方法抗拒,多番辗转她来到了上海。而在上海这一时期她迎来了自己巅峰。

来到上海后。因当时名怜朱定霞正在上海演出。使得评剧在上海有了一定的小名气。而白玉霜也是自幼习得百家之长。她根据上海观众的喜好对自己的唱腔进行了又一次的改编。所以她第一次登台便引了让上海观众爱上了这个婉转低吟的唱腔,就连文艺界也为她的唱腔所倾倒。《时事新报》上刊登了著名戏剧家洪深、田汉等人的文章,盛誉她为“评剧皇后”。1936年还出演了电影《海棠红》,自此白玉霜名声大噪,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抗战时期,回北平演出时白玉霜因没有疏通好汉奸时报《新民报》主编吴菊痴,吴菊痴便在报纸上造谣生事污蔑白玉莲。白玉莲对此无可奈何,只好托人约出吴菊痴,请他吃饭递上红包。可谁想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刚吃完饭出门吴菊痴便被抗日分子枪杀了,白玉莲因此被日本人投进监狱。她在监狱里饱受折磨,日军用惨无人道的手段对付白玉霜。导致她烙下病根。

1942年白玉霜被确诊为子宫癌。同年8月便香消玉殒了。白玉霜短暂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就这样落幕了。有过坎坷有过辉煌,最终像一缕香烟消散在这让她亦爱亦恨的世界。

系统不忙了
1 楼
那么新凤霞呢?
城市沉睡
2 楼
亡国奴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马三立
3 楼
大口落子。
残牙
4 楼
弱国的下场。。。
a
anywho
5 楼
戰犯倭蠻人是世界上最殘忍的動物
越狱
6 楼
新民报汉奸报纸,怎么跟现在的南方系媒体新京报一个意思?
h
han89012
7 楼
狗粮果粉怎么没了(●—●)?
古墨
8 楼
那玛丽莲梦露了?
S
Sydneyguai
9 楼
新评剧皇后新凤霞在文革中被中国人折磨致死
g
gengshuang
10 楼
y
yuanfangzhi
11 楼
白玉莲因此被日本人投进监狱。她在监狱里饱受折磨,日军用惨无人道的手段对付白玉霜。导致她烙下病根。 --------------------------------------- 看看是不是似曾相识? 单田芳自传:“文革”的时候,我的牙齿被打掉了几颗后,牙就疼,从来没有间断过,开始带牙套演出,结果掉颗牙就得换个牙套,得适应很长时间才能合适.......到了1984年,我一狠心把满口的牙都拔掉了,换了一口假牙。 叶企孙,国内近代物理奠基人。20年代即取得哈佛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两弹一星”功勋23人,一大半都是他的学生。然而他文革期间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无故关押批斗,一度迫害到精神失常、出现幻听的地步,直到1975年才解除隔离,7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