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中国供应商观望 但恐要忍痛割肉割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6日 11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60752 阅读
13 评论
BBC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张先生在中国广州经营一家珠宝首饰代工厂,为美国一个主要快消首饰品牌在亚洲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雇有100多位工人。

特朗普政府最初宣布对全球多国征收“对等关税”,张先生对BBC说, 当他得知对越南的税率更高时,有种莫名其妙的很开心。

“太好了,我们更有竞争力了,”他记得当时自己是这么说。

他说,但现在大家都只能观望。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所有进入美国的进口产品加征“基准关税”,税率定为10%,该“基准关税”4月5日已生效。 同时,美国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额外征收最高49%的“对等关税”,包括对越南的46%。

仅仅一周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暂停实施90天。

针对中国,特朗普政府将“对等关税”不断加码至145%,包括之前因芬太尼问题而征收20%关税。 北京紧随其后, 一路反制,将对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125%,并说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巨大不确定性导致上周全球股市动荡,香港恒生指数4月7日首次单日急泻3,021点,创27年来最大跌幅。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过去一周,特朗普宣布对许多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但针对中国的力度最大

特朗普为何在贸易问题上打击中国——以及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2025年4月11日

特朗普可能退了一步,但这场风波远未结束2025年4月11日

特朗普与中国关税战:iPhone价格会因此上涨吗?2025年4月11日

“完全傻眼”

张先生说, 一个月前,特朗普第一次提出加20%关税(芬太尼关税)的时候,美国品牌方要求他们让利5%以便共担关税成本风险。 张先生和对方商定一个月后再议详情,把谈判的日子定在了4月9日。

但就在9日,一切都变了,张先生说这让他们“完全傻眼”。 品牌方提出在这个关税基础上,张先生的工厂应该让利10%,远高于他们打算接受的2-4%。 双方谈判还在继续,目前还没有结果。

张先生担心关税政策还会再变,也希望关税战只是短期行为。 他说,即便关税不可避免,对于美国品牌方来说,找到新的供应商且转走起码需要一年,而这个时间足够双方都找到新出路。

“何况珠宝加工是有技术要求的,不是哪里都有这样的成本和技术,”他说。

美中关税战戏码不断增加之际,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关税相关新闻下方的留言往往被官方筛选后留存展示,和外交部的强硬发言一样,同样呈现出“战狼”和民粹特色。

与之相比,像张先生这样与关税利益切身相关的商户们显得更务实,他们表示自己对于政策流向“不算关心”,认为关税战“只是短暂的”,对市场未来依然保有一定信心。

另有其他领域的商户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下越加“内卷”的营商环境,短期内让他们无暇顾及关税带来的冲击。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4月7日,从股市到大宗商品,甚至数字资产,都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遭受影响

“美国的订单打钱快、省事、利润高”

张先生的妻子张女士是美国一家女性快消服装品牌的中国供应商之一。 同样在广州的工厂,目前有50多位工人还在流水线上工作。

在过去几年里,张女士工厂还为一家国内品牌供货,对于她来说,中美两边订单量和效益五五分。

张女士说,关税战对她还有些遥远——今年的服装生意非常难做,外贸内销两个市场环境都不算好。

她直言在目前这个阶段,不算担心关税上涨会导致美国顾客流失,因为“他们要找到新的工厂和供应商起码得花一年,我们工厂很灵活,好掉头”。

但她说,他们实在不想失去美国的客户,因为美国商人在接收货物这件事上非常干脆,收到货了一周到款,“美国的订单打钱快、省事、利润高。”

相较之下,国内市场(客户)现在事儿太多了,售后处理情况比较多,还很麻烦,“穿过的衣服要退货给我们、有线头、一点点染色问题、不是我们工厂的问题都要退货给我们,很麻烦的”。 但胜在国内客订单稳定, “对我们来说其实真的就是有订单就好了”。

张女士直言,她对中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击态度和政策部署没有想法,也不是特别关心。 谈及政府反应和政策时,张女士会陷入迷茫; 但在论及市场风向时会有极大兴趣。 她说,这样的心态在广东商户中极为常见。 和宏观政策相比,她更关系市场的钱会流向何处,“这是比较实际的东西”。

至于要不要做欧洲市场,张女士还不好说,“但哪里赚钱做哪里好了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不少消费者表示,担心苹果手机的价格受到高关税影响而上涨

贸易战会带来意外惊喜吗?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成长经济的“三驾马车”。

中国今年首季GDP按年增加5.4%,但在关税阴霾下,多家大行下调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瑞银由4%下调至3.4%,摩根士丹利由4.5%下调至4.2%。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分析指,这次关税战不是一次性打击,而是结构性改变,波及范围不仅限于外贸领域。

他对BBC中文说:“这不止中美关系的问题,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本质上是反全球化,而中国过去40年就是依靠全球化崛起。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中国GDP能维持在4%的增长水平,也难以避免通缩和失业率上升。”

杨宇霆进一步指出,房地产市场本来在今年有望比去年稍微好转,但现在结构性改变下“完全没有反弹的空间”。

香港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希炜教授对BBC中文说,不少中国企业尝试将部分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但由于产品不太符合国内需求,加上中国近期的消费降级,这一转型困难重重。

邓教授认为,在外部压力之下,中国出口占比的进一步下降,以及私人消费在GDP中比重的提升,正是中国政府一直期望实现、更平衡的经济模式。“可以说,这是当前贸易战中一个意外的好处。”

但杨宇霆表示,中国政府短期内刺激内需,预料都是低端消费,最多只能维持量,总体价格会下降,意味整体收入增长下降。“争相割价去增加竞争力,内卷更加严重。”

星展银行(香港)经济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谢家曦对BBC表示,中国出口约占GDP的20%,而对美国的出口仅占中国GDP约2%。 他说, 尽管关税造成压力,但实际影响可能不会过于严重。他补充指,去年中国对东盟(ASEAN)的出口显著增长,占其出口总额的16.4%,新兴市场或可缓冲对美贸易的损失。

外贸市场仍值得一搏吗?

阿里巴巴国际站是深圳外贸商的首选之一,该平台招商客户经理马泽华说,她的客户普遍认为,与其加入国内的“内卷市场”,不如在外贸市场上搏一搏,越来越多人在欧洲市场寻找机会。

马泽华的一个师兄做五金工具,做不进美国市场,目前做南美洲,南美洲的国家工业化水准太低,生产成本至少是中国的五倍以上,因此即使国外运费很贵,1公斤人民币60元(8.16美元),但还是从中国购买划算。

作为“中间人”的平台方,马泽华说她从去年底开始就非常忙碌——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目前来看已经开始的关税战,商谈行情变化。

但她和客户都认为加关税是短期行为,只是特朗普为了获得与其他国家谈判筹码及推动国内制造业回流的手段,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仍有大量零部件依赖进口,因此国内通货膨胀将难以避免。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整个工业的配套体系世界之最,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可以取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仍然是国外客户采购产品的唯一管道。”

“但过往原本稳定的海外客户会因为成本问题重新找供应链,是市场洗牌和获取大客户的机会。”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阿里巴巴集团深圳总部

o
oldoldcandy
1 楼
美国人民享受高物价吧...🤣🤣
对不起我是警察
2 楼
留园不报道被乌克兰抓获的中国战俘的事吗?🤣 [2评]
s
slimane
3 楼
在过去几年里,张女士工厂还为一家国内品牌供货,对于她来说,中美两边订单量和效益五五分。 呵呵呵呵,國內消費市場效益連醜國十分之一都沒有
m
mrp
4 楼
这么关心中国战俘你还是滚回中国吧
d
dorger
5 楼
被抓的战俘和你们狗粮都一样,自己选择作死,政府管你个毛。
灯塔路
6 楼
美国耗材 受苦受难
b
bigsloth
7 楼
这次打架的人没事,有事的是吃瓜的
a
anywho
8 楼
BBC=💩❗️
爱美神
9 楼
那么多雇佣兵 全世界各地跑去自己送死的,都要开个新闻发布会吗? 更不用说 这两个是【纳粹表演学校】毕业的… 你能不能 多吃点鱼油补补脑! 这么多套路的舆论,还需要看吗?
文强
10 楼
Lol
这是神马情况
11 楼
香港那个搞笑!对东盟出口增加是为了洗产地,做中转,最后目的地还是美帝!美帝如果与东盟谈判破裂,东盟关税还会恢复贸易战初水平,平均40%!试问党国出口东盟还会增加吗?估计到时候东盟给党国加个40%关税都是可能的!哈哈
j
jellyfishoil
12 楼
中美这场贸易战,川普说中国受的伤害更大,其实没有说错。只是中国已经宣布奉除到底了,所以即使损失更大,也别无选择
L
Laowosheng
13 楼
让美国人到冬天都买不到冬衣穿,冻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