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老到晦涩還是辞不配位?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8月3日 12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27031 阅读
47 评论
澎湃新闻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发布文章称,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

中国知网显示,浙江教学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中小学师生,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育类报刊社。

在前述文章中,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该满分作文点评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该篇高考作文引发热议。目前,"教学月刊"公众号前述文章已删除。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资深传媒人朱学东在微博评论称,"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 朱学东称,"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8月3日,作家马伯庸在微博评论称,前述文章很难用"满分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地评价。他称,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祓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

但马伯庸认为,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针对前述作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向澎湃新闻表示,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作文。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也确实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

熊丙奇同时表示,评价作文是教育领域的专业事务,网友并非都具有这样的专业水平。因此还是要看专业教师对此的评价。每年都有网友对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并不专业。

生活在树上 浙江一考生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评点

陈建新,浙江大学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空城之主
1 楼
那个给39分的老师倒了霉了。被人看透。
刚满十八
2 楼
这种为写作文而写的文章有屁用。看那些词句的组合,如同草莓炒鸡蛋,香蕉蒸排骨,苹果红烧肉。
z
zhichi
3 楼
我觉得非常做作的文章。词汇生癖也就罢了,毕竟意思是对的,一个文章到处都是引用别人的话就太低级了。而且还都是些半瓶子醋的话。道理要自己讲清楚。国内这是在培养些什么?读读海明威吧。
z
zhichi
4 楼
那个副教授水的很。
雅皮士
5 楼
这是一篇按照高分作文的模式来写的作文,应用于高考也还可以。
g
gameon
6 楼
这种作文应该叫造文。 每一个段落至少放一两个洋人的名字,三四个生僻字,来要挟判卷老师给高分,也算是挺有"手段"和"心机"。呵呵 所以这种用预备好的模式造出来的文章,能得及格分已经很不错了。
金秋天天
7 楼
论点多,析不深。东拉西扯,大张小合。没什么用处。
l
luckystarweiwei
8 楼
用生僻字和引用堆砌的所谓“文章”,实则根本言之无物,也没有新意.
l
luckystarweiwei
9 楼
大家从不用什么生僻字故作高深,看看“济南的冬天”,寥寥数笔,跃然纸上.
胡小海
10 楼
人才啊!说了半个小时,等于什么也没说。
密码忘记了
11 楼
认同39分是合适的。明显地为文而文,故作高深,完全没有考虑做文章的目的是表达,交流。点评教授已知该文晦涩的毛病,并不提倡,然何以又给满分?
我胖我的
12 楼
引用和选字就不说了。最后一句,“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我真是完全没看懂。这是什么句子结构?
L
Leah_lee
13 楼
这是一种哲学思维,也即高度抽象,与言之无物无关。它的价值在于思辨而不是例证。
L
Leah_lee
14 楼
90% 即可,滿分太過了吧。
L
Leah_lee
15 楼
一个中学生写出如此文章,确实惊人。看来00后,也不知是沉迷于现代科技提供的娱乐。他们也在积累知识,思考社会与人生。
m
mont_hy
16 楼
逸马杀犬于道。
空城之主
17 楼
给39分并没有错,但是这么多人给满分,反映了世风的变化。过去一板一眼,不合规范的一律否定,现在只要不顶撞上面的政策,都愿意取更为宽容的裁决。毕竟只是高考,不是殿试。此生并无大才,其他科目应该兴趣很少。然而72行各有独到,不因为老气横秋而埋没了在文字上非常努力的学生,还是有道理的。
密码忘记了
18 楼
也许高考作文一项应该取销。判卷标准太难统一,而对考生而言,高考分数又如此重要。如此没有客观评价标准的东西,不知祸害了多少考生。 为何不能用完全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考核来取代作文?
空城之主
19 楼
密码忘记了:叙述的能力不考,就不叫语文了。问题是出题太刁钻,常常叫学生无话可说,还以为这就是水平。
采菊客
20 楼
作文打分主观性太强。如果我给这篇文章打分,绝对是低分。
采菊客
21 楼
典型的皇帝的新衣。。。这位浙大教授看着也是以为故弄玄虚的绣花枕头
密码忘记了
22 楼
谢空城之主参与讨论。叙述的能力当然要考核,但问题是能否用更客观,可以量化的评判机制,而不是用一篇文章:分数判定全凭阅卷人好恶,考生还没有任何办法申辩。
e
elfen2299
23 楼
没事。说不定这孩子有兴趣研究冷僻学科,给个机会让他去社会学院,埋头几十年说不定又是个钱钟书。 就是他要是报什么国际金融或者生物科技,那他就是个骗子
e
elfen2299
24 楼
高中生,就算只是皮毛,了解这么多典故也不错了 哲学的东西要想系统严谨,非得十几年几十年不可 就是用词太做作,为卖弄而卖弄
C
Cathy_Bay
25 楼
不好意思,想问这文章到底要说什么?从头到尾词藻,典故,他人思想的堆砌,可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空城之主
26 楼
密码忘记了:不客气啊。其实我们殊途同归。作文出题简单一些,保证每个考生都立即有话说,而且说同一件事。在这个前提下能力就反映在叙述上,标准比较简单,考官的主观误差就小。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分数两头小,中间大,未始不是好事。
g
goldenman
27 楼
难啊,高三学生。大家太苛刻了,也许其中的深意不便于明说,只能晦涩些,意会即可。
雅是一种德
28 楼
读起来很累,看来我水平有限
C
Cathy_Bay
29 楼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 “我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向往升上天空” 省略主语。没有标点,古文的结构。就这点小心思,还XX生活在树上,树懒啊?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不是一个意思?
8
8421
30 楼
有谁知道满分是多少分?请教。
空城之主
31 楼
60
8
8421
32 楼
一将功成万骨枯
33 楼
回头看,高考生的文化水平是此生最高水准
D
Dalidali
34 楼
教授和专家等被人们嘲笑为“叫兽”,“砖家”. 此风不可长! 看! 我们教授,专家就和你们不一样! 满分!
o
optionguy
35 楼
这篇早在考前就写好了 只是 最后那一小段是考试时加上去的
o
optionguy
36 楼
to be fair, 即使是考前准备好的 考试时把这一篇写出来 也得有一定水平才行 这帮叫兽有问题 遇到这样一个 自己一辈子没见过的奇才 为什么不再去面试确定一下
我是谁都不是
37 楼
文章的精髓,简要清通。他差得远。他得满分只是和其他考生比。只证明了中文整体水准低下。这叫堆砌!更难听一点。无病呻吟!
D
Dingxiang
38 楼
化简为繁、玩弄文字的经典范例,出自一个当今高中学生之手,还得到权威的赏识,恐怖至极!
i
iloveCCP
39 楼
读了三遍才大致懂了要表达的意思:我想在天空自由飞翔,但还是要遵从传统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不明白的是,传统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到底是什么?回归大地脚踏实地?还是现实社会中类似于电视剧“”三十而已”从小就拼爹拼钱被逼着学习各种培训班,中专的料子却被期望读哈佛耶鲁?抑或从小就被灌输虚无缥缈的不可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理想?如果是后者,此文逻辑不通,因为他的心灵渴望和社会国家期望一致,没啥必要啰嗦了。 几个明显的毛病: 1,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而”字多余了。 2.头一句引用了外国某人的“言”。而后面提到两个外国人“之言”,确没具体说明是什么“言”,人家说的话多了,究竟是什么言? 3.“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没有转折,难以短句,难以理解,只能靠上文理解。应为:“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确渴望升上天空“。不然也可以误解为:“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始终升上天空“,升上天空只是一个动作过程,不可能始终的,但句子的写法却可以这么理解。 满分60分,我给40。不提倡这种写法。整篇文章给人翻译体的感觉。要说是文言文,读起来又没有经典文言文那种读起来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节奏。
三木匠
40 楼
语文而已。。。算个X!
山乡不仕老了
41 楼
文风随世风日下,考生同众生表相。
i
iloveCCP
42 楼
该文其实是讽刺嘲笑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中提到了共同体不切实际。
D
Do_u_read?
43 楼
肯定不少人不服气,如楼下的若干人。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在事先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文章,完全可以大赞。
彼采萍兮
44 楼
“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很同意这句话,所以这篇作文还是得给满分,因为高考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这篇作文充分说明了阅读量和语言运用能力,所以不得不给高分。有没有思想不属于语文的范畴。本质上,是篇八股考试文,充分利用了规则,无可厚非。
D
Dingxiang
45 楼
我是谁都不是 发表评论于 2020-08-03 08:30:25 文章的精髓,简要清通。他差得远。他得满分只是和其他考生比。只证明了中文整体水准低下。这叫堆砌!更难听一点。无病呻吟! ******************** +100 卖弄文才:却无文采 故弄玄虚:既不玄又不虚
Y
Yangtsz
46 楼
《平安经》的另一个极端。
d
deardeermac
47 楼
孔乙己表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