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0月26日),在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流传署名清华校友阎淮发出的一份“为胡锦涛学长的安危致习近平学弟的公开信”,称有关胡锦涛离席事件的传言四起,望习澄清,以正视听。
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在二十大最后一天(22日)早些时候参加了闭门会议,然后在会议最后一段时间允许媒体进入后不久,他被两名工作人员突然请离座位。他的肢体语言显示,不愿意离开。同时,主席台上就坐的元老以及现任领导人都一脸默然,无人回头、关注胡锦涛离席。这一幕正好被外国记者的摄像机拍下。
阎淮在信中说,“二十大开幕式看到学弟精神焕发与学长苍老憔悴感触良多,闭幕式学长被搀扶离席令人费解。”
他表示,海外媒体与国内网络疑云顿起传言遍布,期望习近平能“迅速公开事实,立即平息混乱”。
阎淮自述,他80年代在中组部工作时,曾经与胡锦涛和习近平都有过密切的双边接触。
他写道:“胡学长若因身体欠佳离席,请简略公布病情……现在全世界皆知此事,全国民众都关心胡前主席的健康。
“若非生理因素,则即心理原因导致的行为。胡学长与学弟的不下,一方或双方可能有处理欠佳之处……也请学弟您调查……以正视听了结此事。”
中欧商会主席:中共党内派系之间的共识模式已死
胡锦涛离席事件也在外国商界引发关注和解读。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周二(10月25日)接受瑞士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NZZ)采访时表示,胡锦涛被带离人民大会堂代表“旧时代的象征性结束,也意味着(中共)党内不同派别之间过去达成的共识旧模式死亡”。
他认为,现在,习近平已经确定了他的方向,且不再容忍不同党内意见。
伍德克说:“胡锦涛被带离,象征着习近平已经废除了旧政治,事实上只有他一人在掌权。”
他叹息说,在胡锦涛被工作人员带离现场时,没有一个党内高官起身,也没有一人表示支持胡锦涛。
“每个人都坐在那里,表情凝重。这不是胡锦涛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他说。“我想,大家必须习惯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一切都将变得更加专制。”
伍德克在受访时难以掩饰对中共二十大的失望。作为在中国生活工作四十多年并在上海定居的顶级欧洲商界人士,伍德克比任何西方观察家都更深入了解中国。
余茂春:胡锦涛事件凸显中共内部斗争残酷
胡锦涛被当众架走 或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余茂春先生先请您解读一下今天被传的,这个刷屏的这么一件事情。当然我们这个节目的录制时间,是二十大刚开完,播出时间已经是二十大之后了。但是还是想请您先解读一下,在这个闭幕式上,胡锦涛被当众架走,非常明显这一分多钟的视频显示出,他是不情愿的。那么李克强和汪洋已经不是中央委员了,所以他们一定是出局的这个状况。这两件事外界认为可能是有关联的,我想先请您解读一下,在闭幕式上出现的胡锦涛被架走这么一幕,您怎么解读?
余茂春:这个很有意思,这个在中共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以前如果说党内斗争或者路线斗争,或者就出了反党集团。一般来讲,像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人,他会当面羞辱你,他会让你在灵魂深处拷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天我们看见用这个就是把这个人带走,而且是非常不体面的这么一个带走的方式,这个我觉得还是比较空前的。但是这个也是在逻辑之中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可能的解释。
就是说我想这样,在中共的这个领导轮替方面的规则,这个它是不民主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了。所以习近平他要连任,他以前基本上就是要靠中共党内一些大佬来起很多决定性的作用,你比如像邓小平,像江泽民。但是现在这个在中共的高层里面,有大佬地位的人,基本上没有了。江泽民已经是非常老朽了,邓小平早就死掉了。唯一能够靠近大佬地位的那么一个人就是胡锦涛,他是中共前总书记,是习近平的前任。
在中共这种国内党内斗争的情况下,它没有一种公开表达不满的情绪,所以我猜想肯定有很多对习近平不满的人,他很可能就是反映到胡锦涛那去。而胡锦涛是他们的传声筒。
所以我觉得这个很可能就是习近平他觉得在下一轮举手表决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胡锦涛可能就不举手同意,或者举否决和反对,那么这个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声誉上的损失,所谓的reputational cost。所以我觉得把他带走,这个肯定是不得已的一个手法。
凸显中共高层非常残酷的党内斗争
另外一点,这个就像当年金正恩镇压异己一样,不过那个时候出去是马上枪毙,这样子的话,这个带出去的,把胡锦涛带走了,那么一个作用,就是对他自己的声望,对胡锦涛时代留下来的所有的这个理想会彻底清除。我想可能在这一场会议开完之后,很可能又有一场路线斗争,然后会有大宣传,就像当年毛泽东批判彭德怀和整刘少奇一样,套数已经是非常的熟悉的了。
主持人:所以您认为通常中共是黑箱作业,所以像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允许这样的场面被录下来,这是非常罕见的,您认为这是有意的是吗?是习近平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或者为了震慑对手,而有意让它这么公开地去出现。
余茂春:我觉得,是有意的还是迫不得已的,这个我现在很难讲,因为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可以猜想就是逻辑上来讲,很可能就是在主席台上面之前那一段时间,就是在那举手表决之后可能有一些举动,然后我们可以看以后的视频,可以做一些比较,这个稍微有点信息预测。但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是有意的,不过效果都是一样,都是为了确立习近平那么一个权威的地位。
所以我觉得中共的黑箱作业,但是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它把在黑箱作业里面一些非常残酷的党内斗争的现实已经表现出来了。
政治局常委完全按照习近平意志行动
主持人:现在我们录制这个采访的时候,离一中全会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在我们采访播出的时候,常委名单应该已经尘埃落定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习家军将全面上位,甚至李强有可能会成为总理。所以余茂春先生,您如何预测常委的人选呢?
余茂春:我对这个常委谁进谁出,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灵感或者是兴趣。因为在这种常委的组成之下,只要有一个最高领袖,这个常委怎么运作完全是按照最高领袖的意志来的。那么我想李克强,像汪洋这些人出局,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很可能跟执行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不力。你看现在也很有可能出任总理的那个人是李强,李强是上海的一把手,所以他对这个清零政策执行得非常彻底,所以习近平很欣赏。
这是我的猜想,但是我个人来讲,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7个成员,它的组成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多的,对我来讲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每一个人,他负责的是一个,中国这个政治社会团体的一些某些个具体的部分,怎么样执行,按照谁的意志来执行,这完全是按照习近平一个人来说的。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在今天习近平大权独揽的情况下,这个常委的组成去分析它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是吧?就习近平跟常委之间,可能真的就是像蔡霞教授所说的,是一种君臣关系。
余茂春:对、对,这个从来就不是……政治局常委这个当然是一个很荣耀的一个机构,能够进去当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你看从毛泽东以来,政治局常委谁上谁下,谁在里面,谁在外面,对这个政权的性质、它的方向,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最高领袖让谁进谁下,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决定的,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的政治中间,有很多围绕中国内部权力争斗的那么一些运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很愿意讲这些事情,因为他们很多人都跟中共国内党内的某一个派别可能有一点联系。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讲,那是人家自己家里面的事儿,所以中国老百姓他基本上来讲,对这些谁进常委,谁不进常委,我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
习近平连任将深化他一系列政策
主持人:那现在习近平基本上铁定连任,那您觉得他的连任对于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余茂春:他的连任对中国和世界就意味着,习近平过去10年以来所执行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会继续、会深化。那么中国现在走到这一步,我觉得它自己觉得好像是力量在增强,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它实际上衰退,衰退很厉害。它的经济现在是一团糟,国际社会上它是孤家寡人,再加上它的战略前景也是非常模糊。而且最主要的是全世界的,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国家都认识到中共在习近平领导下,是对世界和平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说习近平他当政了,他失去了中国向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会,这个我觉得是这个国家的不幸。
主持人:但是按照刚才我们谈到的对于常委的关注,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是不是现在全球对于习近平是否连任的关注也过于着重了,因为如果换一个人上来,中共的政权性质还是不会变的,是不是?
余茂春:我这样看,我觉得这个世界对中共这个二十大的人事选择,他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这可以理解。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他们想知道就是习近平的这种方针是不是还能够继续?但是这种疑问,在几个月以前就早就打消了,我从头开始就觉得习近平他要想连任的话,他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他对华政策,他基本上是从一种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制定,就是假设习近平这套政策方针在中国大陆还会继续执行很多年。
所以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效果可以产生。但是中国这套政策它能够执行下去到多久,那么在很多层面上,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民生能够维持多久,这个又加上了很多的问号。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来谈一谈,就是说习近平这样的一个连任,像您说的他的政策很多都会延续甚至深化。比如说政治上可能是会继续左转,外交上可能这个对抗的态势也会增强,那台海的局势也会紧张,那经济上您说的其实也是在走向一个非常衰败的这样一个状态。那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他所有的政策都会延续的话,您认为对于美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那美国政府对于习近平的连任,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呢?
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大变
余茂春:这个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它在过去的5、6年以来,它有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在这之前,我们基本上对华政策的是注重于短期的政策,就是有些什么具体的事情要解决。那么这个国家……这个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都是比较拘泥于一些比较短期性的东西。那么过去5年以来,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它比较注重一些长期的战略性的东西。它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略意义和战略意图有一个重新的界定。
所以说,现在就是习近平连任不连任,那么美国的对华政策,它基本上就是基于一种长期的一种认识。这种长期的认识对美国的国际外交的定位,甚至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一些重新组阁,它都有一定的这个影响,这个影响实际上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二十大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它不是决定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早就存在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因为很多人认为习近平连任之后,对于台湾的这种逼迫可能会加强。那么前两天美国军方的人士甚至认为,习近平对于武统台湾的这样的计划会提前到2023年。那台湾问题,其实台海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中美对抗的最直接的前沿。那您怎么看呢?
余茂春:这个台湾问题实际上中共讲了几十年了,它每次跟美国高层互动的时候,总是说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最核心的问题,这个东西几十年没有一点变化。关键的问题就是什么?中共它要对台湾做出比较重大的决策时候,它会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的能力的问题,另外一个还有概率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我读了一下这个习近平的二十大的报告。
他的二十大的报告跟这个十九大的报告还不一样。在2017年,习近平做十九大报告的时候,那个时候底气很足的。他讲什么东升西降,他要领导世界人民去建立人类社会的共同体。所以说,他还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大家振奋起来,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周三(10月26日),在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流传署名清华校友阎淮发出的一份“为胡锦涛学长的安危致习近平学弟的公开信”,称有关胡锦涛离席事件的传言四起,望习澄清,以正视听。
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在二十大最后一天(22日)早些时候参加了闭门会议,然后在会议最后一段时间允许媒体进入后不久,他被两名工作人员突然请离座位。他的肢体语言显示,不愿意离开。同时,主席台上就坐的元老以及现任领导人都一脸默然,无人回头、关注胡锦涛离席。这一幕正好被外国记者的摄像机拍下。
阎淮在信中说,“二十大开幕式看到学弟精神焕发与学长苍老憔悴感触良多,闭幕式学长被搀扶离席令人费解。”
他表示,海外媒体与国内网络疑云顿起传言遍布,期望习近平能“迅速公开事实,立即平息混乱”。
阎淮自述,他80年代在中组部工作时,曾经与胡锦涛和习近平都有过密切的双边接触。
他写道:“胡学长若因身体欠佳离席,请简略公布病情……现在全世界皆知此事,全国民众都关心胡前主席的健康。
“若非生理因素,则即心理原因导致的行为。胡学长与学弟的不下,一方或双方可能有处理欠佳之处……也请学弟您调查……以正视听了结此事。”
中欧商会主席:中共党内派系之间的共识模式已死
胡锦涛离席事件也在外国商界引发关注和解读。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周二(10月25日)接受瑞士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NZZ)采访时表示,胡锦涛被带离人民大会堂代表“旧时代的象征性结束,也意味着(中共)党内不同派别之间过去达成的共识旧模式死亡”。
他认为,现在,习近平已经确定了他的方向,且不再容忍不同党内意见。
伍德克说:“胡锦涛被带离,象征着习近平已经废除了旧政治,事实上只有他一人在掌权。”
他叹息说,在胡锦涛被工作人员带离现场时,没有一个党内高官起身,也没有一人表示支持胡锦涛。
“每个人都坐在那里,表情凝重。这不是胡锦涛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他说。“我想,大家必须习惯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一切都将变得更加专制。”
伍德克在受访时难以掩饰对中共二十大的失望。作为在中国生活工作四十多年并在上海定居的顶级欧洲商界人士,伍德克比任何西方观察家都更深入了解中国。
余茂春:胡锦涛事件凸显中共内部斗争残酷
胡锦涛被当众架走 或避免出现尴尬局面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余茂春先生先请您解读一下今天被传的,这个刷屏的这么一件事情。当然我们这个节目的录制时间,是二十大刚开完,播出时间已经是二十大之后了。但是还是想请您先解读一下,在这个闭幕式上,胡锦涛被当众架走,非常明显这一分多钟的视频显示出,他是不情愿的。那么李克强和汪洋已经不是中央委员了,所以他们一定是出局的这个状况。这两件事外界认为可能是有关联的,我想先请您解读一下,在闭幕式上出现的胡锦涛被架走这么一幕,您怎么解读?
余茂春:这个很有意思,这个在中共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以前如果说党内斗争或者路线斗争,或者就出了反党集团。一般来讲,像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人,他会当面羞辱你,他会让你在灵魂深处拷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天我们看见用这个就是把这个人带走,而且是非常不体面的这么一个带走的方式,这个我觉得还是比较空前的。但是这个也是在逻辑之中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可能的解释。
就是说我想这样,在中共的这个领导轮替方面的规则,这个它是不民主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了。所以习近平他要连任,他以前基本上就是要靠中共党内一些大佬来起很多决定性的作用,你比如像邓小平,像江泽民。但是现在这个在中共的高层里面,有大佬地位的人,基本上没有了。江泽民已经是非常老朽了,邓小平早就死掉了。唯一能够靠近大佬地位的那么一个人就是胡锦涛,他是中共前总书记,是习近平的前任。
在中共这种国内党内斗争的情况下,它没有一种公开表达不满的情绪,所以我猜想肯定有很多对习近平不满的人,他很可能就是反映到胡锦涛那去。而胡锦涛是他们的传声筒。
所以我觉得这个很可能就是习近平他觉得在下一轮举手表决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胡锦涛可能就不举手同意,或者举否决和反对,那么这个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声誉上的损失,所谓的reputational cost。所以我觉得把他带走,这个肯定是不得已的一个手法。
凸显中共高层非常残酷的党内斗争
另外一点,这个就像当年金正恩镇压异己一样,不过那个时候出去是马上枪毙,这样子的话,这个带出去的,把胡锦涛带走了,那么一个作用,就是对他自己的声望,对胡锦涛时代留下来的所有的这个理想会彻底清除。我想可能在这一场会议开完之后,很可能又有一场路线斗争,然后会有大宣传,就像当年毛泽东批判彭德怀和整刘少奇一样,套数已经是非常的熟悉的了。
主持人:所以您认为通常中共是黑箱作业,所以像这种众目睽睽之下,允许这样的场面被录下来,这是非常罕见的,您认为这是有意的是吗?是习近平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或者为了震慑对手,而有意让它这么公开地去出现。
余茂春:我觉得,是有意的还是迫不得已的,这个我现在很难讲,因为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可以猜想就是逻辑上来讲,很可能就是在主席台上面之前那一段时间,就是在那举手表决之后可能有一些举动,然后我们可以看以后的视频,可以做一些比较,这个稍微有点信息预测。但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他是有意的,不过效果都是一样,都是为了确立习近平那么一个权威的地位。
所以我觉得中共的黑箱作业,但是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它把在黑箱作业里面一些非常残酷的党内斗争的现实已经表现出来了。
政治局常委完全按照习近平意志行动
主持人:现在我们录制这个采访的时候,离一中全会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在我们采访播出的时候,常委名单应该已经尘埃落定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习家军将全面上位,甚至李强有可能会成为总理。所以余茂春先生,您如何预测常委的人选呢?
余茂春:我对这个常委谁进谁出,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灵感或者是兴趣。因为在这种常委的组成之下,只要有一个最高领袖,这个常委怎么运作完全是按照最高领袖的意志来的。那么我想李克强,像汪洋这些人出局,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很可能跟执行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不力。你看现在也很有可能出任总理的那个人是李强,李强是上海的一把手,所以他对这个清零政策执行得非常彻底,所以习近平很欣赏。
这是我的猜想,但是我个人来讲,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7个成员,它的组成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多的,对我来讲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每一个人,他负责的是一个,中国这个政治社会团体的一些某些个具体的部分,怎么样执行,按照谁的意志来执行,这完全是按照习近平一个人来说的。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在今天习近平大权独揽的情况下,这个常委的组成去分析它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是吧?就习近平跟常委之间,可能真的就是像蔡霞教授所说的,是一种君臣关系。
余茂春:对、对,这个从来就不是……政治局常委这个当然是一个很荣耀的一个机构,能够进去当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你看从毛泽东以来,政治局常委谁上谁下,谁在里面,谁在外面,对这个政权的性质、它的方向,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最高领袖让谁进谁下,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决定的,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的政治中间,有很多围绕中国内部权力争斗的那么一些运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很愿意讲这些事情,因为他们很多人都跟中共国内党内的某一个派别可能有一点联系。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讲,那是人家自己家里面的事儿,所以中国老百姓他基本上来讲,对这些谁进常委,谁不进常委,我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
习近平连任将深化他一系列政策
主持人:那现在习近平基本上铁定连任,那您觉得他的连任对于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余茂春:他的连任对中国和世界就意味着,习近平过去10年以来所执行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会继续、会深化。那么中国现在走到这一步,我觉得它自己觉得好像是力量在增强,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它实际上衰退,衰退很厉害。它的经济现在是一团糟,国际社会上它是孤家寡人,再加上它的战略前景也是非常模糊。而且最主要的是全世界的,几乎所有的重要的国家都认识到中共在习近平领导下,是对世界和平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说习近平他当政了,他失去了中国向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会,这个我觉得是这个国家的不幸。
主持人:但是按照刚才我们谈到的对于常委的关注,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是不是现在全球对于习近平是否连任的关注也过于着重了,因为如果换一个人上来,中共的政权性质还是不会变的,是不是?
余茂春:我这样看,我觉得这个世界对中共这个二十大的人事选择,他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这可以理解。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他们想知道就是习近平的这种方针是不是还能够继续?但是这种疑问,在几个月以前就早就打消了,我从头开始就觉得习近平他要想连任的话,他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很多人就觉得,他对华政策,他基本上是从一种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制定,就是假设习近平这套政策方针在中国大陆还会继续执行很多年。
所以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效果可以产生。但是中国这套政策它能够执行下去到多久,那么在很多层面上,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民生能够维持多久,这个又加上了很多的问号。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来谈一谈,就是说习近平这样的一个连任,像您说的他的政策很多都会延续甚至深化。比如说政治上可能是会继续左转,外交上可能这个对抗的态势也会增强,那台海的局势也会紧张,那经济上您说的其实也是在走向一个非常衰败的这样一个状态。那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他所有的政策都会延续的话,您认为对于美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那美国政府对于习近平的连任,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呢?
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大变
余茂春:这个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它在过去的5、6年以来,它有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在这之前,我们基本上对华政策的是注重于短期的政策,就是有些什么具体的事情要解决。那么这个国家……这个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都是比较拘泥于一些比较短期性的东西。那么过去5年以来,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它比较注重一些长期的战略性的东西。它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略意义和战略意图有一个重新的界定。
所以说,现在就是习近平连任不连任,那么美国的对华政策,它基本上就是基于一种长期的一种认识。这种长期的认识对美国的国际外交的定位,甚至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一些重新组阁,它都有一定的这个影响,这个影响实际上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二十大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它不是决定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早就存在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因为很多人认为习近平连任之后,对于台湾的这种逼迫可能会加强。那么前两天美国军方的人士甚至认为,习近平对于武统台湾的这样的计划会提前到2023年。那台湾问题,其实台海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中美对抗的最直接的前沿。那您怎么看呢?
余茂春:这个台湾问题实际上中共讲了几十年了,它每次跟美国高层互动的时候,总是说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最核心的问题,这个东西几十年没有一点变化。关键的问题就是什么?中共它要对台湾做出比较重大的决策时候,它会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的能力的问题,另外一个还有概率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我读了一下这个习近平的二十大的报告。
他的二十大的报告跟这个十九大的报告还不一样。在2017年,习近平做十九大报告的时候,那个时候底气很足的。他讲什么东升西降,他要领导世界人民去建立人类社会的共同体。所以说,他还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大家振奋起来,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