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视哪家强?历代皇帝:山东出孝子,河北没好人,南方人别想为相
地域歧视在今天是政治不正确,但在古代就未必了,古代很多皇帝就是著名的地域黑,他们还把自己的言论当成了祖制,成了不少朝代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
汉代皇帝就认为山东出孝子,河北那边不出好人,小孩子在那边容易学坏,说这话的人是汉武帝,原话是“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汉武帝的这段发言有两个背景,一是河北在西汉时期还真的尽出反贼,二就是感叹不孝子不学好。河北地区从西汉初年就反贼不断,燕赵之地在汉朝皇帝眼中还真是风水不好。先是臧荼这个项羽的老部下(项羽扶持他推翻旧燕王韩广)造反,臧荼被秒杀后,刘邦派发小卢绾继续当燕王,结果卢绾也造反了,弄得刘邦好一阵伤心。赵地也很了不起,出了陈豨(他当过赵国的相国),陈豨还差点把韩信都弄上贼船。
当然了这事的直接背景是汉武帝感叹不孝子燕王刘旦太混蛋,自己还没死这货就上蹿下跳要夺权。刘旦在公元前88年老爹病重时主动上书,要去替老爹分忧解难,让自己的粉丝“宿卫宫廷,以备不虞”。史书上对这货的描述是“广有谋略”,问题是这货的谋略技能树全点在了作死上,汉武帝没看过《史记》,可他不会不知道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下场,所以就直接说出了这些话。这些话在整个西汉很有杀伤力,西汉以孝治国,所有皇帝的名号上都要加上“孝”字,这等于是对全天子宣称刘旦是不孝子王八蛋。刘旦影视剧中所有的反派一样,在汉武帝死后依旧不死心,最后彻底被霍光击败。
“南人不可为相”这句话出自赵匡胤,他还把这句话当成了祖制传了下去。赵匡胤说这话时,北宋的文官武将大多以河北河东籍贯为多,北宋初年官场还保留了五代时期的风范,武将以能杀人、善抢劫为荣,文官以能办事、玩得转为傲,至于饱读诗书这种事文官和武将一样不在乎。北宋初年的北方大佬们都把南方当作是自己的征服对象,对南方人也是各种鄙夷。
赵匡胤这句话在北宋时期严格执行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南方人登上北宋的宰相宝座。到了宋真宗时代局面开始扭转,南方人考试的优势在科举场上逐渐显示出来,北方人出身的大佬们就把这句话当成是不可违逆的天条,用来打压南方的新秀,王旦就拿这个理由阻止南方人出身的王钦若担任宰相,寇准还用这个理由打压了晏殊。真正改变这一现状、违反祖宗家法的人是宋仁宗,从他以后南方的文人才子才纷纷登上宋朝政治舞台中央的位置。宋神宗这个锐意改革的君王更是不把老祖宗的话放在心上,他任命的改革派官员基本上都出自南方,阻止王安石改革的官员大多出自北方。
中国古代的君主们说这种地域炮是因为他们的支持者都来自少数几个地域,说这些话反而可以增加老乡们的感情。
地域歧视哪家强?历代皇帝:山东出孝子,河北没好人,南方人别想为相
地域歧视在今天是政治不正确,但在古代就未必了,古代很多皇帝就是著名的地域黑,他们还把自己的言论当成了祖制,成了不少朝代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
汉代皇帝就认为山东出孝子,河北那边不出好人,小孩子在那边容易学坏,说这话的人是汉武帝,原话是“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汉武帝的这段发言有两个背景,一是河北在西汉时期还真的尽出反贼,二就是感叹不孝子不学好。河北地区从西汉初年就反贼不断,燕赵之地在汉朝皇帝眼中还真是风水不好。先是臧荼这个项羽的老部下(项羽扶持他推翻旧燕王韩广)造反,臧荼被秒杀后,刘邦派发小卢绾继续当燕王,结果卢绾也造反了,弄得刘邦好一阵伤心。赵地也很了不起,出了陈豨(他当过赵国的相国),陈豨还差点把韩信都弄上贼船。
当然了这事的直接背景是汉武帝感叹不孝子燕王刘旦太混蛋,自己还没死这货就上蹿下跳要夺权。刘旦在公元前88年老爹病重时主动上书,要去替老爹分忧解难,让自己的粉丝“宿卫宫廷,以备不虞”。史书上对这货的描述是“广有谋略”,问题是这货的谋略技能树全点在了作死上,汉武帝没看过《史记》,可他不会不知道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下场,所以就直接说出了这些话。这些话在整个西汉很有杀伤力,西汉以孝治国,所有皇帝的名号上都要加上“孝”字,这等于是对全天子宣称刘旦是不孝子王八蛋。刘旦影视剧中所有的反派一样,在汉武帝死后依旧不死心,最后彻底被霍光击败。
“南人不可为相”这句话出自赵匡胤,他还把这句话当成了祖制传了下去。赵匡胤说这话时,北宋的文官武将大多以河北河东籍贯为多,北宋初年官场还保留了五代时期的风范,武将以能杀人、善抢劫为荣,文官以能办事、玩得转为傲,至于饱读诗书这种事文官和武将一样不在乎。北宋初年的北方大佬们都把南方当作是自己的征服对象,对南方人也是各种鄙夷。
赵匡胤这句话在北宋时期严格执行了40多年,在这40多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南方人登上北宋的宰相宝座。到了宋真宗时代局面开始扭转,南方人考试的优势在科举场上逐渐显示出来,北方人出身的大佬们就把这句话当成是不可违逆的天条,用来打压南方的新秀,王旦就拿这个理由阻止南方人出身的王钦若担任宰相,寇准还用这个理由打压了晏殊。真正改变这一现状、违反祖宗家法的人是宋仁宗,从他以后南方的文人才子才纷纷登上宋朝政治舞台中央的位置。宋神宗这个锐意改革的君王更是不把老祖宗的话放在心上,他任命的改革派官员基本上都出自南方,阻止王安石改革的官员大多出自北方。
中国古代的君主们说这种地域炮是因为他们的支持者都来自少数几个地域,说这些话反而可以增加老乡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