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将房产过户给孙子 却被赶出家门 家和亲情都没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9日 20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80707 阅读
26 评论
新民晚报

80多岁的金老伯向“新民帮侬忙”求助,他将自己名下唯一的房产过户给孙子,但没想到竟被儿子和儿媳赶出了家门。“房没了,家没了,亲情都没了……”

如今,已是“一无所有”的老两口只能蜗居在招待所里,天天暗自垂泪。“阿拉现在已经无家可归,这个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新民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类似的“扎心”剧情并非个案。唯一的房产过户给孙子

“我真的悔不当初听信他们的话,一时心软签字办理了过户手续,现在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老伴。”今年已经86岁的金老伯说起当年的事情,满心后悔自责。老人在高校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给他分配了一套位于浦东新区的房子,之后老两口就一直居住在此。

几年前,金老伯因为脑梗入院动了手术,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此期间,儿子儿媳不停在耳旁吹风,劝说老人将名下的房产提早过户给孙子,以免万一有不测再办理会比较麻烦。尽管老伴在一旁提醒要小心风险,但金老伯还是禁不住儿子儿媳的一再“说服”,背着老伴签了字,“反正这房子也是要留给儿子和孙子的,他们肯定不会对不起我的。”

就这样,通过一份房屋转让合同,金老伯将这套房子过户给孙子,合同金额为105万元。“实际上他们一分钱也没有出,约定产权归孙子,使用权归我们,我们可以一直在房子里面住。”金老伯说,当时儿子一家为了显示“诚意”,还将新办出的房产证交给老两口保管。房产过户后,因为金老伯手术后身体欠佳爬楼不便,于是将房屋出租,用租金补贴另外租了一处一楼的房子住。

换锁堵门赶走老人

事情从去年开始出现了变化。“儿子突然跟我说,要把这套房子卖掉,说要用这笔钱去买别墅。”金老伯说,听到这话他一下子蒙了,老两口就剩下这套房子了,如果卖了让老人去哪里住?然而,尽管老两口苦苦向儿子恳求,但儿子根本无动于衷,铁了心要卖房,甚至还指着他们的鼻子恶语相向。而且,因为老夫妻不肯交出房产证,孙子直接以遗失为由,重新去补办了一张新的房产证。

接下来,儿子一家加大动作,步步紧逼。“去年下半年,他们先是找到租客,说这是他们的房子要跟他们签约,断了我们的租金来源。”金老伯的老伴也是痛心不已,因为租客与她相识多年,且看不惯儿子一家的霸道行径,于是在年底租约到期时,将房子交还给了金老伯夫妻,老两口赶紧搬了回去。

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老夫妻搬回去之后。“我们刚住了两天过了个元旦,结果刚出门回来就发现,他们把门锁换了,把我们两个老人关在门外不让进去。”金老伯的老伴声音哽咽,那天晚上很冷,他们所有的东西都在屋里,两个老人坐在楼梯间的地板上无处可去,而儿子和儿媳居然拿着房产证站在屋门口,口口声声讲:“你们的孙子说房子是他的,你们无权居住。”听闻此言,金老伯气急交加瘫倒在地,被送往医院抢救。老伴报警,生平第一次到派出所呆了一夜,心酸泪流。次日一早身心俱疲的她再次来到家门口,想进屋休息一下时,依然遭到无情拒绝,门都没有开。

老两口目前只能蜗居旅社。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 摄

无家可归 满腹辛酸

被儿子一家“扫地出门”后,金老伯夫妻已经无家可归无处可去。他们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在亲戚家颠沛流离,但也不好长时间麻烦别人,最近找了家招待所暂住。

在招待所见到金老伯夫妻,两位老人头发花白,容颜憔悴,语不成声。招待所房间也比较狭小,灯光昏暗。“这里也不能生火做饭,老头子身体需要调养,吃不得冷食。”金老伯老伴无奈叹息,即使这样的环境,老两口也不知道还能住几天,因为马上要过春节了,服务员也要回家过年,到时候清洁打扫这类事都要老人自己来弄了。

相比环境的艰苦,身心上受到的打击最大。金老伯流泪不已,自己一辈子教书育人,也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信奉“家丑不可外扬”,如今却是家庭教育彻底失败,亲情全无。老两口也在反思,主要还是自己对儿孙太过宠溺:“儿子结婚的婚房、喜宴等都是我们一手操办,宁愿去借钱也要让儿子风风光光;孙子出生后也是我们出钱请保姆,一手帮忙带大,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想到他们一点点恩情都不念。”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金老伯是长吁短叹:“阿拉介大年纪了,真勿想和儿子对簿公堂,更勿想和孙子闹翻面孔,但现在实在没办法,可能真要为了生存权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了。”

谨慎过户 控制风险

对于金老伯的遭遇,在上海善法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秦裕斌律师看来并非偶发。秦裕斌表示,近年来子辈或孙辈关于房产纠纷的案件呈多发趋势,不少老人因为听信遗产税之类的说法,就将房产过户给子女或孙辈,虽然形式上是买卖合同,但实际上这种买卖关系因为基于家庭的这种亲情,很多情况下都是“名为买卖,实为赠与”。然而,当子辈或者孙辈拿到房子以后,却不照顾老人,不尽赡养义务,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而这个时候老人要想再维护自己的权利就非常地难。

因为房子已经过户,产权人发生了变更,主动权已经不在老人手里,而法院对这类问题究竟是买卖合同还是赠与合同,在审查的时候也会比较谨慎。虽然,秦裕斌曾在相同的案例中,为老人伸张了权益,但他直言,这类情况给老人造成的痛苦和身心伤害是十分巨大的。

秦裕斌提醒,老年人在处理房产等重大财产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应该保持对财产的掌控,对于重大决策要慎重对待,不能过早割舍自己的财产权益。

老年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传承财产。例如,可以在立遗嘱的同时规定对房产的继承,或者成立家族基金对财产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老人对财产的掌控,还可以避免将财产过早过手给他人,减少财产风险。

此外,老人应该寻求专业机构的法律意见与援助,更加理性地处理自己的财产,减少风险。同时,秦裕斌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具保护性的法律法规,以保障老人的财产安全。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

t
treebear
1 楼
通过一份房屋转让合同,金老伯将这套房子过户给孙子,合同金额为105万元。“实际上他们一分钱也没有出, 没有收到钱,可以起诉转让合同无效。儿子没有尽到赡养老人义务,也可以起诉儿子支付赡养费用。
N
Nexs
2 楼
上海人,这么做不奇怪 [1评]
曾祖爷爷
3 楼
如来曰,所谓夫妻子女,有的是来报恩的,有的是来讨债的。无缘不聚,无债不来。
小凡人
4 楼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之一👍 [2评]
h
hntil
5 楼
市场经济,唯利是图,和现代价值观接轨,没毛病
h
hntil
6 楼
中国五千年文明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纲五常,君子动之以义,而不是唯利是图
c
cromwellgm
7 楼
愚蠢,这是愚弄读者的智商!1)先说“蜗居旅社”:昏暗,窗帘为何紧闭?换个灯泡不会吗?2)合同上为何是“105”万?不是100万?这确切的数字哪来的?一对高级知识分子,一对上海老人:放到全国去比较,那都是精明到“人精中的人精”等级了,能一分不收,签“105”合同吗?3)一对老人从儿子那儿收105万把房子抵押出去,这105万无论是被骗,还是输掉,这把年纪了,终究是“太贪”了…这把年纪的上海老知识分子:十里洋场走过,股票风雨见过,自己亲儿子一个眼神都知道在想啥,能骗的了你们吗?不要再骗读者的同情心了…上海老人,无论你在大街上、地铁里、法庭上,与其相信流浪汉,也不相信你。
m
major2000
8 楼
这就是典型的智商税!
o
oys
9 楼
老两口既然把房子送出去了,儿子又保证老两口有房住,还闹什么? [1评]
q
qwertyuiop5656
10 楼
又是傻子被骗。呵呵。
杜汉
11 楼
上海,全中国垃圾中的精英所在!
拒绝注册
12 楼
没有房住了,本来出租原住房,拿租金在外面租房住,但是现在儿子截流了,且准备卖房,估计是娶了个厉害媳妇
a
azkaban
13 楼
感觉是法律漏洞? 也许老头儿是想钻法律的空子来省税。房子转让给孙子,应该按市价征税,不是合同金额。并且这个转让费用要等于或者高于遗产税,以免刁民薅政府的羊毛。
犬涼不高兴
14 楼
这样的畜生留园上很多. 就是通常称为狗粮的那个物种
A
Alexyixiu
15 楼
主要因为那代人,文盲没文化不懂法的太多了,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道理,这些老人根本不懂,说了也不听,中国难以建立起法治社会主要还是因为法盲太多,等到这代人死绝了,中国自然就进入法治社会了
W
W17
16 楼
恶毒!
W
W17
17 楼
看样子你是唯利是图之辈了?
n
ny阿伟
18 楼
心甘情愿,没问题。
W
Wuyueshanren
19 楼
厉害👍的墙国呀
珠峰顶泡温泉
20 楼
打官司把房子要回来 然后卖掉 租房住 提前写好遗嘱 死了花不完的钱捐给穷人 坟碑上不刻子孙后代名字
A
AMONIA
21 楼
老人的一面之词,应该听听儿子怎么说?目前老人的退休金应该足够俩人租房加吃用的。下一步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钱不够用了,儿子也不可能置身世外。
r
ringo131
22 楼
老人家都有句话,(亲生子不如近身钱)没说錯,切記切記不要心軟
l
lyg1029
23 楼
只能怪自己教育失败,种什么树结什么果
s
ssbbss
24 楼
如果是真的。问一句:老头老太有几个子女? 自己想
顽童在线
25 楼
虽然不知内情,但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宣扬的孔孟儒家思想。
专爆洋妞菊
26 楼
对啊,没收到钱的钱的话,就起诉转让合同无效就好。就说我本来是卖房子,但是他们钱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