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校长辞职:被学生发文打假 多篇顶刊论文撤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0日 20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76956 阅读
16 评论
丁香园

昨天深夜,一封「辞职信」引发关注。 当地时间 7 月 19 日上午,斯坦福大学校长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将辞去校长职务,从 2023 年 8 月 31 日起生效。

斯坦福官网截图

此前 2022 年 11 月,斯坦福校长被质疑多篇文章存在学术不端问题。随后,斯坦福学生校报对此事进行多次跟进调查。

舆论压力下,斯坦福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在辞职声明前,委员会刚刚公布长达 95 页的调查报告,认为校长的几篇重要研究中确实存在「明显的数据操纵行为」。 

知名神经学家被学术打假,相关论文已引用上千次 斯坦福大学校长 Marc Tessier-Lavigne 是神经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的研究重点在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等退行性脑疾病的病因和治疗。 20 世纪 90 年代,他第一个成功识别出轴突引导分子,并据此展开独创性研究,揭示出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如何形成,此项结果对创伤后神经连接的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斯坦福官网截图

2016 年 2 月,斯坦福大学宣布任命 Tessier-Lavigne 为第 11 任校长。在此之前,他还曾担任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校长、Genentech 生物科技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和 Regeneron 生物制药公司董事。 有数据显示,2021 年,Tessier-Lavigne 从斯坦佛大学获得的收入为 15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120 万元),此外,作为 Regeneron 董事,他每年还能额外获得 7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03 万元)的收入。 然而,在学术研究和事业前途都一帆风顺的同时,一些关于 Tessier-Lavigne 的质疑声也渐渐出现。 2015 年 10 月,有匿名评论者在知名同行评议网站 PubPeer 上对 Tessier-Levigne 发表的 2 篇论文分别提出质疑,认为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这 2 篇论文分别发表在 Nature 和 Cell 上,截至目前,引用已达千次以上。

PubPeer 截图

 随后几年,PubPeer 上一直陆续有对 Tessier-Levigne 论文的质疑,但一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2021 年 3 月,知名学术打假人 Elizabeth Bik 先后对 Tessier-Levigne 的多篇论文进行评估,指出多处存在疑似的「图片操纵」情况。 如在一篇论文中,Elizabeth Bik 质疑作者通过图片裁剪「人为制造」了神经突触生长的假象。 

论文截图

而在另一篇 2001 年发表于 Science 的论文里,Elizabeth Bik 质疑结果图片中有非常明显的 PS 迹象。 

论文截图 Elizabeth Bik 的质疑很快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被质疑的一篇 EMBO 论文的作者之一在 PubPeer 上给出回复,他委婉地指出某些图片并不相同,也承认有些数据图在汇总数据时出现了错误,但他强调「这些错误并不会改变论文对数据的解释」,并且他将为论文的问题全权负责,Tessier-Levigne 只是为其提供了实验试剂。

不过,这一回复并未说服 Elizabeth Bik,她表示,Tessier-Levigne 在这篇文章里是第三作者,这显然不是只提供试剂就能得到的。 紧接着,相关期刊纷纷做出回应。EMBO 在 PubPeer 上回复表示:期刊已关注论文中的问题,并正在对此展开调查。而 Science 则发表声明回应,表示此前曾在 2015 年收到作者提供的更正图像信息,但由于「我们的错误」,并未发布勘误。

 

Science 官网截图 据统计,Tessier-Levigne 受到质疑的论文约有 10 余篇。其中 7 篇他作为合著者出现,另外 3 篇(一篇 1999 年的 Cell 和两篇 2001 年的 Science)他为主要作者。 舆论愈演愈烈之下,2022 年 12 月 2 日,斯坦福大学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并聘请外部专家,对 Tessier-Levigne 引起争议的论文进行审查。Tessier-Levigne 本人也在斯坦福大学官网连发两次声明回应,表示自己只有在坚信数据正确且准确的情况下才会提交论文,并将全力配合委员会的调查。  调查报告公布:存在操纵数据行为,但没有证据表明校长参与

2023 年 7 月 19 日上午,调查报告公布。报告共审查了 Tessier-Levigne 的 12 篇论文,其中 7 篇为非主要作者,5 篇为主要作者。

报告认为,对于 12 篇论文,没有证据表明 Tessier-Lavigne 操纵了其中的数据,也没有证据表明 Tessier-Lavigne 当时了解操纵数据的行为。

但尽管如此,接受审查的论文在研究数据上的呈现都存在严重缺陷:5 篇 Tessier-Levigne 作为主要作者的论文中,至少有 4 篇存在明显操纵研究数据的情况。

95 页报告截图

此外,报告指出,Tessier-Lavigne 曾多次受到质疑,但一直未能果断、直率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如 2001 年发表于 Science 的一篇研究,Tessier-Lavigne 在出版后几周内就得知了存在重复图像的问题,并保证会纠正,但此事不了了之; 2016 年在与 Science 的通讯中,虽然给出了勘误,但并没有主动持续跟进,导致 Science 虽然迟迟没有更新; 2021 年 3 月,当 PubPeer 上再次出现质疑声时,并未采取更正措施; 2009 年的 Nature 论文中提出的神经退行性变模型存在不准确问题,甚至其后续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结论,但始终并未对这篇论文进行更正或撤回,可能会对该领域的其他研究者产生误导……

上述 Nature 文章,引用已超过 1200 次

报告表示,对于被质疑的 5 篇主要作者论文,Tessier-Lavigne 计划将撤回至少 3 篇,并对另外 2 篇论文进行重要更正。 此外,报告还认为,多年来 Tessier-Lavigne 实验室的多名成员涉及操纵研究数据等学术问题,也说明了 Tessier-Lavigne 对实验室的监管存在问题。

校长公告截图

报告发布后,Tessier-Lavigne 在斯坦福官网发布公告,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专家小组审查得到的结论,我没有参与任何学术欺诈或学术造假的行为。」 对于报告指出的问题,Tessier-Lavigne 表示同意:「在更正论文错误时,我应该更加主动,但我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对于实验室其他人员操纵数据的情况,Tessier-Lavigne 表示尽管并不知情,但将为实验室成员的工作负责。 Tessier-Lavigne 在公告中声明,尽管审查报告明确驳斥了学术欺诈和学术造假的指控,但为了学校的利益,他将辞去校长职务,自 8 月 31 日起生效。 

媚眼瞟瞟
1 楼
说多了, 连自己都相信是真的了。
G
GP03D
2 楼
发文章造假挺常见的 我phd大师姐就是造假毕业 现在在某藤校当associate
大饼子
3 楼
不能应用的论文估计都会造假吧,碰到过很多造假文章,science, nature都有,评论都会被关闭。
虎皮猫A
4 楼
我们的政治局那么多博士,也需要查一下了。 谁知道习二百是博士毕业,有论文吗? [2评]
斯巴达300城管
5 楼
这种级别实验室的大老板,说实话基本不会亲自在实验室一线,数据作不作假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属于被底下的小老板们坑了。 [1评]
斯巴达300城管
6 楼
习包子的博士论文网上就有。对了,空心菜的论文查的怎么样了啊? [1评]
s
stevecq
7 楼
听说用漂白水治新冠的总统又要出来选举了
虎皮猫A
8 楼
菜菜才是个250
b
bc007
9 楼
蔡英文博士论文作假后来怎么样了? [1评]
b
bc007
10 楼
记得说档案馆里存档的蔡英文的论文是后来蔡政府花钱塞进去的。 学校没有公布过菜菜子博士论文答辩通过的公告。 别人都有哦。
翠湖6期
11 楼
菜菜子博士论文属于机密 保密70年
j
jxxy1234
12 楼
2023 年 7 月 19 日上午,调查报告公布。报告共审查了 Tessier-Levigne 的 12 篇论文,其中 7 篇为非主要作者,5 篇为主要作者。 **************** 主要作者,用这种作为托辞就说不过去了。不能活都让别人干,荣誉自己拿呀。 [1评]
b
bc007
13 楼
兩天前,蔡英文總統為了註冊 Dcard 帳號,依其網站規定,帶來了自己 LSE 的畢業證書提供認證,首次秀出其博士學位證書。沒有料到,這又引來一波攻詰她畢業證書是造假之說 。論述是有依有據,抽絲剝繭,的確被說服了,也願意承認,我們倫敦大學的行政細節,是大而化之,重新補發的學位證書,是沒有台灣大學那麼嚴謹,還標示出「補發」二字。 是的,小英所秀的這張博士學位證書,不是 1984 年頒授的原始證書,因爲簽名的不是當年倫敦大學的校務校長 Randolph Quirk (任期 1981-1985 年),而是後來的校長 Adrian Smith (任期 2012-2018 年) 。這個所謂「穿越時空」的問題,很簡單,因爲那張是 2015 年向倫敦大學申請補發的。
龙起卷
14 楼
学习日本躹个躬道个歉,该干吗还干吗
w
wilburwang
15 楼
狗粮怎么洗?
w
wilburwang
16 楼
神尼玛首次。她一直秀的都是这个“补发”的,问题是没论文,没口试,没导师。以前卡扎菲的儿子就是伦敦大学的博士,最后自爆是买的而且伦敦大学也承认卖文凭。请问阁下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