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一个多月后 很多上海人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7日 11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1101 阅读
33 评论
冰川思想库

“五四”青年节当天,听到了一位青年的噩耗。

晚上8点多,微信群里突然有人发出一条信息,说文汇报一位90后女记者不幸离世了。

关于她离世原因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说法是,最近几天她整夜不睡,自言自语,精神非常反常。她的父母很担心,但封控中又没办法带她及时去就医。不料悲剧还是没能逃过。她是中午11点左右从9楼的家里跳下去的,当时还有气息,叫的120迟迟未能等来。到12点半有人接到她母亲的电话,说她已经走了……

如果你翻看刚刚过去的4月份的文汇报,还能看到这位姑娘采写的好多报道,甚至包括上海抗疫方面的。

01

文汇报是我大学毕业踏上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我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也是我这辈子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个工作单位。如今年龄越来越大,对我度过整个青春年代的这张中国大陆连续存在历史最久的报纸也越发牵挂。文汇报发生的所有事情,我总会自作多情地觉得仿佛和我有关。

掰着手指算了下,我踏进文汇报时,姑娘刚出生;我离开文汇报时,她刚小学毕业……我没有机会认识她,但当下我还在写稿子的时候,这样一朵正值绽放的花朵却倏然枯萎了。怎不叫人黯然泣下?

随着上海封控的持续深入,这座城市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浮现出来。

▲2022年5月1日,上海西藏中路南京西路口一片寂静(图/视觉中国)

据《经济观察报》5月5日的一篇报道,近来沪上一些心理热线的来电数量激增。而药品类的求助中,求安眠药的特别多。不少人觉得自己沮丧和崩溃,睡不好觉,但又说不清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报道认为,封控禁足促发人们在心理上进入一种非正常的应激状态,而随着封控持续,应激源如果一直在,人的这种应激状态也一直持续。这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巨大消耗,当这种能量耗尽枯竭后,一些人就会跌入低谷,陷入极度抑郁。

另一方面,封控本身及封控造成的缺吃少药等问题让人们每天都处在极大焦虑中。有些人原本就患有或轻或重的与心理和精神状态有关的基础疾病,比如神经衰弱、神经性肠胃病之类,这种对生活的焦虑会激化和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

前两天我还和妻子聊天时说起,我们的住房还算宽敞,每天还可以在阳台、客厅和几个房间里来回走动。想想那些外地来上海打工的,就拿我们家钟点工来说吧,好几个人租住在一间只有20几平米的房间里。如果足不出户,那不知道会有多烦躁。

窗外的自由空气并非可有可无,它就像粮食一样,是每个人活下去的必需品。

02

上周,一位像我一样已经离开报社的前同事在线上和我聊了很久。东一句、西一句的,其实什么具体的事情也没有。但我在微信的这头明显能够感觉到那一头的无奈和沮丧扑面而来。

我猜想,她的唉声叹气很可能并没有任何具体和直接的对象,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找个信得过、谈得拢的人随便聊几句,这件事情本身此刻就像救命稻草。

“五四”那天晚上,得知了那位女记者轻生的悲惨消息后,在文汇报老同事的微信群里,她从前的一位部门领导在震惊悲痛之余,突然说了句:我自己一个多月来足不出户,眼看春天花开花落。每天站在阳台眺望空无一人的街道,一跃而下的念头也已经几度飘过心头了……

好在他毕竟是一个有过许多社会历练的理性的中老年男人,这只是一闪念而已!“我最后还是控制住了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但……不敢想接下来。”

这两位平时可都是相当开朗的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都很有见识和成就。

▲上海居民在管控区内进行户外活动(图/视觉中国)

有一些负面情绪是能够找得到直接原因的。也是在上周(那时差不多封城已一个月,大概这是一个心理极限吧),以前经常约我做访谈节目的一位上海电视台编辑突然在线上对我吐了一大堆槽,告诉我她近来情绪非常糟糕。

她的问题比较简单和直接:就是每天接触到的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正能量”太多了,让她每每忍无可忍,生气烦躁。

家住浦东的她说,她们小区已经封了40多天了,几乎每天都做核酸检测,仿佛抓不出几个“阳人”就决不罢休似的。有些人难免会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抱怨几声,发发牢骚,还有人会转发一些被认为是“负能量”的文章、视频之类。

但这些总是会招来一些“正能量”的尖锐攻击,甚至指责这些业主背后有“**势力”指使……这令这位姑娘每天都几乎控制不住爆发的情绪。她对我说:“陈老师,我的娃都没到上小学的年纪,难道我希望他少做几次核酸检测,就成了‘敌对势力’?”

在如今这种舆论氛围下,我也很难说太多。我只能安慰她:我觉得我们完全不必在意那些恶毒好斗的“正能量”和矫揉造作的“岁月静好”们。我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吗?我们有求于他们吗?……如果都不是,他们对我们的看法有什么可值得我们关心和重视的?我让她理都不用理睬,该干嘛干嘛,想说啥说啥。

后来我还建议她,与其花时间投入那些毫无营养的争吵,不如读读圣贤书,好好思考一下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你自己“浩然之气”充盈,就完全不会在乎身边的猥琐宵小。对于他人,我们应当抱有足够的善意,但不应当抱有很高的期待。

但不管怎么说,这说明,随着封控禁足的持续,人们之间莫名的敌意也在增加,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

还看到报道说,有个姑娘养的猫得了比较重的肠胃炎,奄奄一息,她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结果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一开口便骂她:疫情这么严重,还好意思用猫猫狗狗这种事情来占用紧张的公共资源。

这个电话让姑娘的心情低落沮丧了好几天。以我的阅历来看,电话那头的那个某甲很大可能也不见得是多么穷凶极恶之人,他无端地花时间给陌生人打这样一个满含话语暴力的电话,说明他自己此刻的心理也处于很严重的病态中,他需要发泄。

03

必须防止更坏的事情发生!

《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援引《柳叶刀》上刊登过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了5300万例重度抑郁症病例和7600万例焦虑症病例。而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就发现,疫情暴发的前三个月里,武汉地区的自杀死亡率骤然增加了66%。

如果世界无法改变,而我们希望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生存得稍稍好一些,我们就只能努力改变自己。

▲疫情前的上海城市风光(图/图虫创意)

我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一窍不通,对勾兑“心灵鸡汤”也是门外汉,因此我在这里不会给出如何让你振作向上——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充满所谓“正能量”——的药方。

我只想以一个已过“知天命之年”、也读过几本书的人的身份,推荐一些常识性的生活智慧,以期有补于深陷心灵创伤中的人们——我的文汇报同事、我的电视台小编,还有那些我不认识的上海人。

我的建议只有一条,就是寻找一切机会与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人多交流。

心中有烦恼、焦虑和愤怒,一定要想办法排遣出来,但排泄的方式不应该是不计后果的发泄。因此,千万记得,“冤有头、债有主”,不要朝你最重要的人去无端发泄。他们不仅不是造成你当下困境的原因,相反还是你未来摆脱困境的唯一依靠。而且,他们此刻也像你一样需要排遣。

具体来说,封控禁足中的你现在应该或者必须做的有三件事——

首先,有意识地安排足够的时间与你的妻子、丈夫和家人谈心,交流对一切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对这次“抗疫”以及“抗疫”之下你们自身处境的看法。

既不要回避这个造成你们当下创伤的根源,但也不要仅仅陷在“团购抢菜”之类极易引起家人间不快的琐事堆里。你应当将禁足在家,只能与家人大眼瞪小眼,看作一次难得的与他们谈那些平时没机会谈的“虚”一些话题的好机会,反正现在富裕的只有时间。

其次,你还应当将当下这种极不正常的状态看作与平时如陌路人一般的邻里发展友谊和感情的机会。他们其实对你的生活品质也非常重要,只是你之前很少留意到而已,相信这次的封控已经足以让你认识到这点。

经过这一劫,未来你们是有机会让你们共同生活的社区变得更好的,因为沟通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沟通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这就无意间为将来肯定会遇到的更复杂的社区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住的大楼里,一些原来素不相识的邻居们就在团购自救之余还自发地聚会了几次。人们在小区园子里一边喝啤酒,吃零食,一边天南地北地闲聊。大家都很愉快自在,我们称之为“封控期间的小区派对”,相约以后还要持续搞下去,并且邀请更多邻居加入。

▲2022年5月6日上海杨浦区夜景(图/视觉中国)

最后,你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定期(例如每周一次)与无法面对面聊天的重要的亲戚朋友们举行“线上聚会”。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这段时间上海人沉溺于网络已经太多了,这对掌握信息有好处,但对于你的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可能没什么好处。

我的建议不是与那些“虚拟的”线上朋友谈那些紧绷的话题——你们之间无法共情,我是建议把那些你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会隔一段时间相约的友朋聚会搬到线上。

一个月来,我就和几位少年时代的朋友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过不止一次“茶话会”了。如果真有所谓“心理能量”的话,这样的朋友是你“补充”心理能量的最重要的源泉。现实中,当你遇到什么不顺心时,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总是他们吗?

总之,我的意见就是要竭尽一切可能补偿现实中真实的人际交流,我觉得甚至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比过去增进这种交流。说的更务实一点,这对你未来的生活是会有意想不到好处的。

这座城市已经病了,但病中的我们应当比平时看得更清楚,什么才是你将来重建体面的个体生活所依靠得上的?是你的家庭,你的亲友,和你的社区。

W
Wuyueshanren
1 楼
偷乐
媚眼瞟瞟
2 楼
房价一升,所有的精神病烟消云散。
特洛伊木马
3 楼
封城比贸易战厉害百倍。 中国大陆离自我毁灭越来越近了。
d
davade
4 楼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老祖宗千年前的教诲真理,一个人的心理什么样,就看到什么样的社会。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只看一点带面的,必有不良目的,或者小屁孩一个,不懂什么叫做思考!长春刚刚解封,大部分的人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心理崩溃的,可以自省为何会这样,更多人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无私付出和共度患难!好自为之吧!
敞开裤裆任风吹
5 楼
上海人还好吧? 倒是“外媒”“狗粮”“写狗粮博客”的是真急出神经病了
纵横捭阖
6 楼
那当然!让傻子用清零湿抹布擦了脸的中国人,肯定也傻了,呵呵!
裘千手
7 楼
什么鸟都冒出来了,冰川思想“裤”谁家的裤裆漏出来的?
z
zwwdplay
8 楼
作者不能有点正能量么,刊文又是写“自杀”,又是写“噩耗”,又是写“跳楼”,又是写“花儿枯萎”,又写 “沮丧和崩溃”,“烦躁”,“轻生”,“震惊悲痛” “心情低落” “发泄”。。。。 -------------------------------- “心理” 词典里面负面词汇,都已经被你用完了,自媒体写个故事不用这么拼,把 “心理问题” 帽子戴到自己头上,还是很合理的。
纵横捭阖
9 楼
畜生五毛狗认为上海人被傻控一个月之后,应该欢心鼓舞喜羊羊满脸正能量?菜泥马!畜生
z
zwwdplay
10 楼
: 我是担心这个刊文作者要自杀,希望作者能冷静冷静。
r
rally
11 楼
封在中南海的心理都有很大问题。
天道勤酬
12 楼
. . La
q
qwertyuiop2017
13 楼
台湾人每天被解放军军机绕岛飞,心理已趋成熟
裘千手
14 楼
是啊真真假假,生米变为熟饭。也少了反抗,
斯文嗨盗
15 楼
挺好 温水煮青蛙。
斯文嗨盗
16 楼
伟大的美立奸 吸毒自由+枪战自由+变性自由+黑命贵0元购自由+得堡病毒感染自由+研制病毒毒死自己100万国民自由+强迫台蛙当狗而且还要自己买骨头自由+2万亿美金军费打水漂700万美金买意大利山羊自由+老年痴呆或精神病疯子傻逼选总统自由+政客成立慈善基金收政治捐款然后公款私用自由+政客跟未成年少女嫖娼后杀死拉皮条的自由+狗粮的骨头随意停发自由 美立奸自由制度万岁 热烈祝贺美立奸人民持续享受自由万岁万万岁
布左右
17 楼
1450詐騙蛆瘋言瘋語才是心理有問題
s
samsam
18 楼
一看就知道敌对势力写的负能量文章,一看就知道中学生水平
B
BTY2684
19 楼
出现心理问题是狗粮之音媒体造谣和放大的结果
加州老流氓
20 楼
1986年一个上海人对我说“尼克松访华三个联合公报是在上海签的,尼克松看得起上海看不起北京”。 大约1989年,一个上海人对我说“我们上海赚的钱都被拿去建设北京了”。 1995年,一个上海女人气喘吁吁的对我说“北方男人很粗野啊!操逼的时候那么用力干什么?一点都不温柔哇”。 上海人心理有问题可不是封城之后。
风吹云过
21 楼
全国封城城市那么多 北广深杭州都有 就TM上海幺蛾子多
尖头辣椒
22 楼
上海女人操的时候嗲声嗲气的,
e
evision
23 楼
五毛来继续洗地
l
liuyuanbiming2
24 楼
上海人被封的太惨了,很多人都出现心理问题了。
b
brucesui
25 楼
原来就有心理问题,自以为是高等华人,高人一等。
a
azkaban
26 楼
当年高考,上海分数线比我们的低很多,那时候他们可没说有心理问题。
D
DN360
27 楼
难怪由娘胎开始圈养的五毛红蛆如此反人类变态
苏浩
28 楼
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苏浩
29 楼
如果找来应召女郎不就爽死了?
树指
30 楼
本来嘛,精明的人就容易患病,各种疾病。
开水送服
31 楼
你就是典型的政治正确道德婊
d
dreamtion
32 楼
现在中国人民大部分都希望中国越乱越好。
c
colbycolby
33 楼
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