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月30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再次召集2019-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并在会后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不建议各国采取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
谭德塞在当天晚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疫情变化,“这个决定不是对中国投下的不信任票,恰恰相反,世卫组织依然信任中国对于控制疫情的能力”。
谭德塞表示,他几天前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他在会晤后对于中国确保疫情信息透明和保护世界人民健康的承诺毫不怀疑。
谭德塞强调,目前各国“没有任何理由采取不必要的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他希望各国的决定要基于事实,与事实相符。世卫组织愿意向所有国家提出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的建议。
谭德塞说:“如果不是中国政府在保护中国和世界人民上付出的努力,我们今天可能看到更多中国以外的感染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
有评论认为,正如谭德塞所言,中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努力,世卫组织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为全球各国更好地防控疫情,不建议采取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也证明这一点。
谭德塞在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形势涉及多方,形势复杂。他本人对于中国方面提供材料的详细程度和深度感到钦佩,他感谢中国卫生部门与世卫组织的紧密合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对防治疫情的领导和参与是“极为宝贵的”。
世卫组织总部。新华社
联合国:支持中国迄今为止为遏制该病毒所作的一切努力
在世卫组织30日早些时候发布的疫情形势报告中,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的危险程度定为“高”,在中国的危险程度为“极高”,这与该组织1月27日以来的评估一致。报告特别提到,世卫组织推荐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名称暂定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引发的疾病名称暂定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急性呼吸系统症”。
30日的会议是最近一周以来,世卫组织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召开的第三次紧急会议,也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29日从中国了解疫情返回后的第一次会议。
此前,世卫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于1月22日和1月23日两次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发生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据报对韩国、日本、泰国和新加坡的输出问题。
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作用是向总干事提供咨询意见,并由总干事就确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最后决定。委员会还将提供公共卫生咨询意见或酌情提出建议。
在1月29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世卫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公共卫生相关的专门机构,联合国在相关问题上毫无疑问会严格按照世卫组织的指示行事。
在本报记者询问有关秘书长对于中国防止疫情扩散的举措如何评价时,迪雅里克表示,秘书长完全赞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的立场,即支持中国迄今为止为遏制该病毒所作的一切努力。
针对有其他记者提问称,联合国总部每天仍然有大量中国团组到访,联合国是否有相关体温监控措施,迪雅里克表示,首先,以外表或所属国家划定人群,并针对特定人群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危险的行为;其次,美国作为联合国总部东道国,有自己的监控措施。联合国尚未对联合国职员实施任何旅行限制。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大吗?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
该定义意味着:1、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2、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3、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世卫组织此前历史上一共确定过5件“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早的一件是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的H1N1甲型流感(又称“猪流感”),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刚果(金)的埃博拉疫情。
《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十五条规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发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建议后,按照规定,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撤销,而且三个月后自动失效。事实上好几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在疫情爆发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宣布解除。
2009年3月前后,H1N1甲型流感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爆发,4月,这次疫情被世卫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0年8月世卫宣布H1N1甲型流感疫情结束。此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历时1年5个月。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巴西寨卡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11月,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疫情结束。从定性到解除,历时9个月。
“中国值得我们感激和尊重”
当地时间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记者会,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率团访华情况。谭德塞和世卫组织高级官员在发布会上高度评价中国采取有力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科学有效防控,展现了勇气和担当。
谭德塞说:“我对中国应对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印象十分深刻。中国采取的有力措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他说,他对中国领导层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感到十分震撼,对中方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表示敬佩。
谭德塞说,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坦诚的讨论,双方聚焦加强合作,“双方将继续对病毒的威胁和传播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享相关数据和生物学信息,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对世界至关重要”。
谭德塞表示,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凡的措施来阻止病例输出,“为此,中国值得我们感激和尊重。”谭德塞表示,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别出病原体并第一时间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为研制出病毒快速检测工具提供了可能,这也表明中方恪守公开透明的承诺。他还以最近德国快速发现、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卫生部门及时向德国卫生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协助后者采取行动,表明中方本着‘团结合作’原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
谭德塞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很高的透明度。在访问中国之前,他每天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保持联络,讨论疫情最新情况、如何应对,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能提供何种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莱恩认为,面临重大疫情威胁,中国正在做正确的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不同寻常的,相应的,中国出台了不同寻常的措施,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防控行动,以及如此有力的措施”。
莱恩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中国科学家快速甄别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研究成果,为快速诊断作出独特贡献。中国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也为快速采取行动提供了宝贵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专家科霍夫认为,中国的“主动监测”系统对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至关重要,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开放和合作精神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检测、治疗指南也很关键,“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正在建立关于病毒的知识体系”,这在当前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发表新闻稿指出,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公共卫生能力,为应对疫情提供了巨大资源。消除中国和多个国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最重要的议程,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自上而下展现出的领导力、透明度表示感谢。
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月30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再次召集2019-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并在会后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不建议各国采取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
谭德塞在当天晚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他国家的疫情变化,“这个决定不是对中国投下的不信任票,恰恰相反,世卫组织依然信任中国对于控制疫情的能力”。
谭德塞表示,他几天前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他在会晤后对于中国确保疫情信息透明和保护世界人民健康的承诺毫不怀疑。
谭德塞强调,目前各国“没有任何理由采取不必要的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他希望各国的决定要基于事实,与事实相符。世卫组织愿意向所有国家提出采取什么具体措施的建议。
谭德塞说:“如果不是中国政府在保护中国和世界人民上付出的努力,我们今天可能看到更多中国以外的感染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
有评论认为,正如谭德塞所言,中国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努力,世卫组织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为全球各国更好地防控疫情,不建议采取限制旅游和贸易的措施也证明这一点。
谭德塞在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形势涉及多方,形势复杂。他本人对于中国方面提供材料的详细程度和深度感到钦佩,他感谢中国卫生部门与世卫组织的紧密合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对防治疫情的领导和参与是“极为宝贵的”。
世卫组织总部。新华社
联合国:支持中国迄今为止为遏制该病毒所作的一切努力
在世卫组织30日早些时候发布的疫情形势报告中,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的危险程度定为“高”,在中国的危险程度为“极高”,这与该组织1月27日以来的评估一致。报告特别提到,世卫组织推荐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名称暂定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引发的疾病名称暂定为“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急性呼吸系统症”。
30日的会议是最近一周以来,世卫组织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召开的第三次紧急会议,也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29日从中国了解疫情返回后的第一次会议。
此前,世卫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召集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于1月22日和1月23日两次举行会议,讨论中国发生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据报对韩国、日本、泰国和新加坡的输出问题。
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作用是向总干事提供咨询意见,并由总干事就确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最后决定。委员会还将提供公共卫生咨询意见或酌情提出建议。
在1月29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世卫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公共卫生相关的专门机构,联合国在相关问题上毫无疑问会严格按照世卫组织的指示行事。
在本报记者询问有关秘书长对于中国防止疫情扩散的举措如何评价时,迪雅里克表示,秘书长完全赞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的立场,即支持中国迄今为止为遏制该病毒所作的一切努力。
针对有其他记者提问称,联合国总部每天仍然有大量中国团组到访,联合国是否有相关体温监控措施,迪雅里克表示,首先,以外表或所属国家划定人群,并针对特定人群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危险的行为;其次,美国作为联合国总部东道国,有自己的监控措施。联合国尚未对联合国职员实施任何旅行限制。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大吗?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
该定义意味着:1、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2、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3、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世卫组织此前历史上一共确定过5件“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早的一件是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的H1N1甲型流感(又称“猪流感”),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刚果(金)的埃博拉疫情。
《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十五条规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发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建议后,按照规定,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撤销,而且三个月后自动失效。事实上好几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在疫情爆发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宣布解除。
2009年3月前后,H1N1甲型流感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爆发,4月,这次疫情被世卫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0年8月世卫宣布H1N1甲型流感疫情结束。此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历时1年5个月。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巴西寨卡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年11月,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疫情结束。从定性到解除,历时9个月。
“中国值得我们感激和尊重”
当地时间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记者会,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率团访华情况。谭德塞和世卫组织高级官员在发布会上高度评价中国采取有力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科学有效防控,展现了勇气和担当。
谭德塞说:“我对中国应对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印象十分深刻。中国采取的有力措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他说,他对中国领导层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决心感到十分震撼,对中方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表示敬佩。
谭德塞说,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坦诚的讨论,双方聚焦加强合作,“双方将继续对病毒的威胁和传播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享相关数据和生物学信息,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对世界至关重要”。
谭德塞表示,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凡的措施来阻止病例输出,“为此,中国值得我们感激和尊重。”谭德塞表示,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别出病原体并第一时间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为研制出病毒快速检测工具提供了可能,这也表明中方恪守公开透明的承诺。他还以最近德国快速发现、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卫生部门及时向德国卫生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协助后者采取行动,表明中方本着‘团结合作’原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
谭德塞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很高的透明度。在访问中国之前,他每天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保持联络,讨论疫情最新情况、如何应对,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能提供何种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莱恩认为,面临重大疫情威胁,中国正在做正确的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不同寻常的,相应的,中国出台了不同寻常的措施,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防控行动,以及如此有力的措施”。
莱恩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中国科学家快速甄别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研究成果,为快速诊断作出独特贡献。中国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也为快速采取行动提供了宝贵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专家科霍夫认为,中国的“主动监测”系统对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至关重要,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开放和合作精神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检测、治疗指南也很关键,“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正在建立关于病毒的知识体系”,这在当前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发表新闻稿指出,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公共卫生能力,为应对疫情提供了巨大资源。消除中国和多个国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最重要的议程,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自上而下展现出的领导力、透明度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