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华蔓延 澳媒:“中国病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1969年12月31日 16点0分 PT
  返回列表
27487 阅读
18 评论
Pearls&Irritations

澳洲媒体人Fred Zhang在Pearls & Irritations网站上发表题为《恐怖的“新闻病毒”正席卷澳洲》的评论文章。

文章称,广东多地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疫情,但澳洲部分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却反复将其称作“中国病毒”(China virus)。

全文如下:

基孔肯雅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该病毒由蚊子传播。自那时起,基孔肯雅病毒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它曾出现在印度、加勒比海、意大利、美洲——病毒入境无需护照检查,也不需要签证盖章。在科学文献中,它从未被归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但在部分澳洲媒体的报道中,它却突然变成了“中国病毒”(China virus),读者看到这个标题,还以为北京上周刚用酱油“调配”出了这种病毒。

在《每日电讯报》及其姊妹媒体中,该标签不仅被使用,而且是以宣传战的方式被推动。

使用“中国病毒”一词的澳媒报道截图

在Facebook上,该新闻的标题为“中国病毒对澳洲民众的风险解析”,新闻导读写道:“一种正在中国南方肆虐的蚊媒病毒已蔓延至台湾,但澳洲……”

而在新闻网站上,相关新闻的标题为“中国病毒蔓延,专家给出警告”,副标题则是“一位澳洲医生对中国发出严峻警告,该国正对一场重大病毒爆发展开类似新冠的封锁措施……”

付费墙前的预告写着:“基孔肯雅病毒蔓延:澳人应该知道这些”,但可点击的链接文字却是“中国的新病毒”。

使用“中国病毒”一词的澳媒报道截图

上述新闻标题并非仓促写就,也不是孤立事件,类似的表述方式在社交媒体、邮件推送和文章导语中被反复使用。

读者首先看到的就是“中国病毒”,这是一个被反复使用的表达方式,也是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的说法。

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新闻集团身上,7号台的《Sunrise》节目也用了类似标题:“中国的新病毒:中国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者破万…”

显然,部分澳洲媒体并不在意科学正确,也不在意澳洲华人是否被波及,更不在意新冠疫情期间的种种教训。

使用“中国病毒”一词的澳媒报道截图

既违背科学,也违背常识

基孔肯雅病毒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它的起源并非中国,“基孔肯雅”也不是来自中文,它于几十年前首次在非洲东部被发现。

从那时起,它已广泛传播,有时对欧洲的影响甚至大于亚洲,中国只是它最新出现的地点。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采取措施,不再以地名命名疾病,此举正是为了避免污名化。

澳洲的卫生机构也毫无争议地遵循这一原则,而新闻集团和《Sunrise》却无视这一准则,且未作任何解释。

那么这些媒体为何要这样做?难道只是因为将“中国”与“病毒”联系起来更吸引眼球?

难道这些媒体根本不在乎150万澳洲华人——包括公民、永久居民、留学生和技术移民——是否会成为无辜受害者?

任何有基本良知和道德判断的记者,都不会这么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使用“中国病毒”一词的澳媒报道截图

用人性的语言解释代价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对居住在悉尼的华人夫妇,从2020年开始便忍受着无数恶语和异样眼光,如今在超市排队时又听到窃窃私语。

想象一下,一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打开手机,看到照片下方出现“病毒携带者”的评论。

这些并非凭空想象,我们都曾亲眼见证过。

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病毒”频频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即便报道内容与中国毫无关系。亚裔澳人的住宅和商铺遭到破坏,走在街上被吐口水,孩子在教室里受到嘲笑和欺凌。

某些媒体的标题不仅是在报道这种氛围——它们是在一字一句地制造这种氛围。

当一家媒体的编辑部反复使用“中国病毒”时,他们不仅是在歪曲事实,更是在扭曲公众情绪,造成难以纠正的影响。

这一模式如今已耳熟能详:标题中突出国籍,科学内容则深埋文内。久而久之,这个标签就成了故事本身,而真正的事实,包括病毒来源、传播方式、防控措施则被逐渐遗忘。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如实报道即可。以科学为导向:介绍症状、传播方式、防护措施。聚焦于病原体,而非国籍。

ABC和SBS可以做到,路透社与BBC也能做到。但是,如果一个新闻编辑部将健康卫生类新闻作为外交政策的替代战场,那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图片来源:Pearls & Irritations)

真正的解药

基孔肯雅病毒终将过去,蚊子会随季节死亡,疫苗会被研发,治疗手段将不断进步。

但真正挥之不去的病毒,是以偏见和恐中情绪为视角解读健康新闻的本能反应。这种病毒极易变异:今天是蚊媒疾病,昨天是新冠,明天就会是别的东西。

这不仅关乎一个标题,甚至也不只是一个新闻编辑部的问题。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为博取廉价关注而牺牲准确性,明知代价落在邻居、同事、同学身上,却依然选择如此。这是一种会在病原体早已消失之后,仍留下伤痕的习惯。

这种疫情,靠实验室检测和疫苗是无法应对的。我们需要用编辑自律、文化素养,以及将准确性置于煽动性之上的勇气去应对。

否则,真正的感染并不在热带——而是在我们讲述故事的方式中。

*文章作者Fred Zhang在澳洲主流、社区及行业媒体领域拥有10年工作经验,他对多元文化传播及战略性公众参与抱有浓厚兴趣。

g
giza123
1 楼
反正为了防蚊子给下水道装蚊帐,把老百姓种的花花草草都灭了,也是很有武汉病毒的感觉了。
雅痞士
2 楼
基孔肯雅热疫情,此病首先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发现,其名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南部流行的马孔德语,意为“痛得将身体弯起来”。 澳大利亚的猴子们没文化,也没进化好,什么水都想往中国身上泼,可见盎撒蛮族确实属于未开化民族呀。
p
praxair001
3 楼
合法吗?不合法就中国政府就直接起诉呗!无论是中国法院还是澳洲法院都行!合法的话,那老老实实接受,或者合法反击.
r
renanxing3390
4 楼
台弯病毒🦠
s
slimane
5 楼
明顯是強國在研究這病毒,結果再一次洩漏,不然根本無法解釋全世界其他地方現在都沒有或者也沒有這麼嚴重。 取名佛山病毒比較適合。 [1评]
雅痞士
6 楼
这个病毒,以前在你们台湾,叫“屈公病”。 看来你们台湾早就研究了哈。
s
sandysandy
7 楼
把杨兰兰叫做中国贪污犯合适吗?
h
headfoot
8 楼
老板是美国犹太人,就别提澳洲媒体了
B
Brantyap
9 楼
愿澳洲永远没有病毒
打风苟
10 楼
病毒固然讨厌,三年封城、清零,满街"白无常"更可怕!
z
zwwdplay
11 楼
这种媒体刻意宣传只会引起对华仇恨,最后在澳洲,不论你是五毛,还是狗粮,还是杂交,都会容易上街被人打,餐厅被人砸,家里被人偷,小孩在学校被同学歧视加bully。
e
eric703
12 楼
既然这样, 那澳洲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需要把 港澳台 收回了, 珍珠港-澳洲-台湾
灯塔路
13 楼
澳媒 默多克 犹太深层政府 造谣抹黑带节奏
b
bombe
14 楼
中国有5000年历史,其实所有病毒都来自中国,包括澳洲人。
夜雨濛
15 楼
你比病毒恶毒
T
TEC101
16 楼
被主人歧视殴打,狗粮杂碎们只会兴奋的嗷嗷叫
l
ljf82729
17 楼
最近发狗粮了?反华媒体又出洞了
f
fiery
18 楼
不把白人国家打垮一次 他们不会对你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