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川普要求辞职的英特尔华裔CEO,是什么来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9日 3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25321 阅读
3 评论
腾讯新闻

2025年8月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点名要求英特尔(Intel)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立即辞职”。特朗普指责陈立武“涉及严重的利益冲突”,并强调“没有其他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次风波源于美国司法部近期结案的一起敏感技术违规出口案。根据披露信息,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巨头楷登电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于2025年7月底承认有罪,承认其在2019-2021年间,未经许可向某具有特定背景的海外高校出口了受管制的敏感芯片设计软件。

该软件具备高度战略价值,可用于模拟核武器开发、导弹系统及军用级人工智能等高敏感度军事应用,因此被美国国防部明确列入关键出口管制技术清单。司法部指出,这起违规出口行为恰好发生在陈立武担任楷登电子首席执行官期间。

陈立武是否知情或默许相关违规操作,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特朗普发文的前一天(8月6日),阿肯色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汤姆·柯顿(Tom Cotton)致信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质询英特尔在任命陈立武为首席执行官时,是否已充分了解其在楷登电子任职期间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问题背景。

柯顿在信中强调,这种情况“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风险”,并呼吁英特尔立即启动内部调查,向公众和政府做出明确交代。英特尔于7日发布简短声明回应:“英特尔与陈立武先生坚定致力于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并确保公司在国防生态系统中的诚信地位。”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直接回应陈立武是否知晓或参与涉事海外出口案的关键问题,也未说明董事会在任命前是否对此背景进行过调查或内部审查。因此,该声明被外界批评为回避核心质疑,缺乏应有的透明度。

在外界对其过往管理责任的质疑之际,现在的陈立武作为英特尔的掌舵者的角色更瞩目。现年66岁的陈立武于2025年3月12日被任命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并于3月18日正式履新。他肩负着带领这家芯片巨头走出泥潭的重任。

履新后的陈立武迅速力推“IDM 2.0”转型战略,核心目标在于重振英特尔的核心制造竞争力,大规模扩张晶圆代工业务,并全力争取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联邦芯片制造补贴。

临危受命:“救火队长”陈立武

英特尔由集成电路之父与摩尔定律之父于1968年共同创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美国硅谷的“神话”,全球芯片半导体领域的领军玩家。尤其在PC时代,通过和微软结成“Wintel”联盟,英特尔几乎统治了硅谷近20年,其霸主地位多年来无人可撼动。

曾经的英特尔是技术、引领、创新、颠覆的代名词,由其创始人提出的“摩尔定律”奠定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脉络。而如今,这位57岁的芯片巨人,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时代转型的窗口后,终于显露出苍老的颓势。

自21世纪以来,英特尔陆续错失智能手机市场、10nm制程频频受挫;在业务层面,PC业务强敌崛起、数据中心遭GPU“围剿”;加之PC市场趋于饱和,近年来业绩与股价更是随着PC市场的饱和而节节败退——英特尔已连续五个财季未能实现盈利。

深陷泥潭的英特尔急需一位力挽狂澜的领导者。

2024年12月,前任CEO帕特·基辛格因未能成功推动公司转型——尤其在至关重要的AI加速芯片领域,英特尔已被曾经的“追随者”英伟达远远甩开。经过三个多月的严格遴选,英特尔最终在2025年3月将帅印交给了陈立武。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彭博社直言陈立武是英特尔的“最后希望”,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盘后应声暴涨超11%。市场为何对这位新任掌舵者寄予如此厚望?

在前任CEO帕特·基辛格于2024年12月离任之后,英特尔经过3个多月的新任CEO遴选,最终选择陈立武执掌帅印。 “我爱这家公司。看着它苦苦挣扎,我很痛心。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帮助它扭转局面,所以没办法袖手旁观。”陈立武表示。

陈立武在新加坡成长,其学术背景横跨物理、核工程与商业管理,先后求学于南洋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及旧金山大学。

1987年,陈立武在旧金山创立了华登国际。 这家日后成为硅谷最成功风投机构之一的企业,起步时管理资金仅300万美元,最终发展至规模超过50亿美元。华登国际总计完成了251笔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其中43家公司成功上市,25家被并购。

尤为重要的是,华登国际的投资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它成功助力了包括中芯国际、兆易创新、矽力杰在内的一批中国半导体创新领军企业的落地与发展,间接推动并重塑了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版图。

基于对半导体产业的深刻洞察和成功投资经验,陈立武在2009年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他出任了当时深受金融危机冲击、濒临困境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巨头楷登电子的首席执行官。

在他的掌舵下,楷登电子成功实现复兴:公司营收翻倍,股价更是惊人地上涨了3200%。陈立武在楷登电子任职长达12年。台积电、日月光等全球顶尖半导体制造商均是楷登电子的重要客户。

陈立武卓越的领导力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他曾在英特尔董事会任职两年,这段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芯片巨头的运作、挑战及解决方案。

“我向我们的工程师们学习了很多,了解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所有这些经验都为我准备了应对这一挑战的能力,去建设一个全新的英特尔。” 陈立武阐述。

履新百日:点燃三把火

2025年3月1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即将于次日(3月18日)正式上任的CEO陈立武试图带领英特尔重回时代巅峰。事实上,早在其正式重返公司之前,他就已着手制定一份聚焦三大方向的改革蓝图:重塑制造业(尤其代工业务)、升级AI战略、以及精简组织架构。

这不仅是对前任CEO基辛格策略的升级,更被视为一场“动真格”的变革风暴。

其中,代工业务成为战略延续与升级的关键交汇点。 英特尔芯片制造部门曾长期仅供内部使用,2021年基辛格启动转型,使其为外部客户提供芯片代工及封装服务(如英伟达)。

陈立武虽延续了这一方向,但赋予了更高的目标和更积极的策略。 他一上任便密集拜访重要客户,据称曾在一天内会见22位潜在客户,以获取一手反馈组建强力团队。其短期目标是通过争取微软、亚马逊等新客户提升代工厂业绩。

“我将全力确保代工业务的成功。”陈立武在4月29日的2025英特尔代工会议现场明确表态,晶圆代工业务不仅要继续做,而且还要做成世界一流。

与此同时,陈立武正强力推动AI战略的升级。 英特尔计划重启面向AI服务器市场的芯片生产,并将业务拓展至软件、机器人和AI基础模型等领域。其下一代配备AI功能的先进芯片Panther Lake,将依托内部工厂采用英特尔最新的“18A”技术制造。

然而,陈立武深知,实现上述宏伟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在于英特尔臃肿的组织结构和僵化的文化。

这正是陈立武去年8月突然辞去英特尔董事的主要原因——他对冗余的员工队伍、低效的芯片代工方式,以及规避风险、官僚主义盛行的企业文化感到极度沮丧,其中裁员计划的受阻更是加剧了与董事会的紧张关系。

因此,组织架构精简和文化重塑成为陈立武改革蓝图的另一支柱。 上任后,陈立武表示不会重蹈覆辙。他尖锐批评公司已丧失了前CEO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倡导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精神,并指出臃肿的员工队伍严重拖慢了决策速度。

为此,他着手重新审视员工队伍(该队伍至去年底已裁员约15,000人至近109,000人),计划进行大规模裁员以精简架构、提高效率和响应速度。他致力于消除官僚主义,推动组织扁平化,将英特尔重塑为以工程师文化为核心的公司。

陈立武切实推动文化变革。 他表示:“我愿意与其他CEO会面,也愿意深入到公司的六、七个层级,与工程师交流以获取你们的反馈。”首席财务官津斯纳证实,陈立武拥有15到17名直接下属,目的正是为了更贴近公司基层。

分析指出,这种将工程团队汇报线直接收归CEO的做法,不仅是为了强化执行力,更是试图打破英特尔长期存在的“技术傲慢”——这种曾让公司在移动芯片时代错失机遇的文化痼疾。

通过建立工程师-客户-架构师的三角对话机制,陈立武实质上在推动英特尔从“技术定义市场”转向“需求驱动创新”。

初显韧性:复兴之路荆棘密布

7月25日,英特尔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也是陈立武就任首席执行官后经历的首个完整季度。 财报显示,英特尔当季营收达到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超出了市场预期的上限。

尽管公司仍录得29亿美元的净亏损(主要源于一次性费用和资产减值),但亏损状况已显著改善——同比大幅收窄了81%。 剥离这些特殊因素,从核心业务表现来看,英特尔本季度的运营其实展现出了积极的韧性。

基于这份“营收超预期、亏损大减、核心业务稳健”的成绩单,业内人士对陈立武领导下的英特尔未来普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正如投资机构TipRanks分析师奥利弗·罗德齐亚诺(Oliver Rodzianko)所指出的,英特尔能否彻底转型成功尚存不确定性,但陈立武显然已果断出手,正着手解决诸如内部结构臃肿、战略方向模糊等长期积弊。

为了重振英特尔,陈立武必须直面一系列艰巨挑战。

技术落地承压: 被寄予厚望的18A先进制程遭遇挫折,部分客户在试产后退出,导致订单量低于预期。更严峻的是,下一代Panther Lake芯片据传因良率仅20%-30%而可能推迟至2026年上市。

政府输血缩水: 英特尔虽是美国《芯片法案》的重要受益者,原定获得85亿美元补贴及110亿美元贷款,但因俄亥俄州工厂建设延期及财务审查,补贴已被削减至不足80亿美元,财务压力陡增。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政府可能调整政策,倾向关税而非直接补贴,为英特尔获取未来制造支持增添了变数。

地缘政治风险高企: 逆全球化浪潮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中国作为英特尔2024年最大市场,却正面临美国日益严厉的先进半导体技术禁运和供应链脱钩压力。英特尔深陷两难:既要依赖中国市场“输血”,又需在政治压力下进行供应链切割,平衡难度极大。

陈立武坦言复兴非一日之功:“我们在朝着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系统目标迈进。这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 熟悉他的同事评价道:“他不喜欢输。”

媚眼瞟瞟
1 楼
只要不按照美国议员的意愿设计芯片, 都要滚蛋。
爱吃花生
2 楼
川普将把所有华裔斩首!
h
harry50c
3 楼
它成功助力了包括中芯国际、兆易创新、矽力杰在内的一批中国半导体创新领军企业的落地与发展,间接推动并重塑了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版图。 英特尔要留这种共裔杂种继续替中共掏空美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