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抢iPhone生产线?库克硬刚 特朗普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1日 18点30分 PT
  返回列表
67134 阅读
6 评论
小雷哔哔

8月11日消息,小雷今天看到个有趣的新闻:iPhone 短期内不会在美国制造。我寻思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

据科技 AppleInsider 发文称,自苹果公司宣布追加投资 1000 亿美元后,短期内稳住了特朗普想让其回归美国本土制造的打算。也就是说,iPhone 的生产模式依然是在其他国家组装。

要知道,特朗普关税战的小算盘之一,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所以,iPhone 在美国生产这事,自然也是备受瞩目。

图源:苹果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短期内 iPhone 不会在美国启动大规模量产呢?

小雷觉得跟以下这三个原因有关:

首先是成本问题。将组装业务迁回美国,势必得从设施上砸重金。要知道,即便是在印度,苹果也是耗费了将近 10 年,才刚能生产出一定比例的 iPhone。

另外,美国的人工成本更是高得吓人。成本一飙升,最后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然而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苹果又年年挤牙膏更新,消费者自然也不是冤大头,个个都买账。如此一来,销量和口碑都会受影响,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局面。

图源:网络

其次是效率问题。国内工厂恨不得 24 小时流水线转不停,但美国工作时长是受限制的,一周工作个四天,每天朝九晚五的,且工人上手慢效率也低。怎么形容这个速度呢,就好比人家一次修十年的工程,我们十年可以修十次。他们的流水线是真的流水线,而我们的流水线堪称“洪水线”。

目前 iPhone 标准生产速率是每分钟 760 台,以美国制造业的现状,想要维持这生产效率,怕是强人所难。不少网友调侃:要真到了美国生产,就这速度要等新机上市,美国工人怕是扭螺丝都扭不过来。

图源:小红书

接着就是供应链的问题。iPhone 的关键部件,分散至全球各地生产,目前只有不到 5% 的零部件在美国制造。想要将剩下的 95% 搬至美国,谈何容易?光是协调、运输等问题,就已经让人头大了。

最关键的是,员工还得重新培训一遍......毫不夸张地说,这难度堪比孙悟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了。

相比之下,在中国和印度生产 iPhone 显然更香。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效率又高,也难怪库克会让 iPhone 远离美国制造。站在商人的角度上来看,iPhone 想要回归美国本土制造,目前不太现实。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最复杂的机型,如折叠屏和 20 周年纪念版的机型,初期很有可能仍会在中国独家制造。毕竟中国速度,不跟你开玩笑,永远值得信任。

此前库克也明确表示,选择中国制造的原因是在于技术,并非成本。话虽这么说,但实际原因相信大家懂的都懂。不过我国在技能水平和制造专业知识这方面,的确是其他地方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

总的来说呢,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问题,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字——钱。

无论是成本、劳动力、还是供应链,都与钱息息相关。想要全美制造的iPhone,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价格可就是另外算的了。要是飙至 20000-30000 块一台苹果手机的话,又有多少个“有钱人”会为其买单呢?

b
bigsloth
1 楼
很多东西都是学来的,发挥的好不好就要看个人了,美国是技术输出方,关键的东西不输出,因此别人也就很难发挥了。另一方面,美国现在的环境就不是面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这些工作拿回去应该得不偿失。
d
dancingwater
2 楼
其次是效率问题。国内工厂恨不得 24 小时流水线转不停,但美国工作时长是受限制的,一周工作个四天,每天朝九晚五的,且工人上手慢效率也低 中国要不是十几亿人口,谁特么犯贱要去干这种血汗工厂的活?这帮主席台上的老家鱼还想增加人口,给它们做奴隶,不怕报应吗 [1评]
南方兔儿爷
3 楼
是轮班制的,例如电镀车间,金属放进槽内不会因为工人够钟下班就停止反应,而每一次都洗干净在放料是大量的浪费,但是轮班,加料在一定范围内肯定效率高很多,人停机不停是常识。
大春哥
4 楼
二三十年前有𠆤朋友想去亞洲搞服裝產線。先後考察了東南亞多國,最後得出結論,按手工速度和質量排序分別是:中國大陸,台灣,越南,韓國,星馬泰,柬埔寨,孟巴,印
老师
5 楼
從回復能看出你的水平最多也就是流水線工人
大条度你
6 楼
死基佬库克连擦懂王的鞋都不懂,真不明白苹果董事会怎么还让他待在位上?他不知道要将苹果产线移回美国,即使生产不了苹果手机,至少帮懂王自家品牌手机做做代工,懂王也会关照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