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14名顶尖专家身亡 伊朗核计划还能继续?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6月25日 10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59776 阅读
10 评论
央视新闻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5日报道,伊朗将于28日在德黑兰为在以伊冲突中丧生的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和科学家举行葬礼。

科学家团队“整个消失”

美国媒体24日援引以色列驻法国大使乔书亚·扎尔卡的话报道,在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中,至少14名伊朗物理学家和核工程师遭针对性暗杀,这使伊朗“几乎”不可能利用以军和美军轰炸后留存的核基础设施和材料制造核武器。

扎尔卡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被暗杀的这些人是伊朗顶尖科研人员,“他们几乎掌握了所有核心知识”,整个(科学家)团队的消失,让伊朗的核计划倒退了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美联社援引一些分析人士的观点报道,伊朗还有其他科学家可以填补这些空缺,暗杀行为只能让伊朗的核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但无法彻底终结。

美政府称摧毁伊朗核项目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24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称,美国向伊朗投下的炸弹“毫无疑问已摧毁相关设施”,伊朗几乎不可能恢复铀浓缩项目。

威特科夫谈到美国对伊朗福尔多、伊斯法罕和纳坦兹三处核设施的打击效果时称,三处地点的“大多数甚至可能是全部离心机都已损毁或被摧毁”。他本人和其他“看过原始数据的”专家认为,伊朗要花“几年”时间才能恢复上述地点的铀浓缩项目。

他还说,美国正同伊朗开展直接和间接接触,“很有信心”能与伊朗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但未来美国仍不会允许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

美媒称伊朗核能力还在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4日以多名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美国国防部情报部门一份初步评估报告显示,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并未摧毁其核心部件,可能仅使伊朗的核计划“延迟数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怒斥这一报道为“假新闻”,再次强调“伊朗的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

同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穆罕默德·伊斯拉米在经由伊朗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声明中说,伊方正在评估军事打击造成的损失,已经采取必要举措。“重启计划已经提前准备好,我们的策略是确保生产和服务不会中断。”

美国国务院负责核不扩散事务的前官员马克·菲茨帕特里克认为,“图纸还在”,轰炸核设施或暗杀科学家会让伊朗核项目进程暂时受挫,但最终还会重建起来。

戒律暗牧
1 楼
不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中国人希望伊朗搞出核武器,中国五常地位怎么来的?不就是我们有核别人没有嘛?拥核的国家越多中国的战略优势就越被稀释。再说,不应该为了反对美国和以色列就支持伊朗,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伊朗现在都不和中国一条心,有了核武器能听中国的?其实中俄早就明白这一点,要不早帮伊朗搞核武器了,还至于几十年搞不出来?
s
squall0192
2 楼
伊朗拥有核武器是早晚的事,只能寄希望于到时候他们的政府不要像现在一样跟疯狗似的。
狮城浪人
3 楼
伊朗需要一场彻底全民大清洗,消灭带路党,二鬼子,否则后患无穷
S
Sinoroc
4 楼
核武器制造几十年前就已经不是高新技术了....继续的难度不在于专家,更不在于原料,而是在于决心
吃斋念佛大灰狼
5 楼
就是给伊朗十年时间恐怕也造不出核弹。
B
BARBECUE
6 楼
核武需要非常多钞票维护好吗!没钱造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到时候报废销毁都是问题
C
ChinaTruth
7 楼
中国肯定不愿意帮伊朗搞核武。如果伊朗快有核武了,中东肯定动荡不安,中东的石油就会大涨,对中国非常不利。
d
dkmchui
8 楼
以色列磨拳擦掌, 再打!
r
roygreat
9 楼
和常规武器比很便宜了
o
octane
10 楼
现在讨论一下,如果你在伊朗这个位置,最聪明的做法是怎么做? 换一个人操作的话,在第一波被打击之后,立刻进行外交谴责,外交上让一些妇孺在国际上哭诉恐怖分子的恶行,保留向鱿鱼报复的权利,同时立刻进行各种保护措施,内部各种整顿,军事上表现静默,另外将部分军队化整为零渗透到对手附近,因为对拖鞋军和叙利亚的支持已经有了正当理由。在外交上更主动一点,利用中国25年的4000亿投资,请求中国进行外交斡旋,同时购买一些武器。如果受到又一次攻击就让渗透过去的部队打游击。这样时局不会变化这么快,损失也小的多 但是在独裁政府宗教领袖的思维里,这方案是不可行的。为了维持独裁和宗教的威信,必须立刻表现得无能狂怒,于是采用了花费巨大效果甚微的远程打击方式,宣传上必须表现的非常强硬,就是为了欺骗国内人民,和不至于过分得罪对手导致自己统治无法维持下去。在后续的互相射击导弹无以为继的情况下,美国自然会加入因为毫无风险,最终导致对手达到了战略目的,不过为了保证了独裁统治继续欺骗国内人民,必须大肆庆祝自己的胜利 所以无论立场如何,独裁必然和国家利益冲突。独裁的决策体制,导致不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独裁统治的应对方式很容易预测,导致对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