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5元暴跌到3元!8类芯片价格雪崩,企业砍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2日 0点48分 PT
  返回列表
69056 阅读
23 评论
上游新闻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产能紧缺持续了两年,不过最近几个月情况又变了,不少半导体行业公司出现了减产或是砍单现象,芯片价格暴跌,市场上有部分芯片价格从3500多元暴跌到600多元,降价幅度超80%。

有销售商表示,报价是跟着市场行情走的,从6月开始疯狂降价,“涨得离谱,跌得也离谱。”

跌!八大类芯片价格跳水

意法半导体L9369-TR型芯片曾是“缺芯”浪潮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在去年缺芯最为紧张的三、四季度,这款芯片的报价一度上涨了100倍。

8个月的时间,从3500元的高位下滑至671元,L9369-TR型芯片的降价幅度为80.8%。

据了解,L9369-TR型芯片是博世ESP系统的核心芯片。根据公开数据,博世大约占据了国内汽车ESP系统70%的市场份额。去年三、四季度,L9369-TR型芯片出现高价主要是因为马来西亚出现疫情后,意法半导体在当地的封测厂产线受到影响,进而出现了该芯片高价难求的局面。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降价的不止是L9369-TR型芯片,ST意法半导体旗下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芯片目前售价为21.5元,此前该芯片的价格维持在200元的高位。

据公开数据,在驱动IC、被动元件、GPU、模拟芯片等八大类芯片中,价格跳水几乎成为趋势。

驱动IC今年初以来已经逐步调降价格,第二季降幅约10~15%,Omdia显示器研究总监谢勤益表示,晶圆产能已经没那么紧缺,而且面板厂减产、造成需求大减,预期第三季驱动IC价格降幅将扩大到20%以上。

此前,通用型模拟IC当中占比最大的电源管理芯片严重供不应求。然而,今年随着新产能快速开出和下游需求暂缓,模拟IC涨价潮将结束,部分芯片价格在最近两个月“跌价”达八成。以型号为TPS61021的通用消费类电源管理芯片为例,该芯片价格已从去年45元的最高点跌至目前的3元左右。

芯片半导体行情示意图图: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

砍!需求疲软全球芯片企业砍单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国市场6月手机出货量约为2566.4万部,同比下降10.4%。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也显示出承压态势。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5月,全球手机市场销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10%,至9600万部。这也是8年来,全球智能手机月销量第2次跌破1亿部。

市场调研机构Omdia近日发布一份数据指出,自2021年Q1起连续五个季度营收大增之后,今年(2022)Q1,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从2021年Q4的1593.5亿美元,降至1593亿美元,环比下降0.03%。首次出现季度营收减缓迹象。

目前,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巨头已开始“砍单行动”。根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的说法,高通已砍骁龙8系列订单约10-15%,并预计年底将把两款旗舰移动芯片降价30-40%,以出清库存。联发科则将2022年第四季度与供应商签订的入门级和中端5G芯片订单削减了30%~35%;IDM巨头德州仪器也通知客户,称下半年供需失衡状况将缓解,以电源管理芯片为首的模拟IC将面临价格大跌。英特尔CFO已经表示,PC芯片收入面临下降危机。

IC渠道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电子相关芯片估计至少需要一个季度去库存,且不确定2022年第四季度市场能否回暖。目前手机应用处理器、手机功率放大器元件的库存压力仍存在,或许要到2023年初市场才会回暖。

难!汽车行业“缺芯”仍未缓解

消费类电子芯片“让出”产能,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将是一个好消息。早在2021年,汽车行业“芯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类电子芯片需求高涨。不过,考虑到生产周期等原因,目前汽车行业的“缺芯”问题还没有十分明显的缓解。

在6月25日举行的一场产业论坛上,汽车核心零部件厂商“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目前其芯片产品平均只能满足汽车厂商31%的需求,预计下半年供给率可以提升到50%至60%,但“缺芯”依然会是主题。

“现在芯片生产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芯片厂商不断增强生产能力,生产状况逐渐好转;另一方面,芯片需求旺盛,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丰田采购本部长熊仓近日在股东大会上表示。

“其实大家一直都说,汽车缺芯是因为消费电子芯片紧缺,其实这是不太严谨的说法,尤其在上游半导体制造环节中,车用的产线跟消费类的产线重合度不高。如今疫后复苏,新能源车的产业化、智能化依然处于爆发增长期,车用半导体厂商没办法扩增供给。”Omdia半导体首席分析师何晖表示,车用芯片扩产无法像消费电子芯片那么快,除了英伟达或高通这种与算力有关的厂商,其他车用上面的芯片,主要是与瑞萨、东芝存储、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这些国外IDM厂商合作,成熟制程工艺的汽车芯片依然面临短缺。

不得不提的是,增长势头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很大。一个传统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约在500~600颗,而一辆具备L2驾驶级别的高配燃油车就需要1000颗以上的芯片,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则需要2000颗以上芯片。

对于芯片短缺困境,车企与相关产业链正在共同求解。例如,广汽资本投资了同位于广州的本土晶圆代工企业粤芯半导体,以在12英寸晶圆上为未来的车型开发模拟芯片等。据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介绍,双方已为此组建起一支40-50人的团队。

何晖强调,不管是车用,还是工业芯片,国外做了很多年,替代性门槛较高。长期来看,国内半导体依然会呈现追赶势头。目前来看,芯片产业“冰火两重天”格局,仍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c
chtoto
1 楼
挺好的
美女的依靠
2 楼
呵呵~ 这就是狗粮嘴里白爹爹卡中国脖子的利器? 狗粮除了吃屎真的什么都不懂 没有中国买这些芯片 狗粮的白爹爹可能要饿的连屎都拉不出来 狗粮还不跪下感谢中国让你们吃上热乎乎的屎 呵呵~ [1评]
金三
3 楼
华为呢?哈哈! [2评]
英国流氓
4 楼
SMD 陶瓷 保险二极管 英国1个ebay卖7镑 在ali express一查 10个 2镑还不到 这他妈的 芯片的确是开始崩盘了
k
kalais
5 楼
狗粮献母都可以,更何况屎。
元非
6 楼
全球芯片产业被美国的政治力量搅得翻天覆地,不止国家,就连企业也是“有能力要加入芯片产业,没有能力,创造能力也要加入芯片产业”,用不了太久,相当多的芯片类别,芯片不是“白菜价”,而是连白菜都不如,这其中,缺少市场直接支撑的国家会最惨,中国依托自己的产业链,加上本身在芯片产业的起点低,反而能够更好的处理全球的芯片产能过剩问题。
意见没
7 楼
China’s Top Chipmaker Achieves Breakthrough Despite US Curbs 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在美国遏制下取得突破 5h ago https://www.msn.com/en-us/money/markets/china-s-top-chipmaker-achieves-breakthrough-despite-us-curbs/ar-AAZObY1?ocid=msedgntp&cvid=7ef8923ad83c4d3db0b2f4cd95d74082 行业观察家 Tech Insights 周二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制造商正在运送使用 7 纳米技术制造的比特币采矿半导体。 这远远领先于中芯国际已建立的 14nm 技术,这是一种衡量制造复杂性的方法,其中更窄的晶体管宽度有助于生产更快、更高效的芯片。
w
wushiwen
8 楼
: 你这只下室的上海瘪三智商如猪🐷!!
w
wushiwen
9 楼
基佬: 华为已经把你妈和公猪🐷关进了猪圈,你很快就会有好多弟弟妹妹了!! 恭喜你!
t
tiger500
10 楼
主子拉不出屎来,狗粮要闹粮荒。
江南游侠
11 楼
纵观人类发展,芯片这类产品还是要基于社会经济状况,而能源粮食物质确是绝对的必需品。
C
Cup3
12 楼
跌的是没用的,有用的照样坚挺
s
szacy
13 楼
芯片高烧退温,全球市场萎缩,这些主要芯片和设备厂家要对萎缩的市场进行竞赛和生存决斗。而世界最主要和最优潜力的半导体市场在中国,完全是天助中国赢得时间和时机实现芯片科技的全面自主和超越。
a
abe868
14 楼
造车呢,这都不知道? 实话说你在哪个地下室消息这么闭塞🤣
南方兔儿爷
15 楼
大家也发现了不玩手机也可活命,没有煤气不能做饭,没有汽油不能上班,没有粮食更加会死掉。所以涨价的全是要命的,掉价的全是虚的。
t
tobic
16 楼
都是囤货居奇的
a
ak47a
17 楼
中、美芯片战,让高通、英特尔这些芯片企业损失惨痛。这些企业有钱没法赚,等中国芯片全面发展起来的时候,高通、英特尔、台积电等就失去优势了。
w
wushang
18 楼
天价炒作芯片估计是华强北国人的大作。欧美芯片厂注重长期合作基本不会对下游漫天要价的。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19 楼
欧美经济大滞胀开始了
d
dreamtion
20 楼
显卡6月有降价,不知道7月如何
c
cantonese
21 楼
又被拜登玩坏了!天朝的运气来了,挡不住!
j
jppark
22 楼
美国一个傻逼总统,搞得全世界产业链七零八落。
j
jppark
23 楼
你是刚从植物人苏醒过来吗?从来不看新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