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just fiction.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X project. Think about it:
who's gonna be the sponsor for this project? What's the benefit?
It doesn't make sense any private entity would invest so much on public
education, haha.
It's a story made of a Chinese person's imagination, totally impossible.
It's probably made by a young woman from China who doesn't want to have children.
No one really cares about making a project like that.
Well, I wish the local government would invest more in public education, but...
who wants to pay more property tax?
It exists.
In Canada, it is called AP (advance placement),the Advanced Learning program consists of the Honours and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 offered to students in grades 8 through 12. Advanced Placement (AP) is a program of university/college level courses and exam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3-04-13 08
It exists.
In Canada, it is called AP (advanced placement),the Advanced Learning program consists of the Honours and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 offered to students in grades 8 through 12. Advanced Placement (AP) is a program of university/college level courses and exam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3-04-13 08
AP is not the same as elementary or middle school programs, it'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get college credits. And it's for everyone that qualifies.
You can take AP courses voluntarily if you have a good above average GPA.
大多数孩子从6年级开始参加选拔,录取之后,会用两年学完高中的数学,再用三年学习大学的数学内容,顺利的话,16岁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大学的半个数学学士学位。
大同小异,一回事。不知就是不知,不要再嘴硬了。。。。
=====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3-04-13 09:46:44
AP is not the same as elementary or middle school programs, it'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get college credits. And it's for everyone that qualifies.
You can take AP courses voluntarily if you have a good above average GPA.
“X项目最笨的小孩”
上个月的一天晚上,妮莫突然说要和我聊一聊。看她情绪低落的样子,我就知道,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
房间里,她低着头说:妈妈,我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觉得我没有存在的价值。
我一听就慌了,肯定是我的锅,赶紧先道歉:我在忙工作或做家务的时候,跟你说话有点急不耐心,有时还吼你,我向你道歉,以后我会注意管理情绪的。
她摇摇头说:不是因为你,是因为今天发了成绩后,同学嘲笑我是最笨的“X项目”小孩,我觉得我很失败。
我一听就愣住了,开解她:他们瞎说,你绝对不是,你会很多他们不会的东西,上次学校选拔,你不是被评委推荐去了荣誉乐团吗?你在网上画的动画不是有很多人喜欢吗?人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是第一名的。
虽然我表面上不当回事,但心中确实有点情绪,我跟闺蜜吐槽:有毒吧,X项目的娃都已经够优秀了,就这一小撮娃却依然还是要分阶级、互相踩踏,去哪都卷难道是咱逃不开的宿命吗?
X项目是某大学数学学院开设的天才青少年数学计划,在全州的公校和私校开放两次考试,每年录取400个新生。
大多数孩子从6年级开始参加选拔,录取之后,会用两年学完高中的数学,再用三年学习大学的数学内容,顺利的话,16岁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大学的半个数学学士学位。
在妮莫还在低年级的时候,就经常能看到X项目的家长们在邻里群聊去大学接送孩子的事。那时就觉得哇,这些孩子好优秀好牛逼啊,小学没毕业就已经去大学的教室,听大学教授上课了。
但是我家属于薛定谔的鸡娃,从来没有什么未雨绸缪高瞻远瞩,不到最后临门一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推娃一把,所以就这么一路混吃等死到了6年级。
第一次考试
妮莫到了6年级,也可以参加这个考试了。第一次考试,我们也没经验,想先探探路。直接削了两支铅笔,让娃去裸考,裸到什么程度,不仅没复习,连瞎蒙要选C的秘诀都没说。
考场外,除了印度家长,就是中日韩面孔,偶尔有几个白人面孔,结果还是混血娃。其他小孩走出来面色平静或略带喜悦,只有她哭丧着一张脸,告诉我们:时间到了答题卡没涂完,老师说手不能放桌上了。
结果不用说,分数惨不忍睹,这一下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厚着脸皮去问了一个高年级学姐的妈妈,这个考试该怎么复习?
学霸妈妈云淡风轻:啊?我们没辅导孩子复习,孩子自己每天刷了下题库,一次就考上了。
什么?还有题库?
学霸妈妈也很吃惊:你们没有做过题库?印度人还专门开了X项目的考试培训班呢。
什么?还有培训班?
怪不得第一回当炮灰了,原来考试没那么简单。学霸妈妈爽快地把题库文件发了过来。
这份题库,就犹如茫茫大海上突然出现了灯塔的光亮,我们瞬间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备战第二次考试的日子,有点不堪回首。
每天吃完晚饭,都能听见老公绝望的吼叫,偶尔掺杂几声孩子的抽泣。连寄养在我家的狗,一吃完饭都知道赶紧跳上沙发,紧紧挨着我,客厅里老公吼一声,它就浑身一激灵。
虽然第二次考试依然没过,但是成绩提高了一大截,我们看到了曙光——离分数线,只差6分了,只要再努一把力,就成功了!
裸考的祸根
学霸的妈妈来问结果,我说就差一口气了。她安慰了我,说那个题库有点年头了,估计已经过时了,你去问问罗恩的妈妈,做一做她手上的八套真题,紫腚能行!
第三次考完,妮莫从考场里走出来的样子,终于也是略带喜悦的脸色了,看着其他小孩哭丧的脸,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年前的自己。
虽然考上了,但当年无知的爹妈让娃去裸考的祸根,还是埋下了。
每次接孩子的时候,我都会感叹,亚裔家庭太能卷了,从校车上鱼贯而下的孩子们,除了东亚娃,就是印度娃。白人有那么零星两个,非裔拉丁裔是一个都没有。
我看了下数据,十几年前,这个项目里62%的学生都是白人,而十几年后,白人已被亚裔卷得无立锥之地了。
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美国,我一个澳洲的读者说,他们学区现在已经卷到了新赛点,白人早已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现在是亚裔娃之间的内卷——印度人已经被华人彻底卷废了,天才班按成绩排序录取,印度人竟然一个都没考进,华人家长最后直接拉了个微信群。
妮莫学校里数学分为三个班,X项目、快班、慢班,按照大家不同的学习进度,分班开课。也就是说,能进入X项目的孩子,已经是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一撮了,你以为这种踩踏就停止了?
漏漏漏,大漏特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亚裔的地方就有尊卑,超过三个人,就一定要分出上中下来。
妮莫因为考了三次才考进去,这成为了某些孩子眼中的一个bug。她经常回来埋怨自己:校车上谁谁又嘲笑我考了三次,我考了三次,是不是因为我比较笨?
而第一次就录取并在每次小考都保持全A的,才是站在巅峰接受大家膜拜的神。
倒霉孩子,你人生感受到的第一个鄙视链,全赖你爹妈当年过于轻敌啊!
亚裔小孩的全A宿命
X项目采取淘汰制,按平时作业、三次小考综合计分,B以下就会收到警告信,再不整改,就会被踢走。
现在我家的情况是有点骑虎难下。
第一学期的学习,妮莫拿了A,说实话这让我很惊喜。我本来就知道她没有继承她爹的理科基因,她喜欢的是音乐和艺术,但是考大学时,SAT数学就占了800,这个咱躲不掉的。只有现在把动能蓄高点,以后才有退步的空间。
总而言之,我的期望是,她能跟着亚裔大部队混个中不溜秋就行。
但是第二学期的课程突然加大了难度,开始涉及高中代数,妮莫上一次小考的成绩只有70多分,和成绩的压力一同而来的,还有某些亚裔同学的嘲讽,和她对自我评价的困惑。
我跟妮莫说,如果你实在压力很大,我们可以退出来,下学年上普通数学课。
妮莫沉默了很久说,我不能,我放弃了他们会一直嘲笑我到毕业的。
曾经每天只关心“中午吃啥”“晚上吃啥”的小孩,竟然也开始对人性的幽深有了初步的认知,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不能逆转地长大了。
既然不能回头,那我们就只能往前走了。感谢她爹的绝望嘶吼功,最近的一次小考,她的成绩终于又回到了90多分。
但这次我一点也没有高兴,因为我们好像进入了一场没有退出机制的游戏。
这场亚裔争霸赛,让我最恐惧的一点是,没有尽头,不知餍足,无法退出。
去年印度裔的里希·苏纳克当上英国首相的时候,推上就有个黑色幽默疯狂被转。
谷歌的印度裔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收到了他父母的越洋电话:
"你看看里希,苏纳克叔叔的儿子,比你还小8岁就当上了英国的首相,你还只是个CEO。”
他说:“妈,我不能取代拜登。”
他妈说:“试试看,你可以的,你不试怎么知道不可能发生呢?”
在印度,这种文化叫“Sharmaji ka beta”,不管你薪水有多高,不管你有多棒,总有一些沙玛吉之子,比你更优秀,薪水更高。家长擅长用他们不断地push你前进,但是你会发现,你超越了他们之后,又有其他的沙玛吉之子跑到了你前面,这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比赛。
在中国,这种文化叫“别人家的孩子”。
身在这场游戏中的人,即便已经是最好的那一波了,也永远不会感到满意,因为他们想做的,是最好的那一个。
上篇《简历亮瞎眼的亚裔卷王,为什么纷纷被藤校拒之门外?》的评论区有读者说,“这是一种不成为人上人就无法保障基本的权利和生活空间的恐慌,卷不是为了过得多好,只是为了活下去,欧美的躺平心态,还得富养几代才有。所以我不觉得亚裔有什么问题。”
说实话,我对此很悲观,亚裔对成为“人上人”的追求是刻在文化、地理、历史、观念、基因里的,是永远不知疲倦地好了还想更好,不会随境遇的提升而减轻,富养多少代都很难改变。
如果众人的卷“只是为了活下去”,该如何解释那些最贵最顶尖的私校和牛校国际部里,挤满了最有钱的一批人的后代,又如何解释那些生活在欧美的亚裔,早已不必担心生存福利,却依然热火朝天地卷生卷死。
脚下踩踏着不如自己的人,恐惧自己会跌落,向上仰望着天龙人,期待能再上一个台阶,找不到人生坐标,只有在无止尽的比较中,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这就是一代又一代亚裔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