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印两军再度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而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于7月3日到访对峙前线,引发舆论关注。印媒称,莫迪的讲话与2014年在东京的讲话相呼应。
中印在边境爆发对峙引发局势紧张,印媒搬出日本对华施压。图为莫迪与安倍在2019年6月27日举行会晤。(路透社)
《印度快报》7月4日在题为《从东京2014到拉达克2020,莫迪与北京划清界线》的文章中称,莫迪站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拉达克(Ladakh),并明确警告北京的扩张主义势力。报道提及莫迪早在2014年到访日本时就提出对扩张主义的警惕。
报道称,莫迪在日印工业家出席的午餐会上说:“今天,我们看到了18世纪发生的一切,可见的扩张主义,一个国家被侵犯,一个人进入海洋的某个地方,有时进入一个国家并占领领土,我们正在目睹这种趋势。”
中印流血冲突致20名印军死亡,莫迪突然访问前线(点击大图浏览):
莫迪称,“这种扩张主义不可能对21世纪的人类有益,发展至关重要。我相信,在21世纪,如果亚洲要领导世界,印度和日本应该共同提高发展声望。”
报道称,扩张主义与发展是莫迪的主要议题。如果他在拉达克说扩张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发展是未来的引擎,那么莫迪早在2014年的东京就预示了这一点。
报道称,莫迪不仅援引了2014年在日本对北京发出的信号,而且也向全球大国强化了这一信息。
解放军在班公错湖大搞基建,刻下“中国”和中国地图,印度十分不满(点击图集浏览):
据悉,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之际,莫迪7月3日抵达了拉达克列城(Leh),陪同莫迪的还有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和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Manoj Mukund Naravane)。
莫迪此行的目的是,在与中国进行边境对峙的背景下,评估地面安全局势以及与中国军方谈判的进展。莫迪还造访了尼木(Nimu)一个军事基地,并对第14集团军发表了讲话。
莫迪在讲话中首先再次向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中牺牲的印度士兵致敬。他盛赞第14集团军的英勇家喻户晓,“印度的敌人见识了你们的火与怒(fire and fury)。”
此外,他还不点名地批评中国说:“扩张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发展的时代。历史见证了扩张主义势力的失败或被迫回头。”
反华浪潮碰壁 印度传统行业对中国屈膝投降
中印两国在2020年再度爆发边境冲突,造成印军数十人死亡。为此印度国内爆发了一股强劲的反华浪潮。然而,印度的丝织行业由于原材料严重依赖中国进口而无法进行抵制。
《印度快报》7月3日在题为《我们为何不能轻易将中国从印度丝织业中抹掉》的文章中称,就在印度媒体对中国商品充斥抵制声之际,有一个行业将因缺乏来自中国的主要原材料而彻底屈膝投降,那就是印度的丝织业。
印度传统服饰中的丝织品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图为身着传统服饰的女性参加庆祝古蒂·帕德瓦节的活动。(路透社)
瓦拉纳西的丝织大师侯赛因(Maqbool Hussain)说,“若没有中国丝线,不仅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停顿,我们还将丧失印度本土的丝织品传承”,印度各地的丝织工使用的近80%丝线都来自中国,“尽管有越南和韩国的替代品,但其生产规模达不到我们的需求”。
对中国丝线的依赖,使瓦拉纳西的丝绸纱丽呈现出不同光彩,且不再具有纯金丝绣带来的沉重感。锡康德拉巴德的丝织大师戈瓦达纳(Gajam Govardhana)证实,从(印度南部的)塞勒姆、埃罗德到(北部的)西孟加拉邦、拉贾斯坦邦和瓦拉纳西,如今印度各地的丝织业都依赖中国丝线。
戈瓦达纳说,中国丝线的成本几乎与印度本土产品相同,但印度产丝线在清洗后会浪费掉25%,而中国丝线则无需任何清洗。
“抵制中国货”运动在印度连遭质疑,评论称发泄情绪需要理性:
路透社称,印度最大的出口促进组织25日表示,尽管新德里应努力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但由于印度依赖中国进口,抵制中国商品可能行不通。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主席(FIEO)萨拉夫(Sharad Kumar Saraf)说:“鉴于(印度)近期与中国发生的冲突,我们支持政府让印度自力更生的主张,但我们也应该记住,我们在很多关键原材料方面依赖中国。”
萨拉夫对记者说:“如果同样的商品印度公司也能生产,政府应该要求印度人停止购买中国产品,但是禁止或抵制所有中国产品会伤害印度制造商。”
2020年中印两军再度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而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于7月3日到访对峙前线,引发舆论关注。印媒称,莫迪的讲话与2014年在东京的讲话相呼应。
中印在边境爆发对峙引发局势紧张,印媒搬出日本对华施压。图为莫迪与安倍在2019年6月27日举行会晤。(路透社)
《印度快报》7月4日在题为《从东京2014到拉达克2020,莫迪与北京划清界线》的文章中称,莫迪站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拉达克(Ladakh),并明确警告北京的扩张主义势力。报道提及莫迪早在2014年到访日本时就提出对扩张主义的警惕。
报道称,莫迪在日印工业家出席的午餐会上说:“今天,我们看到了18世纪发生的一切,可见的扩张主义,一个国家被侵犯,一个人进入海洋的某个地方,有时进入一个国家并占领领土,我们正在目睹这种趋势。”
中印流血冲突致20名印军死亡,莫迪突然访问前线(点击大图浏览):
莫迪称,“这种扩张主义不可能对21世纪的人类有益,发展至关重要。我相信,在21世纪,如果亚洲要领导世界,印度和日本应该共同提高发展声望。”
报道称,扩张主义与发展是莫迪的主要议题。如果他在拉达克说扩张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发展是未来的引擎,那么莫迪早在2014年的东京就预示了这一点。
报道称,莫迪不仅援引了2014年在日本对北京发出的信号,而且也向全球大国强化了这一信息。
解放军在班公错湖大搞基建,刻下“中国”和中国地图,印度十分不满(点击图集浏览):
据悉,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之际,莫迪7月3日抵达了拉达克列城(Leh),陪同莫迪的还有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和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Manoj Mukund Naravane)。
莫迪此行的目的是,在与中国进行边境对峙的背景下,评估地面安全局势以及与中国军方谈判的进展。莫迪还造访了尼木(Nimu)一个军事基地,并对第14集团军发表了讲话。
莫迪在讲话中首先再次向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中牺牲的印度士兵致敬。他盛赞第14集团军的英勇家喻户晓,“印度的敌人见识了你们的火与怒(fire and fury)。”
此外,他还不点名地批评中国说:“扩张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发展的时代。历史见证了扩张主义势力的失败或被迫回头。”
反华浪潮碰壁 印度传统行业对中国屈膝投降
中印两国在2020年再度爆发边境冲突,造成印军数十人死亡。为此印度国内爆发了一股强劲的反华浪潮。然而,印度的丝织行业由于原材料严重依赖中国进口而无法进行抵制。
《印度快报》7月3日在题为《我们为何不能轻易将中国从印度丝织业中抹掉》的文章中称,就在印度媒体对中国商品充斥抵制声之际,有一个行业将因缺乏来自中国的主要原材料而彻底屈膝投降,那就是印度的丝织业。
印度传统服饰中的丝织品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图为身着传统服饰的女性参加庆祝古蒂·帕德瓦节的活动。(路透社)
瓦拉纳西的丝织大师侯赛因(Maqbool Hussain)说,“若没有中国丝线,不仅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停顿,我们还将丧失印度本土的丝织品传承”,印度各地的丝织工使用的近80%丝线都来自中国,“尽管有越南和韩国的替代品,但其生产规模达不到我们的需求”。
对中国丝线的依赖,使瓦拉纳西的丝绸纱丽呈现出不同光彩,且不再具有纯金丝绣带来的沉重感。锡康德拉巴德的丝织大师戈瓦达纳(Gajam Govardhana)证实,从(印度南部的)塞勒姆、埃罗德到(北部的)西孟加拉邦、拉贾斯坦邦和瓦拉纳西,如今印度各地的丝织业都依赖中国丝线。
戈瓦达纳说,中国丝线的成本几乎与印度本土产品相同,但印度产丝线在清洗后会浪费掉25%,而中国丝线则无需任何清洗。
“抵制中国货”运动在印度连遭质疑,评论称发泄情绪需要理性:
路透社称,印度最大的出口促进组织25日表示,尽管新德里应努力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但由于印度依赖中国进口,抵制中国商品可能行不通。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主席(FIEO)萨拉夫(Sharad Kumar Saraf)说:“鉴于(印度)近期与中国发生的冲突,我们支持政府让印度自力更生的主张,但我们也应该记住,我们在很多关键原材料方面依赖中国。”
萨拉夫对记者说:“如果同样的商品印度公司也能生产,政府应该要求印度人停止购买中国产品,但是禁止或抵制所有中国产品会伤害印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