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整理分析25张战疫图 穿透历史看现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10日 17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68266 阅读
7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今天是发现首个新冠肺炎病例后的第65天,除湖北外,全国其他省市已经开始复工复产,这对疫情防控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本轮疫情中全国百余城市每日的数据进行提取、梳理,再比对人类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疫情数据,透过大数据整理分析,最终绘制成25张图表,来重新审视当前这场新冠肺炎疫情。

 

截至2月9日24时的最新数据,全国累计确诊病例为40171例,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降6天,但湖北的确诊病例却仍然在不断创出新高……

(注:本轮疫情统计截至2月9日24时,特殊说明除外)

 

人类抗疫史:新冠强于非典弱于流感?

在探究疫情影响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认知元凶,即病毒本身。

 

我们将新型冠状病毒与2000年后引发全球性疫情的其他3种病毒对比后,总结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四大特点:传播能力较强;持续人传人;潜伏期长;致死率较低。

 

根据最新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死亡率为2%。这比每年典型流感0.1%的死亡率要高出近20倍。然而,与SARS病毒6%~7%的死亡率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病毒35%的死亡率相比,2%的死亡率仍然要低得多。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兰开斯特大学、上海华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性有多强?杀伤力有多大?最终的数据仍然有待观察。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目前新冠病毒的传播系数与流感比较相似。

 

依据现有数据,这次新冠肺炎传播性较强、死亡率却低于SARS。很多感染者仅有轻微症状甚至没有症状。与SARS相比,新冠肺炎的各种特征,其实与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暴发的流感更加相似。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2020流感季(去年9月至今年1月底),美国1900万人感染流感,至少1万人死亡。

 

无论从被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的指标看,此次美国流感季的后果都远远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可是两者的关注度恰巧相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对比20世纪发生的多次大规模疫情可以发现,在现代公共卫生技术快速发展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在患病人数还是死亡率上,都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比如说,20世纪曾发生过3次极为严重且有记录的全球流感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1958年流感大流行和1968年流感大流行,3起大流行的死亡人数都超过百万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即使是2009年6月在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其严重程度也超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2009年疫情的全球流感警告级别提高到第六级(最高等级),该次流行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流感病毒还会感染其他动物,猪、马和鸟类等都在其列。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新冠肺炎疫情又是花了多久,从一个海鲜市场向全国甚至境外传播的?从时间周期看,此次病毒暴发迅猛,时间极短。

 

1月24日,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首次“破千”,离首例病例发现仅过去25天。随后,累计确诊病例每过一天几乎就会上升一个台阶:1月26日超2000例,1月28日超5000例,2月8日35000例……

 

在非典最高峰时期,国内(不含港澳台)累计病例数从“破2000”到“破4000”,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而此次新冠肺炎则只用了1天。

数据来源:原卫生部

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增病例增长速度不仅超过“非典”,也远甚于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国内的表现。下图数据显示,即使是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传播的高峰期,每日平均新增确诊数估算也只有1785人,还不到此次肺炎疫情最新峰值——3887人/日的一半。

 

数据来源:原卫生部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就上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这反映了病毒暴发的高速度。与其他几次PHEIC相比,此次肺炎疫情被确认的速度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期比较相近,都在1个月左右。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相应地,此次疫情确诊总量也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有成倍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新冠肺炎暴发,传播轨迹又是怎样的?

 

从地域看,此次疫情的一大特征是在局部范围内出现“井喷”态势。下图显示,此次疫情暴发以来,每日过半新增病例来自湖北的状况一直没有被打破。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总结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虽然此次肺炎疫情累计确诊病例数量远超2003年的非典疫情,但截至目前,疫情仍主要是在国内一个省份大范围蔓延。而在其他省份,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没有出现2003年时的情况——当时离疫情起源地广东距离超过2000公里的北京市,最终累计确诊病例数竟然在全国排名第一,占比接近50%。

 

数据来源:各地卫健委

研判新趋势:两极分化+曙光乍现

 

截至2月9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40171例。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疫情发展至今,湖北省、湖北省外出现明显分化。湖北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湖北省外疫情防控已初现曙光。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首先,全国的累计确诊增速逐日放缓,2月9日已经下降到7.99%的水平。这意味着,全国疫情整体情况开始好转。

 

但是湖北省的累计确诊增速仍然高于全国水平。事实上,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区的累计确诊增速已经下降到4.38%,显示疫情已经得到了的控制。

 

进一步分析发现,湖北省外地区的疫情蔓延之势逐步得到控制,再次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很低。

 

为了寻找拐点,我们引入指标(新增确诊)/(累计确诊),SARS疫情出现拐点时,该指标值为0.1。与之对比,湖北省外地区2月4日起该指标值已持续6日低于0.1,最新下降到0.041,显示湖北省外地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拐点或已显现。

 

而湖北省的该指标值一直大于0.1,直到2月8日首次降低到0.1以下,为0.079,最新为0.089。近日加大筛查范围和力度,是否还会反弹回到0.1上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整体来说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可能正处在构筑拐点的过程中。

 

另外,不少专家学者建立的实证模型也表明,湖北省外地区疫情防控形势近期明显趋于好转。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从先行指标——新增疑似来分析,也表明湖北省和湖北省外地区出现分化走势。

 

湖北省单日新增疑似病例连续多日超越湖北省外地区。同时湖北省外地区新增疑似病例保持平稳,增速较低,并已连续三日出现下降。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令人欣慰的是,湖北省及湖北省外地区累计治愈人数在逐日大幅提升,种种迹象显示,疫情总体得到控制,特别是湖北省外的形势已经显露出好转的苗头。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战疫思考:抓住黄金期+全国总动员

回溯1月以来的全国抗疫,我们能够获得哪些重要结论?

 

(一)初期防控是最佳黄金期

 

虽然在疫情发生后,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就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摸清了“不明原因肺炎”的来源。但也应该看到,在首次发现病例后的3周内,疫情首发地——武汉对新冠肺炎流行的反应不够及时。在人员流动往来更为频繁、密切的情况下,大规模防疫管控措施没有及时出台,这给此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与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当今中国人口流动的强度更高。此次新冠肺炎比非典前期的传播速度更快,与武汉本就是全国最大的一个交通枢纽关联密切,而今年的春节又在1月早早到来,更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百度迁徙提供的数据显示,武汉在1月23日封城前,六成多离开武汉的人回到湖北省内的其他城市。 

数据来源:百度迁徙

与湖北之间距离遥远的城市也不能避免由密切联系带来的疫情。比如说,与武汉相隔近900公里的温州,累计确诊病例数一度进入全国排名前五。

 

数据显示,虽然两者之间并不相邻,但湖北与温州的人员和经济联系相当密切。据统计,此前有18万温商在武汉,33万湖北人来温州工作。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

从上述图片可以看出,截至目前,累计病例数据仍旧处于直线上升态势,这意味着疫情出现了比较大范围的扩散。上述事实提醒我们:初期反应速度不够快,导致武汉错失防控疫情的第一黄金时机,未能将新冠病毒扼杀在摇篮中。

 

回溯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3日,可以发现两点值得思考:

 

1、报道显示,去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就已最早判断并坚持上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

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对病毒的传播能力,也就是病毒是否“人传人”、是否“持续人传人”这两个关键问题作出“一锤定音”式的判断,这也成为被广泛诟病和质疑的对象。

 

2、对于各类传染疾病,不管其传播能力有多强,做好减少公共活动、降低人群聚集等措施都是必要的。但在疫情初期的黄金3周内,“万家宴”、联欢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却依旧在武汉上演。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病毒扩散的温床,增加了民众感染病毒的风险。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在湖北省的潜江市,早在1月17日就收治集中管理32名肺炎发热病人,并第一时间封城、第一时间终止所有娱乐活动、第一时间出台了严格禁足命令。截至2月8日,该市的新冠累计确诊病例仅82人,在湖北省内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人口不到10万的神农架林区。

 

毫无疑问,潜江市政府对疫情的及时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民间娱乐活动,全面管控疑似传染源,对疫情的管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潜江市政府也因此赢得了来自民间的广泛赞誉。

(二)信息公开是抗疫良药

 

对比非典疫情发生的2003年,此次新冠疫情最大的不同就是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幅提高了。而抗疫信息的全方位传播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对防控战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真实有效的信息占据主流渠道,让民众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应对。

 

百度关键词搜索数据反映了疫情暴发以来的社会关注趋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

上图数据显示,在此次疫情中,网民不仅被动接受信息,更倾向于主动获取信息。

 

而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表现方面,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此次疫情期间也有很大提高,信息公开更加及时、有序。国家卫健委每日召开发布会通报疫情情况,湖北省也在每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及时公开。更公开的信息也是抵抗疫情的一剂良方。

数据来源:国新办

疫情暴发后,对主流媒体的完全开放,使得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始终成为主流声音,基本没有被一些不实传闻混淆视听。大量媒体加入“最美逆行者”的行列,从疫情首发地——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带来大量一手报道和深度调查,传递真相,缓解因猜测与谣言带来的社会恐慌。

 

来自各方面的海量信息流,不仅有助于普通人在“足不出户”情况下了解疫情,更帮助每个人提高警惕,并从自身做起,搞好防控。

 

(三)控制疫情关键一步:封城

 

在传播速度远强于非典、每日新增病例数量高出2009年甲流一倍多的情况下,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范围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控制,说明在此次防疫战中,中国尽管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但还是选择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就是以1月23日武汉“封城”为代表的一系列举措,比如暂停长途客运、关闭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暂停团队出境游等。

 

数据来源:湖北各城市政府官网

如果错失时机,不在春节假期的关键时刻采取断然行动,那么在潜伏期也具有极强传播力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大几率会随着春节期间人们的走亲访友而大范围扩散,甚至经由假期出境旅游高峰而使病毒播散到全球各地。

 

在2009年H1N1流感暴发期间,美国花了6个月才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即使当年6月H1N1被宣布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紧急流行病时,也没有哪一国政府曾向公民发出离开美国的通知,或者对美国游客关闭边境。

 

至于国外媒体曝出的诸如欧美多个城市中餐厅突然门庭冷落等新闻,连西方人士也看不下去,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如果一个在迈阿密的居民,听说意大利中部的米兰暴发了一场病毒疫情,你会取消当晚自己城市里意大利餐厅的晚餐预订吗?

 

答案当然是不。这背后却反映出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刻板的偏见。事实上,与国外多次发生疫情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相比,中国政府出手绝对是极其果断和坚决的。比如说,截至目前,国内全部省份都宣布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数据来源:各省市政府官网

与SARS疫情相比,新冠肺炎防控举措更及时、更严格。传染病的防治可以从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即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人体免疫力三方面着手,中国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阻断传播途径。这也意味着即使尚无针对性的药物,疾病也有望通过适当的公共卫生措施得到控制。

 

(四)逆转疫情关键一步:全国一盘棋 集结式救援

 

面对突发疫情,中国成功发挥了制度优势,在“全国一盘棋”式的调动下,全国各地医护救援力量迅速集结,迅速行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有力降低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和全国范围内扩散的概率。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

而来自全国各方面力量的支援,也让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为代表的一系列抗疫基础设施在很短时间内陆续投用,逆转了武汉的疫情态势。

 

近期网上热传的一篇文章就写道:“10天时间建一所拥有1000张床位专门对抗疫情的医院怎么做到?2月2日,基建狂魔们用10天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火神山医院;2月6日,经过10个昼夜的艰苦奋战,雷神山医院通过验收并逐步移交。这看似天方夜谭的奇迹真实发生了。”

与此同时,在武汉和湖北其他城市采取“封城”措施后,全国各地也一齐行动,陆续出台了适合本地特点的限制人员流动措施,最大限度保证疫情不再进一步扩散。从现有数据看,上述协同式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疫情在湖北省外没有出现大范围蔓延的现象。这也让各地援助湖北的骨干医疗力量无后顾之忧。

 

(五)迎来疫情拐点未来14天是关键

 

2月10日,除湖北省以外,全国其他30个省份将基本复工复产,由此带来的人员流动潮,为现阶段的疫情防控再一次带来了关键考验。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与2003年SARS时期相比,我国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人口加快集聚,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铁发达,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现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大约是17年前的6倍,春节及返乡、节后返岗又推动形成了流动峰值。因此,现阶段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就成为联防联控的重点区域。未来几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长沙、合肥等,将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的传播规律,此次复工复产对疫情防控的影响,最晚要到14天(病毒最长潜伏期)后才能完全见到。这也提醒着我们,未来两周内,我们必须继续咬紧牙关不放松,每个人应在逐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继续自觉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我们也能看到:目前,各地都出台了不少应对复工期可能出现的疫情高峰的措施:如返程提前在网上报备、对居民区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对重点地区人员高度关注等。这些措施的推进,将提振未来14天的防控工作,也有利于疫情“拐点”早日到来。

(六)医疗资源宁可“备而不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传染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就在中国举国上下对抗疫情的同时,美国也迎来新一轮大规模流感暴发,沙特、越南等多国同样相继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提醒着我们,专用医院、防护设备等各项对传染病防治起到很大作用的措施必须充足化、常态化、多样化。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备”!

大王和和小王
1 楼
武统台巴子😂哈哈哈干就完了!把林姐姐留给我哈
苏浩
2 楼
这不是人祸。这个锅“人”不能背。 这是官祸,这是党祸。
i
isuD
3 楼
2009甲型H1NI流感病毒死亡率 美国0.02% 英国0.026% 哪来的1.22%! Pandemic H1N1/09 viru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rom April 2009 to November 2009, 3,900 people died of the H1N1 pandemic virus in the US. This is sometimes compared to the 36,000 people per year who die from the "common flu", mostly in winter, although this number is an estimate.[31] The death rate of H1N1 in the US can be calculated as less than 0.02% from November 2009 figures from the CDC,[32] and has been explicitly calculated as 0.026% in England.[33]
z
zcxzvadd
4 楼
媒体姓党,胡编乱造 开始造谣,就能把中国人 骗过去,各种死亡数据造假,古代的今天的 唯一目的,维护党祸统治 没有疫情的中国,不是一尊党统治,又有什么用?
爱逛动物园
5 楼
这是多大的数据量整出来的大数据?得有几千吧
t
tqw20160214
6 楼
基本数据要准确!
i
investor2013
7 楼
一只病毒, 就暴露第三世界的管理,连口罩都搞不好, 还想打仗 ? 实际点, 好好把你的红会搞好先吧 , 你的红会连非洲小国都不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