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F-47都采用爆震发动机?中美竞争技术高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3日 7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7367 阅读
13 评论
军武次位面

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本国6代机代号F-47。与此同时,中国6代机歼36也展开频繁试飞活动。一时间,中美两个大国在第6代战斗机项目上如此激烈的角逐,让全球都非常关注。在关于第6代战斗机的诸多讨论中,“爆震发动机”绝对是核心的关注点之一。中美都在力图突破这个技术高地,实现其在本国战机上的率先应用。那么问题来了,爆震发动机究竟有多强,研发难点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会在20年后,才能真正实现技术成熟?

▲F-47想象图,图片来源:网络

众所周知,目前不管是导弹还是空军战斗机,都使用传统发动机,其分类为活塞、涡轮、火箭、冲压等。之所以称它们为传统动力,一言以蔽之,就是燃烧方式常规,火焰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仅能达到每秒几米或者十几米,能量也很有限。

传统动力靠的是“燃烧”,然而爆震发动机是以“爆炸”来提供动力,依靠激波来传播能量,火焰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千米,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功率密度,可以在很小的体积之下就实现巨大的推力,能大大压缩导弹的个头。如果装在飞机上,类似的就能大大缩减动力系统占用飞机的整体体积,留出更多的空间给战斗机装载其他的设备,比如导电子设备等,而且不影响战斗机的机动性能,甚至可能更强。即使是体积巨大,起飞重量也远超传统的战机,一旦安装爆震发动机,机动性可能比个头更小的战斗机还要更强。

▲歼36,图片来源:网络

打个比方来说,现有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长度为8.4米,重量为3吨,采用两级动力:第一级固体燃料火箭,第二级为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靠着体积庞大的动力系统,该导弹才能实现最快2.8~3马赫的飞行速度。“布拉莫斯”有空射版,但是为了适应苏-30平台,只能在原基础上“阉割”,重量下降到了2.5吨,确实可以被战机携带了,但此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弹的射程和威力都有不小的缩水。

但假设“布拉莫斯”使用了爆震发动机,那么根据理论计算,它的重量可以直接压缩到0.8吨,尺寸可以直接缩短到5米,依然不影响其携带200~300公斤的装药,甚至飞行速度还可能更快,动能威力也更强,这就是爆震发动机的强大之处。

▲印度空射“布拉莫斯”,图片来源:网络

这还只是放在巡航导弹上,如果放在战斗机上,爆震发动机甚至可能在单发的情况下,就让战斗机的动力超过传统的双发。正是因为爆震发动机这么强,所以各国顶尖的科学家早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早期研究的爆震发动机主要发展类型为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它采用长管状的燃烧室,通过高频点火来实现强大推力。

但是,点火的频率就成为了这种发动机动力的一个主要限制性因素。发展到后期,科学家发现不管用什么办法,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点火频率都已经上不去了,最后正是因为点火频率的限制,导致该发动机的发展前景越来越不被看好。

▲脉冲爆震发动机,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目前,各国关于爆震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已经进行了切换——各国研究的主流为旋转爆震发动机(RDE),也被称为连续爆震发动机。它不再采用长管状燃烧室,而是采用了环形燃烧室。

只需要点火一次,就能产生激波,然后让激波在环形燃烧室中以每秒几千到几万次的频率引爆燃料,形成自持燃烧,这就直接克服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频率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设这里有一串鞭炮,脉冲爆震发动机很像是一个人用打火机一个一个点,而连续爆震发动机就是只点一次,剩下的自己就会被引线点燃。

▲美国旋转爆震发动机原型机,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原理说起来好像也并不复杂,但在工业上彻底实现,它还有很大的难度。主要的技术挑战有3个方面,一是燃烧的稳定性:爆震发动机的环形燃烧室内不仅有燃烧反应,还有爆炸反应,两者共存。就像鞭炮一样,点燃之后就要一烧到底。但鞭炮也有断的时候,类似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点火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它的燃烧自持性是很脆弱的,而且很难实现。

第二,旋转爆震发动机目前大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保证测试成功,实验室条件下大多使用的是高活性的氢气作为燃料。但如果要将旋转爆震发动机投入实际使用,则还必须测试甲烷、乙烯等这样的碳氢化合物。相比较于氢气来说,这些燃料的火焰速度更低,维持燃烧更苦难。

▲旋转爆震发动机原型机,图片来源:网络

而到了能用到飞机上的时候,就得测试液态航空煤油,想要以它为燃料维持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持续燃烧,在技术上则难上加难。正因为燃料方面的限制,才导致了旋转爆震。发动机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给导弹、飞机使用。

第三,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燃烧室会爆炸,爆震波的温度可以达到2700度以上,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承受如此持续的高温,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所以简单来说,如果旋转爆震发动机要真正变得现实可用,起码要在小型导弹上可以实现批量使用,然后逐步被放大,直到能够整合到火箭上。然后等到性能足够的成熟稳定之后,再整合到现有的航空设备上,作为战斗机的主要动力。至于这个过程到底需要多久,没有人能够算得准,但估测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可能是20年。毕竟技术的发展,并能揠苗助长,更不可能“放卫星”。以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歼36和美国F-47谁能更快用上爆震发动机,还有待观察。不过我们真正看到这一天,起码也要等到2035年,甚至是更久以后了。

红朝商人
1 楼
中国开始牵着美国的鼻子走了,痛快。以后6代机的标准可是中国说了算了。哈哈
g
goodboy22
2 楼
美国是一个大傻逼国家,美国的狗腿子和狗粮,全家不得好死,狗粮吃狗屎。
基地老二
3 楼
如果能搞出核动力的航空飞行器平台会是怎么样? [1评]
T
TVB2786333
4 楼
美国仍在想像,而中国巳飞在天!高下立见!
东方红NO1
5 楼
我估计不是爆震发动机 至少第一批不会是
戒爱
6 楼
: 那就要實現可控核聚變
珠峰顶泡温泉
7 楼
可以肯定的告诉美国 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就是用的爆震发动机
g
ghana001
8 楼
美蘇都玩過核戰機,失敗了
龙笑天地
9 楼
一弹未发的中共战机,按照图纸已经可以飞出银河系统治宇宙了。五毛杂种纷纷泪如雨下,感激涕零,习包子威武!
只干ccp
10 楼
哈哈哈哈哈,还爆震?共匪不就只有嘴炮发动机遥遥领先吗?
无视生非
11 楼
你是瞎吗,遥遥领先的已经在天上飞了、你美爹的ppt还挂在墙上呢😂
大力订了
12 楼
哪里有什么激烈角逐,美国人用 PPT 角逐? 其实我这个岁数的军迷还真是没有想到过,这辈子能看见中国在航空技术方面遥遥领先美国,北美殖民地的衰落真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衰落啊。
l
liaoyuan21
13 楼
美国靠不正当手段偷走了中国发动机的技术,还好意思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