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太捡花生被卷进机器身亡:网上全在骂她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9日 15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4299 阅读
46 评论
桌子的生活观

作 者 | 桌子先生来 源 | 桌子的生活观

01

10月23日,河南周口发生一起惨剧。

一位老人在捡花生时,被卷入机器,当场身亡。

可围绕着这起悲剧,舆论却争论不休。

事发当天,魏大爷和老伴儿,到了村东头的田地里捡花生。

他们到达时,地里已经有其他村民在捡了。

魏大爷的老伴儿年纪大了,容易累。

她坐在地上,套上手套,准备干活。

意外,在此刻发生。

手套还没带好,一台旋耕机从身后出来,翻起田中的土,连带着,将坐在地上的老太太一起卷入其中。

一切发生得太快,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当察觉到不对劲时,被卷入机器的老太太,已经当场身亡了。

魏大爷根本没想到,只是一个寻常的早上,居然就和老伴儿天人永别。

他趴在地上,抱着老伴儿还有余温的身体,失声痛哭。

很快,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同时,对老人的抨击,也开始了。

有人质疑,机器还在运作,老人为什么要去“捡”花生。

有人直接定性为“偷”,并且幸灾乐祸地说她没抢过收割机。

还有人说这是贪小便宜,百般嘲讽。

说实话,看了这些评论,我心里很难受。

一个老人的不幸离世,竟引来了这么多恶意的揣测。

在他们看来,离世的老人和从前很多新闻一样,是到别人的地里去抢东西,所以活该。

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九派新闻报道,事发的那片田,已经承包出去,田地里种的花生已经收割完了。

地收完了就要耕,以便下一季的作物播种。

地里还有一些零散的花生,埋藏在土中,当机器翻土时,就会被翻出来。

这些花生,数量也不多,承包者不要了,可对当地村民来说,却是一份额外的收入。

并不多的收入,对魏大爷和老伴儿来说,十分重要。

他们并不富裕。

魏大爷老两口,住在有些破败的老屋。

70多岁的人,日常的生活来源,就是一亩多地,种些小麦花生。

老人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赚的也都是些辛苦钱。

老人有几个孙子,渐渐到了适婚年龄,都没有结婚。

在农村,儿子结婚,一般是父母操持,包括建房、给彩礼、操办喜宴。

每一个流程,都是一笔大开支。

这对一个以打工为生的家庭来说,就显得很吃力。

厄运的到来,往往没有征兆。

就在今年正月,老人的儿子意外离世,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孩子们的婚事没有着落,自己养老也没有依靠。

钱,成了最紧要,也最紧缺的东西。

为了多挣几块十几块,这对古稀老人,在清晨离开家,走向田间。

只是谁也没料到,穷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最后也倒在了田野上。

这桩彻头彻尾的悲剧里,没有谁应该被抨击。

我不想指责那个司机,在视线盲区之内,我不相信他是有意的。

我更不可能嘲笑那个离世的老人。

如果条件允许,她不必冒着风险,去捡那些挣不了几个钱的花生。

如果老有所依,她完全可以安享晚年。

只是没有如果。

她的生命,消失在轰隆隆的机器下,连带着,对世间无尽的眷恋,也消失了。

02

河南这个不幸离世的老人,其实也是很多老人的缩影。

澎湃新闻报道,今年上半年,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被抓获,原因是他购买了8张身份证,供自己打工。

这位姓李的老人,从2021年起,屡屡找地方打工,但屡屡碰壁。

因为他已经超过了60岁,又没有别的一技之长,只能找一些工地之类的体力活。

但年纪大了,什么工地敢招他?万一出了事,还要担责。

万般无奈之下,他以150元一张的价格,购买了8张居民身份证伪造年龄,供自己打工。

直到被抓获时,他已经干了两年了。

而他不惜铤而走险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

在他那贫穷的家庭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妻子和子女需要他照顾。

如果这次侥幸没被抓,他还要干到什么年纪才能停歇?

在本该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年纪,他又何曾和这些美好的词汇有半点联系?

难以想象,如果他倒下,他年老又残疾的妻子,无法自立的子女,该怎么办?

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是南京暴雨中不幸身亡的66岁绿化女工。

儿子赌博离婚,孙女和自己相依为命,她每时每刻都在外面找活干,补贴孩子。

他们是陕西不幸被车撞倒身亡的64岁女环卫工。

为了得到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她“冒名”入职,直至死亡,也难以被承认身份。

他们是去青海摘枸杞,却不幸侧翻在高速的老人。

一天干满10个小时,年纪最大的有72岁。

他们还是吉林那场事故中,不幸离世的12名老人。

他们从凌晨5点出发,去40公里外种植洋葱,干满一天,不过上百元。

或许很多人无法想象,为了一天几十上百的工钱,老人们怎么把命都豁出去了?

可是,看多了灯红酒绿、一掷千金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世界上,还有人为生计在苦苦支撑。

还有人,为了一块八毛,始终和生活较着劲。

03

前几个月,我回老家,村里不少盖房子的。

施工队带来的工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

一个工地做完了,就马上转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干。

没有假期,没有合同,缺乏保障,但是想进施工队干活的老人,甚至还要说好话,走关系才能进。

看着他们消瘦的身材,饱经沧桑的面容,长满老茧的手,我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就是这些已经老去的老人,依然要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扛起早该卸下的重担。

这就是我们父辈这一代人,他们做着最艰苦的活,拿着最微薄的薪水。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这样的老人何其多!

我一些亲戚,60岁、70岁依然到处打听着哪里有事做,工地上高强度的体力活,一干就是个把月。

只要还能干得动,只要还有地方能赚到钱,他们就一刻不会停息。

我见过80岁,还在替着儿子种田的老人。

见过近70岁,还在做小工补贴儿女的老人。

他们劳碌一生,不是为自己吃香喝辣,而是依然肩负着照顾家庭的重任。

父辈那一代人,好像从不知享受为何物。

大饥荒、十年浩劫、上山下乡……

很多年轻人逐渐陌生的名词,却是他们真实经历过的时代,切身体会过的苦难。

可是,他们什么都不说,像他们脚下这片沉默的土地,只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

如果有条件,谁不想在家含饴弄孙,只是,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3%。

他们见证过中国从贫穷到腾飞的过程。

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奉献过自己的青春。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历史的车轮飞速运转,数以亿计的老人,也应该是我们最关注的群体。

不要嘲笑那些满身泥泞的老人,因为他们身上,可能撑起的是一整个家庭。

e
eelekim
1 楼
总加速师不是说已经加速迈入小康了吗?
p
prnmqs1022
2 楼
悲劇,願死者安息!
a
abcdsss
3 楼
这群无脑傻逼,除了跪舔权贵以外,就会以践踏弱势取乐! [1评]
腰果子吃
4 楼
中国人最难传承的就是人性与善良。
戒律暗牧
5 楼
说这么多没用的,只顾煽情,不讲道理。就问一句:着地是这老人的吗?地里的花生是这个人的吗?
E
EOS
6 楼
发帖的就是个圣母婊,除了悲天悯人啥都不会 [1评]
a
abc868
7 楼
恶意揣测強则中国更强!
r
rickyzhai
8 楼
: 不光是圣母表,还是习惯性讹人的坏逼
蒲草
9 楼
不告尔取是为贼
笔明明
10 楼
这个情况只能怪政府喽,圣上说的脱贫可能不包括河南
r
relish520
11 楼
我觉得他们倒不是因为为了践踏弱势取乐,是因为他们嗅出了文章里讲了些底层生活不易,有打脸完全脱贫的盛世的味道。带薪出击而已。
c
ccdb99
12 楼
中国农村有这个习惯。收货后,农家开放园子,允许进来捡漏。我们东北就有“遛土豆”的风俗习惯。 遛土豆的意思解释: 人们把收获地里的土豆称为起土豆,而遛土豆就是到刚收获过的土豆地里重新翻找一遍,把别人起土豆时没有起出来遗落的或是被土盖住捡拾不干净的土豆捡回来。
c
ccdb99
13 楼
这不是因为贫穷!中国农村有这个习惯。收货后,农家开放园子,允许进来捡漏。我们东北就有“遛土豆”的风俗习惯。 遛土豆的意思解释: 人们把收获地里的土豆称为起土豆,而遛土豆就是到刚收获过的土豆地里重新翻找一遍,把别人起土豆时没有起出来遗落的或是被土盖住捡拾不干净的土豆捡回来。
a
aamamamia
14 楼
重点是那么大那么响的机器看不见听不见 [1评]
c
ccdb99
15 楼
“遛园子”这不是因为贫穷!这是一种乐趣!我妈还特意种一大堆菜,让人来随便摘呢,那也是一种乐趣。
c
ccdb99
16 楼
那么大的活人看不见才是问题!
E
Edmondon
17 楼
SB自媒体,一天能检多少花生?那是人家的地,你本来就没有权利进入,真要勤快,自己家里的地好好经营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你妈B颠倒黑白出来骗流量,SB自媒体全家活埋地里
g
greentee
18 楼
肯定是听见了,但是没料到机器是冲自己来的
g
greentee
19 楼
更可怕的是,第二张照片老头抱着老太血肉模糊的遗体哭,旁边的人还跟没事似的继续捡花生。
夜的风
20 楼
全面脱贫在哪里? 社会保障在哪里?
g
greentee
21 楼
那你呢?捐了一分钱没有? 别人还能给个廉价同情,你们呢?
t
tyousinnjp
22 楼
党在哪里?政府在哪里?
随意岁月
23 楼
这就是李克强工作过的河南现状
c
cedarbird
24 楼
这是社会的病
6
6paker
25 楼
就是偷 也罪不至死 人命比任何事情都大 道德攻击是在丢西瓜捡芝麻 可见 底层中国人的麻木 愚昧都了何种地步 不过 这并不奇怪 这一切都是那只无形的手操控 底层如此无知 麻木 愚昧 那只无形手乐见其成
马加爵
26 楼
只要许皮带还钱,就足够在自己老家的老人们吃几年了
g
greentee
27 楼
: 网上说了,不是偷。花生已经收割完,现在是翻地。主人不反对旁人来捡。而且即便是偷,也有轻重之分,几个花生罪不至死。
专打丧家犬
28 楼
什么样的事情都能上这个网啊?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好事还是坏事,正事还是色情!
p
pipitoo
29 楼
说的再惨还是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s
sunriver
30 楼
不由得联想到晋惠帝的那句名言“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感觉老太太的年龄与我父母仿佛,很是觉得难过。 但凡是家里条件好一点的,肯定是不会出来捡东西的。上了年纪了的,在家里躺着坐着肯定都比出门捡东西舒服。
m
markhammer
31 楼
一个意外被编出了这么多故事。
无所谓2009
32 楼
主席在电视讲话中说,中国已经没有穷人,你这是在说,主席说慌了
j
john86
33 楼
农村人要是有城里人几千退休金,肯定也在跳广场舞了,会去捡垃圾吗?100多的养老金,还没了孩子。 好意思批评她占便宜吗? [1评]
文强
34 楼
厉害了你的锅
m
m301nn
35 楼
也不一定是穷 老人就这样 安息
a
azkaban
36 楼
厉害国的人没啥不好意思的。你敢让它们不好意思它们就问你美国枪击。 随它们去吧,投胎技术不好谁都没办法。
q
qeeee
37 楼
不是拣也不是偷,是抢,就像哄抢侧翻货车的货物摆在广场的鲜花一样
a
albertjia!
38 楼
狗粮又可以坐地高潮排卵了,吃屎的生活,让狗粮进化出一种能力也是唯一的能力,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骂中国,顺便舔干爹的屁眼
A
AMONIA
39 楼
举了一堆例子,全是要贴补儿子孙子。在中国儿女不孝敬父母都是大逆不道。反过来吸老人血的子孙倒成了烘托老人多伟大的背景板?这他妈是哪儿出了问题?
s
sophrosyne
40 楼
捡花生很难说得上收入。忙活一天捡一两斤。这是旧时候习惯的遗留。 和旧时候习惯不相容的是机械下田。 和这个例子类似的是行人闯红灯过路口。 [1评]
s
sophrosyne
41 楼
这个老太太可能真的是穷。但是,我见过开着私家车去乡下捡花生的。
b
bk59
42 楼
前面对。后面闯红灯例子不对,旧时候闯官道是要死人的,习惯遗留什么?
b
bk59
43 楼
对,说白了就是国富,但宁与外人
b
bk59
44 楼
还真不一定。纽约这边很多华人老人捡瓶子罐子,家里条件不错。流浪汉不捡,包括华人流浪汉
b
bk59
45 楼
往好的想,可能那时候还不知道
b
bk59
46 楼
人的视觉不是360度的。小心车辆机械的视觉盲区,尤其要交代没什么文化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