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小时换了4颗心脏!加拿大这位华裔医生太牛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2日 23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60474 阅读
11 评论
温哥华港湾

傲娇!

在加拿大就医或做过手术的人可能都会对一点深有体会——慢。

的确,照个X光要等几个月,核磁共振要等1年,重大外科手术?排队3、4年都有可能。

但是最近,一位华裔医生却打破了一项纪录,也让人对加拿大医疗产生了新的认知。

张伟中Anson Cheung,温哥华圣保罗医院心脏科医生,1990年代开始从事心脏移植,圣保罗医院三分之一的心脏移植手术都是由他操刀。

去年秋天,他给大温素里市一个名叫Sagar的68岁病人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时,他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将来一次心脏手术马拉松。

手术被安排在Sagar生日前夕,对Sagar来说,这绝对是他从来没有期望得到生日礼物,但是他等到了。过去9年,他饱受心脏疾病的折磨,直到那时,他才终于等到了新的心脏。

手术之后,这个3个孩子的爸爸获得新生,他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刻。

在张医生完成Sagar的手术后,紧接着第二场、第三场手术接连而来。

心脏移植手术,通常需要在供体心脏出来后的数小时内移植到受体胸腔,是一个难度极高的高风险手术。

在这样的高压和高强度之下,张医生以他的专业素质挺了过来,完美完成了3场。

就在这时,第4个捐赠者的心脏也出来了。

至此,张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了2天!怎么也该换班了!但是偏偏这时候,医院的另外一位心脏医生不在。

心脏手术就是一场时间的战役,跑得赢时间才能赢得了胜利。

“我们无法将他们拒之门外,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张医生感慨。

没有丝毫犹豫,张医生接下了第4个手术,并成功完成。

整整两天半,张医生等于都在手术,而且是重要手术。他偶尔吃点东西,小睡一会,走到外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算作休息。

 

张医生谈自己如何应对四场突如其来、接连不断的器官移植手术时说,手术的成功少不了卑诗器官移植协会(BC Transplant)、摘取器官的医生和手术室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过去5年,本省心脏移植手术的案例正在增加,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多了,病人们获得的机会也就多了。

张医生还说,捐赠者的年龄门槛也放宽了,相比年龄,更重要的是,这颗心脏是否健康。不过说到捐赠者数量的增加,他也略为忧伤地表示,许多健康心脏来源于吸毒过量死亡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如此失去生命)令人伤心。

张医生的故事被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报道。

许多网友看到后在下面留言:“太神奇了!张医生,你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太了不起了!”

“想请那些戴有色眼镜的人看看这个,否则你们只看一个人的外貌,又会在那里说‘回你们的国家去!’或‘离我远一点,你这个病毒携带者’!”

另一方面,卑诗器官移植协会(BC Transplant)早前公布,BC省有超过135万省民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不过依然有部分患者直到生命尽头都等不到需要的器官。

卑诗器官移植协会继续呼吁民众,登入官方网站www.transplant.bc.ca,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

X
X去年买了个表
1 楼
这种手术会有医生临时不在?别干了,等你救命啊
s
shadowink79
2 楼
牛人啊, 希望他 买彩票中十个亿,开公司赚十个亿。
b
boring12345
3 楼
人命关天的事情在这么疲劳的情况下完成,没出事算烧高香了,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是不是该反思下工作安排上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没有人能保证每次都这么侥幸。 还有,医生过劳,猝死的案列也不鲜见
M
Mac_QQ
4 楼
何时手术是要根据何时有合适的供体出现才能决定。这个是无法预知的,医生去休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q
qiaoba
5 楼
我们都亲眼见证了厉害国从小康国家到发达国家过渡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做这种手术在厉害了我的国是否免费,但在加拿大的医疗制度下是免费的。
可乐冒泡
6 楼
心脏供应都是极度临时的。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医生休假也很正常,不可能一年365天都在医院吧
x
xtraxxl
7 楼
: 如果医护人员自己流感了最好是待家里,因为手术啊oncology等病人都属于低免疫
a
andykk
8 楼
你在那里莫名其妙被白猪干死,也是免费的!厉害不?
m
mgzh
9 楼
可惜这些医生比那些体育明显和艺人赚的少太多了。
发现哥伦布
10 楼
一颗捐赠的心脏可遇不可求,一下子来了四颗,真是太不幸又太幸运了。
D
DLGJZD
11 楼
这就是华裔需要的主流社会文化输出,不是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