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发万亿国债 这一轮救市 很多人的钱要被抢走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7日 21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73093 阅读
43 评论
中国新闻周刊/大胡子说房

水,开始放出来了,物价上涨可能真的要来了。最近有1.5万亿的“救命”钱要放出来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文件,拟发行金额达9437.8亿元:

据此前“财新”报道,今年准备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大感冒的3年,总共有近80万亿的水放出来,但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通胀,答案都知道,钱在金融机构空转,没放出来。

但现在,水开始以各种方式放出来了。

说个结论吧:

接下来大概率是温和通胀时代了。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可能要开始遭遇一次财富平移,你的钱可能要被别人“抢”走了。

 

01

这次的水从哪来?

第一渠道:

——特殊再融资债券。

普通的政府再融资债券,筹集的资金是用来还到期地方债的本金。

而特殊再融资债券则是用来还地方欠下的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

地方拿到这笔钱,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债,尤其是之前欠下一些民企的工程欠款。

大家想想,民企终于拿到了地方的还款,第一时间肯定是发之前拖欠的工资,员工拿到工资之后,就会有钱进行消费,经济活动就会开始活跃起来,拉动经济回暖。

这1.5万亿的效果,可能比直接发钱还要好,因为副作用很小。

很多人担心的无非就是这么干,地方债规模变大,以后怎么还。

大家要懂,内债不是债,只要借新还旧,理论上可以不断滚雪球,只要控制好占GDP比重就可以了,不存在实际性的还债问题。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钱可是切切实实放出去了,市面上的钱也是真实在加多。

钱一多,温和上涨就来了。

而大放水,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让物价上涨,而是让Z务贬值。

通胀率如果是20%,100万亿的债务,就变成了80万亿。

你会发现还不起的时候怎么办,那就展期,用时间换空间,用时间换通胀,换Z务的贬值。

说白了,接下来财政量化宽松后,将会通过印钞购买国债或者企业债,向市场注入资金,最后迫使市场走向通胀之路。

之前没走这一条路,是因为美联储加息还没结束,但现在看来,美联储加息已经到了尾声,量化宽松的窗口可以慢慢打开了。

第二个渠道:

基建投资。

本月,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最新消息已经入库162个城中村。

还记得2008年的四万亿和2015的货币化棚改吗?

方式都是通过基建拉动经济,靠的手段也是印钱放水。

很多人说这一次不一样,确实不一样了,这次不是大水漫灌,是精准滴灌。

只有超大特大城市才能接住接到这波放出来的水。

以后的趋势就是: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第三个渠道:

鼓励中产和富人拿钱出来消费。

你回过头来看看认房不认贷、增值税5改2、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更核心的就是刺激已购房群体。

这和刺激一胎没用,不如刺激二胎三胎,没办法搞新客户,就搞老客户复购是一样的道理。

而且前两周,还有消息,那就是取消地价限价,取消远郊1.0容积率的限制。

相当于取消限墅令,未来很可能在大城市的远郊,建一些面积89㎡,但赠送4-50方面积,还带庭院花园的别墅。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搞更好的产品,让你买单。

你是愿意住超高层、密度高、公摊大的高层,还是愿意住前后有庭院、赠送还多的别墅呢?

还用说,肯定有一大批中产会选择后者。

包括之前苏州放开120平米以上的限购,都是针对中产和富人的。

而且越是通胀,中产和富人更不会选择存钱,而是把钱拿出来消费和投资。

那么,更多的钱也就从银行流出来了。

一句话总结:拉动经济,已经从吹喇叭进入到实质性的落实阶段。

四季度,会有各种积压的货币从各种方式喷涌而出。

其实每一次信号的开启,都不可能公平地传递给每个人,但富人和中产往往是更灵敏的。

因为每一次的放水,都是一次财富的平移。

持有资产的人,哪怕资产价格不涨,但在通胀率上涨的时候,等于债务被稀释,资产被动升值。

关于通胀到底是如何让财富进行平移的,后续更深入的分析我会在我闭门直播中说到。

举个例子,10年前在深圳普遍收入3-4000元的时候,1万多的均价买一套100㎡的房子,每月月供大概5000元左右,对当时的收入来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5000的月供根本不算什么,与此同时这套房子还涨价至少6-7倍。

这就是通胀之下,资产被迫升值比拿钱贬值要好的原因。

如果大通胀来临,持有现金贬值的那部分钱,等于被持有资产的人抢走了。

到这,部分人看得懂,部分人看不明白。

这是认知上的差异,大家会发现所有富人都在负债,越是通胀越是负债,这就是原因。

你只要记住一个关键: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接受通缩,那就够了。

更详细的东西,说的太多就很敏感了,现在大家可能还没感受到通胀的影响,那继续再往后呢,一切就不好说了。

这几年放出的巨量货币,不可能凭空消失,而现在的一切困局,都需要破局。

 

02

通胀的影响到底有多深。

那批5-60年代的人其实感触最深。

现在你要是穿越会80年代和你爷爷说,以后你去北上广深打工,每月工资1万的时候。

你爷爷肯定会大爆你的头,认为你想钱想疯了。

然而40年后呢,1万在北上广深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80年代的万元户约等于现在的千万富翁了。

这就是通胀的可怕。

美国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军事和科技,而是因为他可以在纸币时代利用美元收割全世界的财富。

说白了钱本身不是财富,只是信用时代的表现形式。

这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一种纸币是可以保值的,货币的持续贬值是趋势,也是必然。

很多人体感认为工资上涨速度跑不赢房价。

那是因为资本回报率比劳动回报率更高,工资是靠出卖劳动力换回来的,可每个人每天最多拥有24小时,这是最公平的。

你想靠劳动力来换工资的增长,上限就是24小时。

但是印钱就不同了,机器一开就行了,而人怎么跑得赢机器呢?

所以房子天然会有双重属性,一个是居住,一个是金融。

决定居住的是人口,但决定金融属性的是货币。

之前很多人喜欢拿人口来说事儿,就是说人口减少,无人接盘了,房价如葱了。

实际上只是从居住属性去说,但只要大放水,稀缺的优质资产必涨,这是金融属性决定的。

最后看回第一部分的文章,你就会理解,当下我们走在什么阶段了。

温和上涨的前夜,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但之前放出的水,会在今年和明年流出来。

我们不可避免的就要参与这场游戏。

我们只需要记住:

货币可以持续超发,但资产不能超发,所以资产才值钱,货币只是用来衡量资产价值的购买力而已。

通胀是不可能消失的,只会转嫁,最后拿到这笔钱的,钱已经贬值了,只能沦为通胀的接盘侠。

以上理念,希望大家越早知道越好,越早明白越好。

增发万亿国债,怎么花?谁受益?

伴随外部逆全球化和内部经济增速换挡,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出越发重要的作用,在扩大总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赤字规模与结构、专项债限额与余额直接关系到市场预期与实体经济增长。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发1万亿元国债和上调赤字规模、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引发了各方关注,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促进资本市场止跌回升,也将推动中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持续恢复。总体上看,增发国债、授权提前下达地方债限额是中央根据当前的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审时度势、因时因势的务实之举,不是所谓的强刺激,仍然是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大框架下的宏观调控。

图/图虫创意

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将上升到3.8%左右,是近年继疫情时期的2020年、2021年预算赤字率突破3%(两年分别为3.6%、3.2%左右)之后,再次“破3”。当下,充分利用中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是必要的,事实上,在1998年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暴雨灾害时,中国也做出过预算调整。3%赤字率的警戒线源自欧元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国有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赤字仅覆盖一般公共预算,实际上,狭义的3%赤字率早已不能反映财政政策真实的积极程度。预算赤字率突破3%并不意味着放弃财政纪律,财政纪律依赖的是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和奖惩体系。

此次增发国债用于特定的减灾防灾建设等八大方面,有利于强弱项、补短板、惠民生。随着近年来中国基建投资快速发展,一系列大国工程先后发挥重大作用,关于基建投资空间和潜力的讨论较多。在减灾防灾比如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建设等方面,中国的基建投资仍具有较大空间,同时也呈现出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特点。此次资金用途针对性强,目标明确,选择了补短板、惠民生的领域,这也是财政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应有之义。

除此之外,增发1万亿元国债还有四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问题依然存在,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

二是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阻断实体经济下行、金融市场低迷和信心不足的负向循环。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资本市场止跌回升。

三是有利于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以来受制于房地产市场总体低迷等,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财政支出的力度。今年1月~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低于年初的预算目标,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两年平均增速为-4.5%,两本预算支出之和的两年平均增速仅为2.7%。

四是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从债务管理看,增发国债后赤字增加并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优化了债务结构。当前地方债务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存在风险,增发国债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当然,财政政策并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政策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其一,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协同联动,未来要匹配降准的行动。增发的1万亿国债可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货币政策有必要从数量和价格上支持财政政策,避免市场流动性紧张以及产生挤出效应。其二,增发国债固然重要,但支出效率和效果更加重要,对于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尤其重要,真正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从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看,国债转移支付给地方仍将通过直达机制进行,以及按照项目管理。其三,地方政府收支压力有所缓解,但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仍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工作,与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相比,1万亿增量资金之外仍需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持续推动财政化债、金融化债,提高债务限额为再融资债券腾出空间、与金融机构协商展期与降低利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等。其四,增强财政政策不同方式的系统集成性,系统推进财税改革、统筹推进财政政策实施,推动财政政策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尤其要重视走在市场预期前面引导预期,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铗归来
1 楼
会说话吗?温和通胀是经济的发展形态。 那个社会也不会允许不生产躺在吃利息,国内以后还会降息。
N
Nexs
2 楼
习近平很坏的,让你们把钱存银行,我现在把它给贬值。当然,小学生是不懂这些的,背后有人给出主意,出主意的人肯定已经拿到好处了。 [2评]
关注者
3 楼
一切都怪美国
耳大叶
4 楼
跟着美国走起来
城市沉睡
5 楼
冷知识,美国一直在做这个,而且量级大许多。现在反华能人们开始你们的表演。
y
youmyyou2016
6 楼
- 这些傻逼自媒体。。 怎么做都会有话说的,增发不行,收紧也会有说法就是了。。。。
斯文的地主
7 楼
你这种狗平时培训么? 这么低档次还反华啊? . 教你一泡尿知识点: 10月 美国畜生增发5000亿 还是美元! 你个低能儿 能记住么? . . .
风告诉你
8 楼
一轮货币贬值开始
C
Cuisiner
9 楼
发行国债实际是明着掺水,悄悄印钞掺水的规模每年有三十万亿。说的好听点是为了增加流动性,说得实在点儿是让老百姓的腰包缩水,因为资产占比减少
d
dkmchui
10 楼
房企及地方政府天文數字債務必須全民承擔沒有第二條路.
少平
11 楼
万亿国债意味着今后几年会有巨大通货膨胀,人民币大贬值,所以有钱赶快换成美元。
p
potatohead
12 楼
习近平不是因为坏,故意要让百姓的钱贬值。 他才没那么无聊呢。 - 贬值是无奈的选择。 因为各地方欠了很多债, 还不起, 怎么办, 就用发行货币,稀释货币价值, 等于是要赖掉一部分债。 - 原本欠的钱相当于一头猪, 现在货币价值稀释了, 但是账面数字不变, 这样, 现在用一个猪蹄换到的钱,就足够还债了。
俺样
13 楼
1:10的时代
一人分饰两角
14 楼
最美逆行者
d
dkmchui
15 楼
正解. 天文數字的債務必需由全民承擔. 天龍人資產早已換成美元存在美國歐洲不受影響. 大家謹記叩謝皇恩. [1评]
a
abc868
16 楼
中国增发万亿国债 这一轮救市 很多人的钱要被常委家族的畜牲抢走
r
raymond68
17 楼
....
催你明白交粑粑
18 楼
养的肥猪也杀得差不多了
p
panchchou
19 楼
牛x,通胀20%都喊温和通胀。
小聪明,大智慧
20 楼
又是一場債留子孫的騙局。
d
dkmchui
21 楼
如果你現在將錢放在銀行, 而沒有渠道將錢轉出國外換成美元, 投資美元金融資產例如美債股票及美國房地產, 那你銀行存款只會貶值, 所以大家只好拿錢來買房了! 這招實在是高.
W
Washington001
22 楼
睁眼说瞎话。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再说一万亿人民币,也就是1500亿美元。还不如美国送个乌克兰打仗花的钱多。 [1评]
p
potatohead
23 楼
随便喽,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喽。
W
Washington001
24 楼
另外,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1万亿人民币。2022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21万亿。温家宝在2008年搞4万亿,那时相当于中国GDP的13%。现在1万亿只相当于中国GDP的0.8% 左右。两者可以相提并论?
开心小黄人
25 楼
: 你喜欢听你们说这种话。太傻逼了
开心小黄人
26 楼
哈哈。真傻逼。通缩经济崩溃,温和通胀经济还崩溃。真是无聊。说点有用的。还财富转移?去美国吧。看最近韭菜被割成什么样了。马上比特币开割
p
potatohead
27 楼
通胀稀释货币价值是中国人最最讨厌的“普世价值”, 不会是人民币、美元还是欧元而有所不同。 换成美元和欧元, 一样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 总之呢, 如果持有大量货币, 就要小心了, 非常危险。 分分钟出现损失, 只有建立一个portfolio,有各种资产组合, 而且平时也要不停的来回倒腾, 才能让损失减少到最小, 甚至可以找机会让资产增值。 - 所有国家应对巨额债务,只要手里有货币发行权, 就必然选择通胀,让货币贬值,以便于减少债务。 - 中国的通胀率很低, 就等于说有巨大的可通胀量。 这就会进一步刺激中国采取发钞还债的意愿。 [1评]
p
potatohead
28 楼
当年希腊为什么出现巨额债务违约?不就是因为他们加入了欧元区, 造成了货币发行权不在自己手里了, 而欧洲央行不可能为了希腊的债务而贬值欧元。结果生生把希腊逼到了债务违约的境地。 - 如果希腊不在欧元区, 货币发行权依然在自己手里的话, 根本不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
p
potatohead
29 楼
为什么说“内债不是债”? 不就是因为货币发行权在手嘛。 外债其实也不是债, 但问题是面对外债, 同样的手段, 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一般人不会那么做。
开心小黄人
30 楼
笑死我了。回去读读书。MMT
d
didi
31 楼
天津搞什么鬼啊,先210亿,再700多亿,一个gdp那么低的城市自己发了快1000亿的债,这是已经祸祸了多少钱了。
d
dkmchui
32 楼
中美息差, 美國股市及房市穩定性及投資回報率中美之間都有顯著差別. 更不用說國家經濟前景分別. 資產不能搬出去只能留在中國的便八仙過海各展神通吧. 我不是經濟專家, 印錢還債可不可行便留待專家解答. 現在中國是企業外債完全擺爛, 以後要在外面融資是相當困難. [1评]
p
potatohead
33 楼
当然可以, 否则怎么还会说“内债不是债”嘛 [1评]
d
dkmchui
34 楼
這樣說吧, 不單只人民幣, 就算是港元及港樓如果可以我也會全換成美元資產. 漫水大灌印鈔還債成不成便由其他人去檢驗這個真理吧. 恕不奉陪. [1评]
p
potatohead
35 楼
首先,小额没人在乎。 你慢慢换就是了。 但是如果数量大了, 这就根本不是你要不要换的问题,而是你会被盯死的。潘石屹的资产到现在也没成功逃走。 你以为他不想嘛。 -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资产成长到一定程度, 就得有一个官面上的人来保驾护航。 否则,你的资产就不是你的资产了。 - 就算出到国外, 也一样是群狼环伺。 无非就是不像中国那么吃相难看而已。 可只要是你不愿意守着钱财当富家翁, 还要继续折腾, 那么陷阱到处都是。 你的那点钱,首先要交给律师一部分, 接下去投资还是创业, 你还不是得按照人家的规则来。 - 无论你是不是要折腾, 你的钱并不都是你的钱。 你如果回过去想一想, 可能会觉得还不如留在国内, 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靠山,那样损失的钱财可能还要少一些。
肥肥高富
36 楼
发多一点,要比美债更多
榴莲车
37 楼
美债的规模更大,又是在抢谁的钱呢? [1评]
上书房溜达
38 楼
说白了就是抢老百姓的钱还地方债,这种方法n多年前我就遇见到了,倒霉的就是存钱的,你以为存钱能养老,那你就天真了
上书房溜达
39 楼
美国是抢全世界的钱,中国只能抢自己的
赵妖镜
40 楼
不搞起来,美国就会疯狂发超,我们中国跟进才会降低损失。
风儿轻轻
41 楼
所以,接下来5-10年,你银行里的钱要贬值咯。
海峰360
42 楼
人才,美国这几年放了多少万亿国债都不知道了吗
文强
43 楼
那么明年可以开始加息了么6.8有希望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