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落幕 蓝白绿走向将会如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3日 22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42861 阅读
5 评论
BBC

台湾两轮“大罢免”落幕,在野国民党被提出罢免的31名立委全数保住席位。

这场被视为可能逆转立法院“朝小野大”局势的政治运动失败后,总统赖清德宣布将改组内阁等“四项调整”,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向执政党提出了“五大诉求”。

明年台湾将举行县市首长选举、2028年是总统大选年。究竟这次“大罢免”失败后政局发展将会如何、朝野对立的“政治僵局”能否打破?BBC中文请来多位专家分析。

值得关注的还有,台中市长卢秀燕在选后被点名呼吁接任国民党党主席,或将决定蓝营未来走向。这次蓝白两党合作的成功,也可能使双方在明年县市首长选举有更多整合机会。

“朝小野大”政治僵局待解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行动,由公民团体发起、执政民进党支持,试图翻转2024年选举后“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第一轮罢免在7月26日进行投票,当时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均未能通过;周六(8月23日)的第二轮罢免,7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也遭否决。

与第二轮罢免同步举行的“核三”重启公投,因为同意票未达四分之一门槛而未通过。但同意票数为434万,多于此次不同意的151万票,也超过了2021年重启核四公投的380万票。

“大罢免”结束后,台湾立法院维持原本席次分配: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无党籍2席,这一年来“朝小野大”、行政立法权对立的“政治僵局”,也将持续对执政民进党推动政务形成考验。

台湾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刘嘉薇教授向BBC中文表示,罢免结果呈现“最新民意”,“执政党须承认是立法院少数,跟在野阵营沟通妥协,释出权力,才能运作政治解决僵局。”

台湾两轮罢免选举落幕,31席国民党立委皆未成功罢免。

她说,过去一年立法院互不相让的政治僵局“已造成台湾宪政体制无法顺利运作”,赖清德政府两次提出的大法官人选在立法院都无法过关,司法院长从缺,宪法法庭也形同停摆。

刘嘉薇认为,在未来,赖政府应主动寻找解套方式,包含提名大法官人选前与在野阵营沟通,“了解其合适人选标准”;制订预算案时加强协商。具体手段方面,他可透过总统的“院际调解权”,召集各院院长会面协商解决争端;也可以民进党党主席身份,邀请两党党主席会商。

中正大学政治系蔡荣祥教授向BBC中文表示,学界对于解决台湾目前政治僵局,有讨论筹组联合内阁和共治政府的声音,但可能性不高,未来应会维持少数政府,执政党进行部分内阁改组,“但有可能考虑任用非民进党籍、能争取中间选民支持的人士入阁。”

蔡荣祥认为,国民党在选后未必会持续在立法院与执政党强硬对抗,第一轮“大罢免”后就有部分国民党人士采取较温和路线,例如八月台美关税谈判时,台中市长卢秀燕就曾提出要做“政府后盾”,“有些法案还是不会照民进党版本通过,但较没争议的民生法案,可能可以看到合作。”

,台湾两轮罢免选举落幕,31席国民党立委皆未成功罢免。

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峻豪教授也指出,这届立法院国民党有多位新科立委,部分政策未必与党团持相同看法,他们经过罢免选举累积实力,将来未必都会依循党意,“执政党应尝试与这些立委合作”。

张峻豪认为,赖清德政府亦有可能受外部压力而转变态度,“如果民进党还是无法在立法院提高军购等国防预算,使美国产生疑虑,就可能为了提升执政正当性、得到美国信任,进而妥协释放善意。”

他指出,朝野对立在台湾宪政史上并不新鲜,陈水扁也曾面对,但赖清德目前面对更大的民意压力,却未见有积极回应。

“这次很大的讯号是,选民认为民进党输了国会选举是不应该翻盘的,行政跟立法互相制衡是理所当然的事,2024年大选、2025年连续两次罢免投票,都展现了强烈民意,告诉执政当局你就是要面对少数执政的状况、要释出更多善意,但赖总统没有提出很具体的措施如国是会议,或党鞭会有更多作为等。”

赖清德提内阁改组

行政院长卓荣泰在726罢免后曾多次向赖清德请辞。

接连两轮罢免选举结果,反映赖清德政府执政面临的挑战。726罢免后多项民调都显示,执政党民意满意度明显下滑,赖清德、行政院长卓荣泰满意度皆已跌破三成创新低。不仅台湾社会引发内阁重组的讨论,党内也出现检讨声浪。

总统赖清德在周六选后召开记者会表示,将启动行政院内阁改组,而行政院长卓荣泰在7月26日后曾多次请辞,但在应对台美对等关税谈判及南部风灾重建、稳定推动政策等仍在进行,他希望行政院长卓荣泰留任。行政院公布,将在下周启动人事改组。

先前经济部长郭智辉、数位发展部长黄彦男则都已在8月23日第二轮罢免前请辞。

但张峻豪教授表示,民进党新任秘书长徐国勇、总统府秘书长潘孟安,都是和赖清德相近的人,显示赖面对重大挫败后,反而是把权力圈子进一步缩小,“过往历史都是如此,越面对执政上的困境,更会把权力掌握得更紧”。他表示,外界都在观望这样的行政团队,是否能发挥更多专业,以及面对朝野协商并促成和解。

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颜维婷向BBC中文表示,内阁改组是赖清德选后改革的第一步,但仍要检视“行政院长会不会换人?是小改组还是大改组?”目前外界多批评赖清德政府决策群过于狭隘,新任内阁能否带入新的声音和多元意见才是重点。

“民进党不是没有输过,重要是观察其823之后的作为,”颜维婷指出,2018年前总统蔡英文在九合一选举大败后,明快更换行政院长,其决策风格、意见广度也比现在政府宽,“蔡英文当时仍握有立法院多数席次,赖清德处境是更为艰困,他需要比蔡英文更为妥协,如果没把握机会,无法在府院、党团间做好联系,民调就会进一步下降。”

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向BBC中文表示,绿营支持者目前也期待看到赖清德愿意为大局“有所改变”,例如美国总统川普就被认为是个“deal maker”(交易能手),擅长协商和达成协议,赖清德应该释出更多善意,利用总统层级协调行政立法。

王宏仁指出,先前赖清德曾邀请在野阵营会谈未果,应该再试一次,并试图在绿营内部整合共识,“排出哪些政策可以退让,哪些理念要坚持的优先顺序。”但在这次选后谈话中,其并未提及朝野要如何具体对话。

大罢免结果代表绿营挫败?

绿营支持者在上轮罢免遭受挫败。

大罢免如何影响台湾蓝绿政治版图,也受到各方瞩目。

张峻豪教授分析,在许多过去蓝白合奏效的选区,不同意票高过前一次的得票,反映在2024年后虽然民众党因柯文哲被关押而支持度下滑、国民党也流失了部分支持,但是中间选民也“对民进党反感”。

张峻豪强调,这不代表反对罢免的中间选民支持国民党或民众党,未来各阵营都要面临“钟摆”的情况,选民可能因为反感某一方而改变投票立场。

学者蔡荣祥指出,此次由公民团体发起大罢免,虽然结果看来失败,但数据可观察到罢免团体提出的诉求仍吸引不少“过去民进党没有动员到的人”。

“这些人到2028年国会选举时,还是会扮演重要角色,包含过去被认为政治参与度低的女性,是这次主力成员,对国民党也是一个警讯,民进党应该延续联盟合作,不要让公民力量散去。”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员林宗弘先前指出,7月26日第一轮罢免投票率约55%,其中支持罢免的票数占比约43%,已高于2024年总统选举民进党在蓝营优势选区的36%得票率,显示罢团动员有效吸引了部分蓝营选民(特别是浅蓝选民)支持罢免。

王宏仁指出,两轮罢免选举并未涵盖全台湾选区,仅占总投票人口四分之一,结果未必能反映接下来2026年地方首长选举、2028年总统大选的发展,未必能形容民进党“大败”,其在立法院的席次分布仅是回归本来基础。

“但这对国民党来说是很好的开始,”王宏仁指出,国民党认定罢免大胜,气势受到鼓舞,这次面临罢免选举的台中立委江启臣、杨琼璎,也透过这次选战动员和练兵,为其未来是否参与台中市长选举做准备。

图第二轮罢免集中在台湾中部选区。

卢秀燕接国民党党主席?

值得关注的,还有国民党在两次罢免选举取胜后的政治动向。国民党主席将在九月面临改选,迄今人选未明。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周六第二轮罢免后表明,将会辞去党主席,并呼吁台中市长卢秀燕接棒,带领国民党面对台湾接下来的2026年县市长选举及2028年总统大选。

卢秀燕在第二轮罢免选举受到外界高度关注,这次七位面临罢免的立委当中,台湾中部选区立委就有五个人,其不仅积极助选、陪同中部立委扫街拜票,也多次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联手为反罢免造势活动站台。

刘嘉薇指出,这次罢免选举对于卢秀燕是一次政治检验,如今中部的五位立委成功保住席次,“代表卢秀燕辅选成功,垫高她在党内和台湾政坛的地位。”

然而,卢秀燕近期多次被媒体询问竞选国民党主席意愿,始终未正面回应,也多次传出其不愿参选。

美国德州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认为,卢秀燕势必将扛起党主席的责任,这是“民意所趋”,一再推却可能造成支持者失望。由于两波大罢免和公投投票蓝白合态势明显,牵动2026年台湾县市首长选举的整合,“在野阵营也产生更多期待与希望”,卢秀燕能否为其带来改革方向,意味承担更多支持者的期待,要“交出更好成绩”。

张峻豪指出,卢秀燕先前表示对竞争党主席不感兴趣,可能是担心该职位耗损其政治能量,“想要减少犯错”,但两轮罢免选举的好表现都为她“打了一剂强心剂”。

台中市长卢秀燕(右一)被点名为下任国民党主席人选。

蓝白整合的下一步?

多名专家都指出,这两轮罢免选举都显示“蓝白合”成功,外界也更加关注两党在2026年台湾地方选举将如何合作。

由民众党党主席黄国昌发起的“重启核三”公投有超过400万同意票,超过了2021年“重启核四”公投的380万票。

张峻豪认为,这标志黄国昌的重大胜利,代表民意对民众党的肯定,未来无论是谈“蓝白合”或与国民党合作抗衡民进党,民众党都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民众党政治能量提升,如果能得到更多浅白和中间选民支持,在原本绿、白选票重叠的情况下,将对赖清德造成更大困扰。”

日前,黄国昌已表态参选新北市长。不过,国民党的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都接连提出参选意愿,显示两党在这一题上还未出现共识。

学者蔡荣祥指出,由于民众党的“两年条款”,黄国昌将在明年一月卸任立委,他此次全力为国民党助选立功,有更多筹码能与国民党协商,即使明年不参与新北市长选举,也可能在2028年与国民党候选人搭配投入总统大选。

蔡荣祥也说,这次由民众党提案的重启核三公投,即使因为未达门槛通过,同意票数仍多于不同意票数,这不仅为民众党拉抬声势,也让黄国昌有更多与国民党谈判的资源。

不过,学者王宏仁也表示,黄国昌在公开表态参选新北市长前,缺乏与蓝营沟通,只考量其政党利益,可能令他最终走上前次总统大选蓝白整合失败的道路。不过,王宏仁认为,距离明年县市长选战还有一段时间,两党将如何协调,还有待观察。

s
ssbbss
1 楼
昨天国民党刚吃饱饭,今天就要搞卢秀燕找事
B
BTY2684
2 楼
执政还输这么干脆就是太废
l
lyg1029
3 楼
真正的民主
c
chigou
4 楼
呆蛙島民窩窩囊囊,猶猶豫豫的豬狗不如!七條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垃圾遮羞布還不如徹底撕掉,讓賴蛤蟆宣佈"獨立"呢………
l
l929
5 楼
绿脑怪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