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郎朗看到包就粘上去”的热搜,感觉他真是被“机场拎行李事件”搞怕了,被网友狂怼一通后,现在不仅接受采访像是得了“背包PTSD”,连在《幸福三重奏》里也求生欲爆棚,拿行李、做家务主动得不行,生怕给网友留下把柄。
只不过吉娜始终坚持亲力亲为,郎朗不擅长自然也没得发挥。这种相处模式还挺你情我愿的。
毕竟郎朗常年在外演出是家务小白,吉娜作为德韩混血儿却颇有韩国传统女性的家庭观,做家务不愿让丈夫沾手,只要看到郎朗吃饭吃得美滋滋就心满意足,平日里也是一副小迷妹的样子,崇拜郎朗的眼神压都压不住,还总是忍不住夸:Why are you so cute?(为什么你这么可爱)
一个东北爷们儿,一个韩国小女人,挺配的。所以吉娜在机场拿了大部分行李而郎朗两手空空,也就很好理解了。
这种传统韩国女性的体贴、温顺、自觉,让我想起了明天就要在韩国公映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电影原著文字平实,讲的故事和书名一样普通:82年生的金智英从出生、入学、高考、就业、结婚、生子的过程,中文版也只有一百来页。
就是这么一本流水账似的小书,在韩国热卖了100万册,作者赵南柱因此被封为“年度作家”,影响力大到连韩总统文在寅也亲自推荐,国民MC刘在石、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都在安利。
但另一边厢,这本书却被大量韩国男性视为煽动性别对立的男人公敌。
少女时代崔秀英受小说启发做了一档综艺叫《90年生的崔秀英》,遭到男网民批评。
Red Velet队长裴珠泫因在粉丝见面会上分享了这本书,被男粉丝围攻辱骂,还撕毁、焚烧她的照片。
郑裕美因接演了电影版金智英受尽恶评,甚至有人直接到青瓦台请愿要求阻止电影拍摄。
这种群起而攻之的阵势,实在很让人好奇:金智英到底遭受了什么?她的困境戳痛了谁的神经?为什么它会被豆瓣网友封为“东亚三国指定读本”?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只属于女人的家务
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
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82年生的金智英》看到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书能在日本冲上热销榜,又在中国豆瓣被封“东亚三国指定读本”了。假如今天有个中日韩金智英大会,估计这句台词会成功掀起大会高潮,拍烂手掌的那种。
之前写男人做家务的文就提过:男人说帮你做家务可能是想讨好女人,但女人听了只想锤人。
一边带娃一边深陷家务焦虑的金智英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冒起了无名火。
可下一秒,她又恢复了韩国妻子该有的理智,开始替丈夫着想,觉得丈夫也是一片好心,甚至跑去和他道歉。
温顺懂事的金智英,也许会是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的理想型。
继开怼妻子俞渝的逼宫行为后,李先生又在一则访谈里说,自己评判婚姻是否完美的标准是妻子“给没给我洗过袜子”,结果仔细算了算,发现还真没有。
不知道洗袜子这件事对李国庆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情意结,但用妻子做家务来衡量婚姻的质量,比起同为高管的俞渝,他确实更适合找一位田螺姑娘。
更糟心的是女人为难女人。
结婚前双方见家长,金智英的母亲很不好意思地说,女儿长这么大也不会做家务。这一部分是实话,一部分是自谦,还有一部分,是操劳大半辈子的母亲不想女儿再走自己的老路。
对面温柔和蔼的婆婆却很体谅地说:
“哪有人生来就会的呢?都是边做边学呗,智英一定很快上手的。”
金智英心想:“不,伯母,我没有信心会上手,而且长期独居的代贤哥(男朋友)比我更擅长。”如果直接爆出真心话,那这篇绝对是婆媳文中的大爽文。
可惜它不是,金智英压住嘴边的话,保持微笑,成功维护了准婆媳大和谐。
这就是我们“懂事”的金智英。
女性就业的隐形门槛
还有什么是比老师更适合女生的工作?
早下班啊,还有寒暑假,又容易有休假,等你以后有了孩子还要上班就会知道,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82年生的金智英》
这番话实在太熟悉了。而令人难受的是,说话的人完完全全是出于好意。
将这话脱口而出的人不是恶毒的后爸后妈,而恰恰是把女儿当做掌上明珠的亲爹亲娘,因为不希望女儿成家后太忙太累,才语重心长地建议她找一份“稳定”工作:收入不用太高,工作节奏不要太快,要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方便找对象(教师、公务员是相亲市场中备受欢迎的女性职业),等做了妈妈以后也能照顾好孩子。
有时连乖巧的女儿们都忘记,一份能兼顾家庭的工作,应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工作才对,为什么只有对女生来说才是好工作?生男孩的父母也会对儿子说这样的话吗?
这类差别待遇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里简直跟空气一样没有存在感。
但这只是女性就业的第一道隐形门槛。
在82年生的金智英大学毕业两年后,也就是2005年,韩国媒体对韩国百大企业的调研显示,当年女性录取率只有29.6%。
14年后的中国,就业女性占全中国就业人数的43.5%,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今年初,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二天,“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的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一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让问,我可以猜啊,差不多年纪的,直接默认已婚育,连面试都不会通知你。
无论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带来这些困扰。《82年生的金智英》
抛开年龄和婚育也没好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做过统计,投递简历的男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的女性高42%。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性别的差异, 你就可能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我们确实是“女性能顶半边天”了,国内尊重女性的氛围也比韩国那种极端的压抑要好不少。
但看到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我想说,情况在变好,但还应该变得更好。
难解的生育危机
和女性职场天花板一脉相承的,是难解的生育危机。
你不是说叫我不要老是想着失去吗?我现在很可能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梦想等种种,所以才会一直看见自己失去的东西,
但是你呢?你会失去什么?《82年生的金智英》
金智英是幸运的,她跌跌撞撞后也算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关代理公司,有一名能感同身受的女上司,和同事相处也蛮融洽。虽然作为乙方免不了要陪客户吃饭喝酒,可工作赚钱的成就感能让她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切结束得突如其来又顺其自然,因为生育,因为带娃。
成为全职主妇后,金智英只有在女儿午休时才能歇一歇。她在公园里看着女儿在婴儿车中熟睡,难得偷闲喝了杯9块钱的咖啡,却冷不丁听到隔壁的西装男感叹:
“我也好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闲逛……妈虫还真好命……我一点也不想和韩国女人结婚。”
辞了工作,全职主妇的价值又得不到认可,这句话彻底压垮了金智英,她患上了育儿抑郁,还时不时会分裂成自己信赖的人格,比如妈妈、学姐,替自己说出难以启齿的真心话。
其实在怀孕初期,金智英很“刚”的。
男同事:哇,怀孕真好啊,那以后不就可以晚30分钟再下班了?
金智英心想:那你要不要也试试一直想吐,吃不好、睡不好、想睡又不能睡、身体到处酸痛的感觉啊?《82年生的金智英》
她不想因那30分钟的弹性怀孕福利而被同事歧视,每天坚持准点上下班;她也想过,自己这样坚持会不会导致公司女性后辈的权利被剥夺。
然而就像所有女性给出的真实答案一样:家庭和事业很难平衡。
为什么母亲从没喊过一声累呢?
她实在不喜欢有人说她伟大或了不起,因为一旦挂上那样的头衔,似乎就会变得连叫苦都不应该。《82年生的金智英》
别说是金智英这样的普通人,就是女强人也做不到。
创业后的张泉灵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这类问题时,反问对方:你们会问男性企业家平衡性的问题吗?
比起金智英,女性显然更乐意看到Simone(刘玉玲饰)这样的致命女人。这爽剧大火之后,有人拿董明珠和Simone比较,发现俩人还真有些神似。
9年前,《南方人物周刊》写过一篇董明珠的专访,题为《董明珠:女人不强天不容》。
女霸总的小传很燃,可结尾的落点依然是缺席家庭的落寞无奈,除了那句被解读为女人摆脱婚姻束缚逆袭成长的金句外(董明珠:丈夫去世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奇女子在他人讲述的故事里总归是个对孩子有所亏欠的母亲。
这题怎么解?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说得很明白,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找到队友才能改变现状。不管是丈夫、其他家人还是保姆阿姨,想要职场、家庭两手抓,你总得拉个好帮手。
荡妇羞辱与穿衣自由
我之前对韩国美少女一直有个迷思:她们真的不怕冷么?冰天雪地也能穿着百褶裙光腿上学,真扛冻啊!
但金智英告诉我,她们也很想多穿点,可校规不允许啊,就算冷到想哭,也只能穿着短裙丝袜和单薄的皮鞋,天知道韩国女学生有多羡慕男同学的长裤和运动鞋。
想起之前网友们说中国校服丑,但穿着制服的韩国学生却反过来喜欢中式运动服,因为舒服、保暖、防走光,还不用换来换去。
日本女学生也穿类似的裙子,因为活动时容易走光,她们还有各种小技巧保护自己,比如上楼梯时用书包压住裙子,虽然很不方便,但总能避开一些不良目光。
然而,女性承受恶意,从来不是因为不够小心。
金智英读书时被尾随,却被父亲责骂“裙子太短”;长大后入职,公司女厕却被保安偷拍还上传到公开网站,只是她恰好怀孕在家躲过一劫。她们从小被教育要谨慎行事,要穿着保守,等到出了事,也只能怪自己太暴露和不小心。
类似的事件也在中国上演。地铁里的咸猪手、酒店里的针孔摄像头、那些专门特写女性特殊部位的街拍,恶心,但屡禁不止。
欧阳娜娜在《各位游客请注意》里也因穿泳装被评头论足,被同行的男性说“不够sexy”,女生的身材成了他们打赌的话题。
有些人的逻辑很神奇,一边肆意窥探,一边骂你不检点。穿衣自由的副作用,就是无止境的荡妇羞辱。
受够了的热依扎勇敢站出来正面刚,公开了自己的抑郁症,同时决心起诉攻击她的网暴者。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雪莉。
在韩国男团神话成员金烔完悼念雪莉的文章中,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艺人被要求表现性感但不能有性行为,要坚强霸气但不能与人战斗(争吵)。
其实何止艺人呢,多少女性也是给这么规训的。你要有大家喜欢的女孩样,你要做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好员工,好妈妈,但你唯独不能真实地做自己。
在这个时间点读到《82年生的金智英》,蛮唏嘘的。
在韩国,很多人把这本书贴上了女性主义的标签,认为它在激化男女对立。但你其实可以看到,压抑女性的社会里,男性也被迫承担了“养家糊口”、“发家致富”、“阳刚强大”等标签,所以郎朗才会因为没拎行李而被指责。
小说讨论女性,更是讨论人性,讨论个人要如何在社会规训下活出自我的问题。
男主孔刘谈及接演电影原因时说:“出演时,没什么理由需要犹豫;看过剧本后,马上给妈妈打电话道谢。”
被恶意攻击的女主郑裕美也从未退缩:“一读完剧本时我就觉得要选这个,就是觉得我应该演这部作品。”
正因为女性困境需要更彻底的觉醒和发声,所以就有了这本书,这部戏。
同样的困境绝不仅仅存在于东亚,BBC曾经拍过一部《她说:女性人生百年瞬间》,第一集讲的就是女性从顺从到发声反抗的过程。
剧里,被性侵的女演员最后哭着鼓励受害者,拿出勇气,发出声音,多一点声响,女性就能多争取一些权益。
前两天刷到“郎朗看到包就粘上去”的热搜,感觉他真是被“机场拎行李事件”搞怕了,被网友狂怼一通后,现在不仅接受采访像是得了“背包PTSD”,连在《幸福三重奏》里也求生欲爆棚,拿行李、做家务主动得不行,生怕给网友留下把柄。
只不过吉娜始终坚持亲力亲为,郎朗不擅长自然也没得发挥。这种相处模式还挺你情我愿的。
毕竟郎朗常年在外演出是家务小白,吉娜作为德韩混血儿却颇有韩国传统女性的家庭观,做家务不愿让丈夫沾手,只要看到郎朗吃饭吃得美滋滋就心满意足,平日里也是一副小迷妹的样子,崇拜郎朗的眼神压都压不住,还总是忍不住夸:Why are you so cute?(为什么你这么可爱)
一个东北爷们儿,一个韩国小女人,挺配的。所以吉娜在机场拿了大部分行李而郎朗两手空空,也就很好理解了。
这种传统韩国女性的体贴、温顺、自觉,让我想起了明天就要在韩国公映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电影原著文字平实,讲的故事和书名一样普通:82年生的金智英从出生、入学、高考、就业、结婚、生子的过程,中文版也只有一百来页。
就是这么一本流水账似的小书,在韩国热卖了100万册,作者赵南柱因此被封为“年度作家”,影响力大到连韩总统文在寅也亲自推荐,国民MC刘在石、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都在安利。
但另一边厢,这本书却被大量韩国男性视为煽动性别对立的男人公敌。
少女时代崔秀英受小说启发做了一档综艺叫《90年生的崔秀英》,遭到男网民批评。
Red Velet队长裴珠泫因在粉丝见面会上分享了这本书,被男粉丝围攻辱骂,还撕毁、焚烧她的照片。
郑裕美因接演了电影版金智英受尽恶评,甚至有人直接到青瓦台请愿要求阻止电影拍摄。
这种群起而攻之的阵势,实在很让人好奇:金智英到底遭受了什么?她的困境戳痛了谁的神经?为什么它会被豆瓣网友封为“东亚三国指定读本”?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只属于女人的家务
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
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82年生的金智英》看到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书能在日本冲上热销榜,又在中国豆瓣被封“东亚三国指定读本”了。假如今天有个中日韩金智英大会,估计这句台词会成功掀起大会高潮,拍烂手掌的那种。
之前写男人做家务的文就提过:男人说帮你做家务可能是想讨好女人,但女人听了只想锤人。
一边带娃一边深陷家务焦虑的金智英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冒起了无名火。
可下一秒,她又恢复了韩国妻子该有的理智,开始替丈夫着想,觉得丈夫也是一片好心,甚至跑去和他道歉。
温顺懂事的金智英,也许会是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的理想型。
继开怼妻子俞渝的逼宫行为后,李先生又在一则访谈里说,自己评判婚姻是否完美的标准是妻子“给没给我洗过袜子”,结果仔细算了算,发现还真没有。
不知道洗袜子这件事对李国庆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情意结,但用妻子做家务来衡量婚姻的质量,比起同为高管的俞渝,他确实更适合找一位田螺姑娘。
更糟心的是女人为难女人。
结婚前双方见家长,金智英的母亲很不好意思地说,女儿长这么大也不会做家务。这一部分是实话,一部分是自谦,还有一部分,是操劳大半辈子的母亲不想女儿再走自己的老路。
对面温柔和蔼的婆婆却很体谅地说:
“哪有人生来就会的呢?都是边做边学呗,智英一定很快上手的。”
金智英心想:“不,伯母,我没有信心会上手,而且长期独居的代贤哥(男朋友)比我更擅长。”如果直接爆出真心话,那这篇绝对是婆媳文中的大爽文。
可惜它不是,金智英压住嘴边的话,保持微笑,成功维护了准婆媳大和谐。
这就是我们“懂事”的金智英。
女性就业的隐形门槛
还有什么是比老师更适合女生的工作?
早下班啊,还有寒暑假,又容易有休假,等你以后有了孩子还要上班就会知道,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82年生的金智英》
这番话实在太熟悉了。而令人难受的是,说话的人完完全全是出于好意。
将这话脱口而出的人不是恶毒的后爸后妈,而恰恰是把女儿当做掌上明珠的亲爹亲娘,因为不希望女儿成家后太忙太累,才语重心长地建议她找一份“稳定”工作:收入不用太高,工作节奏不要太快,要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方便找对象(教师、公务员是相亲市场中备受欢迎的女性职业),等做了妈妈以后也能照顾好孩子。
有时连乖巧的女儿们都忘记,一份能兼顾家庭的工作,应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工作才对,为什么只有对女生来说才是好工作?生男孩的父母也会对儿子说这样的话吗?
这类差别待遇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里简直跟空气一样没有存在感。
但这只是女性就业的第一道隐形门槛。
在82年生的金智英大学毕业两年后,也就是2005年,韩国媒体对韩国百大企业的调研显示,当年女性录取率只有29.6%。
14年后的中国,就业女性占全中国就业人数的43.5%,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今年初,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第二天,“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的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一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让问,我可以猜啊,差不多年纪的,直接默认已婚育,连面试都不会通知你。
无论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带来这些困扰。《82年生的金智英》
抛开年龄和婚育也没好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做过统计,投递简历的男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的女性高42%。也就是说,只是一个性别的差异, 你就可能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我们确实是“女性能顶半边天”了,国内尊重女性的氛围也比韩国那种极端的压抑要好不少。
但看到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我想说,情况在变好,但还应该变得更好。
难解的生育危机
和女性职场天花板一脉相承的,是难解的生育危机。
你不是说叫我不要老是想着失去吗?我现在很可能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梦想等种种,所以才会一直看见自己失去的东西,
但是你呢?你会失去什么?《82年生的金智英》
金智英是幸运的,她跌跌撞撞后也算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关代理公司,有一名能感同身受的女上司,和同事相处也蛮融洽。虽然作为乙方免不了要陪客户吃饭喝酒,可工作赚钱的成就感能让她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切结束得突如其来又顺其自然,因为生育,因为带娃。
成为全职主妇后,金智英只有在女儿午休时才能歇一歇。她在公园里看着女儿在婴儿车中熟睡,难得偷闲喝了杯9块钱的咖啡,却冷不丁听到隔壁的西装男感叹:
“我也好想用老公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闲逛……妈虫还真好命……我一点也不想和韩国女人结婚。”
辞了工作,全职主妇的价值又得不到认可,这句话彻底压垮了金智英,她患上了育儿抑郁,还时不时会分裂成自己信赖的人格,比如妈妈、学姐,替自己说出难以启齿的真心话。
其实在怀孕初期,金智英很“刚”的。
男同事:哇,怀孕真好啊,那以后不就可以晚30分钟再下班了?
金智英心想:那你要不要也试试一直想吐,吃不好、睡不好、想睡又不能睡、身体到处酸痛的感觉啊?《82年生的金智英》
她不想因那30分钟的弹性怀孕福利而被同事歧视,每天坚持准点上下班;她也想过,自己这样坚持会不会导致公司女性后辈的权利被剥夺。
然而就像所有女性给出的真实答案一样:家庭和事业很难平衡。
为什么母亲从没喊过一声累呢?
她实在不喜欢有人说她伟大或了不起,因为一旦挂上那样的头衔,似乎就会变得连叫苦都不应该。《82年生的金智英》
别说是金智英这样的普通人,就是女强人也做不到。
创业后的张泉灵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这类问题时,反问对方:你们会问男性企业家平衡性的问题吗?
比起金智英,女性显然更乐意看到Simone(刘玉玲饰)这样的致命女人。这爽剧大火之后,有人拿董明珠和Simone比较,发现俩人还真有些神似。
9年前,《南方人物周刊》写过一篇董明珠的专访,题为《董明珠:女人不强天不容》。
女霸总的小传很燃,可结尾的落点依然是缺席家庭的落寞无奈,除了那句被解读为女人摆脱婚姻束缚逆袭成长的金句外(董明珠:丈夫去世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奇女子在他人讲述的故事里总归是个对孩子有所亏欠的母亲。
这题怎么解?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说得很明白,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找到队友才能改变现状。不管是丈夫、其他家人还是保姆阿姨,想要职场、家庭两手抓,你总得拉个好帮手。
荡妇羞辱与穿衣自由
我之前对韩国美少女一直有个迷思:她们真的不怕冷么?冰天雪地也能穿着百褶裙光腿上学,真扛冻啊!
但金智英告诉我,她们也很想多穿点,可校规不允许啊,就算冷到想哭,也只能穿着短裙丝袜和单薄的皮鞋,天知道韩国女学生有多羡慕男同学的长裤和运动鞋。
想起之前网友们说中国校服丑,但穿着制服的韩国学生却反过来喜欢中式运动服,因为舒服、保暖、防走光,还不用换来换去。
日本女学生也穿类似的裙子,因为活动时容易走光,她们还有各种小技巧保护自己,比如上楼梯时用书包压住裙子,虽然很不方便,但总能避开一些不良目光。
然而,女性承受恶意,从来不是因为不够小心。
金智英读书时被尾随,却被父亲责骂“裙子太短”;长大后入职,公司女厕却被保安偷拍还上传到公开网站,只是她恰好怀孕在家躲过一劫。她们从小被教育要谨慎行事,要穿着保守,等到出了事,也只能怪自己太暴露和不小心。
类似的事件也在中国上演。地铁里的咸猪手、酒店里的针孔摄像头、那些专门特写女性特殊部位的街拍,恶心,但屡禁不止。
欧阳娜娜在《各位游客请注意》里也因穿泳装被评头论足,被同行的男性说“不够sexy”,女生的身材成了他们打赌的话题。
有些人的逻辑很神奇,一边肆意窥探,一边骂你不检点。穿衣自由的副作用,就是无止境的荡妇羞辱。
受够了的热依扎勇敢站出来正面刚,公开了自己的抑郁症,同时决心起诉攻击她的网暴者。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雪莉。
在韩国男团神话成员金烔完悼念雪莉的文章中,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艺人被要求表现性感但不能有性行为,要坚强霸气但不能与人战斗(争吵)。
其实何止艺人呢,多少女性也是给这么规训的。你要有大家喜欢的女孩样,你要做一个好女儿,好学生,好员工,好妈妈,但你唯独不能真实地做自己。
在这个时间点读到《82年生的金智英》,蛮唏嘘的。
在韩国,很多人把这本书贴上了女性主义的标签,认为它在激化男女对立。但你其实可以看到,压抑女性的社会里,男性也被迫承担了“养家糊口”、“发家致富”、“阳刚强大”等标签,所以郎朗才会因为没拎行李而被指责。
小说讨论女性,更是讨论人性,讨论个人要如何在社会规训下活出自我的问题。
男主孔刘谈及接演电影原因时说:“出演时,没什么理由需要犹豫;看过剧本后,马上给妈妈打电话道谢。”
被恶意攻击的女主郑裕美也从未退缩:“一读完剧本时我就觉得要选这个,就是觉得我应该演这部作品。”
正因为女性困境需要更彻底的觉醒和发声,所以就有了这本书,这部戏。
同样的困境绝不仅仅存在于东亚,BBC曾经拍过一部《她说:女性人生百年瞬间》,第一集讲的就是女性从顺从到发声反抗的过程。
剧里,被性侵的女演员最后哭着鼓励受害者,拿出勇气,发出声音,多一点声响,女性就能多争取一些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