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完成贝多芬未竟之作 《第十交响曲》全球首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0月10日 16点43分 PT
  返回列表
23754 阅读
12 评论
德国之声

演算法正主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驾驶汽车、工作或各种活动都少不了人工智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创造力似乎是人类大脑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道防线已经越来越薄弱,甚至已经被突破?

在电脑成功替古斯塔夫·马勒和弗朗茨·舒伯特完成未竟之作后,现在轮到了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1827年贝多芬逝世时,留下了这部未完成作品。第十交响曲只有几张手稿留存,部分是简短未竟片段。

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因新冠疫情推迟举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部作品在2021年10月9日的贝多芬音乐节上首次演出。总部设立于贝多芬诞生地波恩的德国电信公司组织了一个专家团队。这群音乐学家、作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尝试分析和学习贝多芬的风格,以完成贝多芬的未竟之作。

模仿贝多芬风格

贝多芬的草稿、笔记及其生活时代的乐谱被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萨尔斯堡卡拉扬研究所所长罗德(Matthias Röder)表示:“你必须想象,贝多芬在迸发新灵感时会写下笔记。有时候是书面文字,有时候是音符。” 根据这些材料,罗德和他的团队对“贝多芬会如何发展某些东西”进行了假设。

这里假设的是,音乐如同语言一样是基于一个个小单位;所以学习音乐的过程就像学习知识。人工智能反复学习贝多芬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和和弦四重奏并进行训练。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网络,电脑能够自行创建新的连接。人工智能将最合适的结果反馈到系统中,由此加入新的音符。

如此一来,这部作品不断延申。“人工智能能为一个段落提供20个甚至100个版本的可能性。”哈佛大学音乐学教授莱文(Robert Levin)表示:“这是无尽的魅力,因为如果演算法做得好,每一次尝试都是合理的。”

对研究人员而言,这样的合作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演示了机器能如何辅助、甚至模仿人类进行音乐创作。纽约罗格斯大学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贝多芬人工智能”开发者埃尔加马尔(Ahmed Elgammal)表示:“我们想要更好地了解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技术状况,并且试图探索极限。最后,我们使用了所谓的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些模块。”

但这样的研究项目对音乐家们有何好处?

音乐学教授莱文说:“你可以说,电脑是用演算法做到的。没错,但是人类依据的也是经验和训练。两者的差距其实不是太大。” 观众现在可以亲自来听听看“原版贝多芬”和“人工智能作曲”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由德克·卡夫腾(Dirk Kaftan)担任指挥的波恩贝多芬管弦乐团10月9日首次演奏贝多芬与人工智能“共同谱写”的第十交响曲。

v
voiceofme
1 楼
有时的音乐创作或绘画创作,就像算命先生的话,你很难说那话是对的还是错的,好的还是差的。 这样的特点就能被AI算法来模仿。
问题哥
2 楼
模仿莫扎特更容易,以后AI可以出莫扎特收割机。
逐风
3 楼
模仿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作品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几位是天才中的天才,都是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
s
size0
4 楼
个人更喜欢莫扎特和巴赫。不管怎样,祝贺爱神!
g
gameon
5 楼
曲子一上来,就更更更? 说明这个Al,够笨,只会抄袭和模仿。 也不想想,伟大的贝多芬在创作第十交响曲时,咋还可能再,更更更。哈
百家争鸣2012
6 楼
欧洲的古典作曲家大多短命(虽然达到当时的平均水平,但他们是超高收入的一群,应该高于平均数很多),可能和他们整天处于这样的交响乐氛围很有关系。 交响乐偶尔听听是很震撼,但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想不短命都难。
老大粗
7 楼
下一个项目是贝多芬生前还没有开始创作的《第十一交响曲》
总是我
8 楼
刚刚听了,确实很像贝多芬,呵呵。因为整个曲子里处处都是前几个交响曲的影子,从第四分钟开始的那几个小节几乎就是命运的开头。这也是现在AI能力的局限性。
d
dust2013
9 楼
大部分都死于肺结核,在那个年代得了就是绝症,国王也一样
f
fonsony
10 楼
假的就是假的
问题哥
11 楼
我刚刚也听了,形似但没有灵气,像是贝多芬他低智商的兄弟的作品。。。人类目前尚能在此处保持荣誉。 如果能每年进行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人的AI模仿比赛(每日人须分开比,而且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也作为独立项目分开比),优胜者重奖,我看不出几年就会有突破,好比围棋上的AlphaGo。
z
zhuniang
12 楼
不仅没有灵气,还恐怖!只听了一小会儿就关掉!!! 这样的‘完成’,只是过去的机械延伸,没有任何新的因素的加入! 人是根据经历不断变化的思想的感情的高级生命,谁能够预料他不会因为某些历史事件,某些个人生活,甚至他半个小时前去原野上散步看见两只鸟儿的追逐,或者一棵树在前一天的风暴中折断,而改变某些习惯or风格? 如果创造性真的能被机器代替,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就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