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女执意远嫁非洲 24年后 她怎么样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7日 19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83010 阅读
97 评论
世界华人周刊

24年前,她舍弃了中国安逸舒适的日子,和爱人来到了非洲。24年里,她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的女儿要嫁给黑人,你会同意吗?”这曾是知乎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但是绝大多数的态度只有一个:坚决反对!

倒也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 在国人的印象里,黑人家庭单亲率太高,男性对家庭责任感比较低。 据统计,美国黑人家庭的单亲率高达60%以上。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谁愿意自己的女儿选择这么艰难的人生模式? 然而,在24年前,有一位中国女子却执意违拗父母,做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为了爱情,远嫁非洲! 她,就是王丽红。

▲ 王丽红和丈夫苏玛

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 她是清华大学的才女,怎么就愿意跑到非洲那么穷的地方? 万一黑人老公抛弃了她,异国他乡,该是怎样的绝望。 整整24年过去了,她过得怎么样? 结局,值得国人深思。

 

 “好端端的一个才女,怎么就非得嫁给黑人呢?” 这应该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疑问。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理解王丽红的选择。 用现实的眼光来看,王丽红当时完全可以嫁个更“优质”的老公。

她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出身于工人家庭。

▲ 小时候的王丽红

她的父母工作稳定,收入旱涝保收,十分宠爱她。

北京户口,更是她生来就具有的幸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那个年代,出生在北京,就像是出生在罗马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小孩的户口是随母亲的。

如果外地的青年才俊能娶到一个北京姑娘,生下的孩子就具有北京户口。 因此,北京姑娘在婚姻市场上“奇货可居”。 哪怕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孩,也能找到一个相貌堂堂的大学生夫婿。

更何况,王丽红家境优渥,学历更是碾压众人。

她自幼聪明伶俐,读书成绩十分拔尖。

高中毕业后,她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 

中国第一学府的金字招牌,已经足以证明她的优秀。 然而,她并不满足。

本科毕业后,她没有离开清华园,而是攻读了研究生。

大好的前程在向她招手。

等她毕业,无论是进入政府、国企还是高校,都必定会大有所为。

可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意外出现了。

她遇见了苏玛。 

 苏玛就是故事的男主角,一个来自乌干达的黑人留学生。

他幽默风趣,性格十分开朗。

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之后,苏玛和王丽红成为了好友。 两人渐渐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在清华园里散步。 两颗年轻炽热的心,也越贴越近。

▲ 王丽红和老公苏玛

苏玛身上完全没有某些黑人有的吹牛、滥情的习惯。 他很诚实。

不但没有编造什么非洲王子富二代之类的谎言,还坦诚告诉王丽红,自己来自一个落后贫穷的村庄,是农民的儿子。

这更让王丽红坚信,苏玛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并没有得到祝福。

因为苏玛是个黑人。

那个年代,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黑人意味着贫穷、落后。

即使是在清华园里,这种偏见也依然根深蒂固。

风言风语,迅速传遍了校园。 王丽红曾伤感地回忆道: “当时,他们认为我是一个随便的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孩约会,但我知道他很诚实,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 最大的阻力,来自她的父母。

在王丽红的眼里,苏玛可能是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意外”。

但是对于她的父母而言,这简直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女儿嫁了个非洲黑人,自己的颜面往哪搁? 更令他们担忧的是,非洲那么穷困,黑人又大多不负责任,女儿的后半辈子可怎么办?

必须棒打鸳鸯!

在父亲的坚持下,王丽红被送到了日本留学。

可是,两个年轻人沉浸在热恋中,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拆散?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苏玛毫不犹豫,追随王丽红去了日本。

▲ 王丽红和苏玛

在大洋彼岸的岛国,两人互诉衷情,感情反而比以前更深了。

中国有句谚语,叫“女大不中留”。 如果一个女子认定了一个男子,那么任凭父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王丽红的父母只能咬着牙认下了这门亲事。 苏玛眷恋祖国,毕业之后就要回乌干达。

王丽红果断决定追随丈夫。 1996年,王丽红跟随苏玛移居乌干达。

刚到乌干达,现实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乌干达的习俗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那里,一个男子是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的。

苏玛的父亲有着庞大的“后宫团”,等于说王丽红有一二十个“婆婆”。 苏玛的兄弟姐妹,有40多个。

当地的生活也十分“粗放”,饮食很不合胃口。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亲自目睹这种现状之后,王丽红还是觉得脑子都快炸了。

周围的亲朋邻居都听不懂中文,大多只会说乌干达语,沟通也是个难题。

不过,幸好苏玛是个靠谱的男人。

他坚持一夫一妻制,除了王丽红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妻子。 在苏玛的耐心教授下,王丽红渐渐能熟练掌握乌干达语。

适应了周围的一切之后,王丽红开始积极融入。 她有了一个新的使命,那就是教当地的孩子们学中文。

为此,她买下了一座学校,命名为鲁扬子中学。

设计课程、招生宣传、教授知识……

对于精通汉语、英语、乌干达语的学霸王丽红来说,这简直是易如反掌。

她的美丽和耐心,更是一个加分项。 在她开办的汉语学校里,黑人孩子可以领略到汉字的美妙之处,还能得到春风一样的循循善诱。

这个来自中国的女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他们长大之后,听别人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王丽红的身影。

随着教学事业的蒸蒸日上,王丽红的雄心也日益燃烧!

她有了个更大胆的想法: 把汉语传播到乌干达各地。 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

仅仅依靠一所学校,也完不成这么宏伟的计划。 

 她把培训对象瞄准了教师群体。

她决定培训乌干达各地的教师,然后让他们回去教给自己的学生。

这种模式,能让学会汉语的乌干达孩子呈指数增长。

▲ 王丽红和苏玛

经过精心宣传之后,王丽红的汉语学校很快迎来了几十名教师。 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习汉语,还可以学习中国文化。

汉语被有些人称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很多老外都望而却步。 然而王丽红的课程设计却十分精巧。

▲ 王丽红的学生们

她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些学生,能迅速学会听说写。 从一窍不通,到娴熟使用汉语,只需要9个月。 播撒下的种子,终究会生根发芽。 在王丽红的努力下,乌干达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响起“中国话”。 那些语音,可能有些稚拙,但却认真诚恳。 在以往,乌干达的平民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 即使是知识分子,也只是隐约知道中国是一个东方的大国。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 当地越来越多的学校教授中文

他们会说汉语,接触到中国老师,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略知一二。 遥远的中国,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这,就是王丽红远嫁之后,创造出的独特价值。 在24年后的今天,当一个中国女性决定嫁给黑人,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

那些担忧,当然有合理性。

由于文化差异,跨国婚姻的不稳定性确实相对较高。

▲ 王丽红和苏玛

出于关怀,我们会劝告那些女孩子: 再想一想,不要冲动。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她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利害关系都讲清楚,所有的危险都提前指出来。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她们自己的手中。

我们,要始终保持尊重。

w
wkoa
1 楼
贱逼
2 楼
坚决反对教非洲人汉语 坚决反对放非洲人来华 坚决抵制黑墨绿
g
gamma
3 楼
他老公没再娶, 但再操是有的。米国黑人,非洲黑人,世界黑人都是不婚操。
C
ColdFire
4 楼
“他坚持一夫一妻制,除了王丽红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妻子“ 多好的黑人啊,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多来梦
5 楼
: 上个世纪参加过高考语文阅卷的北京老师说他实在看不惯阅卷组里的外地老师给自己所在省的卷子判得太松比🐂逼还松。要是给他判,及格都够呛!
一分为二好
6 楼
24年前(1996年)的中国与非洲比,女孩面临的生活挑战没有想像的那么难。咱们那时比非洲的生活水平高的不算太多。
你好朋友111111
7 楼
中共培养的才女就这样送人了
m
myemail889
8 楼
估计清华女被黑人日得太舒服,晕头了。
t
tuitui
9 楼
她自幼聪明伶俐,读书成绩十分拔尖。 高中毕业后,她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 当时是公费上大学。一个学期个人花不到100元。 清华培养了她5年,然后她去非洲教中文。
a
azkaban
10 楼
能不和本族人聚堆的心理素质是真好。我不行,到了美国还住在亚裔聚居区...
一分为二好
11 楼
北京老师和外地老师在同一个阅卷组里判北京和外地考生的卷子?什么情况?
遇雨余于
12 楼
不论到那里,都可以宏扬中国文化,把现在新中国的美好传遍天下。
y
yongyu168
13 楼
我就想知道為什麼中國女子嫁給本國男子就要男方彩禮金、有車嗎、有房嗎、做什麼行業的、能掙多少錢一年等問題。但是嫁給外國男人就什麼問題都不是问题,这种女孩就是贱命。我说是这种女的。
y
yxqp
14 楼
你对中国那时候的高考制度一无所知!清华北大每省都有名额限制,跟松紧有个鸟关系。
寻找戈多
15 楼
: 为什么要传播中国文化?
A
AMONIA
16 楼
这个应该鼓励,起码不是为了钱和身份外嫁的
对不起我是警察
17 楼
看起来竟然过得不错。
说ji句
18 楼
祝福真正的爱情!
p
pilgrimsun
19 楼
牛逼的人 到了非洲也能发光 一般的人到了美国也只能洗盘子
f
fck1234
20 楼
现代版王昭君
W
Winterfog1
21 楼
习也是清华的才子
w
wolfmr
22 楼
没必要跑去搞中文学校,欧美殖民的报应已经来了
看你那B样
23 楼
干爽了!连猩猩都会嫁!呸
真爷们不折腾
24 楼
难得明白人
合肥板桥人
25 楼
: 这不是金三的爹妈合影吗?
看你那B样
26 楼
我操,你真有才。我笑了!😂
看你那B样
27 楼
真假的?你爷爷奶奶这样啊?哈哈哈
B
BlueTide
28 楼
24年前属于叛逆,现在是为一带一路做贡献,言传身教,培育祖国的未来。
看你那B样
29 楼
真神回帖
新裤子
30 楼
教会了他们讲中文迟早有天来天朝坑蒙拐骗,此女得浸猪笼
h
ha123
31 楼
都这B样了,还要贴上爱国签,
O
Onslaught
32 楼
非洲黑香肠
a
aqw
33 楼
最好清华大学女生全嫁给黑人。
d
dodododo2046
34 楼
这篇文章每过一段时间就发一遍。
棍哥
35 楼
淫才啊
y
yoogyoog
36 楼
When you go black never go back
X
XXyourOO
37 楼
: 呵呵,客观事实嘛😅😅
l
lids
38 楼
90年代中共官宣外国太亮更圆,女人都以出国为荣,创造了多少宁愿刷盘子一辈子也不回国的人
纽约王大拿
39 楼
千万别回中国即可
C
Claude_Z
40 楼
有钱怎么做都行
t
tt787
41 楼
祝福
n
number100
42 楼
有一说一 这样的黑人在整个非洲找不到第二个 只能祝福
无畏
43 楼
不会有好下场的
X
XXyourOO
44 楼
你的观点,我不完全同意,按照我自己的经历帮你修改了一下,内容如下: 我刚来美国时对黑人没有偏见,但是生活久了,才会发现黑人太可怕了,没有好的,全部是好吃懒惰,干尽坏事,没责任的地痞流氓,千万不要美化黑人,这得害多少中国女孩。
z
zihao78300
45 楼
爱上黒吊不能自拔
股民诗人
46 楼
最后那段的意思应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后悔
胡不语
47 楼
没毛病,挺好
纽约宅宅羊
48 楼
皇帝欠她一枚勋章。
f
flyer2013
49 楼
只会中文的,对中国有什么价值?对中国有价值的人,可以不用会中文。她怎么不去中国偏远地区去支教,为自己祖国的孩子的教育发挥价值?
中隐
50 楼
一个落后贫穷的村庄的农民有一二十个老婆,40多个儿女,越穷越要生,养不教,难怪黑人好吃懒惰,干尽坏事,只能抢其他种族的财富。 非洲有多少个村庄,有多少个养不教的罪犯
物业担当
51 楼
自甘堕落
m
matrixyard
52 楼
都比五毛狗好
尽人事
53 楼
北大更是个反骨学校、都嫁出去、拿的也嫁出去、MD……国家花钱培养些反贼
i
investor2013
54 楼
哈哈,你是在妒忌非洲男人性能力比你行,人家可以应付二十个老婆,省40多个儿女, 你却连一个老婆也应付不了。
干掉B儿
55 楼
这要是俺闺女,拿铁棍子把她两条腿给打折啦,敢走! 当着我面跳楼都不拦着,死啦管埋,想去非洲门都没有
s
sljdlsters
56 楼
别给清华添堵了!
流沙河上
57 楼
点赞!
远日
58 楼
我觉得这样的异国,我是支持的
z
zk19boy
59 楼
不管怎么说,传播中国文化也算是好事。只是感觉非洲除了矿产外没什么需要的。。。特别是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