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援引中国“茶圣”观点 竟引发国际“争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日 22点6分 PT
  返回列表
69134 阅读
9 评论
科学网

编译|边歌 赵广立

一位美国化学教授,因参考中国“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而来的灵感,提出了一个“茶中加盐”的科学观点,却不料引发了英国人的“不满”。现在,英美两国正因此产生“争端”。

事件的主人公是美国布林莫尔学院的化学教授米歇尔·弗兰克尔(Michelle Francl)。她提出,在茶中加入一小撮盐可能是泡制完美茶饮的秘诀。

让弗兰克尔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有人将之与“波士顿倾茶事件”类比——毕竟当初美英分歧的开端,不就是“用海水泡茶”嘛。随后,美国大使馆和英国内阁都忍不住加入调侃的行列。

目前,这场有趣的“争端”正从官方蔓延到民间。

“盐茶大战”始末

“盐茶大战”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弗兰克尔发布的科普著作《浸泡:茶的化学》(Steeped: The Chemistry of Tea)。在书中,她参考了八世纪中国茶师陆羽的手稿《茶经》——他最先建议在茶水中添加一种盐,以获得更好的口感。

为此,弗兰克尔探索研究了其背后的化学原理,认为盐中的钠离子可以阻止苦味的感觉,改善茶的口感,有助于在茶被冲泡过度时产生更多的抗氧化剂。最终,提出了“完美的泡茶方式应该添加少量盐”的观点。

但这一建议却在英国引起一片哗然。英国《每日邮报》发文惊呼:“美科学家揭开泡一杯完美茶的奥秘......不过加热牛奶和盐可能会让英国人‘沸腾’。”同时,英国《卫报》也发文质疑这一“令人发指”的茶配方。

在英国,喝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长期以来,英国人非常推崇喝茶仪式,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特定规则和习俗。相比之下,美国人对制茶更随意的做法,有时被视为不尊重或缺乏优雅。

眼看“盐茶大战”愈演愈烈,美国驻伦敦大使馆试图通过幽默发文化解:“往英国‘国饮’里加盐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绝不是美国官方政策,而且永远不会是。”但这番声明的文末却赫然写道:“我们将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方式泡茶——用微波炉。”

对此,英国内阁办公室也不甘示弱,转发了大使馆推文并评论:“我们很珍惜我们的特殊关系,然而我们全心全意地表示不同意……茶,只能用水壶来泡。”

美国驻伦敦大使馆和英国内阁办公厅官推加入“盐茶之战”

英美官方的这番对话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一片哄笑,与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紧张局势形成有趣的对比。

“别管科学,我知道该怎么泡茶”

2020年3月,米歇尔·弗兰克尔在《自然化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化学家的一杯茶》(A chemist’s cup of tea)的论文。该论文强调了茶的化学属性,以及化学科学如何帮助人们了解和改进日常实践。

米歇尔·弗兰克尔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论文

论文开篇谈到,“我第一次在费城图书馆读《化学新闻》时,也在喝我最喜欢的茶”,可见弗兰克尔教授非常热爱茶文化。写完这篇论文后,弗兰克尔教授花费三年时间,阅读了500篇论文,细致体验了400杯茶,最终写出了这本《浸泡:茶的化学》。

令她没想到的是,“我写了这本240页的关于茶化学的书,人们只是非常关注其中一页:添加盐的建议。”正是这一页引发了如今的“盐茶大战”。

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采访中,弗兰克尔教授满脸无奈地表示,“我明白我造成了麻烦,我无意引起外交事件”“但昨天早上我醒来发现美国大使馆正在对我的科学进行权衡”。

除了弗兰克尔本人,PBS还采访了几位英国人,试图了解英国人产生强烈反应的原因。

其中,英国人昆汀·莱茨(Quentin Letts)直言他对加盐很反感:“我只是一个‘发霉’的老英国人,即使只是放几粒盐的想法也是违反直觉的,它只会让我心烦意乱。”

而另一位被采访的英国人在摄像机的注视下,尝试在刚刚泡好的茶里放入一小撮盐,他尝了尝,然后抿嘴对镜头说:“尝着还不错,但这让我觉得我是个叛徒。”

英国一些茶道大师也挺身而出,反对弗兰克尔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茶中加盐可能使得经典的品茶体验失去庄重与神秘感。在他们看来,茶道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传统、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随着“争端”的发展,社交媒体上也开始涌现出各种“玩梗”的图片和有关茶中加盐的幽默短片。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梗图

虽然争议不断,但许多人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新的泡茶配方,并悄然接受了“茶中加盐”的可能性。来自世界各地的茶饮爱好者也纷纷表达了对这一建议的立场,有网友戏称:“这是茶的革命,我们需要一点点咸味的变革。”

“我试图将这一切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人们总表现出一副‘别管科学,我知道我怎么泡茶’的样子。”弗兰克尔说道。

多读一点:关于中国“茶圣”和《茶经》

英国人所捍卫的茶文化,在历史层面上还是寡淡了些。

据载,中国茶文化起源于神农时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融合了生活美学、哲学思想和社交礼仪。同时,中国茶文化也代表着家庭、友谊以及主宾之间的礼节和尊重。

同时,茶文化不仅体现在茶叶本身,还体现在茶道、茶具、茶艺等多个层面。在中国许多地方,泡茶不只是一种生活日常,还是一件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文化性的事情。

这起事件的最初缘起,就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原文如此记述:“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作为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诗人、草药学家和茶道鼻祖,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综合性论著。

《茶经》一书主要由三卷组成,分别涵盖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的栽培、茶叶的采摘、处理过程及茶道等方面的内容。

时至今天,陆羽的《茶经》仍然影响着茶道和茶叶制作的研究和实践——就如弗兰克尔所做的那样。也正是由于此书在世界茶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被誉为中国茶学的破土之作。

再说茶里加盐的做法,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很多人的日常惯例——藏族人民就习惯在酥油茶中加入盐。民间谚语称:“无谚之语难听,无盐之茶难喝”。并且,人们还会把相亲相爱比作茶与盐巴。

d
day2023
1 楼
不要和我说茶里加奶又加糖的人知道怎么品茶,不要脸。
南方兔儿爷
2 楼
自己怎么喝是自己的事,管到全世界会不会太宽。
灯塔路
3 楼
使用刀叉 是智能 使用筷子 是智慧 —- 西欧医术 是智能 华夏医道 是智慧 —- 喝咖啡 是口舌之欲 喝茶 是修身养性
a
anywho
4 楼
流氓強盜鴉片蛆不懂裝逼
y
ydydxhg
5 楼
在国外生活久了, 喝了很多洋人喜欢的茶, 红茶也好, 绿茶也好, 花茶也好, 加奶的,加柠檬的。 我也很喜欢和咖啡。 体验的这么多, 我虽然从来不喜欢洋人的茶, 但是我开始多少能理解他们的taste, 我认为他们相对于口感更追求气味, 而中国茶讲究的是全方位。。 举几个例子, 洋人有些花茶气味非常香浓可是喝进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 有些人喝绿茶加柠檬,导致气味浓烈(因为绿茶气味淡),但是口感偏涩。红茶加奶,涩却无味,但是茶香混奶香,很多洋人喜欢。 所以我的结论是他们更追求香气而不是口感。
t
tinyL
6 楼
加二氧化碳……
y
yuanfangzhi
7 楼
傻逼白人就是这么极端,不是强迫你信教,吃素,就是让你接受他的价值观? 别人爱吃啥吃啥?爱怎么喝茶关你屁事?
s
slimane
8 楼
福建河南河北監獄五分畜不都是把屁股泡在水裡,免費自製菊花茶
襄阳石花
9 楼
中国茶圣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