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海新一批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东弟来到上海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这个中心远离闹市、临近大海,静谧优雅的环境之中,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专家们与200多名患者,正竭尽全力与病毒斗争。
上海公卫中心内景
截至2月6日中午,上海250余个患者中已有25个出院,占比近10%,治好靠什么?一流专家们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免疫力。
公卫中心:对抗各类传染病的主战场
公卫中心内环境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很多人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并不熟悉。
这所医院始建于1914年,历史悠久,2004年“非典”后,作为上海市政府府“一号工程”迁址发展,如今,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503亩;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45 亩。
在医院官网的“医院概况”里特别强调,“医院环境优美,占地面积与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市之首。”
环境优美,与中心就诊疾病的类型大有关系。
防控东楼,上海医疗专家们聚集在大楼3楼
“承担本市法定传染病防治,科教研任务。主要收治病毒性肝炎、妊娠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伤寒、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及结核性脑膜炎、肠道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各种法定传染病。”
在上海市政府对中心的定位上,这里可以说是对抗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主战场。
主战场,管理当然也很严格,看东弟驻足不走,就有保安从后跟了上来,确认了身份和来意,才放人前行。
专家们在对公卫中心收治病人进行视频会诊
中心防控楼3楼,可能是整个中心内最“热闹”的地方,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各科室的医学专家们,借助视频,与病房内的医生和患者连线,针对每个病人,逐一讨论治疗方案。
靠什么治好患者?专家说,免疫力
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接受采访
“讲白了,目前没有对抗病毒的特效药物”,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专家组成员,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说,“但我们对每一个病人都有针对性的措施”。
胡必杰介绍,针对轻中症病人和重症病人的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并且治疗不仅仅包括药物和医疗支持,还有围绕患者身体全方位的调整,“包括额外对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诊治,以及病人的睡眠、饮食、心态,我们都会有干预,目的就是增强他的免疫力。”
在重症病人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似乎面对新冠病毒会更加危险,胡必杰说,这是由于老年人群体一来有不少有基础疾病,二来营养吸收不是很好,需要有更针对性的举措。
因此,针对一些患者,会采取胸腺肽、丙种球蛋白,适当的给予补充,提高其免疫功能状态。
“这个新冠肺炎的特点之一就是早期症状较轻,在发病后的10天或一个礼拜之后会发病比较严重,我们现在非常有把握的是,可以采取一些医疗措施让这个疾病避免向重症发展。”胡必杰说,采取措施阻断由轻转重的过程被阻断之后,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战胜病毒,不能只靠医院
“可以说,现在病人的陆续出院,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从专家会诊的会议室一出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这说明病毒绝对是可以战胜的”。
但他特别强调,战胜病毒,不能只靠医生和医院,更重要的还是全社会所有机构组织、所有个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现在还是只有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这个仗是打不赢的”,张文宏说,特别是在社会面临复工复学的关键节点,对病毒的防护,更需要所有人的认真和谨慎。
待在家里的就好好在家,待在学校就在宿舍好好学习,“一些企业给我们捐口罩捐防护服,我想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企业老板把你的员工照顾好、防护好”。
这个采访里,张文宏关于把病毒“闷死”的言论再次火了,但更关键的是,他说到了如果不幸“中招”该怎么办?
实在是感染得病了,“你看,我们这里救治的能力多强啊,一来就治好了”,张文宏笑说。
(本文图片、视频均由巨云鹏拍摄)
2月6日,上海新一批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东弟来到上海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这个中心远离闹市、临近大海,静谧优雅的环境之中,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专家们与200多名患者,正竭尽全力与病毒斗争。
上海公卫中心内景
截至2月6日中午,上海250余个患者中已有25个出院,占比近10%,治好靠什么?一流专家们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免疫力。
公卫中心:对抗各类传染病的主战场
公卫中心内环境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很多人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并不熟悉。
这所医院始建于1914年,历史悠久,2004年“非典”后,作为上海市政府府“一号工程”迁址发展,如今,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503亩;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45 亩。
在医院官网的“医院概况”里特别强调,“医院环境优美,占地面积与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市之首。”
环境优美,与中心就诊疾病的类型大有关系。
防控东楼,上海医疗专家们聚集在大楼3楼
“承担本市法定传染病防治,科教研任务。主要收治病毒性肝炎、妊娠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伤寒、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及结核性脑膜炎、肠道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各种法定传染病。”
在上海市政府对中心的定位上,这里可以说是对抗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主战场。
主战场,管理当然也很严格,看东弟驻足不走,就有保安从后跟了上来,确认了身份和来意,才放人前行。
专家们在对公卫中心收治病人进行视频会诊
中心防控楼3楼,可能是整个中心内最“热闹”的地方,来自上海各大医院的各科室的医学专家们,借助视频,与病房内的医生和患者连线,针对每个病人,逐一讨论治疗方案。
靠什么治好患者?专家说,免疫力
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接受采访
“讲白了,目前没有对抗病毒的特效药物”,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专家组成员,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说,“但我们对每一个病人都有针对性的措施”。
胡必杰介绍,针对轻中症病人和重症病人的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并且治疗不仅仅包括药物和医疗支持,还有围绕患者身体全方位的调整,“包括额外对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诊治,以及病人的睡眠、饮食、心态,我们都会有干预,目的就是增强他的免疫力。”
在重症病人中,老年人占比较高,似乎面对新冠病毒会更加危险,胡必杰说,这是由于老年人群体一来有不少有基础疾病,二来营养吸收不是很好,需要有更针对性的举措。
因此,针对一些患者,会采取胸腺肽、丙种球蛋白,适当的给予补充,提高其免疫功能状态。
“这个新冠肺炎的特点之一就是早期症状较轻,在发病后的10天或一个礼拜之后会发病比较严重,我们现在非常有把握的是,可以采取一些医疗措施让这个疾病避免向重症发展。”胡必杰说,采取措施阻断由轻转重的过程被阻断之后,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战胜病毒,不能只靠医院
“可以说,现在病人的陆续出院,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从专家会诊的会议室一出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这说明病毒绝对是可以战胜的”。
但他特别强调,战胜病毒,不能只靠医生和医院,更重要的还是全社会所有机构组织、所有个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现在还是只有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这个仗是打不赢的”,张文宏说,特别是在社会面临复工复学的关键节点,对病毒的防护,更需要所有人的认真和谨慎。
待在家里的就好好在家,待在学校就在宿舍好好学习,“一些企业给我们捐口罩捐防护服,我想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企业老板把你的员工照顾好、防护好”。
这个采访里,张文宏关于把病毒“闷死”的言论再次火了,但更关键的是,他说到了如果不幸“中招”该怎么办?
实在是感染得病了,“你看,我们这里救治的能力多强啊,一来就治好了”,张文宏笑说。
(本文图片、视频均由巨云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