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底到四月初,川普移民执法行动蔓延到了各大高校。移民律师内部系统数据显示,至少有4700名F-1学签持有者被DHS偷偷撤销。大多数情况下本人和学校都没接到通知,也缺乏明确原因。
目前已有至少12起诉讼在纽约、加州、密歇根、新罕布什尔、宾州和华盛顿州提起,诉求几乎一致:要求法院阻止DHS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擅自篡改学生的SEVIS记录。他们并非试图恢复被吊销的签证(法院无权干预外交范畴),而是要阻止身份“消失”带来的连锁反应:失去学籍资格、被迫停学、甚至可能被遣返。
4名中国留学生起诉美国政府
4月11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美国顶尖学府的四名中国留学生,正式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
承接案子的是硅谷德恒律所,负责人朱可亮,
“考虑到事情紧急而且影响巨大,我们已于11日在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了诉讼。我们起诉是为了所有受影响的留学生,而不仅仅是充当原告的几位。”朱可亮2020年曾参与对川普政府提起的诉讼,并最终成功阻止微信封杀令。四名中国留学生作为原告对美国政府官员提起诉讼,主张当局未提供任何通知、听证或证据,仅凭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终止身份,甚至将数年前已撤销的交通罚单、家庭纠纷指控作为依据。联邦政府的做法违背了美国宪法和其它法律,并要求政府中止违规做法,立即恢复所有受影响学生的身份。
他们于4月14日(周一)向法院申请临时禁止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简称TRO)。
据悉,受影响的部分留学生有过被逮捕拘留的记录,但最终没有被法庭定罪;部分留学生有拿过交通罚单;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任何负面记录。
德恒律所4月12日声明:美国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在没有法庭的最终判决之前,所有人都是无罪的。仅仅凭逮捕拘留记录或者一些无足轻重的交通罚单就取消学生签证身份是不合理的。同样恶劣的是,这次被取消签证身份的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其中的歧视意味十分明显。如果美国政府可以如此肆意操作,那么所有留学生都是不安全的。
NH州留学生起诉DHS
4月3日,正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计算机博士的Xiaotian Liu突然被校方告知,自己的F-1学生身份被撤销,必须立刻停止研究,工资也无法发放。
而学签撤销的理由成谜,连学校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每天刷新国际生状态时突然发现不对劲。
Liu立刻向NH联邦法院起诉国土安全部DHS,认为政府未经通知、未给予回应机会就擅自更改身份,严重侵犯了他的正当程序权利。
幸运的是,4月9日,法官裁定发出临时限制令,暂停身份撤销决定,获得为期两周保护期,意味着Liu可以暂时可以保住身份等待下一步裁决。
但更深层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他的F-1身份到底为何会被撤销?至于答案,连政府代表在庭审中也无法给出答案?。
司法部律师Katz坦言,他目前也不知道身份更改是否真实发生,更无法确认是否出于蓄意。
Liu的律师在庭上强调,他甚至连停车罚单都没有,也没有车,如今却被迫暂停学业失去收入,还要担心被驱逐,显然已经构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好消息是,法院明确指出Liu胜诉的可能性非常高,但这种不明不白悄悄被取消身份的做法,让不少留学生感到恐慌。
除非法院最终裁定恢复身份,否则目前来看,每位被影响的学生都必须单独起诉政府来寻求解决。
哥大经济支援邮件 把学生引到举报页面
其实今年以来,留学圈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一大批留美学生的签证毫无预警的接连被撤销。
官方给出的撤销理由大多是“未维持身份”或“违反美国政策利益”,但具体原因复杂,可大致归为三类:
过往记录被翻旧账:酒驾、超速、轻罪被“旧事重提”,哪怕是N年前的轻微违法记录
社媒言论与抗议行为:包括社交媒体发言、参与游行抗议
原因不明但被AI判定:Reddit论坛不少学生表示“毫无征兆”被取消签证,有观点认为AI或数据系统误判是幕后黑手之一
而更魔幻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是要向那些在本国可能面临“困难”的国际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结果反倒引发了轩然大波。
邮件里贴了一个链接,本意是让学生申请“学生救济”,但点进去却直接跳到了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网站,而那个页面的重点,是号召人们举报学生签证欺诈。
这事很快在 X(原推特)上传疯了。一条爆火的贴文写道:“你以为是在点‘特殊学生救济’,结果其实是被引导去 ICE 网站举报别人。
网友们纷纷吐槽哥大这波操作“太阴间”简直恶心人。
X上有玩过表示,“不可思议!哥大装作在‘帮助’国际学生,结果把人引去驱逐出境的网站。”
还有人写道:“原来常春藤盟校才是现实版奥威尔小说的先锋队。”
不过,虽然邮件确实链接到了 ICE 网站,也确实能看到举报学生的信息,但它本身的出发点并不是要“举报”学生。邮件中提到的“国际学生困难基金”是哥大设立的一个援助项目,旨在向那些因为学生家乡发生自然灾害、战争、人道危机或其他突发事件而遇到困难的国际学生提供 1000 到 2500 美元不等的补助。
问题出在申请资格的说明上。哥大把申请资格的标准,挂在了 ICE 的页面上——也就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指定的“受灾地区名单”。但这个页面设计非常迷惑,得一路往下滑才能看到关键内容,而页面一打开,最先跳看到的却是:“如果你发现学生签证欺诈,或有非移民学生非法工作,请在此举报。”
于是,这链接虽然 technically 是对的,但观感上,真的不太行。正如一位网友总结的那样:“这链接没错,只是 ICE 的网站做得实在太烂,谁看谁误会。”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已经悄悄换了链接,指向了一个更清晰、没有举报信息的新页面,试图挽回风评。
希望不会太迟吧。
从三月底到四月初,川普移民执法行动蔓延到了各大高校。移民律师内部系统数据显示,至少有4700名F-1学签持有者被DHS偷偷撤销。大多数情况下本人和学校都没接到通知,也缺乏明确原因。
目前已有至少12起诉讼在纽约、加州、密歇根、新罕布什尔、宾州和华盛顿州提起,诉求几乎一致:要求法院阻止DHS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擅自篡改学生的SEVIS记录。他们并非试图恢复被吊销的签证(法院无权干预外交范畴),而是要阻止身份“消失”带来的连锁反应:失去学籍资格、被迫停学、甚至可能被遣返。
4名中国留学生起诉美国政府
4月11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美国顶尖学府的四名中国留学生,正式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
承接案子的是硅谷德恒律所,负责人朱可亮,
“考虑到事情紧急而且影响巨大,我们已于11日在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了诉讼。我们起诉是为了所有受影响的留学生,而不仅仅是充当原告的几位。”朱可亮2020年曾参与对川普政府提起的诉讼,并最终成功阻止微信封杀令。四名中国留学生作为原告对美国政府官员提起诉讼,主张当局未提供任何通知、听证或证据,仅凭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终止身份,甚至将数年前已撤销的交通罚单、家庭纠纷指控作为依据。联邦政府的做法违背了美国宪法和其它法律,并要求政府中止违规做法,立即恢复所有受影响学生的身份。
他们于4月14日(周一)向法院申请临时禁止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简称TRO)。
据悉,受影响的部分留学生有过被逮捕拘留的记录,但最终没有被法庭定罪;部分留学生有拿过交通罚单;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任何负面记录。
德恒律所4月12日声明:美国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在没有法庭的最终判决之前,所有人都是无罪的。仅仅凭逮捕拘留记录或者一些无足轻重的交通罚单就取消学生签证身份是不合理的。同样恶劣的是,这次被取消签证身份的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其中的歧视意味十分明显。如果美国政府可以如此肆意操作,那么所有留学生都是不安全的。
NH州留学生起诉DHS
4月3日,正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计算机博士的Xiaotian Liu突然被校方告知,自己的F-1学生身份被撤销,必须立刻停止研究,工资也无法发放。
而学签撤销的理由成谜,连学校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每天刷新国际生状态时突然发现不对劲。
Liu立刻向NH联邦法院起诉国土安全部DHS,认为政府未经通知、未给予回应机会就擅自更改身份,严重侵犯了他的正当程序权利。
幸运的是,4月9日,法官裁定发出临时限制令,暂停身份撤销决定,获得为期两周保护期,意味着Liu可以暂时可以保住身份等待下一步裁决。
但更深层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他的F-1身份到底为何会被撤销?至于答案,连政府代表在庭审中也无法给出答案?。
司法部律师Katz坦言,他目前也不知道身份更改是否真实发生,更无法确认是否出于蓄意。
Liu的律师在庭上强调,他甚至连停车罚单都没有,也没有车,如今却被迫暂停学业失去收入,还要担心被驱逐,显然已经构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好消息是,法院明确指出Liu胜诉的可能性非常高,但这种不明不白悄悄被取消身份的做法,让不少留学生感到恐慌。
除非法院最终裁定恢复身份,否则目前来看,每位被影响的学生都必须单独起诉政府来寻求解决。
哥大经济支援邮件 把学生引到举报页面
其实今年以来,留学圈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一大批留美学生的签证毫无预警的接连被撤销。
官方给出的撤销理由大多是“未维持身份”或“违反美国政策利益”,但具体原因复杂,可大致归为三类:
过往记录被翻旧账:酒驾、超速、轻罪被“旧事重提”,哪怕是N年前的轻微违法记录
社媒言论与抗议行为:包括社交媒体发言、参与游行抗议
原因不明但被AI判定:Reddit论坛不少学生表示“毫无征兆”被取消签证,有观点认为AI或数据系统误判是幕后黑手之一
而更魔幻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是要向那些在本国可能面临“困难”的国际学生提供经济援助,结果反倒引发了轩然大波。
邮件里贴了一个链接,本意是让学生申请“学生救济”,但点进去却直接跳到了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网站,而那个页面的重点,是号召人们举报学生签证欺诈。
这事很快在 X(原推特)上传疯了。一条爆火的贴文写道:“你以为是在点‘特殊学生救济’,结果其实是被引导去 ICE 网站举报别人。
网友们纷纷吐槽哥大这波操作“太阴间”简直恶心人。
X上有玩过表示,“不可思议!哥大装作在‘帮助’国际学生,结果把人引去驱逐出境的网站。”
还有人写道:“原来常春藤盟校才是现实版奥威尔小说的先锋队。”
不过,虽然邮件确实链接到了 ICE 网站,也确实能看到举报学生的信息,但它本身的出发点并不是要“举报”学生。邮件中提到的“国际学生困难基金”是哥大设立的一个援助项目,旨在向那些因为学生家乡发生自然灾害、战争、人道危机或其他突发事件而遇到困难的国际学生提供 1000 到 2500 美元不等的补助。
问题出在申请资格的说明上。哥大把申请资格的标准,挂在了 ICE 的页面上——也就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指定的“受灾地区名单”。但这个页面设计非常迷惑,得一路往下滑才能看到关键内容,而页面一打开,最先跳看到的却是:“如果你发现学生签证欺诈,或有非移民学生非法工作,请在此举报。”
于是,这链接虽然 technically 是对的,但观感上,真的不太行。正如一位网友总结的那样:“这链接没错,只是 ICE 的网站做得实在太烂,谁看谁误会。”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已经悄悄换了链接,指向了一个更清晰、没有举报信息的新页面,试图挽回风评。
希望不会太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