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授锂电新研究:充电11分钟续航400公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22日 12点1分 PT
  返回列表
60907 阅读
21 评论
量子位

电动汽车电池快充技术有了重要突破!新能源汽车快充时代开拓者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王朝阳及其团队研究出一种新方法,让电池充电速度“突飞猛进”:

给普通的电动车电池加薄薄一层镍片后,仅需10分钟左右,就能充电70%。

而且这种电池循环寿命高达2000次以上:

据研究团队估算,这相当于在每块电池的寿命之内,共计最多可以跑50万英里(约80万公里)。

(汽车一般跑60万公里就报废了)

要知道,虽然电动车势头正猛,但到目前为止,其充电效率仍让众多车主觉得“和理想相距甚远”:

市面上,现有的最先进的机汽车快充也需要45至60分钟的时间。

所以王朝阳团队的这个新成果,无疑让电动汽车向着真正的“理想快充”前进了一大步!

前几天,相关成果论文已登上了Nature。

IEEE综览(IEEE Spectrum)表示,用此技术配合快充桩,将是把动力电池小型化,并解决电池供应、原材料匮乏乏和新能源汽车成本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那么这个研究团队是如何让电池充电速度飞升的?

11分钟,充电70%

在本研究展开前,王朝阳院士根据先前的成果指出:

电池在一个较高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得最好,但也不能太热。

所以研究者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电池的温度控制在准确范围内。不过这也是个难点。

王朝阳说,在早期,他们团队一直通过笨重的外部加热、冷却系统来调节电池温度,这些系统反应缓慢,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而这次,他们主要从电池的内部入手,通过电池的内部材料来调节其温度。

他们选择了一种富镍层状氧化物(LiNi0.8Mn0.1Co0.1O2,简称NMC811)来作电池的阳极。

这种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放电电压,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所以成了开发新一代高能全固态锂电池“潜力股”。

但是,NMC811与固态电解质之间,存在严重的表面电化学、化学和电压不相容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并提高充电速度,研究人员主要从3个角度做出调整:

他们采用了一种叫ATM的方法,并且把阳极的孔隙率调节到更大,还把电解质升级成了双盐电解质。

下面细说一下ATM。

这里的ATM可不是取款机,而是不对称温度调节法(Asymmetric temperature modulation)。

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快速预热电池,然后使其在高温下快速充电,并利用热增强的电化学和传输过程来消除锂镀层。

锂镀层容易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生成,具有许多负作用,比如造成电池容量迅速损失,甚至还有安全风险。

所以消灭它,就减少了许多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 ,ATM法还有益于电池的长期稳定,或者说,有益于延长电池寿命。

具体而言就是,在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阳极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电解质还原产物SEI(固体电解质中间相),可防止电解质进一步分解,稳定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限。

所以,SEI是电池稳定性和寿命的重要指标。

但受到电池使用过程中高温因素等的影响,SEI层会慢慢降解,导致电池容量损失。

而通过ATM法,电池只在预热和快速充电期间处于60℃左右的高温,其他时间温度迅速下降,从而减缓SEI的降解速度,延长电池寿命。

实验结果显示,如果锂电池以每秒4库伦的速度,每次都充到最大容量的75%,锂电池可以正常重复使用900多次(可以跑约40万公里)。

而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充电,每次花11分钟左右充到70%,则可正常重复使用2000多次(可以跑约80万公里)。

在充到70%的情况下,汽车的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

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这个“充电11分钟,单次续航400公里,可重复2000多次”的结果,打破之前的所有纪录。

王朝阳:开启新能源汽车快充时代

再来说说这篇论文的一作,王朝阳院士。

1984年至1987年间,王朝阳先后获浙大热物理工程的本科和研究者学位,并在硕士期间师从我国著名传热学专家屠传经教授。

他现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并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燃料电池和二次电池等。

截至目前,王朝阳已经发表150余篇文章,拥有16项美国专利,并撰写过多部书籍和综述,在SCI被引用超4500次。

在世界燃料与能源领域,他是近十年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位作者之一。

另外,其实从2016年起,王和他的团队就已在锂离子电池内部添加了镍箔,以加热它们并帮助它们在冰冷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好。

而前文提到的ATM法,是他们在2019年提出的。

随后,他们实现了当时的动力电池极速充电最好实验结果——210Wh/kg。

Wh/kg是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单位,代表每千克电池器件可提供的能量。

从理论上讲,电池的质能密度越大,意味着其性能越好。

在新研究中,他们同样用镍箔来加热电动车电池并提高其性能,并再次取得进步:

现在的最新成果显示,这种极速充电电池的质能密度已经达到265Wh/kg。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和EC Power公司商讨合作,预计在两年之内把这种电池产业化。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281-0

参考链接:

https://spectrum.ieee.org/ev-battery-fast-charging

c
collins
1 楼
他现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并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燃料电池和二次电池等。
雅痞士
2 楼
中国大陆的锂电池,早就铺满了世界,在这个行业的应用,是领先的,2021年全球十大锂电池企业,中国大陆独占6家,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和蜂巢能源。韩国占了3家,分别是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日本只有1家,是松下。
基地老二
3 楼
我的想法是,肯定以前有设想,但不知道结果。 所有的(至少大多的)电动车采取几种固定的电池,比如说3到7个。像3号5号小电池等等,到加电站,就是换下电池,换下的电池在加电站充好电等下个顾客,收费要看电池的寿命(电在这钱不多),跑远途的可在后备箱放备用的。当然在家或公用也能充电。我的小区,已安装在公共停车场的免费充电。 [1评]
s
szacy
4 楼
離可能的商用還有十萬八千里,至少三十年的時間,就開始捕風捉影地瘋狂炒作,十分無聊。
媚眼瞟瞟
5 楼
"每次花11分钟左右充到70%,则可正常重复使用2000多次" 有个鸡巴用。 加汽油30妙就搞定。 电动车加油至少要30倍的土地面积才能达到燃油车加油的速度。 他妈个逼的好像城市里的土地不值钱似的。 并且电都让它们用掉了, 老子烧饭用屁来烧啊?
d
dhy1998
6 楼
这个米国电池爱好者,业余发明家协会会员,马上要回天朝骗傻逼啦
伤心小便池
7 楼
建议参考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88932
伤心小便池
8 楼
有利益就有人做,不知道你担心啥?强烈建议你试驾一款电动车,驾驶体验真不是汽油车比拟。电动车甚至混动车对于城市交通堵塞废气排放真的非常大帮助。担心电不够的,可以晚上回家慢充,最慢的220v 8A 充一晚都够你开至少100km。
F
FaceTimes
9 楼
忽悠,我继续忽悠。
s
slimane
10 楼
福建监狱的二楼又开始意淫了,电池根本没啥技术,另外澳洲很快就会禁止锂矿给强国 [1评]
西
西門公子
11 楼
他的好日子快沒了,美國老闆照抄獲Nobel,他就黃花菜涼了...
雅痞士
12 楼
你倒是禁止啊,天天在这里吹牛逼; 没啥技术,你倒是做啊?你又做不出来,你还说这个没啥技术,没啥技术你还是做不出来。
b
bluecrab
13 楼
也就是加油站变成换电池。这个办法非常好!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快速换电池的时间。汽车开进去马上后电池一两分钟内就被换走了。
煮不熟
14 楼
N个 原本是中国人的人,为美国奉上智慧 中的一个。 [1评]
s
skyroller
15 楼
: 得自己反思一下,这是因为啥?
媚眼瞟瞟
16 楼
你买辆新车, 配了个新电池。 去换电站, 人家给你换上个5年老电池。 你高兴吗? 所以你是在放屁。 [1评]
b
bluecrab
17 楼
: 这里不在于电池,在于换电速度和换电池站的密度和方便程度。
f
firetoucher
18 楼
要被FBI调查了
牛大猛
19 楼
: 有没有想过,买车不用买电池,都是租?
媚眼瞟瞟
20 楼
电池价钱占了整车80%。 租电池跟租车一回事。 你如果是个舍不得leasing车的穷逼, 就打消这个念头吧。
嘿呀嘿呀啊哟哟
21 楼
中国上市的麒麟电池,已经充满跑1000公里,充10分钟满80%电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