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似乎成了一种忌讳。
舆论场,我看到的多是陈述句和感叹句,却少有疑问句。
这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潜移默化中主观认知的规训。
我发现身边的一些人,明明他有想法,但欲言又止,不敢表达出来,觉得表达了就是不合适、不体面,甚至是不对的……
这,就对吗?
我们的舆论场正在丧失一个很大的功能——反思现状。至于为什么丧失了这一功能,和“反反思”的逆向舆论环境不无关系。
你但凡有点思考和质疑,总会有人找过来质问你:你凭什么在这质疑,你做了什么?
回答一下这种万金油式的质问:至少做了思考呀。
还有一种说法叫:大家都在忙着祈祷,请不要说风凉话。
可是,风凉话和反思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淆。但在一些人看来,你稍微有点反思,都该被扣上“风凉话”的帽子,不诬陷你“递刀子”,已经算客气的了。
还有一种说法叫:不是不允许反思,而是不准在这个时候反思。
这句话的逻辑含金量,大概和“我的母校只能我批评,你有什么资格”不相上下。
我试着去理解这种逻辑的变异,它或许是类比了“这个时候不是问责的时候”。但问责和反思,完全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也是两种不同的阶段。
反思追寻的是为什么,以求解决之道;而问责是“怎么办”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了解决问题的阶段。
而且,“这个时候不是问责的时候”,有着比较现实的原因。
比如,两军交战,往往要考虑不能临阵换将或斩将,或者基于“正是用人之际”,为此,不得不谋求一个搁置责任,然后秋后算账。更重要的是,问责是要建立在调查事故原因和结果损失程度的基础上。
而反思,没必要也不该有这种时间顾虑。什么时候发现不对了,就什么时候反思,发现哪里不对了,就从哪里反思。这样才能将反思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到最高,才能形成最大的敦促力。
有人可能会说,等到救援工作结束,才是反思的时候。我觉得此言差矣。
扪心自问,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网民,还不够了解网络热点话题的传播规律吗?哪个话题能持久受到强烈关注,不都是各占热搜两三天?
俗话说,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十天后、一个月后再去说一些具体的、细节的、充满即时场景的问题,还有多少人记得?还有多少人愿意聆听?
如果说,“现在不是反思的时候”成立,那么真正能等到的时候,一定是下一次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
反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进、预防,为了避免类似的灾难和悲剧再次发生,或者降低这样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带来的损失吗?
相反,一味地感慨或悲伤,乃至从中寻求某种感动,并不能在预警机制、应急措施、日常关照上改变什么。
反思是一种能力。一个善于反思的人,身上有一种成长性。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果吕蒙不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去针对性的学习,就不可能有“刮目相看”的效果。
反思是一种美德。纵观历史,善于反思和改变的民族,往往是幸存者。相反,不擅于反思的,不喜欢改进,不精益求精、革新自身的民族和国家,往往被吞没消逝。
对赞美附和的语言,追求多多益善,对批评指责的语言,进行百般挑剔,这种心态,才是不健康的,容易走火入魔的。
我们应该围绕一场场灾难、一次次事故,去不断提问,而不是围绕着“反思”本身,去各种限制、责难。
要明白,我们都在同一辆车上,安全感是共享的,风险是共担的。活人的反思,环境的一点点改善,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如果有一天,我们彻底走丢了反思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反思似乎成了一种忌讳。
舆论场,我看到的多是陈述句和感叹句,却少有疑问句。
这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潜移默化中主观认知的规训。
我发现身边的一些人,明明他有想法,但欲言又止,不敢表达出来,觉得表达了就是不合适、不体面,甚至是不对的……
这,就对吗?
我们的舆论场正在丧失一个很大的功能——反思现状。至于为什么丧失了这一功能,和“反反思”的逆向舆论环境不无关系。
你但凡有点思考和质疑,总会有人找过来质问你:你凭什么在这质疑,你做了什么?
回答一下这种万金油式的质问:至少做了思考呀。
还有一种说法叫:大家都在忙着祈祷,请不要说风凉话。
可是,风凉话和反思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淆。但在一些人看来,你稍微有点反思,都该被扣上“风凉话”的帽子,不诬陷你“递刀子”,已经算客气的了。
还有一种说法叫:不是不允许反思,而是不准在这个时候反思。
这句话的逻辑含金量,大概和“我的母校只能我批评,你有什么资格”不相上下。
我试着去理解这种逻辑的变异,它或许是类比了“这个时候不是问责的时候”。但问责和反思,完全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也是两种不同的阶段。
反思追寻的是为什么,以求解决之道;而问责是“怎么办”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了解决问题的阶段。
而且,“这个时候不是问责的时候”,有着比较现实的原因。
比如,两军交战,往往要考虑不能临阵换将或斩将,或者基于“正是用人之际”,为此,不得不谋求一个搁置责任,然后秋后算账。更重要的是,问责是要建立在调查事故原因和结果损失程度的基础上。
而反思,没必要也不该有这种时间顾虑。什么时候发现不对了,就什么时候反思,发现哪里不对了,就从哪里反思。这样才能将反思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到最高,才能形成最大的敦促力。
有人可能会说,等到救援工作结束,才是反思的时候。我觉得此言差矣。
扪心自问,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网民,还不够了解网络热点话题的传播规律吗?哪个话题能持久受到强烈关注,不都是各占热搜两三天?
俗话说,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十天后、一个月后再去说一些具体的、细节的、充满即时场景的问题,还有多少人记得?还有多少人愿意聆听?
如果说,“现在不是反思的时候”成立,那么真正能等到的时候,一定是下一次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
反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改进、预防,为了避免类似的灾难和悲剧再次发生,或者降低这样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带来的损失吗?
相反,一味地感慨或悲伤,乃至从中寻求某种感动,并不能在预警机制、应急措施、日常关照上改变什么。
反思是一种能力。一个善于反思的人,身上有一种成长性。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果吕蒙不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去针对性的学习,就不可能有“刮目相看”的效果。
反思是一种美德。纵观历史,善于反思和改变的民族,往往是幸存者。相反,不擅于反思的,不喜欢改进,不精益求精、革新自身的民族和国家,往往被吞没消逝。
对赞美附和的语言,追求多多益善,对批评指责的语言,进行百般挑剔,这种心态,才是不健康的,容易走火入魔的。
我们应该围绕一场场灾难、一次次事故,去不断提问,而不是围绕着“反思”本身,去各种限制、责难。
要明白,我们都在同一辆车上,安全感是共享的,风险是共担的。活人的反思,环境的一点点改善,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如果有一天,我们彻底走丢了反思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