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为啥要发动911
(这个不算历史,是时政题!)
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搅乱中东
那么现在,认为美国偏袒以色列
的人是变少了,还是更多了呢?
Bin Laden cited grievance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U.S. soldiers in the Saudi Arabian holy land, the suffering of the Iraqi people due to sanctions imposed after the Persian Gulf War, and most impartant, U.S. support of Israel!!!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巴勒斯坦、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7日发生抗议示威活动,有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但未造成威胁。
但除此之外,特朗普被称为越“红线”的做法并未立刻引起大的动荡。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情况与美方提前布局、巴以力量悬殊、阿拉伯国家因中东局势动荡自顾不暇有关,但特朗普的做法仍将导致中东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和地区矛盾激化,让巴以问题更加难解,无助中东和平进程。
各地抗议 但不见“大动作”
在耶路撒冷老城,巴勒斯坦人经营的商铺7日均关门停业,数百名巴民众在以色列军警严密监视下在大马士革门附近集会,高呼“巴勒斯坦万岁”等口号。
12月7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以色列士兵与巴勒斯坦抗议人群发生冲突。新华社/法新
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当地商店关门罢市,学校罢课。在加沙地带,示威者焚烧轮胎、美国和以色列国旗。
埃及民众7日在首都开罗举行示威活动。在约旦首都安曼的美国大使馆附近,数百名示威者喊着反美口号,要求政府关闭美国大使馆。
12月7日,埃及民众在首都开罗抗议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同日,突尼斯、伊拉克也发生抗议活动。在巴格达,数百人集会抗议美国决定。集会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蒂夫说:“耶路撒冷代表我们的身份,耶路撒冷是阿拉伯的。”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7日说,8日“将成为愤怒的一天,成为一次大起义的开端”。
12月7日,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巴勒斯坦人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新华社/法新
以色列国防军7日晚间说,哈马斯当天向以色列发射多枚火箭弹,未在以境内击中任何目标。
当前,大部分美国驻中东国家使馆及部分美国驻非洲国家使馆已发出警告,提醒美国公民慎重前往可能发生示威活动的地区。
多国早“默契” 巴方无好牌
在特朗普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除了口头抗议和游行示威外,阿拉伯世界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想中的“大动作”,这样的局面看似意外,但实际却符合当下中东的地区局势,原因主要有三点。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展示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声明。新华社/路透
首先,特朗普早已同主要阿拉伯国家达成默契,制衡伊朗成为当下更为重要的共同话题。
早在上任之初,特朗普就选择沙特阿拉伯作为他外访首站,而沙特正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竞争者。加之巴以问题近年来被不断边缘化,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在阿拉伯世界的敏感程度已大大降低。
5月20日,沙特国王萨勒曼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协议签署仪式。新华社/法新
其次,中东局势持续动荡,阿拉伯国家自顾不暇,很难形成合力。
作为地区大国的沙特正在各条战线与伊朗展开激烈博弈,希望得到美国更多支持;传统大国埃及正处在恢复期,又因西奈半岛恐怖袭击面临反恐压力,自顾不暇;巴以邻国约旦势单力薄。此外,阿盟和海合会的影响力近年来也在大幅衰退。
12月7日,在加沙地带南部的汗尤尼斯,巴勒斯坦人救护在与以色列军队的冲突中受伤的人员。新华社发
第三,哈马斯等武装组织也已没有“好牌”可打。
在以色列“铁穹”火箭弹拦截系统和隔离墙的保护下,长期被包围的哈马斯已很难对以色列构成重要威胁。
别让极端势力找到生存空间
尽管特朗普的做法并未引发阿拉伯世界的过激反应,他明确“选边站队”打破了巴以问题多年形成的动态平衡,必然导致中东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和地区矛盾激化,让巴以问题更加难解,无助于整个中东的和平进程。
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美联
短期内,巴以政治和解的希望愈加渺茫,这将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产生极大影响。中东地区“反美”“反犹”的势力可能大幅增长,由此产生的暴力冲突将呈上升态势。
极端势力也可能再次寻觅到生存空间,卷土重来,造成当前反恐形势的恶化。
12月7日,在耶路撒冷老城内,以色列警察在巡逻。 新华社记者郭昱摄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和谈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正确路径。各方都应着眼地区和平与安宁,谨慎行事,避免冲击长期以来巴勒斯坦问题解决的基础,引发地区新的对立。
背景链接
耶路撒冷问题是阻碍巴以和平进程的症结之一。
以色列在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方则要求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12月7日,在耶路撒冷老城,一名以色列安全人员在大马士革门外驱逐巴勒斯坦抗议者。新华社/法新
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很多和以色列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非耶路撒冷。
美国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后,联合国、英国、法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对此举表示反对,认为这将危及地区稳定。
12月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媒体发表讲话。 新华社/路透
在法国、英国、埃及等8国呼吁下,安理会定于8日就此举行紧急会议。
这一决定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激起了较大反对声浪。沙特、埃及、约旦、伊朗、土耳其、马来西亚、苏丹等国均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