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巨头纷纷放弃燃油车?此消彼长 大势所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28日 12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69502 阅读
17 评论
中国新闻周刊

可能你目前还不愿为一辆电动汽车买单,但传统燃油车巨头,已经不愿在燃油车型上多“浪费”一分钱了。

图片来源:一汽-大众

在中国传统汽车市场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一汽-大众,11月18日推出了“最后一款纯燃油车型”——“揽巡”。而这款中大型五座SUV,甚至也是大众品牌最后一款纯燃油车型。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

同样在传统汽车市场拥有无可替代地位的上汽通用,在11月22日的通用汽车科技展望日上,宣布了声势浩大的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转型计划——到2025年,总投入将达到700亿元,并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15款奥特能纯电专属平台车型,涵盖旗下各大全球品牌。

另一边,发动机与变速器等燃油车关键零部件正迅速跌落神坛。

近日,有消息称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计划于2023年3月正式停产,并开启公司关停清算流程。而沃尔沃汽车更是直接成为第一家完全退出内燃机开发和制造的汽车制造商。

燃油车“丧钟”响起,这一天,比预计来得更早一些。

向关键零部件“挥刀”

“终止运营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停产和关停清算是不可避免的。”在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的全员信中,写到这样的内容:“汽车产业正在历经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大家知道,公司日前唯一的产品是手动变速器。受市场需求不断降低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公司的产品线、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都在逐渐收缩。”

据悉,大众这一变速器工厂在2001年10月成立,大众、一汽、上汽分别持股60%、20%和20%,总投资达到1.26亿美元,主要产品是MQ系列的手动变速器。

当前,手动挡新车销量不断走低,大众品牌同样无法幸免。数据显示,大众品牌2020年全年销售手动挡新车211.7万辆,市场份额有10.7%,2021年销量下滑27.9%,市场份额也下降至7.2%。到了2022年上半年,手动挡新车的市场份额仅剩4.8%。

而另一组数据则显示,预计2023年以后,我国汽车行业的自动变速器渗透率将达到90%以上。根据计划,2030年,大众在欧洲、美国和中国销售的所有车型,都将只配备自动变速箱。

在电动化的浪潮下,手动变速器显然已经不被市场需要。相比之下,沃尔沃宣布完全退出内燃机开发和制造,更为令人震惊。

图片来源:沃尔沃

根据沃尔沃汽车发布的公告,沃尔沃汽车的战略方向是到2030年实现全电动化,并塑造移动出行的未来。为此,沃尔沃汽车将把其在Aurobay的33%股份剥离给吉利控股,公告指出,此次撤资是沃尔沃向全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的又一重要步骤,使沃尔沃汽车成为第一家完全退出内燃机开发和制造的汽车制造商。未来,沃尔沃汽车将把投资和资本分配的重点放在开发高性能的全电动动力系统上。

事实上,沃尔沃正努力提高纯电产品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数据显示,前10个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7%至48.3万辆,其中纯电销量占比8%。不过在10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至5.4万辆,其中纯电销量占比已经达到15%。

早在2021年,沃尔沃就已经宣布了一项相当激进的计划。沃尔沃表示,到2025年,旗下纯电车型销量要占总销量的50%,其余为混合车型。到2030年,沃尔沃将转型成为纯电品牌,届时将仅销售纯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淘汰所有搭载内燃机的汽车。到2040年,沃尔沃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进行销售。

如今,完全退出内燃机开发和制造,已经说明了沃尔沃转型的坚定信心。

多家车企有转型计划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释放过相关信息。尽管战略布局的细节各不相同,但总体的方向却颇为一致:计划暂停内燃机研发投入,并大手笔投资电动化。

奥迪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斯曼此前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态:“我们不会再开发新的燃油发动机,但会设法让现有的燃油发动机符合新的排放规定。”与此同时,奥迪开始为电动化的转型大把砸钱。按照计划,奥迪将在未来五年往电动化和混动领域投资约180亿欧元,也就是1272.6亿元人民币左右。

2021年作为奥迪发力电动化的关键之年,奥迪发布了“Vorsprung 2030”战略。战略显示,其在2023 年将计划逐步停止面向全球市场的内燃发动机生产,在2025年奥迪计划推出超过 20 款纯电动车型,并且2026年起奥迪面向全球推出的全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型,至2033年停止面向全球市场的内燃发动机的生产。

与此同时,奔驰方面表示,从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2030年前,奔驰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将做好全面纯电动的准备。而从2022年至2030年,奔驰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的投资将超过400亿欧元。

日产也明确表示,打算停止开发新的内燃机,同时将继续升级现有发动机。而日产汽车已经在欧洲迈出了这一步,在日本和中国市场将紧随其后。而美国是日产唯一不急于放弃内燃机的国家,原因是皮卡车在那里很受欢迎。此前,日产每年在内燃机的研发上花费约5亿日元。现在,支出将重新分配以支持电气化。

此消彼长,必然之势

能让各大车企下定决心转型的原因,一是由于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下,各国“禁燃”呼声不断;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

在欧盟“2035年禁燃”协议达成半个月后,法国和西班牙于11月17日在COP27会谈时加入承诺,到2035年将停止销售燃油车。这一承诺较原计划提前了五年。

欧洲此前在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范围等方面一直犹豫不决,各方经历了长时间的博弈。但是,在全球奋力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已被欧盟视为必须抓紧“下手”的领域。

禁售燃油车的压力最终传导给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1-10月产量559.0万辆,同比增长108.4%,累计渗透率达24.7%,对汽车市场增长贡献率超80%。

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此消彼长的发展中,销量榜单也正经历着剧烈的洗牌。以乘联会数据为例,2022年1-10月份,一汽-大众虽以148.2万辆的成绩位居销量榜榜首,但同比却出现了0.5%的下滑;而紧跟其后的比亚迪汽车则以157.6%同比增幅实现了136.3万辆的销量。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高调宣布停产燃油车。在此之后,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实现了高速发展。

燃油车增长乏力、新能源汽车独领风骚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汽-大众宣布“揽巡”是最后一款纯燃油车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市场与燃油车市场此消彼长的走势之下,汽车企业的转型还将不断加速。

B
Beaustone
1 楼
坐标柏林。 德国电动车不太行,电费太贵, 隔壁有个电动smart,跟我吐槽花的电费和汽油车油费一样。 [2评]
严寒酷暑
2 楼
电动车不如燃油车
意乱情迷
3 楼
如果在家充电还行,如果去充电桩就贵多了 [2评]
B
Beaustone
4 楼
他就在家充电,原来是不到30分,现在涨了1/3
钟馗捉妖
5 楼
不应该啊,德国油费里含了很多道路税,电费应该不包含这个税。就算德国电价已经快0.5欧了,按道理短途还是省的。
w
wjweell
6 楼
电动车时代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建议把最大续航里程标注改为最低续航里程标注有木有啊有木有 [1评]
w
wjweell
7 楼
一些国家连充电桩都没几根,凡尔赛吗你?
s
samtheman
8 楼
不是车厂想放弃,是政客立法强迫放弃
g
givetome
9 楼
政客立法强迫放弃……找不电桩,去哭死
g
givetome
10 楼
政客立法强迫放弃……找不电桩,去哭死吧!
傲娇滴滴
11 楼
不管怎样,中国靠新能源汽车总算挤进汽车业的赛道了。 靠燃油车追赶估计三五十年也追不上德日韩汽车工业。
不说假话
12 楼
傻逼知道吗?中国充电桩普及率是最低的,更要命的是一个个都各自为战压根儿就不相容,而且纯电动车在寒冷天气效率极低且故障多发…….
l
lb
13 楼
是不是得买经典的收藏了,以后没卖的了。
g
givetome
14 楼
花的电费和汽油车油费一样. 电动车, +$$$$$ more expensive! f**ck
B
Beaustone
15 楼
现在E10 1.66/L 100km smart估计6L差不多了。 10欧元100km 电费0.42 一度, 因为他是去郊区有段110kmh的Bundesstrasse 估计也要25度100km 25*0.42=10,5欧 数学问题,应该电费不会太省,每天都看他插电充电,昨天跟我吐的槽,我在劝他跟我一起装balkon 太阳能板
p
pickle
16 楼
禁燃油禁核电禁煤电, 我就想问问真的能用爱发电吗?
o
oya
17 楼
新西兰家里装太阳能供电 每个月170纽币20年 电动车 在家充电 要是能够的话倒也不错哎 我现在一个月但邮费就要2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