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湾区:金领CEO跑去开Lyft 大学讲师当收银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4日 1点22分 PT
  返回列表
70360 阅读
4 评论
旧金山湾区消费指南

在DeAnza College、San Jose City College当历史系讲师的越南裔青年Hai Nguyen,在每周穿梭于5个校区教授6节课后,在周六的清晨,形色匆匆出了门,拐进家附近的Safeway超市。但他并不是要在此买些干杂百货,相反,他穿上制服,摇身一变成了超市的收银员。 

“虽然教书时薪高达$70,但课时不多,家里又有小朋友要降生,只有再兼职补贴家用。”但他坦言,自己最害怕在超市遇到学生:“欢迎光临Safeway,那一瞬间可以说是非常尴尬了。”

湾区斜杠青年多

不过,Nguyen绝不是湾区唯一的“斜杠青年”,相反,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旧金山、西雅图等西海岸几个主要城市的80、90后年轻人,37%都拥有不为人知的副业。

(图片来自NW,版权属于原作者)

和Nguyen一样同为讲师的Daniel Edelstein,不仅再Merritt College教授生物,于此同时他还是名作家、导游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顾问。

(图片来自SFG,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旧金山州立的讲师Amy Casselman也有自己的副业---百货商店服务员

在圣马刁县当全职语言病理治疗师的Vivian Jafarkhanni,下班后,还会到自己诊所接待有语言障碍的病患,而每个周末,还会给有特殊障碍的儿童以及家庭,提供服务。平均每周工作80小时,年入9-10w。

(图片来自The Mercury News,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硅谷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做运营总监的Mark Ferguson,此前一年,靠为doordash送餐赚了$16,000外快。他专门做了一个表格来追踪自己每一单的收入:“每次下雨,湾区的人就喜欢点外卖,下雨对我来说就是在下钱(笑)。”

“还有重大活动、颁奖典礼的晚上,以及橄榄球、篮球比赛的时候,我最多一天可以赚$200。”

(图片来自ABC,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资深技工Don Vigeant更是将爱好变成了“财富创造的源泉”。除了每周正常工作40小时,他还将自己收藏的家什拿来开了网店,并且打算成立自己的古着品公司。

(图片来自The Mercury News,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北美微论坛上(Moonbbs.com)的一个题目为“湾区生活真的好拼”的热帖,更是生动诠释了湾区的“卧虎藏龙”。

“我坐个uber,能遇到已融资100万的企业家,修个水管,进门师傅住的是240万的豪宅,就连发快递的老板,都是深藏不露的电商达人。”

(图片来自微论坛用户@rozanne,版权属于原作者)

初创企业嗅到商机

甚至,“高手在民间”的状况,还让Start-up,嗅到了一丝商机。旧金山初创公司Wonolo,就开发出能让人们“接单式”做兼职的招聘业务。

使用者只需在app上,填写性格测试并通过公司的背景审核,就能像Uber和Lyft司机一样,灵活接单,进行兼职,而雇主也能按需招聘,并会在每次任务完成后,对兼职员工进行评分,以此来给之后的雇主一个参考。

(图片来自NBC BayArea,版权属于原作者)

目前,Wonolo的业务,已经覆盖南北加、纽约、芝加哥、南佛罗里达和纳什维尔等八大市场,并获得了3200万美元融资。

(图片来自NBC BayArea,版权属于原作者)

压力使人成长

在提到为何要选择副业的时候,许多湾区人表示水涨船高的房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公布的2018年家庭收入区间显示,湾区年收入低于$117,400的湾区四口之家,可以被定义为低收入。

(图片来自HS,版权属于原作者)

房子买不起,租房也很贵。金融科普网站Walletwyse,在把平均房租超过$3,500的旧金山列为了全世界房租最贵的城市。

百慕大的哈密尔顿以$3,400排名第二,纽约$3,050排名第三。同上榜的湾区城市还有圣何塞(第4)、奥克兰(第5,与香港并列)、伯克利(第6)。

(图片来自Alt 105.3,版权属于原作者)

《水星报》近来的一篇报道指出,想要在圣马刁县,旧金山县和Marin县租上一户2B2B的公寓,每年有12万7万块以上的年薪,日子才不会特别拮据。

除了生活费用的问题,年轻人找副业的另一个原因,或许和分摊风险有关。

在人才济济的硅谷,如果不成为一个掌握多项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难保证不被其他人所代替。

(图片来自SVJ,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一份兼职,说不定会是自己的安全绳,就算不幸被laid off,短期内也不会流落街头。

网友评论

@恭子cc:??????

@子涵是个死小孩:哇塞 这么拼

@Cyshan:看下来…都是硅谷梗么?

@MELODY美乐迪:should start leaning 修水管

@许亚亚:完全能够理解楼主,湾区适合能量密度高的人,高手也多。

@匿名:的確是....我兼職做保險,公司有好幾位cisco、HP、三星的高管也在兼職...好拼

@萨萨:因为一份工作的风险太高了,得要点副业和理财才更有安全感,有房有孩的人失业失不起。

@草莓君:Peer pressure吧,或许是对生活没安全感,多几项职业技能心里能更有底吧。

@icecreamy29:湾区确实压力好大

@yanni:哎呀,通一次下水道就要了$250..好心塞。湾区的生活真的很有压力感,我天天都在想要不要去其他的州看看。。。

@匿名:深有同感,而且买房子也太痛苦了。

@如去:看来我要去开lyft了

@RhiemmieYum:前几天刚在微博看了个段子,说白了美国大城市和北上深的生活节奏都一样。美国和欧洲的文化冲击才真的大

@海瑟兒王:真的是全民创业啊

@teabag:plumber要读五年才能拿到证啊

@匿名:我之前的一个老板是福州人,来美国20年了,有自己的sushi店,几家不同风格的中餐馆,指甲店,酒庄,KTV,在国内还有自己的产业,其他的我不太清楚了,但是肯定还有。在我看来,完全可以半工作半休息状态了,可他依然每天忙忙碌碌到深夜,还把他自己的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送去他那几家餐厅洗碗,孩子也很低调,放学就去,员工刚开始都不知道是老板的儿子。有时候我工作累了想给自己放个小假,但是一想起人家都这么努力,我就又有动力了。

@小瞄:真的,有时候做Uber这些,跟司机聊天,听他们说他们的其他职业,感觉自己真的太年轻了

@匿名:来湾区五年了,认识了现在的老婆,都在G家工作。两套房没孩,平时不怎么花钱也不缺钱花,但还是感觉压力好大。组里的年轻人都很拼,为了升职都是早来晚走,peer pressure不小,觉得自己不进步就要被别人甩开了。。。有时候静下来想想,也是不明白自己活得这么累到底为的什么。。。快30了却还很迷茫

@匿名:同cpa,在兼职做cpa tutor,还有别的 free lance! (家里房子也好几个)其实我也不懂自己心态是什么!周末陪小孩,其他时间基本都用上了

@橘子里的尼古丁:一旦买了房子,感觉生活立刻拮据了。

@匿名:光是湾区的房价都不能不拼啊

@莫老蜀黍:湾区诶...湾区什么不贵???压力自然也大得多...

@wwentii:看完之后默默打开了leetcode…

@PureSkin:弯曲是传说中的宇宙中心啊

@julie:同在湾区但是完全就是在混日子。。。

l
laolongdie
1 楼
没人兼职地产经纪人?
s
slimane
2 楼
美国大学上课这么便宜?很久以前我在澳洲给本科生上课,澳币一百二十多一小时,一小时按两小时算因为算上备课时间。那时候澳币还值钱,当时算下来等于两百多美刀一小时,穷学生时候美滋滋的。
角落
3 楼
很多,我们单位就有好几位,周末带人看房,很多一年才交易一两套房,不过100-200万的房,能拿3%也不错了。
马三立
4 楼
看来艺不压身呀。不过这个心态还是很好,没有职业歧视,啥都是追求幸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