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真隐入尘烟了!破坏文化自信 全下架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27日 4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84870 阅读
58 评论
RFA/雷叔写故事

电影《隐入尘烟》官方海报

今年7月8日,一部多次遭遇撤档的中国现实题材影片《隐入尘烟》,终于获得文化部门批准放映。这部仅花费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却在上线60天内,创造了破亿元票房的惊人纪录。

然而,在电影的网络密钥尚未到期时,该影片疑似由于“迎合西方”等原因被院线提前下架,中国流媒体平台也紧跟其后。

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马老四和曹贵英是西北甘肃农村两个毫无存在感的小人物。在被各自的原生家庭抛弃后,两人相知相守、相濡以沫,耕耘自己的人生。但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面对村民的冷漠嘲讽,亲人和村霸的压榨,命运的捉弄和遭遇的不公,二人仍保持淳朴憨厚、任劳任怨。在电影的最终,身有生理缺陷的曹贵英跌入水渠却因未获村民搭救而身亡,马老四变卖了刚建成不久的土屋和庄稼,也喝下了农药。

这部呈现中国底层现实的影片公映后,迅速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反思。但在9月9日,中国智库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晏石发布檄文,声讨这部影片是别有用心,是“在我们即将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前反复炒作”。郑晏石还在文中质问,电影主创“到底站在什么立场,替谁说话?”;并且针对审查部门提出,“这部如此糟糕污浊的片子你们怎么审查的?”

电影《隐入尘烟》官方海报(百度百科)

旅居美国的中国青海省原政协委员王瑞琴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三农问题历来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隐入尘烟》只是如实反映了西北社会的现状。

“我本身就是西北人,我长期在青海、甘肃,我对西北很熟。所以这个电影对西北农村写得非常形象,非常真实。”王瑞琴说:“目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潮都是被中共掌控,任何中共认为诋毁、抹黑,都不会放过。他们只允许歌颂、唱赞歌,任何形式的客观准确反映,只要涉及社会不公,它不能接受就会攻击你。”

这部影片的内容涉及大龄未婚、生理缺陷、粮食欠款、老房拆迁等多种现实社会议题,真实反映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并未过多涉及政治。然而,还是有部分观影者质疑该片“抹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否定党的扶贫工作的伟大成果”。

截至目前,《隐入尘烟》是2022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在一向以观众挑剔著称的豆瓣网上斩获8.5的高分。该影片还曾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相关《建议》指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步骤。习近平还在会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然而,真正的“文化自信”难道容不下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吗?

电影《隐入尘烟》官方海报(百度百科)

身在纽约的独立电影制片人朱日坤告诉本台,导演李睿珺及主创团队在制作影片时一定会平衡其艺术性和政治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朱日坤:“(《隐入尘烟》)这样的电影比较讲究策略,要避免特别直接地刺激到审查制度。当然和创作者也有关系,他要考虑市场,可能会有很多妥协的成分。”

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通过孔子学院拉开了“文化输出”的序幕。几乎所有官媒也纷纷在中国国内被屏蔽的YouTube等国际平台开设官方账号,以此向对外展现“中国故事”。

在提到中国的“红色文化”输出时,朱日坤认为:“这个方面和文化无关,完全是中国政权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宣传,电影是政治和政权的工具。即使在国际上也很难看到(反映现实的)这种电影,因为被中国(官方)文化输出掩盖了。”

电影导演李睿珺日前接受中国媒体观察者网的采访时表示,为小人物立传是作为一个创作者还未泯灭的良知。他说:“他们不应该只是14亿人口的两个数字,值得被铭记、尊重和注目。我们有责任让给更多人了解我们‘边边角角的同胞’。”

相关报道:

今天下午,不少影迷发现,高分电影《隐入尘烟》,已经没法在流媒体上看到了。

腾讯的专题页面还在,9.5分的评分还在,但已经只有一分多钟的预告:

爱奇艺连专题页面都没有了,只有自媒体做的对电影的介绍:

优酷宣布“全网首播”的微博还在:

但点进链接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事实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质疑一直存在。

从最早它获奖,就有人说它是在“贩卖中国人的苦难,好让导演得奖”。

后来海清的形象也被人质疑,说现在已经没有农村人长这样了,这是在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有色眼镜:

在后续口碑大爆,票房回暖后,电影也面临了更大质疑:

经历了质疑、反转、票房逆跌、更大的质疑,最后这部命运多舛的高分文艺片,终于“隐入沉烟”,给自己画下了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

咋说呢。

我甚至觉得这电影就这样下了也好,反正也上了这么多天,这电影的受众早就看过了,剩下的都是看不懂或是不认同的,保不准他们还能想出什么角度,给这电影扣上怎样的帽子。

但这电影又是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之一,甭管这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是一种遗憾(也有人说是被其他视频平台买了独家)

发一篇两个月前写的文章,斗胆为这电影辩解两句。

01.《隐入尘烟》是海清主演的一部电影,也是2022年度截至目前豆瓣最高分的华语院线电影。

电影也入围了欧洲一些电影奖项的主竞赛单元,评价不错。

电影讲述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农民夫妇,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是完成度很高的乡土电影。

事实上《隐入尘烟》的导演李睿珺本来就是甘肃人,他也一直把镜头对准自己的家乡甘肃花墙子村,他还经常让村民客串电影演员。比如影片中和海清演对手戏的武仁林是李睿珺的姨父。

为了真实感,电影甚至完整记录了庄稼土地的四季周期,主角在电影里反复考虑的是一年能种多少苞谷,能收多少麦子,又要去买什么肥料。

导演在采访里表示:

对于人物来说,他们俩的爱和对生命的感悟都是在耕种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在劳作中看到这片土地上动植物的命运之后产生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动植物的变化都是嵌套在剧情里参与叙事的,而不是作为景观、道具或背景出现的。主角坐在一个屋子里什么也不干,说些关于麦子命运的事,就太假了,观众也不相信。然而电影上映以后,观众不相信的却不是“这些农民不劳动”,而是“这些农民打扮太土”。比如某条笔记中,有博主表示自己2007年读初中就拥有手机,邻居们家家买小汽车。2009年的西北农村人怎么可能这样打扮,过得连自己家七八十年代时候还不如呢?

如果说只是好奇发问倒也没什么,不过是因为信息孤岛问题罢了。就像也有人疑惑,电影里的场景似乎是好早之前,现在不这样了。但是随着电影被热议,一些剧照流传出来,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看到了许多剧照,了解相关信息(拍摄地点在甘肃农村高台县罗城镇花墙子村)后,舆论奔向了更为激烈的方向。一些网友质疑,海清角色为了迎合西方而设置。

他们大骂,无耻的电影主创,为了拿奖,什么都干得出来:打造出了苦、丑、穷的不存在的中国的形象。一定要让外国评委觉得中国没发展起来。总之一句话,在他们看来,电影歪曲农村妇女,抹黑中国现实,无耻谄媚西方。那么,农村妇女真的不这样吗?但中国很大,农村与农村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同样在甘肃,白银市此前出现过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当时放羊的大叔朱可铭救下了几名选手。朱大叔所属的村子叫常生村,当地妇女在红柳滩收麦子,就像电影《隐入尘烟》一样,戴了头巾,面黄肌瘦。这还是近两年的图。我们也能找到2012年左右甘肃天祝农村的景象。村里需要依靠牲畜来运输物资。对比这些现实中的影像,电影真的是在“抹黑农村”吗?我们之前还提到过,河北张家口有一个村叫玉狗梁村,村民们靠着瑜伽强身健体,慢慢脱贫致富。存下钱来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不过如此,难以称得上漂亮。农民如果没有很好的致富路子,拮据的生活以及节俭的习惯,会让他们放弃保养,身体形态上便不会那么精致。

他们一个月收入可能一千元,一辈子没有走出县城。

如果你从小生长在东部沿海的某些富庶农村,或者生活在城市里只从热搜里看世界,可能会觉得农村人都住这样宛如宫殿的房子:

那你看电影,自然会觉得在看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无法与电影里的角色共情。现在讲述北上广深的都市电影已经够多了,我们也经常能在网剧里看到在外滩住豪华别墅的男女主角以及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霸道总裁。你大可以去看那些作品,没人逼你一定要理解《隐入尘烟》里记录的农民爱情。但不要忘了,还有不少人曾经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甚至有些人至今也还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也需要影片去记录,去表达。你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不要紧,但你一边过着美好生活一边指责别人的生活脏,那就有点太过分了。

02.每一次中国作品在外拿奖,就有人讽刺,哎,又靠苦难拿奖了,真有你的。当张艺谋拍了好电影,他们就说《秋菊打官司》《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是将“丑陋”的元素展示给西方人看。  

于是,张艺谋成了他们口中被西方当枪使了的人,代表了站不起来的奴性。

又过了几年,莫言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又有人说了,你写得太夸张。你写的内容,网上查不到,是不是编造了抹黑农村的材料?诺贝尔奖早已成为美西方利用的工具,你的“文学作品”如果不符合美西方的胃口还能得诺贝尔奖吗?

莫贾芳之流的“文学作品”就是诋毁、抹黑、唱衰中国的毒药!

从莫言拿诺奖到现在已经十年,十年里对他进行的攻击从未停止。花样也越来越多。有人翻出莫言当时领奖的照片,表示气质宛如“事业达到顶峰的酒店领班”。下面的评论则更为露骨:

还有人表示:“一个好母亲怎么会熏陶出这样一只骂祖宗黑祖宗抹黑新中国的西方反华势力喜欢的狗呢? !”

甚至拿下雨果奖的科幻《三体》也被攻击过,说它写了有关文革的敏感内容才能在国外拿奖,如果没有文革,绝不可能拿奖。。。。这些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讲述苦难的作品更容易获奖也是事实。但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会发现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通病”。疫情期间两本书非常热销,一本叫《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从不是爱情小说家,但凡你翻十几页就能知道他们这些南美作家,写得都是南美乱象,因为太奇葩,所以才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魔幻不是说梦幻浪漫,而是说苦涩、梦魇和恶劣。选入高中选读教材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揭露的是哥伦比亚的不公平不正义。另一本书叫做《失明症漫记》,作者是葡萄牙的萨拉马戈。一座城市因为会传染的“失明症”而陷入混乱,文明开始消失,人性渐渐遗失,丑恶不断出现……

小说同样了揭露苦难,作者也拿到了诺奖。我还可以简单甚至粗糙地罗列一下: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写了欧洲男性对女性的禁锢,拿了诺奖;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写了坦桑尼亚在后殖民时代的苦难,拿了诺奖;芒罗,写了加拿大的婚姻暴力,拿了诺奖;大江健三郎,写了日本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印度裔的奈保尔,写了印度一些乱象,拿了诺奖;库切,写了南非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帕慕克,写了土耳其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经典的作品多为苦难的悲剧作品,这一定律放在国外影视圈里也通行。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名单:近几年的奥斯卡电影基本涉及沉重而敏感的社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种族冲突、阶层流动、同性、娈童、失业……比如在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收获颇丰的《无依之地》,完全就是说美国人在经济大萧条中无处可去的故事。主题和内容都够负面不堪了吧。

你可以说学院派老喜欢这些讲述苦难的东西,这是学院派的桎梏。

但你不得不承认,好的悲剧确实打动人,优质的“苦难内容”确实能引发人思考。

学院派就喜欢沉重的东西,我们也就很少看到喜剧拿大奖。以致于形成了一句推论:

“悲剧的力量远远超过喜剧的浅薄。”

这句话或许夸张,但说出了一个现实的矛盾。如今的文化并不缺少快乐和娱乐,多半是是商业化的、虚拟的、不够深刻的,缺乏对生活真相的揭示。

与这种快乐相对,悲剧则几乎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

如果是被命运打倒,一蹶不振,这叫做悲戚;

如果是与命运进行抗争,在战斗中毁灭,这叫做悲壮。 

总之,一个人哪怕再蹉跎,也可以选择对命运的控诉或反抗。而且,即使你从未在现实中体会,也能从中获得向上生活的力量。所以我们很需要这些间接的正能量。

03.

不要上纲上线是我们对文艺作品的基本态度。

否则我们就与伟大的经典作品越来越遥远,也会与深刻的历久弥新的思想越来越遥远。

我想起贾樟柯说过的一件事。

一个女生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拍这样脏兮兮的上海给西方人看?

他告诉女生,自己只是如实拍了上海的另一面,工业区、小弄堂里的真实的一面。

但女生暴怒,说你这就是抹黑了中国的影响,可能耽误了吸引外资的进程。

言外之意,拍电影的贾樟柯成了民族的罪人,中国人的一生之敌。

最可怕的是,女生明明知道这些乱象的存在,还是强调为了祖国的尊严,那些乱象不应该被描述,不应该进镜头。

她的眼里实在容不进沙子,贾樟柯也就被惊吓到了。

他意识到有一种畸形的实用主义存在。

太华丽的小镇抹黑了中国,太贫苦的乡村抹黑了中国,不漂亮不贫瘠有点普通的也抹黑了中国;

太传统的抹黑了中国,太时尚的抹黑了中国,不新不旧过于简单的文化内容也抹黑了中国。

中国人那么多,中国那么大,总能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少数派的。

就像你拿着显微镜去他人身上挑毛病时,总能挑出绝症来。

而当事人就会遭受严厉的处罚,包括社死、退圈、职业前途尽毁……

而旁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再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蛋。

本不该这样。

它只是电影,它带偏了人们的思想,制造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传播了不正之风吗?

没有。

一部电影带来不了什么坏影响。

请有点儿自信。

如果相信电影有这么大的危害,反过来说是则对普通人理智的质疑。

觉得他们没有思考力,自己得全包干式地给他们灌输思想。

然而,观众不是无脑的机器,他们智慧得很,不如听听他们的呼声吧。他们觉得莫言的小说写得真好的时候,那就是真的好;他们觉得《隐入尘烟》拍得写实时,那就是真深刻;他们从文艺作品里获得了生活的动力、爱情的灵感、创业的源头,那就是呼应了正能量的存在。这些或许也是讴歌生活的正确方式。中国有十四亿人,许许多多人生活在贾樟柯、张艺谋、莫言所描绘的“愁苦”中,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他们对于发展的成果感受同样深刻,他们所构成的也是一个真正的社会。描绘这群人,何尝不是在描绘中国呢?要知道,讲好中国的故事,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蓟门烟树
1 楼
我在油管上看到的时候就在想。这电影怎么能通过审查的? [1评]
海峰360
2 楼
有些东西叫潜规则,说出来就不好了,就像李连杰当年去好莱坞,配了个黑女,最后连接吻场景都剪掉了 这个隐入尘烟走的是张艺谋,贾樟柯这条路,因为其他路你也走不通,拍个现在中国多繁华多正面的电影,国外的奖你是别想拿了,这次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找不到这种十年前这样的农村印象
沙漠之狐
3 楼
这个人的几句话就把党养狗子和红色打手的形象跃然纸上。
沙漠之狐
4 楼
在西北,哪怕是东部农村有无数这样的穷困家庭,电影只是写实了甘肃农村。并没有渲染,抹黑。 - 有时候说真话也是罪。 [1评]
系统不忙了
5 楼
被封,因为文化自信。呵呵呵,超讽刺。
3
3278500
6 楼
五年之内,就会有样板戏样板剧出台,每个人都要会唱一段演一段,大家坐稳扶好
菊花安倍
7 楼
一万个草泥马 那个猪头
不清不楚
8 楼
自信如果是不让人相信那还有自信吗? 看看大陆的各个平台上穷苦人拍的视频还少吗?这都要下架,又是脑残的一例。
喝了一杯
9 楼
一部电影写的一个主题, 难道拍了疯人院的电影,满大街就都是疯人院了吗? 更何况,从中国中部开始的农村,越往西部越穷。电影描写的并不少见。 要不我说,像小说,平凡世界,就是以描写平穷为主题, 到现在肯定不能发表。
喝了一杯
10 楼
我也相信,以我对中国农村的了解, 即使是中国沿海农村,也有平困家庭, 不是每家都有水泥砖房和几万块钱的国产汽车的。
r
rollor
11 楼
中國現在的現實就是:你只要把這些現實說出來,就是在抹黑中國,因為,現實真的很黑。
笔明明
12 楼
这种片子一点都不正能量,期待战狼345和 长津湖之蛋炒饭
新月小城
13 楼
禁片都是好电影
r
realwhz
14 楼
其实也是因为动了同行们的蛋糕,气得他们没少在背后使坏
w
wushang
15 楼
韩国导演拍韩国的丑陋面拿大奖拿票房,中国导演这么干就是辱华。
绵羊云
16 楼
与其拷问这部电影,不如拷问自己的灵魂:为什么反映苦难的文学作品更容易震撼心灵,为什么得不到的爱情是最伟大的爱情。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17 楼
其实这电影很好的展示了富人和有权人如何的压榨底层老百姓的,中国缺乏左派,中国精英几乎都是极右派,中国的穷人非常需要关注和福利。
m
markhammer
18 楼
一点都不真实,群演是当地人都是白白的,男女主人脸涂的脏了吧唧的一看就是假的。
催你明白交粑粑
19 楼
屁民丢了赵家人的脸
l
liuyuanwang99
20 楼
这已经够美化中国农村的了,但是离包子的全面脱贫还差得远,真他妈操蛋!
R
Robin_Snow
21 楼
这部片子能上我都觉得是奇迹,尤其是这个时间点。所以即使下架,也是不错了
e
evision
22 楼
94年的活着,也没能进入电影院
咚咚咚121
23 楼
终于被西方反华媒体找到这部片子了,下架是早晚的事儿,和片子无关,主要是观众缺乏理智分析的能力,再加上别有用心的那群东西反复挑弄,这部片子不被拿来攻击中国政府就不正常了
l
littlejeff22
24 楼
太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写过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不知如今要是有人也写这种文章会是什么结果
d
duffer9
25 楼
所以不要说中国的文艺界出不了好作品,原因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加州老流氓
26 楼
人啊就是这样,说别人时个个大义凛然,你一揭他的短处,他立即就跟你翻脸。😂
A
AMONIA
27 楼
所谓抹黑就是把你不光彩,见不得人的地方不加修饰地拿出来给别人看。共产党最恨这个了。 [1评]
d
diss2
28 楼
一看RFA 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O
OZJOE
29 楼
中国人连做梦都必须统一思想,电影这种洗脑工具怎么可以出现矮化领导的题材。反正习近平希望的就是先把中国拉回到文革,再走一遍毛泽东的路子,看看能否走出和邓小平不一样的结果。走成功了就比邓小平更伟大,走不通那就打仗统一台湾,一样能成为毛泽东式的“伟人”。
大师一头熊
30 楼
容不得别人说他一声不好。这种人精神有问题。
i
intuition123
31 楼
不能全怪中国政府。 中国的文革真是有群众基础的,影响的都不只那一代两代人,现在年轻人都深受影响。 还有传播到海外: 我在文学城论坛上转发了几个佬K奇谈说真实凶杀案的,还被正能量朝阳大妈们说你心理怎么这么阴暗,成天看这些东西; 然后网管就把我帐号封了,论坛就和谐正能量了。 [1评]
x
xxxxbj
32 楼
下一部 午夜大巴
i
intuition123
33 楼
按理说,海外华人的论坛可是自由自治的,能搞成禁这禁那,莫谈国事,还一群人天天讨好恭唯网管版主的奴样,只能说是文化原因,怪不到中国政府了吧。
p
piggy_piggy
34 楼
看看国内知乎上的评论吧,比你有骨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695023 如何评价电影《隐入尘烟》票房过一亿突遭下架? 我笑了真的。 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评价是不高的。 因为它太温情脉脉了。 美化了太多东西。美化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也美化了大家的遭际和结局。 这么说吧,和八十年代的某些电影相比。这部电影对苦难的书写简直有点鲁迅小说《风波》所讽刺的文豪的意思。 后来我看了导演的访谈。 发现他其实门儿清。他知道自己是美化的。那我就懂了。即便心理上有点温情脉脉吧,导演想拍的或者已经拍的也不是我们最后所看到的那个形态。 上映的电影是妥协的产物。 导演可能还是觉得,歌颂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自强不息,比批判些什么更重要。这个观念我不是百分百赞同,但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然后它还是成就了一个票房奇迹。然后它突然就下架了。 下架的原因大家都猜得到。 那还有啥好说的? 马上国庆了。我已经准备好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空前美好的时代了!
熊猫出塞
35 楼
文化自信 自信的话不会派一群狗子翻墙出来骂人 什么时候这里没有五毛狗了 什么时候就自信了
v
venomous
36 楼
我并不觉得真个片子好看,卖惨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但是整个片子不给人一个该有正能量就很糟糕了。
罗马军团
37 楼
这有啥奇怪的,文中也说了,悲剧才是正剧,喜剧不过是点缀的笑料。为啥悲剧才是正剧?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注定是悲剧的,任何事情都有走向终结的一天,任何喜剧背后都是悲剧,因为它注定将以悲剧结尾,悲剧是永恒的主题。就华语电影来说吧,这几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喜剧莫过于大话西游,但你说那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或者曰悲喜剧吧,它要不是因为悲剧的基底,就算把你笑死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它不会让你思考。
罗马军团
38 楼
就像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老习想搞的当然是个喜剧,但是注定以悲剧收场,不管你有多大的自信都不会改变。
风吹云过
39 楼
现在打开电视就能看 狗粮编的时候能不能有点脑 再说这个上映多久了 下映也很正常啊 ,咋了一个片子放三个月啊 片子的艺术性 跟票房 影院不会自己不知道?
城市沉睡
40 楼
新闻题目留一下,看看你是造谣不? 过几个星期就能知道。
r
realSTFU
41 楼
除了海青一个,其他全是非演员本色出演~ 还用多说吗?
a
azkaban
42 楼
光下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应该把导演,编剧,制片全抓起来,威慑屑小,看谁还敢拍这种题材。
k
kksummitsimon
43 楼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唉,邓公言犹在耳
拿爷叔
44 楼
法广猪猡
s
ssbbss
45 楼
谁爱看苦逼戏?谁把戏剧当真了?
z
zuobiao
46 楼
现实主义题材取之不尽,例如美国学贷至死方休,美国原住民一直是沉默的大多数等等 那么多信息茧房之外的现实足够影视工作者们将生活的苦难呈现给大众,相应的我们观众和艺术学术机构也应当建立相对应的遴选机制和奖励机制,让类似的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z
zuobiao
47 楼
: 这两天占领华尔街女孩尸骨重现就是一个绝佳的素材,绝对基于真实故事,题目都想好了,就叫"隐入水泥"
沙漠之狐
48 楼
: 而且群体很大。就是江苏农村也有不少,山东南部也大批存在。 - 之前江苏那个贫困人口只剩下一户本身就是邀功求赏的做作行为。收入提高不了,就降低贫困标准。然后就达标啦。 如果人均搞不定,就搞村级人均。研发发展不一定在行,但是作家上下糊弄咱们可是从建国就开始,经验丰富。
w
wxxok819
49 楼
没有下架,我正在看“隐入尘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