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快让人口专家别瞎建议 还嫌生育率不够低?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18日 16点3分 PT
  返回列表
75105 阅读
48 评论
冰川思享号

如果社会默认“女性生育”是最重要的事,那么,女性别想找到工作了,只能回家生孩子;接下来,女性也没有必要受教育了,浪费。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被称为“人口拐点”。而且按普遍的推测,一旦人口负增长将很难逆转。人口问题,又一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01

在国家统计局的这份数据当中,有几个数据很值得重视: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全年出生人口 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这个“净出生人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61年处于“三年灾害”期间之外,唯一的一次人口出生跌破1000万的年份。

要知道,在1949年之后,有接近一半的年份,每年的人口出生是超过2000万的。可想而知,这个断崖式下跌有多厉害了。

另一方面,2022年的人口出生如此之低是在意料当中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就稳步下降了,一年更比一年低;即使全面开放二胎、三胎,人口也一直在下降。

图/“国民经略”公众号

在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与疫情关系不大,而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已明显下降,不愿意生育、不愿意多生育。

2022年人口出生仅为 956万人,与此数据可对照的是,2022年报名高考人数为1193万人。一般来说,因为学历分流,大约有一半初中生能读高中,那就是说,18年前的出生人口,应该是今年高考人数的2倍略多。

同样的,18年后,今年这一批出生的孩子,高考人数只有400多万。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22年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排名前四的为韩国、新加坡、安道尔和圣马力诺,中国生育率在世界排名倒数第五,为1.175%。

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生育率低于1%的国家,为0.874%。(注:安道尔人口7万多,圣马力诺人口3万多,仅是中国一所大学的人口,数据不具备参考意义)。

这么来看,中国的人口拐点确已到达,此后的人口绝对数量只会下降,不可逆转;未富先老,已成定局。

02

有意思的是,对此消息网友们纷纷表示:喜大普奔。

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不就完美实现了吗?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社会总是嫌人太多,工作不好找,路上太堵车,哪个景点都人山人海,去办点事排队排到心慌。每当这时,大家就感觉,“计划生育”多有必要啊。

现在出现人口拐点,正好。14亿人太多了,就算过了若干年,再降一半,7亿人,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啊,真不缺人。

这几十年来,官方一直是这么宣传的,大家把“少生孩子多种树”视为提高中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了。

图/网络

但人口专家们急了,各种献言献策。

当然,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并不是始于“拐点”,降了好多年了;专家们一直提供五花八门的各种建议,最常见的有:

不断增加女性产假;给第二或第三胎孩子补助若干元(一般3岁以前月均100元上下);给三胎家庭的房子补贴(总共不超过万元);降低结婚年龄;让大学生可以在上学时结婚生育……

这些建议,有不少已在一些地方政府层面上落实了。不能说所有建议都全无价值。比如说给多孩家庭补贴,聊胜于无,也算是保障儿童利益。但仔细一想,这些对“促进生育”毫无帮助。生孩子的花费,何止那每个月100元吗?

房价问题,是让三孩家庭少交几千一万就能解决买房问题的吗?而延长女性产假,只会导致企业更不愿意招收女员工,女性害怕“生育即失业”更不敢生育,小家庭担心缺少女性劳动力也更不敢把生孩子提上日程了。

这些建议,徒增笑耳。

不过,最引争议的还是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专家梁建章的建议。1月9日,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梁建章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发布会上说:

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基础教育阶段缩短两年,16岁就能上大学。

虽然,这个建议是最近成文的,但人口专家们表达缩短教育期限,让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减少教育,多点生育,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主调。

人口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此前就表示,教育时间过长是导致适龄人口结婚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提高生育率,我国要缩短教育时间,小学5年,初高中5年,大学也适当缩减。“教育不能压制人的生育时间,目前教育和生育在竞争宝贵的20多岁。”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则曾经公开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周岁。

好家伙,这些建议,是在降低中国教育水平上面动刀了。

如果为了能促进生育,而强行减少年轻人的教育年限,这就违背了“提高人口素质”的初衷。

图/图虫创意

我这句话还是说得客气的。想想看,生育最影响的是哪个性别的教育?当然是女性。

女性生育之后,在知识水平低、又要花大量时间带孩子的情况下,她还有可能找到工作、找到像样一点的工作吗?如果按要求生三胎、甚至更多胎,女性就只能沦为全职主妇了。

以前,在高等教育基本男女平等(实际上有不少专业上偏向于优先录取男性,但整体而言仍算公平)的情况下,职场性别歧视仍然相当严重,企业和单位会以“女性生育”为由,对女性进行区别对待。

一旦连教育制度也以“女性生育”为基本认知来设置,一切为了“生育”让步,那以后,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场,只会对女性实施更为残酷的准入制度。

简而言之,如果社会默认“女性生育”是最重要的事,那么,女性别想找到工作了,只能回家生孩子;接下来,女性也没有必要受教育了,浪费。

那么,还有人愿意生女孩吗?

03

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这么低?最重要的原因甚至不是生育意愿,而是因为育龄女性数量太少。

这次统计局的数据中,男性人口 72206 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

而老年女性人口大大高于老年男性,也就是说,生育适龄人口中,男性约比女性多4千万左右。这意味着,就算所有适龄女性全部结婚,也将有4千万男性无法结婚。

很多人可能忘了一个常识:有多少人能生育,得看有多少育龄女性;男性人数再多,也是没有参考价值的。一个国家的育龄女性少,男性再多,在科技进步到男性可单性繁殖之前,也没用。

中国的重男轻女现象一直非常严重。由于B超的普遍使用,多年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一直是全球排名前列,近年来略有降低,但仍在1.12-1.20比例之间摆动。这意味着,每生育出来一百个女孩,就有十几个女孩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出世。

而出生性别比最畸形的,就是在2000年前后。这正是新一代的婚配年龄。

答案显而易见:出生人口少,是没有育龄女性了。只剩一群男性在那里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

而幸运地存活下来的女性,面对着职场歧视、生育歧视、多胎生育的压力,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一个对女性极不友好的职场环境,是不利于女性生育的。

图/图虫创意

女性越早生育,在职场路上就越是充满荆棘,就越穷,就越依赖男性家庭。

但现在的婚姻制度,又大幅度弱化了家庭共同财产的概念;也就是说,男性的财产收入是可以不与女性共享的,谁赚的钱归谁,女性要有收入得自己出去工作挣。

那么,女性就应该以职场和工作为重,她得赚到自己生存的钱。那她还有时间生孩子、养孩子吗?孩子与家庭就变成是女人的负资产了。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女性在生存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要生孩子,那就是不想好好过了。动物都知道在灾年不要生孩子,人类是智慧生物,还不会趋利避害的话,那就是动物都不如了。

当然,现在的年轻男性也有不少不想要孩子、不想抚养孩子的,他们的生存压力也很大。不解决这些压力,不给大家宽松的环境,专家一个劲地恫吓,有啥用呢?

s
sw1799
1 楼
拿钱发帖死全家!
c
cxy1223
2 楼
和专家有啥关系,教育住房成本这么高,成年了又找不到工作,神经病才使劲生孩子呢?
群X乱舞
3 楼
社会问题是系统工程,生育问题和劳工保护,医疗保障,教育公平,男女平权都密切相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会产生更多问题,现在的人口问题就是当时计划生育一根筋走极端造成的,极权国家的问题也在于此,国家政策改变有惯性有阻力不一定是坏事,领导想一出是一出,居然还能极有效率的实施,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伤害往往大于得益。 [1评]
q
qnzyz03575
4 楼
实行伊斯兰教法,让所有的女人回家生孩子,不准工作,生育率必然提升
c
cantonese
5 楼
新闻来源: 冰川思享号 ~~~~~~~~~~~~你妈的弯弯霉 [1评]
m
mike3
6 楼
育龄女性数量太少,应实行一妻两夫制,女性受孕机会增加一倍
搞清弄明
7 楼
喷粪器!
s
snake1101
8 楼
牆國人都自稱人礦了人口怎麼可能增長
沙拉维
9 楼
???
g
greentee
10 楼
当年能把八个月的胎儿强制引产,今天就能让你必须生孩子。 共产党只是把屁民当工具而已,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真话难听
11 楼
万恶不赦的强制一胎化禍国殃民
真话难听
12 楼
三四千万的光棍跟谁去生孩子,
马匪呀
13 楼
事实是在今天所有的发达国家,其人口总数都是几十年几乎不变并且是靠外来移民的增加来平衡原主流民族人口的减少,如德国,美国也是靠大量的主要来自南美的外来移民才保持了人口的增加,但细分人口的各个民族的比例,原来自欧洲的白人比例一直在下降而大量增加的是拉美裔,亚洲移民也是缓慢增加。 一个国家只要大部分人口进入城市生活也就是工业化完成,也同时伴随着女性的大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并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广泛实施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更是替代了原家庭的“养儿防老”的功能,尤其是受高等教育和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普遍生育意愿低,这个现象在欧美,日本南韩新加坡台湾等都普遍存在,甚至回看在1920年代起的民国时期到1964年文革前的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留过学的女性,平均的生育孩子个数也都是一个或二个,今天中国在生育期的这代人刚好是只生育一个计划生育最严苛时期出生的那代人,他们普遍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大发展而受过良好的教育,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比例更是历史最高,那么他们也会同发达国家一样没有多子女生育的意愿,往好的方向讲,也是中国正在进入发达国家的必须经历的过程。 [2评]
元非
14 楼
  生育控制是所有生物物种进行种群生存竞争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一个种群当它存在由于新生个体不足以补充自然与意外死亡的损失时就会提升自己的出生率;当这个种群已经不存在个体数量危机时则会自然减小出生率。   例如,当一个地区发生大规模的人类死亡,包括战争时,这个地区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就会自然升高;当一个地区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高时,这个地区的妇女生育率就会自然降低。   即,妇女生育率与这个地区的平均寿命密切相关,但与人个体是在幸福无关。   一个地区只要进入老龄化,这个地区的生育率必定下降。越是人口基数大的地区越是这样。   人类社会不可能为了提升人口出生率而在和平时期人为减小老年人群体占比,因此,除此之外的其它提升人口出生率的措施很难发挥根本性作用,特别是在人口基数巨大的地区。  
那就好好生活
15 楼
: 国内有些带路党,吃编制的皇粮,思想完全站在拆楼那一边。那个武汉的湖北文联退休主席方方,就是那样的。超大城市里,大别墅住着,高额退休金拿着,却掀政府的桌子。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退休公务员是可以这样的。
群X乱舞
16 楼
人均1万跟发达国家一点边都不占……美国7万,德国5万……中国拿什么跟人家比……就是日本也有3万多……中国差的远着呢
莱德土著
17 楼
中国现在这么多空房,生一胎给套房应该是最公平的
O
OZJOE
18 楼
都怪读书的人越来越不听话了
m
midland
19 楼
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除了非洲)。我的土耳其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土耳其的年轻人也是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但是被包养的女孩子也不在少数。可能提高人的寿命是个方向,比如让人的年龄提高到150岁左右。
b
bambu
20 楼
不听毛主席的话,邓小平搞亡国亡种的计划生育。
不同声音
21 楼
感觉国内还是人山人海,没见人少? 美国3亿也没见着急?
群X乱舞
22 楼
如果中国今天的人均gdp是3万美元……你可以把我说的话当放屁。
R
Robin_Snow
23 楼
首先你在大城市吧?你去农村小县城偏远地区看看… 我爸爸出生的村子,现在连80年代1/10人都没有。我妈妈出生的东北小城市,学校老师得“合班”上课,因为人太少。其次你可能住的小区都是年轻人,像我爸爸妈妈住的小区,比起十年前刚入住时候,明显感觉婴儿越来越少。
瓶瓶罐罐
24 楼
湖南有些地方三胎补贴1000 没错是1000 一次性 哈哈哈哈哈
j
jpeagle
25 楼
是的。保证生育率,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育龄妇女。她们承担了人类社群最重要的生产任务。
群X乱舞
26 楼
不是绝对数量,而是趋势和年龄结构……一个国家可以维持3亿的人口,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14亿降到10亿就完全不一样,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问题。
p
potatohead
27 楼
在中国, 就别来什么“男女平权”了, 女性连出生权都远远落后于男性,还谈什么其他的呢?
潘潘的潘
28 楼
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什么政策都解决不了,欧洲和日韩都证明了这一点
軒轅伊尹
29 楼
想要增加人口,提高出生率,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就可以了。。如果把結婚年齡從22周歲降低到15周歲,這50年間,就會多有一代人到兩代人出生。 [1评]
軒轅伊尹
30 楼
有人擔心15歲結婚父母養不起孩子,這個不用擔心,養孩子的負擔就從父母轉移到爺爺奶奶那一輩了,就是隔代撫養。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爺爺奶奶隔代撫養孫子孫女,那是再和諧,樂意不過的了。
軒轅伊尹
31 楼
有人担心15岁结婚父母养不起孩子,这个不用担心,养孩子的负担就从父母转移到爷爷奶奶那一辈了,就是隔代抚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爷爷奶奶隔代抚养孙子孙女,那是再和谐,乐意不过的了。
奇望
32 楼
當年計划生育可以打掉你的胎,現時鼓励生育将有办法捅你生
专爆洋妞菊
33 楼
中国怎么什么都这么激进,之前一家好几个孩子,现在突然孩子都没了 [1评]
a
azkaban
34 楼
只剩一群男性在那里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 ---------------------------------- 这也太没想象力了
g
gzwyh
35 楼
如果为了能促进生育,而强行减少年轻人的教育年限,这就违背了“提高人口素质”的初衷。· 几千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奴隶无才便是德,只需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做炮灰、做人矿、做泄欲机器。现在有多大区别?
a
azkaban
36 楼
取消一夫一妻制就可以了,有钱的男人,没钱的女人,都可以多生。
多于
37 楼
1.对生育的奖励要落实到生育妇女的身上,而不是她的家庭,她的老公,她的婆婆公公。 2.只要愿意生育,别管她是否结婚。 中国愿意接受这些传统的挑战吗?
F
FordMustang
38 楼
35岁退休嫌你老,60岁退休嫌太早 一年1000万大学毕业生嫌太多,一年新生儿956万嫌太少
子舒
39 楼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这样,不能地域歧视
随意岁月
40 楼
老毛的时代,大家都吃不饱,有亡国感,拼命生。到了习时代,大家都干不动了,要均贫了,想当最后一代。
不忘故国
41 楼
新时代计划生育政策:每个育龄妇女必须生育两个孩子。
l
liuyuanbiming2
42 楼
高考压力,工作压力,养老压力。 不结婚,不生子,简单快乐就好。
c
chentuoo123456
43 楼
马上会有专家建议建立生育工业企业 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
韩国棒子他爷
44 楼
七十多年前,先辈们努力推翻了三座大山,然后在建立了四座大山,,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哪一个不是要掏空老百姓的兜,甚至是透支未来,谁还敢生,,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吗,,管什么后代,我就是最后一代,,哈哈。。
学术大湿
45 楼
在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与疫情关系不大 —— 怎么关系不大。封控期间病人、孕妇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还少吗。这种环境下,谁敢生孩子。
学术大湿
46 楼
给三胎家庭的房子补贴(总共不超过万元) —— 三胎家庭需要四室两厅的房子。你补个一万块钱跟没补有什么区别
学术大湿
47 楼
想要提高生育率,我国要缩短教育时间,小学5年,初高中5年,大学也适当缩减 —— 你把那些垃圾政治课都砍掉,保证缩减至少五年
夏扬州
48 楼
杞人忧天,等实际失业率降到2%以下 再鼓励生育也不迟